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許小年最新演講:別總盯著特朗普,企業家不用花太多時間在宏觀上(深刻!)

點擊上方藍字, 關注21君~

走進經濟生活裡的一切

導讀:許小年:大家不必對宏觀環境關心過度, 現在的這個時代, 在後工業化的時代,

不是看宏觀做企業的時代, 而是看著企業、看著市場、看著需求、看著你的客戶做企業的時代。 我自己都從宏觀轉行到微觀了, 你們不要花太多的時間在宏觀上。

來源丨華夏基石e洞察(ID:chnstonewx)

作者丨許小年(著名經濟學家,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經濟學和金融學教授)

本文根據2018基石資本客戶年會許小年教授《後工業化時代的經濟與企業》主題演講整理, 未經本人審核

圖片來源 / 圖蟲創意(資料圖)

大家早上好。 非常高興來到基石資本做交流。 我是研究宏觀經濟的, 但是最近離宏觀越來越遠, 轉向到了微觀領域做比較深入的企業調查與分析。 我的演講分兩個部分, 第一部分講宏觀, 第二部分講微觀。

最近幾年的企業調研使我發現, 做好一個企業和宏觀沒有太大的關係。 宏觀好, 企業可以乘風揚帆, 跑得更快一點。 宏觀比較差, 企業同樣有非常多的機會。 宏觀不好的情況下, 優秀的企業才能夠脫穎而出, 取得超過行業平均水準的業績。 既然如此, 為什麼我要花一半時間講宏觀?目的是希望能夠說明宏觀其實對企業沒太大影響,

無需再像以前一樣去關注宏觀。

1

後工業化時代企業面臨的挑戰

從中國經濟總體來講, 目前處於一個歷史性的轉折期。 純粹從經濟的角度來看, 改革開放的前三四十年, 我們基本上是通過工業化取得了經濟的高速增長,

這種模式在世界歷史上並不是中國獨此一家。 早在十九世紀的中期和晚期, 日本和德國就通過工業化實現了比當時的發達資本主義國家更快的增長率。

1868年日本明治維新, 打破了封建制, 建立了中央集權的民族國家, 迅速地開展了工業化, 經濟增長超過了老牌的先行的工業化國家, 法國、英國不在話下, 甚至超過了美國。

1871年, 德意志第二帝國建立, 德意志民族第一次有了統一的國家, 形成統一市場, 推動了工業化, 使得德國的工業增長超過了英國。

正是憑藉著工業化所帶來的超強增長, 德國人、日本人向當時的世界秩序發起了挑戰。 德國人在歐洲挑戰英國為支柱的現存的經濟政治秩序, 日本人則在太平洋地區向美國人發起了挑戰。

挑戰的結果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 以後發的工業化國家的慘敗宣告結束。

二戰之後, 這兩個國家回望工業化路程, 終於走上憲政民主的道路。

如果說中國經濟存在奇跡的話, 那就是工業化的奇跡。 改革開放將中國從農業社會帶入了工業社會。 工業社會階段和農業社會有一個非常大的區別, 就是要進行大規模的資本積累, 要抽出國民經濟中的剩餘(儘管是很小一部分的從農業方面來的剩餘), 進行工業和商業方面的投資, 來推動經濟的增長。 中國也不例外。

在改革開放的前30年間, 中國經濟的增長都是由投資驅動的, 這是工業化階段必不可少的一個步驟。 投資的驅動使得每個人、每個勞動力擁有的資本存量迅速提高,和農業社會相比,擁有了更複雜的機器、更先進的技術來進行生產活動,其效率當然要比農業社會高。所以,工業化帶來在傳統社會看不到的經濟增長速度的原因之一,就是人均資本擁有量的提高,是生產技術的全面提高。後發的工業化國家,之所以超過自然增長的工業化國家,比如說英國和法國,原因就是他們有著後發優勢——可以利用當時世界上已有的技術。德國、日本工業化的時候,蒸汽技術在西方已經普及了,鐵路也成了一個支柱產業,日本和德國不需要自己去進行研發,利用當時世界上現存的、已有的技術,就可以建設自己的鐵路,就可以用蒸汽機來裝備自己的工業,這使其取得了後發優勢。

其實中國的工業化和日本德國走過的道路非常類似。我們打破了計畫體制以後,資源開始自由的流動,從低效率的農業部門轉移到高效率的工商業部門,從低效率的國有部門轉移到高效率的民營部門。同時,開放使我們可以用很低的成本,甚至是零成本,獲得當時我們還沒有的工業技術、商業技術。這裡講的技術,不僅僅限於電腦、無線電、化學工業等等,其中還包括了企業的經營管理和市場的組織,用時興的話來說,不僅僅是硬技術還有軟技術。我們幾乎不用支付先期的成本,就可以現成的去利用,所以改革和開放一定是中國過去幾十年經濟發展的兩大基石。沒有改革開放,我們就不可能獲得那些技術;沒有改革開放,我們就不知道如何按照市場經濟的規律去推進經濟體制的改革。

我認為,工業化的高速增長帶來了發展高峰,但在過去的十年間,推動力逐漸地衰竭,原因是經過兩輪的投資高峰,中國的工業化基本上已經結束,也就是資本積累的階段已經結束。這兩個高峰一個是1990年代初期,一個是中國加入WTO階段。第二次的高峰從2001年持續到大約2012年。經過兩輪投資高峰以後,中國的各個行業各個產業都出現了產能過剩的現象,以至於今天再講投資,已經不知道往哪裡投了。在產能過剩的情況下,企業對未來的投資都相當的謹慎。

從宏觀的統計數字上看,投資增長率已經從20%左右降到了個位數,從過去兩倍於GDP的增長降到了基本上與GDP同步。換句話說,投資、資本積累、工業化已經不再是中國經濟增長最強勁的引擎了。那麼,新的增長動力從哪裡來?制約中國經濟進一步發展的,不僅僅是產能過剩、投資飽和,更重要的是過去的30多年間,我們幾乎是免費獲得的技術,現在已經不存在了,想要的技術都不可能在市場上以低成本獲得。

後工業化時代有兩個挑戰:

第一個挑戰,就是對國家經濟來說,在投資增長速度不斷放慢的情況下,如何去尋找增長的動力;對企業來說,同樣面臨這樣的挑戰,就是企業已經不可能依靠擴大生產能力來獲得持續的發展。

第二個挑戰,是過去的低成本甚至免費的技術不復存在,對企業來說,現成的技術已經利用到了極致,下一步企業要發展的技術必須依靠自己研發才能獲得。

很明顯的一個例子就是手機。過去做麥克風、做電腦等等這些看上去是有科技含量的產品,實際上不用做太多的前期的開發,如果能夠把核心的原器件買來,比如說CPU的晶片,自己組裝一下,一台PC機就可以賣出去了。今天已經不是這個情況了。做智慧手機已經不能在市場上獲得低成本手機製造的技術和設計技術了,這也是為什麼在手機生產方面,我們基本上是跟在蘋果、三星後面。現在華為趕上來了,其他廠商還都是跟隨者。我們的前期研發沒有奠定堅實的基礎,當一款新產品出現的時候,不能像過去那樣迅速的仿製,然後推出低成本的產品。

2

後工業化時代企業發展的方向

在後工業化時代,在投資拉動現有技術、低成本技術為基礎的增長結束之後,下一階段中國的經濟發展、中國的企業往哪裡走?這是一個非常嚴峻的挑戰。在這個挑戰面前,最近的提法——新常態,我認為某種程度上還是反映了這種趨勢的變化。關於新常態的理解,人們一般都停留在新常態下經濟增長不會像以前那麼高,而不會進一步去分析,為什麼經濟增長重心整體會下移?為什麼不會像以前那樣接近兩位數?也沒有更深入去分析新常態的實質是什麼?

我認為,所謂“新常態”,就是後工業化時代,就是投資不再作為經濟的主要推動力,就是我們所需要的技術現在不得不依靠研發來獲得,而不可能在市場上廉價地通過收購、仿製來取得。在新常態下,宏觀上、微觀上都出現了一些新的現象。產能過剩的情況下,經濟從過去經常見到的通脹變成現在的通縮,政府在需求方面採用的各種政策越來越沒有效率,我們稱之為政府政策效益的遞減,所以這兩年不太講拉動內需了。貨幣政策的放水、信貸政策的松寬對經濟的影響越來越弱。新增加的貸款,投放到市場上的信貸,沒有進入實體經濟,反而是“脫實向虛”,進入了資產市場,進入了資本市場,推高了資產價格,而對實體經濟沒有太大的幫助。

在後工業化時代,或者叫新常態下,政策已經轉向,最近幾年的基調已經從保增長轉向了防範系統性風險。這是因為在2008年以來,政府採取了一列的刺激性和擴張性政策,使得中國經濟的總體負債水準不斷提高,甚至有可能引發局部風險。由於這方面資料的缺乏,我們很難做出深入的定量分析,只能根據一些零星的報導和披露的資料做一些猜測。2017年全年的經濟工作重點是防範系統性風險,今年兩會之後,新任的央行行長更是明確表示,政府已經做好準備退出貨幣松寬,央行要準備縮表,改變過去一味的依靠貨幣松寬和信貸增長來維持經濟增長的做法。這個轉變如果說來得太遲的話,亡羊補牢尤未晚也。

我們看這張圖,從2009年執行四萬億的政策以來,中國經濟的負債率在急劇上升,從占GDP的160%,一直上升到2016年底的240%,新的資料大概是上升到了260%。也就是說,在過去十年間的負債相當於一年的GDP,負債從160%增長到GDP的260%。我們借了一年的GDP來維持經濟的增長,這是典型的透支現象。透支的後果就是債務危機的風險,在這個風險面前,政府從去年開始延續到今年採取了貨幣緊縮的政策,雖然,有一點晚,但我認為是正確的。這張圖上的紅線是貨幣的增長曲線。這個狹義貨幣的增長曲線,我請大家注意,從2016年開始的貨幣供應的迅速增加,由於貨幣供應的迅速增加,我們等了很久的TBI生產價格指數,跟著貨幣就上去了,所以這種短期的刺激政策,對經濟的效果很明顯。這個生產價格指數的反彈,使得有些人說中國經濟出現了新週期,其實根本就不存在什麼新週期,而只是老週期的新迴圈,沒有任何新意。原因在於當中央銀行收緊貨幣,狹義貨幣增長速度開始下降的時候,這個生產價格指數跟著就跌下來。所以在過去一兩年間,上游產品、原材料大宗商品的流逝,很快就會跟著中央銀行的收緊貨幣而結束,總體上,經濟可能重回通縮。16年和17年上半年短期的繁榮和景氣,主要還是在於貨幣放水,但是貨幣的超發,不可能無限制的進行下去,中央銀行意識到這一點,從去年年中開始,就收貨幣,一路收下去,今年繼續收,明年繼續收。中國人講覆水難收,水潑出去很容易,想收回來很難的,因為往經濟裡灌水,大家都舒服,收回來的時候就會難受,但是難受也要收,不收的話,中國的債務風險就會達到無法控制和管理的地步。

在今後的幾年中,在貨幣和政策方面,我個人的預期都是偏緊的。這不可避免會對經濟增長發生影響,我們做企業的、做投資的,都要對這個宏觀形勢有所認識。這並不是說,在政策環境偏緊的情況下,企業就沒什麼好做了。正相反,對於優秀的企業來說,反而是在政策環境偏緊的時候能把握的機會更多。

在新常態下,經濟增長的動力從哪裡來?企業發展的方向在哪裡?從最近的政策表述上得到一些反映,這個政策的表述叫供給側。經濟增長的動力不再拉動需求,而在於提高供給側的效率。我們贊同從供給側要經濟增長的提法,也贊同要供給側提高效率的總體取向,對此我給出自己的理解和建議。

所謂提高供給側的效率,也就是提高企業的效率。企業的效率如何提高?要採用新技術。由於現在低成本獲得新技術越來越困難,企業必須自己進行研發,自己進行創新。供給側政策也罷,制度變革也罷,應該聚焦於如何促進企業的創新,如何引導企業從過去的製造轉向研發。剛才張維(基石資本董事長)介紹了他們投資的一些企業,我大概看了一下,都是具有比較強的研發能力的企業,而不是看企業的規模,不是看企業資源整合的能力。我認為供給側的提法是對的,但供給側需要的不是政府的政策引導,不是產業政策,而是需要一系列的制度改革。我認為供給側的重要制度改革有四點。

