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家居>正文

±0.000以上鋼筋安裝的施工工藝及品質要求,拿來就可以用!

1、分項工程概況:

1.1鋼筋規格及斷面尺寸

該工程為剪力牆結構。

部位

結構尺寸

鋼筋規格

牆體厚度

160、180、200

HPB300: 6

HRB400: 8、 10、 12、 14、16、 18

梁斷面尺寸

180×400、180×330、180×530、180×630、160×400、160×330、180×700、160×630、160×700、250×500

HPB300: 6

HRB400: 8、 12、 14、 16、18、 20、 22、 25

樓板厚度

110、120、140、150

HRB400: 8、 10、 12、 14

1.2鋼筋保護層厚度

鋼筋保護層厚度

底 板

基礎梁

地下牆體

地上牆體

下鐵

上鐵

下部

上部

外牆外側

外牆內側

其他

外牆

一般內牆

衛生間牆

地下部分梁及地上外露梁

地上

頂板

衛生間板

地下部分板及地上外露板

40

20

40

30

30

20

25

25

15

20

35

20

15

20

25

1.3鋼筋連接

本工程中受力鋼筋≥16均採用直螺紋機械連接, <16的鋼筋採用綁紮搭接。 鋼筋搭接長度和錨固長度見下表:

1.3.1 鋼筋搭接長度(mm):

鋼筋型號

一、二級抗震

C40

C30~C35

HRB400

8

48d

取500

55d

取500

10

48d

取500

55d

550

12

48d

576

55d

660

14

48d

672

55d

770

注:鋼筋搭接長度不得小於500mm

1.3.2 鋼筋錨固長度(mm):

鋼筋型號

一、二級抗震

C40

C35

C30

HPB300

8

29d

取250

32d

256

35d

280

10

29d

290

32d

320

35d

350

HRB400

8

33d

264

37d

296

40d

320

10

33d

330

37d

370

40d

400

12

33d

396

37d

444

40d

480

14

33d

462

37d

518

40d

560

16

33d

528

37d

592

40d

640

18

33d

594

37d

666

40d

720

20

33d

660

37d

740

40d

800

22

33d

726

37d

814

40d

880

25

33d

825

37d

925

40d

1000

1.3.3 鋼筋接頭錯開長度:

鋼筋規格直徑

<16

16

18

20

22

25

連接方式

綁紮搭接

直螺紋連接, 錯開35d

錯開長度(mm)

500

560

630

700

770

875

2、施工準備

2.1人員準備

安裝工人:60人;配合人員20人;電焊工2人。

2.2 作業條件

2.2.1 鋼筋已按加工單加工成型, 並運至作業面。

2.2.2 鋼筋綁紮前上一道施工工序已經監理驗收合格。

2.2.3施工縫處的浮漿層及鬆散混凝土清理完畢, 鋼筋表面的銹蝕和浮漿清理乾淨。

2.2.4牆柱移位鋼筋已按1:6進行調整。

2.2.5各種牆柱、洞口線已經放好。

3、工藝措施及做法

3.1剪力牆鋼筋(含暗柱)安裝

3.1.1暗柱施工工藝流程

放牆體位置線、控制線、門窗洞口線→放浮漿剔鑿線→無齒鋸切割→剔鑿浮漿→施工縫驗收→修理預留搭接筋→安裝牆體暗柱豎筋→安裝暗柱箍筋→安裝牆體豎筋、梯格筋→安裝水準筋→拉筋→土建水電設備洞口、套管預留預埋→綁紮墊塊→鋼筋工程隱蔽驗收→砼澆築時鋼筋的複查維護。

3.1.2施工要點

· 牆體浮漿剔除、清理乾淨, 並用清水沖洗驗收合格。

· 根據控制線, 檢查預留鋼筋的位置、間距、保護層的厚度等是否滿足圖紙要求。 如有移位的鋼筋, 按1:6的比例調整到正確位置後, 方可進行鋼筋連接。

· 箍筋與主筋應垂直, 彎鉤疊合處沿四角縱向鋼筋方向錯開設置, 綁紮結向裡, 尾絲壓向內側, 暗柱第一道箍筋距地30mm。

· 箍筋轉角與縱向主筋交叉處均用18#—22#火燒絲牢固成八字綁紮。 暗柱鋼筋四角鋼筋用兜扣。

· 剪力牆中直徑≥16mm的鋼筋採用機械連接, 接頭示意如下圖:

