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被貿易戰錯殺的萬洲國際(00288),安全邊際有多大?

近期, 中美貿易戰陰雲籠罩, 港股市場惶恐不安, 受波及的眾多個股已在低位徘徊多日, 從上月底開始便一蹶不振, 其中包括無辜“躺槍”的萬洲國際(00288)。

上月23日, 中國商務部公佈擬對自美加征關稅商品清單, 其中包括對豬肉及製品、回收鋁等產品擬加征25%的關稅, 作為對美國加稅清單的回應, 萬洲國際應聲跌逾10%, 之後也一直在9港元下方低位震盪, 最低曾跌破8港元, 創5個月來新低。

市場對萬洲國際受中美貿易摩擦拖累的擔憂不無道理, 畢竟萬洲國際是全球最大的豬肉食品企業, 而中國及美國正是該公司的兩大主要市場,

外面有風吹草動, 作為龍頭的萬洲國際難以置身事外, 但實際影響真的如市場預期的那樣嗎?

貿易戰影響不大

中國是豬肉生產和消費第一大國, 每年國內豬肉產量及消費量均占到全球產量和消費量的一半。 在豬肉強週期到來時, 國內供應不足, 進口的鮮凍豬肉往往會大增, 而美國豬肉由於更具有成本優勢, 價格大幅低於中國, 因此美國也就成為中國主要的豬肉進口國之一。

萬洲國際也是進口低價豬肉的受益者之一, 其旗下附屬公司雙匯發展正是憑藉進口美國豬肉的低成本優勢, 在2016年國內豬價高企、肉製品生產及加工成本大幅上升時, 實現營收增長15.94%, 淨利潤增長3.51%。

按區域劃分, 2017年, 萬洲國際中國市場業務收入及核心經營利潤分別占33.3%及43.1%,

美國業務收入及核心經營利潤的貢獻分別為59.3%及49.6%。

其中, 公司的國內市場主要以雙匯發展為主體, 而雙匯發展超過60%的收入來自屠宰業, 45%左右來自肉製品業。 美國業務的主要部分來自史密斯菲爾德公司, 該公司擁有美國最大的豬肉肉製品、屠宰和養殖業務, 業務覆蓋範圍包括美國、波蘭、羅馬尼亞、墨西哥、英國及若干西歐國家等30多個國家。

回到關稅問題上, 如果中國對美國進口豬肉加征關稅的措施落地, 對萬洲國際影響究竟多大?

在萬洲國際2017年業績會上, 雙匯發展總裁馬相傑曾提到, 貿易戰對公司影響有限, 一方面是因為預期今年國內豬肉價格持續下降, 故公司豬肉進口量將減少,

另外公司在美產品可通過轉銷其他海外市場的方式, 規避風險。

據瞭解, 2016年, 國內迎來豬週期高點, 我國豬肉產品進口總量達到309.6萬噸, 同比增94.1%, 但到2017年, 隨著生豬市場開啟下行豬週期的通道, 國內豬肉價格下跌, 進口需求減弱, 全年豬肉進口總量同比縮減24.9%。

但即使國內豬肉價格回升, 萬洲國際也可以通過從其他國家進口肉類產品, 控制原材料成本, 畢竟關稅針對的僅僅是從美國進口的豬肉, 而這部分占中國豬肉進口量比重並不大。 2016年, 中國主要的豬肉(不含豬雜碎等副產品)進口來源國包括德國、西班牙、美國等, 分別占比約21%、16%、13%。

智通財經APP注意到, 中美貿易戰升溫的同時, 中國增加了從其他國家的進口豬肉量。

巴西發展工業外貿部公佈的統計資料顯示, 2018年1~3月對中國豬肉出口量達3.9175萬噸, 同比猛增151.6%, 預計巴西對中國的出口量還將進一步增長。

從業務結構看, 萬洲國際的下游業務營業利潤仍占主導, 占比超過70%, 而對中國的出口僅貢獻美國屠宰利潤的6-7%。

近年來, 萬洲國際通過不斷收購海外同行業公司, 其業務已經遍佈中國、美國市場及歐洲的主要市場, 不僅擴大了市場規模, 同時實現了資源有效整合, 分散風險也比較容易, 因此中美之間的貿易戰對公司的影響有限。

屠宰業務領先優勢擴大

相比貿易戰, 萬洲國際業務和產品結構的調整或許更值得關注。

從2017年上半年開始, 國內豬價進入下行週期。 與以往的豬週期不一樣,

本輪週期最顯著的變化之一在於上游養殖行業的規模化水準提升, 行業集中度提高, 其次是受環保拆欄影響, 本輪上行週期內, 價格上漲時, 產能卻持續降低。

萬洲國際抓住這一機遇, 擴大屠宰業務規模, 帶來屠宰業務毛利率的提升。 附屬公司雙匯發展的財報顯示, 2017年, 公司屠宰生豬1426.96萬頭, 同比上升15.54%;屠宰業毛利率同比上升1.58個百分點至7.06%。