第一,加強私人產權保護。這也最重要的一點。因為如果沒有私人產權保護,企業就沒有進行長期研發投資的激勵,就不可能把資金和積累投入到長期的研發專案上,不是紮根在中國的行業和市場上進行研發,像華為那樣,做了三十年的企業,搞了三十年的研發,而可能是投向海外,是做短期項目。所以中國的企業從製造轉向研發,必須要解決企業家進行研發投資的激勵問題,這就要求首先要進一步提高私人產權保護的有效性,否則企業家對於私人產權保護的信心不足,對未來的不確定性沒有把握。

第二,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造。在我看來,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造應該是縮小國有經濟的範圍,更多的由市場導向來進行資源配置。

第三,放鬆和解除管制,擴大對內對外開放。

第四,全面減稅。讓更多的資源由企業來配置,讓市場發揮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

這是作為一名學者提出的供給側的制度改革。所有的制度改革,目標在於鼓勵企業進行長期研發的投資,鼓勵企業進行創新,把增長的動力和企業發展的動力真正地轉向技術創新。如果供給側的制度改革不能夠到位,那企業怎麼辦,是不是就此刀槍入庫馬放南山?即使改革進展緩慢,企業依然有很多的機會,可以在這個時候大有作為。

關於宏觀經濟,各位可能都有一個問題,就是中美貿易戰對企業有什麼影響。從通過談判、讓步和妥協來解決中美貿易紛爭的一些跡象來看,是有談判解決的可能性。我只能這樣說,爆發全面貿易戰的概率目前小於50%,再多的我也不能預測。在第一輪關稅戰之後,特朗普首先在推特上表了態,他說我和習主席是好朋友,相信通過協商談判,能夠解決我們之間的問題。一天以後,習主席在博鼇的講話,提出四點政策,特別是第一點——中國的開放只能是越做越寬,越做越大,而不會去關上門,這是非常積極的一個信號,就是中國願意通過協商來解決中美之間的貿易紛爭。這些新的事態都使我提高了對於避免全面貿易戰前景的信心,但接下來如何發展,要看中美兩國的互動,誰也說不清楚。不管全面貿易戰能不能打起來,企業的經營照舊,企業的創新不會、也不應該因為中美爆發貿易戰而中斷。你該做什麼還是做什麼,你在市場上競爭,不是和特朗普在競爭,而是和你的同行在競爭。如果因為中美談判不順利,這個行業的關稅加上去了,出口受阻,別忘了你的競爭對手同樣面臨這樣的局面,這個宏觀環境對所有人都是一樣的,你沒有道理對此感到特別悲觀。問題在於你要比競爭對手做得更好,宏觀政策我們沒有辦法左右,中美之間的問題我們沒有影響力,專注做好自己企業的事情,在市場上爭取做得最好,最起碼你要做的比主要競爭對手好。這樣在同樣不利的宏觀環境下,你就相對的可以比別人發展的好。大家不必對宏觀環境關心過度,現在的這個時代,在後工業化的時代,不是看宏觀做企業的時代,而是看著企業、看著市場、看著需求、看著你的客戶做企業的時代。我自己都從宏觀轉行到微觀了,你們不要花太多的時間在宏觀上。

3

後工業化時代,企業的突破口是“創新”

那麼,在這樣的環境下,企業要做些什麼事呢?要持續創新,要提高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創新轉型不等於轉行,跨界很危險,傳統行業依然有巨大潛力可挖。剛才張維提到德魯克的《創新與企業家精神》,這也是我極力向中歐學員推薦的一本書。這本書裡的兩個觀點,我非常的贊同。

第一個觀點,創新無需高科技。不要以為我們是在傳統行業,就沒辦法做創新。傳統行業創新的機會遠遠多於科技行業。德魯克用他那個時代的資料表明:1980年代,美國的創新企業3/4來自于傳統行業,1/4來自於科技行業。他在這本書裡提到了兩項傳統行業的創新,一個是麥當勞,實現了漢堡包的操作標準化、工業化生產;一個是集裝箱,一個卡車司機發明的集裝箱,完全改變了港口以及世界航運的格局。它們都沒有用什麼科技,但是對行業的格局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所以德魯克講創新何需高科技,傳統行業照樣可以做。

第二個觀點,創新需要專注,需要在一個行業、一個領域中長期的積累之後,才能形成突破。創新不是找風口,不是找到下一個要成為朝陽產業的領域。我經常講的一句話是,這個世界上沒有朝陽行業,只有朝陽企業。傳統行業裡,你可以看到朝陽企業;在科技行業裡,你照樣可以看到衰敗的公司。創新不分行業,不分地區,哪裡都有這個可能性,關鍵是看你自己怎麼做。在夕陽行業、傳統行業中,我們看到很多的朝陽企業,我給大家分享幾個案例,它們大多數是在傳統行業。

案例1:餐飲業

餐飲業多傳統啊,有什麼好做的?能做的事情太多了。最近我走訪了海底撈,在我們所認為的夕陽行業中,這是一家非常優秀的公司。它的創新可以作為彼得·德魯克這本書中的一個現實案例。經過長期的摸索,它的創新是激勵機制、是人力資源管理的創新。張勇開玩笑說,在餐飲業幹了20多年了,才摸索出了今天這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勵機制,把過去我要幹的事兒都幹完了。其實這也是事實。他幹的這些事現在由他的幾百家店長在做,他的激勵機制把這些店長的積極性充分調動了起來。過去開餐館他自己選址,現在不用去操心了,店長在積極地幫他尋找,幫他思考在哪裡開店?這個店該怎麼佈局?招多少人?一套很好的利益分享機制,把大家全都調動起來,他自己卻沒有什麼事情可幹了。這就是公司經營的最高境界——無為而治。這種方法保證了海底撈的快速擴張,同時也保證了產品和服務的一致性。現在海底撈正在跟松下在談合作,要做後臺的無人廚房。我們要再花一點時間,很好的去提煉總結海底撈在激勵機制和人力資源管理上的創新。