替換高清大圖

· 剪力牆中直徑<16mm的暗柱主筋及牆體豎向分佈鋼筋採用綁紮搭接,

接頭示意如下圖:

· 剪力牆中直徑<16的水準牆體分佈鋼筋採用綁紮搭接, 接頭示意如下圖:

· 當不同直徑的鋼筋搭接時其搭接長度按較小的直徑計算。

· 當剪力牆暗柱中縱筋採用搭接連接時,

在縱筋搭接長度範圍內箍筋應按100mm(且≤5d, d為搭接鋼筋較小直徑)加密, 以紅白相間的標識杆控制箍筋, 保證箍筋間距均勻。

· 暗柱中豎向鋼筋搭接時, 角部鋼筋的彎鉤平面與範本面的夾角為45度。

· 剪力牆(含暗柱)變截面處豎向分佈筋構造圖:

替換高清大圖

· 起步筋的綁紮:先在距牆柱鋼筋邊第一根牆鋼筋位置上垂直定位梯格筋,

水準鋼筋伸入暗柱或丁字牆內的錨固位置要準確, 長度必須保證, 第一道水準筋距地50mm, 第一道牆體豎筋距柱邊50mm。

· 牆筋綁紮時, 先固定二至三道水準方向定位筋 , 再進行豎向筋的綁紮, 牆兩端500mm各設置一道梯形支撐筋(以水準鋼筋間距為間距, 牆厚為長度點焊鋼筋橫撐), 以保證牆筋保護層和牆體厚度。 並在水準定位筋上調好豎筋間距, 開始綁水準筋。

· 豎向梯格筋直徑比牆體豎筋大一規格, 按牆兩端500設置, 設置梯格筋處不設豎筋, 梯格筋上中下三個部位設置頂模棍, 頂模棍的豎向間距不大於800mm, 在轉角部位、暗柱邊必須設梯格筋, 保證每面牆不少於兩個。

· 在搭接長度內採用三點綁紮,和其它鋼筋交叉綁紮時,不得省去三點綁紮,且在搭接長度內必須綁紮三根水準筋或三根豎向鋼筋。如圖:

· 牆體水準筋在豎向筋外側,為保證暗柱、過梁處的牆體水準筋保護層達到15mm,所有暗柱、連梁主筋保護層以保證外側牆體水準筋保護層為原則進行調整,暗柱豎筋在連梁主筋外側,牆水準筋在連梁箍筋外側。

· 牆筋鋼筋綁紮後,在該層牆砼澆築高度上20cm設一道水準梯格筋,防止牆體鋼筋在砼澆築時出現位移。

· 塑膠墊塊卡在水準筋上,用火燒絲將其和鋼筋綁紮牢固,成梅花型佈置,間距不大於600mm,第一排墊塊距地為300mm,最上一排墊塊距範本上口不大於300mm。

· 牆體鋼筋為雙排雙向鋼筋網,在兩層鋼筋之間,設置梅花型的拉筋。拉筋規格為6@400、6@600。

· 門窗洞口支模時,設置固定洞口範本的定位筋(頂棍,端頭用無齒鋸切割,且塗刷防銹漆),且定位筋焊在附加的U型筋上,不得焊在受力筋上,而U型筋應綁紮在主筋上。如下圖:

· 門窗洞口處設置暗柱定位支架。

替換高清大圖

· 剪力牆上洞口長邊尺寸≤300mm時,其洞口邊不另設附加筋。牆內鋼筋由洞邊繞過,不得截斷。

· 剪力牆上洞口長邊尺寸大於300mm而小於1000mm時,按下圖加筋:

· 丁字牆牆體水準筋構造。如圖:

· 轉角牆水準筋構造。如圖:

î剪力牆及暗柱豎向筋頂部構造。如圖:

· 所有牆體內橫向鋼筋在連梁範圍內通長設置。

· 當洞口邊設有暗柱時,牆頂連梁及非頂層連梁的箍筋綁紮見下圖:

3.2頂板鋼筋安裝

3.2.1施工工藝

在範本上彈出鋼筋的位置線→下鐵綁紮→水、電、土建預留、預埋→安放馬凳→上鐵綁紮→下鐵墊塊→搭設馬道→隱蔽工程驗收→澆築砼時的複查維護。

3.2.2施工要求

(1)清理乾淨範本上雜物,頂板鋼筋根據其間距道道彈線綁紮。

(2)樓板鋼筋上、下鐵的彎鉤朝向要嚴格控制,不得平躺。

(3)管道井處的樓板,板內鋼筋應連續設置,待管道安裝後再用砼封築。

(4)樓板的鋼筋綁紮完畢後,應加強成品保護,負筋下加馬凳,防止板上負筋被踩下來。澆築前混凝土工長應嚴格檢查,在澆築過程中看筋人員應對重點部位旁站。

(5)板筋綁紮時採用八字扣或順口,綁紮結尾絲壓向板內,週邊鋼筋交叉處應全部綁紮,其他交叉點可交錯綁紮。鋼筋搭接處綁紮處至少為3道扣。

(6)樓板保護層為15mm,在下層鋼筋下放置水泥砂漿墊塊,並以600mm間距呈梅花型佈置。

(7)板內的受力鋼筋應距牆或梁邊50mm開始設置。

(8)圖紙中未注明板下鐵伸入支座尺寸時,下鐵應伸入支座≥5d且至少到支座中線位置。

(9)雙向板的底部鋼筋,短跨鋼筋置於下排,長跨鋼筋置於上排。

(10)當板底與梁底平時,板的下部鋼筋伸入梁內須彎折後置於梁的下部縱向鋼筋之上。

(11)板上預留洞口時,當洞口尺寸300mm時,不另外加筋,板內鋼筋從洞邊繞過,不得截斷。當洞口尺寸300mm<D≤1000mm時,鋼筋截斷彎錨,洞邊設附加下筋。如圖:

(12)樓板、梁預留洞必須與設備、電氣專業配合進行預留,同時作好洞口的補強,不得後鑿洞。

(13)澆築混凝土時搭設臨時馬道,嚴禁踩踏頂板鋼筋。澆築過程中看筋人員應對樓梯、插筋等重點部位進行旁站,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3.3梁鋼筋的施工

3.3.1先穿主樑下部縱向受力鋼筋及彎起鋼筋,將箍筋按已經畫好的加筋逐個分開;穿次梁下部縱向受力鋼筋及彎起筋,並套好箍筋;放主次梁的架立筋;隔一定間距將架立筋與箍筋綁紮牢固;調整箍筋間距使間距符合設計要求,綁架立筋,再綁主筋,主次梁同時配合進行。

3.3.2框架梁上部縱向鋼筋應貫穿中間節點,梁下部縱向鋼筋伸入中間節點錨固長度及伸過中心線的長度要符合設計要求。框架梁縱向鋼筋在端部節點內的錨固長度也要符合設計要求。

3.3.3梁上部縱筋的箍筋在疊合處的彎鉤,在梁中應交錯綁紮。

3.3.4梁端第一個箍筋應設置在距離柱節點邊緣50mm處,梁端與柱交接處箍筋應加密。

3.4.5主樑內在作用處,箍筋應貫通佈置,凡未在次梁兩側注明箍筋者,均在次梁兩側各設2∽3個箍筋,箍筋肢數、直徑同梁箍筋,間距50mm。次梁吊筋在梁配筋圖中表示,如下圖:

3.3.6梁的箍筋,應與梁主筋垂直設置,箍筋彎鉤疊合處應沿受力鋼筋方向錯開設置。

3.4樓梯鋼筋綁紮

3.4.1工藝流程:在樓梯底範本上畫出鋼筋位置線→綁樓梯主筋→綁分佈筋→驗收

3.4.2在樓梯底範本上畫出主筋位置線。

3.4.3根據設計圖紙中主筋、分佈筋方向,先綁主筋後綁分佈筋,每個交點均應綁紮。如有樓梯梁時,先綁梁後綁板筋,板筋錨固到梁裡。

3.5直螺紋鋼筋連接的施工

3.5.1工藝流程:鋼筋就位→取下鋼筋保護措施→接頭擰緊→作標記→施工檢驗。

3.5.2直徑≥16的主筋採用直螺紋連接,接頭要相互錯開,同一截面接頭鋼筋面積不得大於鋼筋總截面面積的50%,接頭間距不小於35d。

3.5.3.直螺紋連接前,在距端頭50mm處劃線,控制套管兩端絲頭等距,被連接的兩鋼筋端面應處於連接套的中間位置,偏差不大於一個螺距,並用扳手擰緊,使兩根鋼筋端面頂緊。外露絲扣不得超過1扣。

