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分析八大山人的《臨河序》裡的“左右引以為”

分析八大山人的《臨河序》裡的“左右引以為”

作者:魏傳奇

這次給大家分析一下八大山人的《臨河序》裡的“左右引以為”這幾個字比較有代表性。

《臨河序》之名見南朝梁人劉(峻)孝標的注文, 是經過刪改的《蘭亭序》。 《蘭亭序》全文三百二十四字, 《臨河序》一百一十二字。 晉人稱《臨河序》, 唐人稱《蘭亭序》。 八大山人所寫的大小《臨河序》傳世的不少於二十件, 今天人們能夠見到的最早的《臨河序》是他在六十八歲時寫的。 見圖一

他晚年獨創的“八大體”, 雄渾飽滿, 骨力天成, 安詳自在, 逸韻橫生, 線質、結字、境界、格調均前無古人。 他的書風是融篆書筆意於行草, 形成沉厚圓轉, 縱橫奇偉, 大巧若拙。 他的這種書風, 出於對晉人散淡閒適, 人與自然親和的嚮往。 《臨河序》, 用的是二王筆法, 但結體章法完全按照自己的書風, 與王羲之妍美流便的書風迥異。 見圖二

“左右引以為”一行幾字, 上緊下緊中間松, 上下小中間大, 上密下密中間疏, 整體呈〈〉形狀, 自然而然一氣呵成, “左右”兩字端莊不失錯落, 左小右大, 圓中有方, 方中有圓, 左端莊右錯落, 右的口大上部, 並向右伸出上部。 “引”在裡面最突出, 筆劃簡左右和上一字外部對齊, 中間留有大空間,

把下一個字“以”包在裡面, “以為”兩字一疏一密。 見圖三

“左右”的左是呈方型, “右”的左部是呈斜線對齊。 上大下小, 上窄下寬。 見圖四

“右”和“引”外部是對齊的, “右”的最後一筆和“引”的第一筆是呼應的, 在造型上八大山人是很注重關係的, “右”字的左部和“引”的右邊, 是斜齊的。 見圖五

“以”在“引”的大開合白的中間, 緊緊地包在裡面, “以”字又和“左”字上下對齊, 中間隔著兩個字, 這就是書法組關係吧, 雖然不是相連的, 但還是隔空找關係。 見圖六

“為”字筆劃多,和上面形成鮮明的對比,“以為”是相依為命緊緊連合在一起,不離不棄,“為”字是呈方型,筆劃互相有呼應,布白空間造型呈多元化。中心軸讓下聯動,在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範圍內左右擺動,端莊錯落又不失平衡。見圖七

文章編輯單位:天哲教育,簽約衝刺中書協國展達不到目標全額退費的機構!

“為”字筆劃多,和上面形成鮮明的對比,“以為”是相依為命緊緊連合在一起,不離不棄,“為”字是呈方型,筆劃互相有呼應,布白空間造型呈多元化。中心軸讓下聯動,在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範圍內左右擺動,端莊錯落又不失平衡。見圖七

文章編輯單位:天哲教育,簽約衝刺中書協國展達不到目標全額退費的機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