創新何需高科技,實質是說運用高科技。高科技不能夠改變經濟規律,不能夠改變商業的本質。高科技只能説明我們更有效的解決商業的本質問題。關於技術和創新之間的關係,我們需要進行思考。

案例2:服裝業

第二個案例,是做定制西服的紅領。只是運用大資料技術、互聯網技術,都不算是高科技,而是中科技,甚至是低科技。在市場上,你外包找一家軟體商,他就能給你做。關鍵是你自己要把商業模式想清楚,要把技術的大方案拿出來讓外面的公司給你做。這家服裝製造商就用大資料的技術解決定制化服裝、個性化服裝製作中的重點問題,實現了手工裁縫操作的方式改變成了流水線的生產,大大地提高了效率。但是這個流水線生產之所以成為可能,是有大資料的支援。

我們的創新往往是創新在名詞上,創新在口號上,而不是創新在市場中,不是創新在對客戶的服務上。今天會有AI的專家來講人工智慧。AI滿大街都在談,但它怎麼賺錢?你不能站在街上吆喝:我是一個新公司,產品是AI。這看不見,摸不著。AI如何把人工智慧變成產品,再把產品銷售出去?我是平臺,上有大資料,大資料將來可以賣,這全都是美好的故事。誰來買你的大數據?你的大數據從哪裡來?人家為什麼要買你的大資料?紮克伯格賣大資料賣出問題來了,現在被美國國會追著打。

用互聯網和資料技術來改造傳統行業,提高傳統行業的效率,我認為這是一個出路。在市場上,在企業的經營中,我們需要深入的思考,如何運用技術解決本行業面臨的重點問題,而不要去追逐那些新鮮的名詞,不要去追逐那些潮流,不要去尋找風口,不要去幻想著卡位卡在什麼地方,佈局布在什麼地方。這都是工業化時代在技術已知的情況下才可以這樣做。在後工業化時代,這種思路已經行不通了。

案例3:傳統銷售管道

傳統方法比互聯網更有效,比如銷售管道。小米在網上銷售,銷售得挺好。但是到目前為止,華為、OPPO、vivo全都用的是線下銷售管道,銷售量不比小米差。那麼要思考的問題是,線上銷售、線下銷售哪一個效率更高?為什麼效率更高?不要去追求潮流性的東西,認為不上線就不行。

案例4:金融業

這個案例的小微貸款金融機構,是我的學生做的一家企業。在P2P現金貸遭到監管全面收縮與限制的今天,這家金融機構的業務照常進行,不出意外可以順利的拿到備案。它的做法正好反過來,不是用互聯網思維去做金融,而是用金融的思維去思考互聯網如何能夠幫助它提高效率。

我一直主張“傳統行業+互聯網”,而不是“互聯網+傳統行業”。

金融業要解決的本質問題是由資訊不對稱而引起的信貸風險,所以在金融行業,第一要義不是資產規模,不是增長速度,而是風險控制。如果你不懂風險控制,就不要做金融。

目前我們國家的信用環境中,完全依靠線上進行風險控制是不可能的,是不現實的,必須要走線下,但是走線下的問題是成本太高。於是他們就想盡各種各樣的辦法,用移動技術,用圖像識別技術,用互聯網技術,千方百計去降低信息收集處理和分析的成本,從而能夠降低利率,能夠服務更多的小微企業。我覺得用技術來解決金融的問題,而不是運用互聯網的思維方式來做金融,這也是在做創新。你如果用互聯網的思維方式來做金融,首先連監管這道關你都過不去。

案例5:大資料解決個性化定制的實例

如何用大資料來進行個性化服裝的流水線生產?我稍微展開說兩個案例,也是我花比較多的時間去研究的案例。

一般來講,流水線生產都需要標準化產品,這家時裝企業卻實現了個性化產品的流水線生產。它是怎麼解決問題的?客戶來了以後,先給你量體,把尺寸量好,過去是裁縫師傅拿皮尺給你量,現在三維技術掃描解決問題。360度三維掃描機一掃,一秒鐘就給你量完了。量體很方便,更重要的是如何把身體的三維資料變成兩維平面上的尺寸?布片是兩維的,三維資料變成兩維平面上的尺寸,把它裁下來,再縫起來,這是服裝製作的過程。

過去,從三維尺寸畫出這個褲子布片的形狀,這是一個技術活,必須要有經驗的老師傅才能做。定制服裝為什麼都是小裁縫鋪,不能做大規模,原因就在這裡。因為一個老師傅,他生產能力有限,他每天就能畫這麼幾十件衣服,每天就能畫這麼幾十條褲子,再多了他就幹不了。

現在呢,由機器來幹,這邊資料獲取完進入到系統,系統自動生成。每條褲子做成什麼樣的圖片,自動畫出來,這個背後需要資料庫來支援。生成了這些圖片以後,馬上把資料送到了數控裁床,這個機器根據比例,把每一片布都裁好,裁好了。工作人員在邊上站著,給每一片布上釘上一個感測器——IC卡,把它掛在流水線上,就在車間裡走。布片走到這個工位的時候,由機器發出指令自動停下來,工人就把這片布拿下來,縫紉機上都有一個螢幕,一掃卡就知道這片布在這個工位上,應該幹什麼活。該開扣眼的開扣眼,該鎖邊的鎖邊,該縫製的縫製,該繡名字的繡名字,加工完了以後再掃一下,掛回到流水線上,繼續往下走。這一條流水線走到盡頭,就是打包發給客戶的地方。大家注意一下,流水線上的西服,顏色、款式、大小,沒有兩件是相同的。

這就是個性化的大批量生產。這家企業做的經濟效益非常好,現在訂單雪片一樣飛來,生產能力不夠,急著在擴張產能。在時裝產業產能過剩的情況下,這家企業產能不夠用,為什麼?是由於運用了大資料驅動的流水線生產,大幅度的降低了成本,一套西服的售價是市面上裁縫鋪售價的一半。這個價格優勢,訂單當然紛紛湧來,這是毫不意外的。