3.5.4為保證工程品質,套筒廠家提供的設備及套筒應配套使用,不能與其它單位加工的套筒混用,避免出現品質問題。

3.5.5直螺紋連接接頭驗收合格後應在套筒上用紅油漆做標記,用以表示該接頭驗收合格。

3.5.6直螺紋接頭施工試驗現場取樣後,採用10d單面焊的補強方法恢復被切斷鋼筋的部位。

3.5.7施工交接部位的機械連接必須保證使用同一個廠家的接頭,本著施工在後的遵循施工在前的原則。施工時進行實測實量,確保機械連接的品質。

3.5.8機械連接的位置要求:採用Ⅱ級機械連接接頭時,基礎底板鋼筋、基礎地梁鋼筋、框架梁鋼筋接頭位置可不受跨中、支座的限制,接頭面積在同一連接區域內不超過50%即可。

3.6保護層墊塊形式:

3.6.1底板、梁底、板底保護層採用水泥墊塊,柱、梁側保護層採用塑膠卡子。

3.6.3梯子筋、馬凳、各種拉鉤、定位卡等配合使用,以確保保戶層厚度的精確。

4、品質要求

4.1鋼筋安裝完畢,應及時組織自檢、隱檢和下道工序的交接檢

4.2在綁紮過程中,要嚴格檢查鋼筋的數量、品種、規格、間距、搭接長度、搭接位置、錨固長度及保護層厚度。

4.3混凝土澆築前,所有鋼筋應用所塑膠套管進行保護,防止混凝土澆築時污染鋼筋。

4.4製作專用尺杆,畫上鋼筋間距,以用於檢查鋼筋驗收水準筋、豎向鋼筋的間距、位置,以及加密區的範圍及鋼筋間距。

4.5在梁板範本支完後,放一次梁、牆、柱位置控制線,用於調整豎向鋼筋位置,梁板鋼筋綁紮完成,在進行第二次放線,進一步核對豎向鋼筋位置,準確無誤後方可澆築梁板混凝土。

4.6對所有不能到位的鋼筋,按1:6調整後才能允許綁紮。

4.7彎鉤朝向正確,澆注混凝土時,設專人看筋。

4.8為保證工序搭接順利,鋼筋分層分段驗收,土建、水電設備預留預埋及時插入並驗收,以避免返工拆筋。

4.9本道工序完成後,各班組實行自檢和互檢。

4.10鋼筋安裝允許偏差符合下表規定:

項次

項 目

允許偏差值(mm)

檢查方法

1

綁紮骨架

寬、高

±5

尺量

長度

±10

2

受力主筋

間距

±10

尺量

排距

±5

3

箍筋、構造筋間距

±10

尺量連續五個間距

4

受力主筋保護層

基礎

±5

尺量

柱、梁

±3

樓板、牆

±3

5

梁板受力鋼筋拉接錨固長度

入支座、節點搭接

+10、-5

尺量

入支座、節點錨固

±5

6

直螺紋接頭外露絲扣

套筒外露整扣

≯1個

目測

5、其它要求

5.1 品質保證措施

5.1.1 鋼筋綁紮基本原則

5.1.1.1七不准原則

Ø混凝土接槎未清到露出石子,不准綁紮鋼筋;

· 鋼筋污染未清淨,不准綁紮鋼筋;

· 放線工未彈線,不准綁紮鋼筋;

· 未檢查鋼筋定位情況,不准綁紮鋼筋;

· 偏位鋼筋未按1:6進行矯正,不准綁紮鋼筋;

· 未檢查鋼筋接頭錯開長度或接頭位置不符合要求,不准綁紮鋼筋;

· 未檢查鋼筋接頭品質合格前,不准綁紮鋼筋;

5.1.1.2五不驗原則

· 鋼筋綁紮未完成不驗收;

