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支付罰款後卻又遭美國制裁,中興或是中美貿易大戰的“犧牲品”?

近日, 美國對於中興的一則處罰, 再一次表明了美國想要遏制中國科技公司發展的決心。

昨天晚間路透社消息稱, 因違反美國政府的制裁禁令, 美國商務部已禁止美國企業向中興公司出售零部件產品, 期限為7年。

值得注意的是, 去年中興方面就因被控未能完成履行和解協議遭受美國政府嚴厲制裁, 同時並支付了近60億人民幣的罰款, 現在看來, 中興去年的幾十億算是白交了, 因為此次中興被認定沒有完全履行認罪和解協議, 而被美國政府恢復制裁, 再沒有第二次和解的可能。

也就是說, 中興不但失去了美國所有的供應商, 而且所有產品將無法在美國市場銷售。 這無疑對中興來說, 是一記致命的打擊, 一方面中興通訊的一些關鍵零部件包括晶片等核心元器件來自於美國公司。 另一方面, 對中興而言, 未來的產品、研發, 甚至是銷售都會受到阻礙。

同時, 也讓中興通訊今天在港交所遭受停牌整頓。

這也是繼華為之後, 美國向中國科技公司的又一次出擊, 不過與華為不同的是, 華為的晶片技術已經威脅到了美國的核心技術價值, 中興實際上在美國有很多的投資, 因此美國方面並不能對中興採取嚴防死守政策, 只能通過所謂的封鎖來給自己爭取一點彎道超車的機會。

但需要承認的是, 中興目前的遭遇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中國很多科技公司的縮影, 中國通訊設備和IT行業的幾乎所有大型企業, 核心源技術和核心元器件都掌握在美國手中, 因此也受到美國方面的制約。

在中美貿易大戰開啟的時刻, 美國政府做出恢復對中興通訊制裁的決定, 顯然發出了某種非同尋常的信號,

在中國看來, 科技公司的崛起是一種希望, 但在美國方面, 則是一種威脅, 這也給中國科技公司敲響了一記警鐘, 未來想要徹底擺脫美國的控制, 還要提高自己的研發能力, 儘快找到合適的替代產品才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