這家老闆跟我說,這是全中國第一個物聯網,我跟他說這還不是物聯網,不是工業4.0,只算是工業3.2,因為工業4.0物聯網是智慧的,是AI的。你做衣服用不著AI,不要為AI而AI,而是要問一下用人工智慧來解決什麼問題?目前這個企業根本沒有用人工智慧,因為人類的智慧潛力還沒有充分發揮出來,你用什麼機器智慧啊。我說你先把這個HI(Humen Intelligence)用好就可以了。

另一個案例是廣東的尚品宅配,也是用大資料的方法來解決家庭裝修的個性化定制,和剛才那家時裝企業一樣,在個性化設置上有大資料的支援,在製造環節上有大資料支援,就使得它可以運用工業化流水線的生產方式,來生產個性化的定制產品。

從餐飲業到製造業,從服務業到金融業,這些非常現實的案例說明到處都是機會。中國處於從資本積累時代到創新時代的轉型過程中,誰能夠認識到這個轉型的趨勢,先行一步,在自己熟悉的領域中推進創新,儘量的採用先進的技術來改造行業和企業,就有可能在下一輪的經濟發展中取得領先的地位。

希望在座的各位都是這樣的企業,或者在座的各位所投的公司都是這樣的企業。祝 大家好運,謝謝!

(本文不代表21世紀經濟報導觀點,投資有風險,入市風險自擔)

21君

小夥伴們,對於許小年教授的觀點,你有什麼樣的看法?

百萬讀者都在看……

1900余萬!一銀行員工“代理財”,巨額資金虧損後潛逃,爭議:銀行“憑密支付視為本人”是霸王條款?

本期編輯 陳思

21君

老鐵們,給21君點個贊再走唄~

投資的驅動使得每個人、每個勞動力擁有的資本存量迅速提高,和農業社會相比,擁有了更複雜的機器、更先進的技術來進行生產活動,其效率當然要比農業社會高。所以,工業化帶來在傳統社會看不到的經濟增長速度的原因之一,就是人均資本擁有量的提高,是生產技術的全面提高。後發的工業化國家,之所以超過自然增長的工業化國家,比如說英國和法國,原因就是他們有著後發優勢——可以利用當時世界上已有的技術。德國、日本工業化的時候,蒸汽技術在西方已經普及了,鐵路也成了一個支柱產業,日本和德國不需要自己去進行研發,利用當時世界上現存的、已有的技術,就可以建設自己的鐵路,就可以用蒸汽機來裝備自己的工業,這使其取得了後發優勢。

其實中國的工業化和日本德國走過的道路非常類似。我們打破了計畫體制以後,資源開始自由的流動,從低效率的農業部門轉移到高效率的工商業部門,從低效率的國有部門轉移到高效率的民營部門。同時,開放使我們可以用很低的成本,甚至是零成本,獲得當時我們還沒有的工業技術、商業技術。這裡講的技術,不僅僅限於電腦、無線電、化學工業等等,其中還包括了企業的經營管理和市場的組織,用時興的話來說,不僅僅是硬技術還有軟技術。我們幾乎不用支付先期的成本,就可以現成的去利用,所以改革和開放一定是中國過去幾十年經濟發展的兩大基石。沒有改革開放,我們就不可能獲得那些技術;沒有改革開放,我們就不知道如何按照市場經濟的規律去推進經濟體制的改革。

我認為,工業化的高速增長帶來了發展高峰,但在過去的十年間,推動力逐漸地衰竭,原因是經過兩輪的投資高峰,中國的工業化基本上已經結束,也就是資本積累的階段已經結束。這兩個高峰一個是1990年代初期,一個是中國加入WTO階段。第二次的高峰從2001年持續到大約2012年。經過兩輪投資高峰以後,中國的各個行業各個產業都出現了產能過剩的現象,以至於今天再講投資,已經不知道往哪裡投了。在產能過剩的情況下,企業對未來的投資都相當的謹慎。

從宏觀的統計數字上看,投資增長率已經從20%左右降到了個位數,從過去兩倍於GDP的增長降到了基本上與GDP同步。換句話說,投資、資本積累、工業化已經不再是中國經濟增長最強勁的引擎了。那麼,新的增長動力從哪裡來?制約中國經濟進一步發展的,不僅僅是產能過剩、投資飽和,更重要的是過去的30多年間,我們幾乎是免費獲得的技術,現在已經不存在了,想要的技術都不可能在市場上以低成本獲得。

後工業化時代有兩個挑戰:

第一個挑戰,就是對國家經濟來說,在投資增長速度不斷放慢的情況下,如何去尋找增長的動力;對企業來說,同樣面臨這樣的挑戰,就是企業已經不可能依靠擴大生產能力來獲得持續的發展。

第二個挑戰,是過去的低成本甚至免費的技術不復存在,對企業來說,現成的技術已經利用到了極致,下一步企業要發展的技術必須依靠自己研發才能獲得。

很明顯的一個例子就是手機。過去做麥克風、做電腦等等這些看上去是有科技含量的產品,實際上不用做太多的前期的開發,如果能夠把核心的原器件買來,比如說CPU的晶片,自己組裝一下,一台PC機就可以賣出去了。今天已經不是這個情況了。做智慧手機已經不能在市場上獲得低成本手機製造的技術和設計技術了,這也是為什麼在手機生產方面,我們基本上是跟在蘋果、三星後面。現在華為趕上來了,其他廠商還都是跟隨者。我們的前期研發沒有奠定堅實的基礎,當一款新產品出現的時候,不能像過去那樣迅速的仿製,然後推出低成本的產品。

2

後工業化時代企業發展的方向

在後工業化時代,在投資拉動現有技術、低成本技術為基礎的增長結束之後,下一階段中國的經濟發展、中國的企業往哪裡走?這是一個非常嚴峻的挑戰。在這個挑戰面前,最近的提法——新常態,我認為某種程度上還是反映了這種趨勢的變化。關於新常態的理解,人們一般都停留在新常態下經濟增長不會像以前那麼高,而不會進一步去分析,為什麼經濟增長重心整體會下移?為什麼不會像以前那樣接近兩位數?也沒有更深入去分析新常態的實質是什麼?