經過多年的發展, 雙匯發展屠宰業市場份額從2009年的2%升至2016年的5.6%, 是行業緊隨其後的雨潤與金鑼之和, 成為國內最大的屠宰企業, 未來隨著行業集中度繼續提升, 相信雙匯發展的領先優勢將繼續擴大。 東方證券預計, 公司2016-2019年屠宰量複合增速達到12%, 市場份額提升至7.9%, 毛利率也將由於規模效應穩中有升。

肉製品業務推出新產品

更重要的是,針對高利潤率的肉製品業務,萬洲國際正嘗試通過產品升級,推出美式、西式及改良中式產品。

據瞭解,國內高溫肉製品行業競爭格局已趨於穩定,雙匯占63%的市場份額,對於這一市場,公司主要通過產品升級穩定銷量。例如,2018年公司推出新版王中王產品,以單價更高的新品來替代普通低端火腿腸。

低溫肉製品則仍處於發展的初期階段,市場高度分散,競爭格局仍處於快速變化中,這一市場的增速會快於高溫肉製品,因此也是雙匯重點競爭的細分市場之一。在2018年的展望中,雙匯提出肉製品業要向低溫轉、向美式轉、向西式轉、向中高檔轉、向食材轉、向餐桌轉變。

但過去幾年,雙匯自主研發的純低溫肉製品缺少明星產品,推廣和宣傳力度不大,市場表現平平,近兩年營收保持在85億元左右,占比收入比重約16%,毛利率呈平緩下降的趨勢。

2018年萬洲國際將在國內市場推出一系列新品,公司是否會加大推廣力度、效果如何仍有待觀察。

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中國市場原材料價格普遍上漲,啤酒和乳製品紛紛提價,但肉製品行業卻沒有跟上。

2017年財報顯示,萬洲國際肉製品業務收入117.77億美元,同比增長6.3%;核心經營利潤14.35億美元,同比下降2.7%,主要由於中國及歐洲的經營利潤基於原材料成本提高而減少。在中國,雖然生豬價格下調,但年內許多其他原材料(如雞肉、糖、包裝物料)的成本較高。

考慮到今年國內CPI目標漲幅為3%,而一季度CPI同比上漲2.1%,豬肉價格下探的空間逐漸減少,加上公司新產品的推出,雙匯發展的肉製品是否會提價,萬洲國際的肉製品業務利潤是否會因此回升,在2018年還是值得期待的。

綜上來看,與其擔憂貿易戰,還不如更多關注萬洲國際的業務本身,如果公司新產品成功推出市場,或順利提價,未來兩年的業績可高看一線。另一方面,即使利潤增長維持目前的水準,現在萬洲國際的動態PE已經調整至13倍,處於長期估值中樞之下,與港股其他食品飲料公司相比,估值也具有顯著吸引力。

肉製品業務推出新產品

更重要的是,針對高利潤率的肉製品業務,萬洲國際正嘗試通過產品升級,推出美式、西式及改良中式產品。

據瞭解,國內高溫肉製品行業競爭格局已趨於穩定,雙匯占63%的市場份額,對於這一市場,公司主要通過產品升級穩定銷量。例如,2018年公司推出新版王中王產品,以單價更高的新品來替代普通低端火腿腸。

低溫肉製品則仍處於發展的初期階段,市場高度分散,競爭格局仍處於快速變化中,這一市場的增速會快於高溫肉製品,因此也是雙匯重點競爭的細分市場之一。在2018年的展望中,雙匯提出肉製品業要向低溫轉、向美式轉、向西式轉、向中高檔轉、向食材轉、向餐桌轉變。

但過去幾年,雙匯自主研發的純低溫肉製品缺少明星產品,推廣和宣傳力度不大,市場表現平平,近兩年營收保持在85億元左右,占比收入比重約16%,毛利率呈平緩下降的趨勢。

2018年萬洲國際將在國內市場推出一系列新品,公司是否會加大推廣力度、效果如何仍有待觀察。

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中國市場原材料價格普遍上漲,啤酒和乳製品紛紛提價,但肉製品行業卻沒有跟上。

2017年財報顯示,萬洲國際肉製品業務收入117.77億美元,同比增長6.3%;核心經營利潤14.35億美元,同比下降2.7%,主要由於中國及歐洲的經營利潤基於原材料成本提高而減少。在中國,雖然生豬價格下調,但年內許多其他原材料(如雞肉、糖、包裝物料)的成本較高。

考慮到今年國內CPI目標漲幅為3%,而一季度CPI同比上漲2.1%,豬肉價格下探的空間逐漸減少,加上公司新產品的推出,雙匯發展的肉製品是否會提價,萬洲國際的肉製品業務利潤是否會因此回升,在2018年還是值得期待的。

綜上來看,與其擔憂貿易戰,還不如更多關注萬洲國際的業務本身,如果公司新產品成功推出市場,或順利提價,未來兩年的業績可高看一線。另一方面,即使利潤增長維持目前的水準,現在萬洲國際的動態PE已經調整至13倍,處於長期估值中樞之下,與港股其他食品飲料公司相比,估值也具有顯著吸引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