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央行定向降准,時機很微妙

4月17日晚間, 央行決定下調部分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以置換中期借貸便利。 從具體落實來看, 從今年4月25日起, 一方面是下調部分金融機構的存款準備金率1%;另一方面則是通過“先借先還”順序,

使用降准的資金來償還所借的MLF。

對於此次央行降准政策, 確實出乎了市場的預期, 而在美聯儲接連加息背景下, 央行卻選擇在這個時候定向降准, 確實頗顯深意。 不過, 需要注意的是, 這一次降准並非全面性的降准, 而實質上還是以定向降准為主。 站在當前的經濟金融環境來看, 確實具有一定的戰略性影響意義。

鑒於此次央行的定向降准, 從實際影響來看, 會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考慮。

其中, 此次央行定向降准的一個重要原因, 是減緩小微企業融資難與融資貴的問題, 助推了實體經濟的發展。 但, 同時也有市場擔心, 此次央行定向降准會否又一次間接引發房地產價格的上漲。

實際上, 對於信貸資金間接流向房地產市場的擔憂一直存在, 但從這些年來的實踐經驗來分析, 央行的定向降准更注重流動性的把控以及資產規模的監控, 並積極引導資金流向實體。 與此同時, 更為重要的是, 央行要求相關金融機構把新增資金主要用在小微企業的貸款投放等任務, 而這些內容需要納入至宏觀審慎的評估考核之中, 對於部分流動性變相流向房地產等管道, 會存在更有針對性的監控, 減緩對房地產市場的變相刺激。

再者, 央行這一次的定向降准, 是建立在中美貿易戰持續升級的背景下, 而隨著貿易戰的進一步升級, 對國內經濟的後續增長動力會帶來一定的衝擊。

但是, 這卻倒逼金融監管的略微放鬆, 而不至於過於收緊。 或許, 對於外部風險的衝擊壓力, 央行及時進行流動性的補充, 意在營造出相對穩定的經濟金融貨幣環境。

與此同時, 需要注意到近年來反復強調的一個國內政策大背景, 那就是對“防風險, 守底線”的政策定調。 同時, 從資管新規、債券交易新規以及表外融資縮減等重要舉措來看, 實際上還是延續金融市場去杠杆化的趨勢, 但市場的持續去杠杆化, 是建立在相對穩定的經濟金融環境之上, 而當外部市場環境持續惡化, 則將會打破內部市場的平穩格局, 而適度定向降准等舉措利於維繫金融市場的持續穩定, 迎合“防風險, 守底線”的政策底線原則。

除此以外, 需要注意的是,

受到外部貿易戰、美聯儲加息縮表的壓力影響, 內部股市擴容及減持壓力的衝擊, 近期中國股市出現了持續非理性的下跌走勢, 並有逐漸接近3000點的整數關口趨勢。

“防風險, 守底線”是近年來反復強調的政策定調, 而在市場接近3000點整數關口之際, 央行採取定向降准的舉措, 實際上也有呵護股市, 維繫股票市場運行環境的穩定性作用。 或許, 從某種意義上來看, 央行選擇在這個時候進行定向降准, 說明管理層還是比較重視A股市場3000點的得失, 再次印證了3000點政策底部的觀點, 同時也為中美貿易戰持續升級等外部因素的衝擊提升市場自身的防禦能力。

對於此次央行定向降准的舉措, 有維繫國內金融市場環境穩定性的需求,

也有強化“防風險, 守底線”的政策定調, 但在這個時候, 在外部壓力集中衝擊, 尤其是中興通訊被封殺的事件背景下, 更需要讓我們集中力量應對好外部的挑戰, 而維繫國內經濟金融市場的穩定性也就頗為關鍵了。 或許, 這也是特殊時期下的特別考慮。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