我認為,所謂“新常態”,就是後工業化時代,就是投資不再作為經濟的主要推動力,就是我們所需要的技術現在不得不依靠研發來獲得,而不可能在市場上廉價地通過收購、仿製來取得。在新常態下,宏觀上、微觀上都出現了一些新的現象。產能過剩的情況下,經濟從過去經常見到的通脹變成現在的通縮,政府在需求方面採用的各種政策越來越沒有效率,我們稱之為政府政策效益的遞減,所以這兩年不太講拉動內需了。貨幣政策的放水、信貸政策的松寬對經濟的影響越來越弱。新增加的貸款,投放到市場上的信貸,沒有進入實體經濟,反而是“脫實向虛”,進入了資產市場,進入了資本市場,推高了資產價格,而對實體經濟沒有太大的幫助。

在後工業化時代,或者叫新常態下,政策已經轉向,最近幾年的基調已經從保增長轉向了防範系統性風險。這是因為在2008年以來,政府採取了一列的刺激性和擴張性政策,使得中國經濟的總體負債水準不斷提高,甚至有可能引發局部風險。由於這方面資料的缺乏,我們很難做出深入的定量分析,只能根據一些零星的報導和披露的資料做一些猜測。2017年全年的經濟工作重點是防範系統性風險,今年兩會之後,新任的央行行長更是明確表示,政府已經做好準備退出貨幣松寬,央行要準備縮表,改變過去一味的依靠貨幣松寬和信貸增長來維持經濟增長的做法。這個轉變如果說來得太遲的話,亡羊補牢尤未晚也。

我們看這張圖,從2009年執行四萬億的政策以來,中國經濟的負債率在急劇上升,從占GDP的160%,一直上升到2016年底的240%,新的資料大概是上升到了260%。也就是說,在過去十年間的負債相當於一年的GDP,負債從160%增長到GDP的260%。我們借了一年的GDP來維持經濟的增長,這是典型的透支現象。透支的後果就是債務危機的風險,在這個風險面前,政府從去年開始延續到今年採取了貨幣緊縮的政策,雖然,有一點晚,但我認為是正確的。這張圖上的紅線是貨幣的增長曲線。這個狹義貨幣的增長曲線,我請大家注意,從2016年開始的貨幣供應的迅速增加,由於貨幣供應的迅速增加,我們等了很久的TBI生產價格指數,跟著貨幣就上去了,所以這種短期的刺激政策,對經濟的效果很明顯。這個生產價格指數的反彈,使得有些人說中國經濟出現了新週期,其實根本就不存在什麼新週期,而只是老週期的新迴圈,沒有任何新意。原因在於當中央銀行收緊貨幣,狹義貨幣增長速度開始下降的時候,這個生產價格指數跟著就跌下來。所以在過去一兩年間,上游產品、原材料大宗商品的流逝,很快就會跟著中央銀行的收緊貨幣而結束,總體上,經濟可能重回通縮。16年和17年上半年短期的繁榮和景氣,主要還是在於貨幣放水,但是貨幣的超發,不可能無限制的進行下去,中央銀行意識到這一點,從去年年中開始,就收貨幣,一路收下去,今年繼續收,明年繼續收。中國人講覆水難收,水潑出去很容易,想收回來很難的,因為往經濟裡灌水,大家都舒服,收回來的時候就會難受,但是難受也要收,不收的話,中國的債務風險就會達到無法控制和管理的地步。

在今後的幾年中,在貨幣和政策方面,我個人的預期都是偏緊的。這不可避免會對經濟增長發生影響,我們做企業的、做投資的,都要對這個宏觀形勢有所認識。這並不是說,在政策環境偏緊的情況下,企業就沒什麼好做了。正相反,對於優秀的企業來說,反而是在政策環境偏緊的時候能把握的機會更多。

在新常態下,經濟增長的動力從哪裡來?企業發展的方向在哪裡?從最近的政策表述上得到一些反映,這個政策的表述叫供給側。經濟增長的動力不再拉動需求,而在於提高供給側的效率。我們贊同從供給側要經濟增長的提法,也贊同要供給側提高效率的總體取向,對此我給出自己的理解和建議。

所謂提高供給側的效率,也就是提高企業的效率。企業的效率如何提高?要採用新技術。由於現在低成本獲得新技術越來越困難,企業必須自己進行研發,自己進行創新。供給側政策也罷,制度變革也罷,應該聚焦於如何促進企業的創新,如何引導企業從過去的製造轉向研發。剛才張維(基石資本董事長)介紹了他們投資的一些企業,我大概看了一下,都是具有比較強的研發能力的企業,而不是看企業的規模,不是看企業資源整合的能力。我認為供給側的提法是對的,但供給側需要的不是政府的政策引導,不是產業政策,而是需要一系列的制度改革。我認為供給側的重要制度改革有四點。

第一,加強私人產權保護。這也最重要的一點。因為如果沒有私人產權保護,企業就沒有進行長期研發投資的激勵,就不可能把資金和積累投入到長期的研發專案上,不是紮根在中國的行業和市場上進行研發,像華為那樣,做了三十年的企業,搞了三十年的研發,而可能是投向海外,是做短期項目。所以中國的企業從製造轉向研發,必須要解決企業家進行研發投資的激勵問題,這就要求首先要進一步提高私人產權保護的有效性,否則企業家對於私人產權保護的信心不足,對未來的不確定性沒有把握。

第二,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造。在我看來,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造應該是縮小國有經濟的範圍,更多的由市場導向來進行資源配置。

第三,放鬆和解除管制,擴大對內對外開放。

第四,全面減稅。讓更多的資源由企業來配置,讓市場發揮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

這是作為一名學者提出的供給側的制度改革。所有的制度改革,目標在於鼓勵企業進行長期研發的投資,鼓勵企業進行創新,把增長的動力和企業發展的動力真正地轉向技術創新。如果供給側的制度改革不能夠到位,那企業怎麼辦,是不是就此刀槍入庫馬放南山?即使改革進展緩慢,企業依然有很多的機會,可以在這個時候大有作為。

關於宏觀經濟,各位可能都有一個問題,就是中美貿易戰對企業有什麼影響。從通過談判、讓步和妥協來解決中美貿易紛爭的一些跡象來看,是有談判解決的可能性。我只能這樣說,爆發全面貿易戰的概率目前小於50%,再多的我也不能預測。在第一輪關稅戰之後,特朗普首先在推特上表了態,他說我和習主席是好朋友,相信通過協商談判,能夠解決我們之間的問題。一天以後,習主席在博鼇的講話,提出四點政策,特別是第一點——中國的開放只能是越做越寬,越做越大,而不會去關上門,這是非常積極的一個信號,就是中國願意通過協商來解決中美之間的貿易紛爭。這些新的事態都使我提高了對於避免全面貿易戰前景的信心,但接下來如何發展,要看中美兩國的互動,誰也說不清楚。不管全面貿易戰能不能打起來,企業的經營照舊,企業的創新不會、也不應該因為中美爆發貿易戰而中斷。你該做什麼還是做什麼,你在市場上競爭,不是和特朗普在競爭,而是和你的同行在競爭。如果因為中美談判不順利,這個行業的關稅加上去了,出口受阻,別忘了你的競爭對手同樣面臨這樣的局面,這個宏觀環境對所有人都是一樣的,你沒有道理對此感到特別悲觀。問題在於你要比競爭對手做得更好,宏觀政策我們沒有辦法左右,中美之間的問題我們沒有影響力,專注做好自己企業的事情,在市場上爭取做得最好,最起碼你要做的比主要競爭對手好。這樣在同樣不利的宏觀環境下,你就相對的可以比別人發展的好。大家不必對宏觀環境關心過度,現在的這個時代,在後工業化的時代,不是看宏觀做企業的時代,而是看著企業、看著市場、看著需求、看著你的客戶做企業的時代。我自己都從宏觀轉行到微觀了,你們不要花太多的時間在宏觀上。

3

後工業化時代,企業的突破口是“創新”

那麼,在這樣的環境下,企業要做些什麼事呢?要持續創新,要提高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創新轉型不等於轉行,跨界很危險,傳統行業依然有巨大潛力可挖。剛才張維提到德魯克的《創新與企業家精神》,這也是我極力向中歐學員推薦的一本書。這本書裡的兩個觀點,我非常的贊同。

第一個觀點,創新無需高科技。不要以為我們是在傳統行業,就沒辦法做創新。傳統行業創新的機會遠遠多於科技行業。德魯克用他那個時代的資料表明:1980年代,美國的創新企業3/4來自于傳統行業,1/4來自於科技行業。他在這本書裡提到了兩項傳統行業的創新,一個是麥當勞,實現了漢堡包的操作標準化、工業化生產;一個是集裝箱,一個卡車司機發明的集裝箱,完全改變了港口以及世界航運的格局。它們都沒有用什麼科技,但是對行業的格局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所以德魯克講創新何需高科技,傳統行業照樣可以做。

第二個觀點,創新需要專注,需要在一個行業、一個領域中長期的積累之後,才能形成突破。創新不是找風口,不是找到下一個要成為朝陽產業的領域。我經常講的一句話是,這個世界上沒有朝陽行業,只有朝陽企業。傳統行業裡,你可以看到朝陽企業;在科技行業裡,你照樣可以看到衰敗的公司。創新不分行業,不分地區,哪裡都有這個可能性,關鍵是看你自己怎麼做。在夕陽行業、傳統行業中,我們看到很多的朝陽企業,我給大家分享幾個案例,它們大多數是在傳統行業。

案例1:餐飲業

餐飲業多傳統啊,有什麼好做的?能做的事情太多了。最近我走訪了海底撈,在我們所認為的夕陽行業中,這是一家非常優秀的公司。它的創新可以作為彼得·德魯克這本書中的一個現實案例。經過長期的摸索,它的創新是激勵機制、是人力資源管理的創新。張勇開玩笑說,在餐飲業幹了20多年了,才摸索出了今天這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勵機制,把過去我要幹的事兒都幹完了。其實這也是事實。他幹的這些事現在由他的幾百家店長在做,他的激勵機制把這些店長的積極性充分調動了起來。過去開餐館他自己選址,現在不用去操心了,店長在積極地幫他尋找,幫他思考在哪裡開店?這個店該怎麼佈局?招多少人?一套很好的利益分享機制,把大家全都調動起來,他自己卻沒有什麼事情可幹了。這就是公司經營的最高境界——無為而治。這種方法保證了海底撈的快速擴張,同時也保證了產品和服務的一致性。現在海底撈正在跟松下在談合作,要做後臺的無人廚房。我們要再花一點時間,很好的去提煉總結海底撈在激勵機制和人力資源管理上的創新。

創新何需高科技,實質是說運用高科技。高科技不能夠改變經濟規律,不能夠改變商業的本質。高科技只能説明我們更有效的解決商業的本質問題。關於技術和創新之間的關係,我們需要進行思考。

案例2:服裝業

第二個案例,是做定制西服的紅領。只是運用大資料技術、互聯網技術,都不算是高科技,而是中科技,甚至是低科技。在市場上,你外包找一家軟體商,他就能給你做。關鍵是你自己要把商業模式想清楚,要把技術的大方案拿出來讓外面的公司給你做。這家服裝製造商就用大資料的技術解決定制化服裝、個性化服裝製作中的重點問題,實現了手工裁縫操作的方式改變成了流水線的生產,大大地提高了效率。但是這個流水線生產之所以成為可能,是有大資料的支援。

我們的創新往往是創新在名詞上,創新在口號上,而不是創新在市場中,不是創新在對客戶的服務上。今天會有AI的專家來講人工智慧。AI滿大街都在談,但它怎麼賺錢?你不能站在街上吆喝:我是一個新公司,產品是AI。這看不見,摸不著。AI如何把人工智慧變成產品,再把產品銷售出去?我是平臺,上有大資料,大資料將來可以賣,這全都是美好的故事。誰來買你的大數據?你的大數據從哪裡來?人家為什麼要買你的大資料?紮克伯格賣大資料賣出問題來了,現在被美國國會追著打。

用互聯網和資料技術來改造傳統行業,提高傳統行業的效率,我認為這是一個出路。在市場上,在企業的經營中,我們需要深入的思考,如何運用技術解決本行業面臨的重點問題,而不要去追逐那些新鮮的名詞,不要去追逐那些潮流,不要去尋找風口,不要去幻想著卡位卡在什麼地方,佈局布在什麼地方。這都是工業化時代在技術已知的情況下才可以這樣做。在後工業化時代,這種思路已經行不通了。

案例3:傳統銷售管道

傳統方法比互聯網更有效,比如銷售管道。小米在網上銷售,銷售得挺好。但是到目前為止,華為、OPPO、vivo全都用的是線下銷售管道,銷售量不比小米差。那麼要思考的問題是,線上銷售、線下銷售哪一個效率更高?為什麼效率更高?不要去追求潮流性的東西,認為不上線就不行。

案例4:金融業

這個案例的小微貸款金融機構,是我的學生做的一家企業。在P2P現金貸遭到監管全面收縮與限制的今天,這家金融機構的業務照常進行,不出意外可以順利的拿到備案。它的做法正好反過來,不是用互聯網思維去做金融,而是用金融的思維去思考互聯網如何能夠幫助它提高效率。

我一直主張“傳統行業+互聯網”,而不是“互聯網+傳統行業”。

金融業要解決的本質問題是由資訊不對稱而引起的信貸風險,所以在金融行業,第一要義不是資產規模,不是增長速度,而是風險控制。如果你不懂風險控制,就不要做金融。

目前我們國家的信用環境中,完全依靠線上進行風險控制是不可能的,是不現實的,必須要走線下,但是走線下的問題是成本太高。於是他們就想盡各種各樣的辦法,用移動技術,用圖像識別技術,用互聯網技術,千方百計去降低信息收集處理和分析的成本,從而能夠降低利率,能夠服務更多的小微企業。我覺得用技術來解決金融的問題,而不是運用互聯網的思維方式來做金融,這也是在做創新。你如果用互聯網的思維方式來做金融,首先連監管這道關你都過不去。

案例5:大資料解決個性化定制的實例

如何用大資料來進行個性化服裝的流水線生產?我稍微展開說兩個案例,也是我花比較多的時間去研究的案例。

一般來講,流水線生產都需要標準化產品,這家時裝企業卻實現了個性化產品的流水線生產。它是怎麼解決問題的?客戶來了以後,先給你量體,把尺寸量好,過去是裁縫師傅拿皮尺給你量,現在三維技術掃描解決問題。360度三維掃描機一掃,一秒鐘就給你量完了。量體很方便,更重要的是如何把身體的三維資料變成兩維平面上的尺寸?布片是兩維的,三維資料變成兩維平面上的尺寸,把它裁下來,再縫起來,這是服裝製作的過程。

過去,從三維尺寸畫出這個褲子布片的形狀,這是一個技術活,必須要有經驗的老師傅才能做。定制服裝為什麼都是小裁縫鋪,不能做大規模,原因就在這裡。因為一個老師傅,他生產能力有限,他每天就能畫這麼幾十件衣服,每天就能畫這麼幾十條褲子,再多了他就幹不了。

現在呢,由機器來幹,這邊資料獲取完進入到系統,系統自動生成。每條褲子做成什麼樣的圖片,自動畫出來,這個背後需要資料庫來支援。生成了這些圖片以後,馬上把資料送到了數控裁床,這個機器根據比例,把每一片布都裁好,裁好了。工作人員在邊上站著,給每一片布上釘上一個感測器——IC卡,把它掛在流水線上,就在車間裡走。布片走到這個工位的時候,由機器發出指令自動停下來,工人就把這片布拿下來,縫紉機上都有一個螢幕,一掃卡就知道這片布在這個工位上,應該幹什麼活。該開扣眼的開扣眼,該鎖邊的鎖邊,該縫製的縫製,該繡名字的繡名字,加工完了以後再掃一下,掛回到流水線上,繼續往下走。這一條流水線走到盡頭,就是打包發給客戶的地方。大家注意一下,流水線上的西服,顏色、款式、大小,沒有兩件是相同的。

這就是個性化的大批量生產。這家企業做的經濟效益非常好,現在訂單雪片一樣飛來,生產能力不夠,急著在擴張產能。在時裝產業產能過剩的情況下,這家企業產能不夠用,為什麼?是由於運用了大資料驅動的流水線生產,大幅度的降低了成本,一套西服的售價是市面上裁縫鋪售價的一半。這個價格優勢,訂單當然紛紛湧來,這是毫不意外的。

這家老闆跟我說,這是全中國第一個物聯網,我跟他說這還不是物聯網,不是工業4.0,只算是工業3.2,因為工業4.0物聯網是智慧的,是AI的。你做衣服用不著AI,不要為AI而AI,而是要問一下用人工智慧來解決什麼問題?目前這個企業根本沒有用人工智慧,因為人類的智慧潛力還沒有充分發揮出來,你用什麼機器智慧啊。我說你先把這個HI(Humen Intelligence)用好就可以了。

另一個案例是廣東的尚品宅配,也是用大資料的方法來解決家庭裝修的個性化定制,和剛才那家時裝企業一樣,在個性化設置上有大資料的支援,在製造環節上有大資料支援,就使得它可以運用工業化流水線的生產方式,來生產個性化的定制產品。

從餐飲業到製造業,從服務業到金融業,這些非常現實的案例說明到處都是機會。中國處於從資本積累時代到創新時代的轉型過程中,誰能夠認識到這個轉型的趨勢,先行一步,在自己熟悉的領域中推進創新,儘量的採用先進的技術來改造行業和企業,就有可能在下一輪的經濟發展中取得領先的地位。

希望在座的各位都是這樣的企業,或者在座的各位所投的公司都是這樣的企業。祝 大家好運,謝謝!

(本文不代表21世紀經濟報導觀點,投資有風險,入市風險自擔)

21君

小夥伴們,對於許小年教授的觀點,你有什麼樣的看法?

百萬讀者都在看……

1900余萬!一銀行員工“代理財”,巨額資金虧損後潛逃,爭議:銀行“憑密支付視為本人”是霸王條款?

本期編輯 陳思

21君

老鐵們,給21君點個贊再走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