· 鋼筋定位措施不到位不驗收;

· 鋼筋保護層墊塊不合格、達不到要求不驗收;

· 鋼筋糾偏不合格不驗收;

· 鋼筋綁紮未嚴格按技術交底施工不驗收。

5.1.2認真執行掛牌制,標明規格、尺寸、負責人、日期、施工中除按以上標牌檢查外,還要掛出專用牌,內容包括負責人、操作者、日期、品質等級、自檢結果等。

5.1.3施工完畢要將該道工序的負責人、品質情況、日期等寫清,做到責任清楚,檢查方便。

5.1.4堅持實行自檢、專檢、交接檢制度。施工班組負責人認真按照本專案部所編寫的自檢、交接檢標準認真填寫。

5.2成品保護

5.2.1成型鋼筋應按指定地點堆放,用木方子墊整齊、防止鋼筋變形、腐蝕、粘上油污。

5.2.2板上鐵綁紮時要求設置馬凳。

5.2.3澆築混凝土時,振搗棒不准觸動鋼筋,並設專人隨時校正鋼筋位置。

5.2.4澆築混凝土前,為防止混凝土污染鋼筋,將鋼筋上套塑膠套管以保護鋼筋。

5.2.5加強材料管理,實行定額管理制度,防止浪費。

5.2.6設專職成品保護員進行管理和監督。

5.2.7加強對水電專業的管理,水電預埋管盒要方正、準確,且不得破壞已綁紮成型的鋼筋。

5.2.8混凝土澆築前必須搭設600mm寬的馬道,防止踩踏鋼筋。

5.2.9拆模時,風道、預留孔洞處拆模應由下向上拆除,禁止鑿動鋼筋。

5.2.10鋼筋表面不得沾染油污等雜物。

5.3安全措施

5.3.1鋼筋加工現場必須保持道路暢通, 危險部位必須設置明顯標誌。

5.3.2機械必須設置防護措施,每台機械必須一機一閘,並設漏電保護開關。

5.3.3搬運鋼筋時要注意前後方向有無碰撞危險或被鉤掛料物,人工抬運鋼筋上肩卸料要注意安全。

5.3.4在高空安裝鋼筋應選好位置站穩,系好安全帶,掛在上方固定處。

5.3.5綁紮牆柱,梁鋼筋由專業架子工搭設腳手架。

5.3.6焊機接地良好,不准在露天雨水天的環境下工作,焊接場所不能使用易燃材料搭設,焊工操作要佩帶防護用品。用火前工開引火證,設專人看火,並有滅火用具。

5.4環保及文明施工

5.4.1現場內設專人打掃衛生,定時灑水,保持現場乾淨整潔,無楊塵。

5.4.2施工人員嚴禁打鬧、嬉戲或大聲喧嘩。

· 在搭接長度內採用三點綁紮,和其它鋼筋交叉綁紮時,不得省去三點綁紮,且在搭接長度內必須綁紮三根水準筋或三根豎向鋼筋。如圖:

· 牆體水準筋在豎向筋外側,為保證暗柱、過梁處的牆體水準筋保護層達到15mm,所有暗柱、連梁主筋保護層以保證外側牆體水準筋保護層為原則進行調整,暗柱豎筋在連梁主筋外側,牆水準筋在連梁箍筋外側。

· 牆筋鋼筋綁紮後,在該層牆砼澆築高度上20cm設一道水準梯格筋,防止牆體鋼筋在砼澆築時出現位移。

· 塑膠墊塊卡在水準筋上,用火燒絲將其和鋼筋綁紮牢固,成梅花型佈置,間距不大於600mm,第一排墊塊距地為300mm,最上一排墊塊距範本上口不大於300mm。

· 牆體鋼筋為雙排雙向鋼筋網,在兩層鋼筋之間,設置梅花型的拉筋。拉筋規格為6@400、6@600。

· 門窗洞口支模時,設置固定洞口範本的定位筋(頂棍,端頭用無齒鋸切割,且塗刷防銹漆),且定位筋焊在附加的U型筋上,不得焊在受力筋上,而U型筋應綁紮在主筋上。如下圖:

· 門窗洞口處設置暗柱定位支架。

替換高清大圖

· 剪力牆上洞口長邊尺寸≤300mm時,其洞口邊不另設附加筋。牆內鋼筋由洞邊繞過,不得截斷。

· 剪力牆上洞口長邊尺寸大於300mm而小於1000mm時,按下圖加筋:

· 丁字牆牆體水準筋構造。如圖:

· 轉角牆水準筋構造。如圖:

î剪力牆及暗柱豎向筋頂部構造。如圖:

· 所有牆體內橫向鋼筋在連梁範圍內通長設置。

· 當洞口邊設有暗柱時,牆頂連梁及非頂層連梁的箍筋綁紮見下圖:

3.2頂板鋼筋安裝

3.2.1施工工藝

在範本上彈出鋼筋的位置線→下鐵綁紮→水、電、土建預留、預埋→安放馬凳→上鐵綁紮→下鐵墊塊→搭設馬道→隱蔽工程驗收→澆築砼時的複查維護。

3.2.2施工要求

(1)清理乾淨範本上雜物,頂板鋼筋根據其間距道道彈線綁紮。

(2)樓板鋼筋上、下鐵的彎鉤朝向要嚴格控制,不得平躺。

(3)管道井處的樓板,板內鋼筋應連續設置,待管道安裝後再用砼封築。

(4)樓板的鋼筋綁紮完畢後,應加強成品保護,負筋下加馬凳,防止板上負筋被踩下來。澆築前混凝土工長應嚴格檢查,在澆築過程中看筋人員應對重點部位旁站。

(5)板筋綁紮時採用八字扣或順口,綁紮結尾絲壓向板內,週邊鋼筋交叉處應全部綁紮,其他交叉點可交錯綁紮。鋼筋搭接處綁紮處至少為3道扣。

(6)樓板保護層為15mm,在下層鋼筋下放置水泥砂漿墊塊,並以600mm間距呈梅花型佈置。

(7)板內的受力鋼筋應距牆或梁邊50mm開始設置。

(8)圖紙中未注明板下鐵伸入支座尺寸時,下鐵應伸入支座≥5d且至少到支座中線位置。

(9)雙向板的底部鋼筋,短跨鋼筋置於下排,長跨鋼筋置於上排。

(10)當板底與梁底平時,板的下部鋼筋伸入梁內須彎折後置於梁的下部縱向鋼筋之上。

(11)板上預留洞口時,當洞口尺寸300mm時,不另外加筋,板內鋼筋從洞邊繞過,不得截斷。當洞口尺寸300mm<D≤1000mm時,鋼筋截斷彎錨,洞邊設附加下筋。如圖:

(12)樓板、梁預留洞必須與設備、電氣專業配合進行預留,同時作好洞口的補強,不得後鑿洞。

(13)澆築混凝土時搭設臨時馬道,嚴禁踩踏頂板鋼筋。澆築過程中看筋人員應對樓梯、插筋等重點部位進行旁站,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3.3梁鋼筋的施工

3.3.1先穿主樑下部縱向受力鋼筋及彎起鋼筋,將箍筋按已經畫好的加筋逐個分開;穿次梁下部縱向受力鋼筋及彎起筋,並套好箍筋;放主次梁的架立筋;隔一定間距將架立筋與箍筋綁紮牢固;調整箍筋間距使間距符合設計要求,綁架立筋,再綁主筋,主次梁同時配合進行。

3.3.2框架梁上部縱向鋼筋應貫穿中間節點,梁下部縱向鋼筋伸入中間節點錨固長度及伸過中心線的長度要符合設計要求。框架梁縱向鋼筋在端部節點內的錨固長度也要符合設計要求。

3.3.3梁上部縱筋的箍筋在疊合處的彎鉤,在梁中應交錯綁紮。

3.3.4梁端第一個箍筋應設置在距離柱節點邊緣50mm處,梁端與柱交接處箍筋應加密。

3.4.5主樑內在作用處,箍筋應貫通佈置,凡未在次梁兩側注明箍筋者,均在次梁兩側各設2∽3個箍筋,箍筋肢數、直徑同梁箍筋,間距50mm。次梁吊筋在梁配筋圖中表示,如下圖:

3.3.6梁的箍筋,應與梁主筋垂直設置,箍筋彎鉤疊合處應沿受力鋼筋方向錯開設置。

3.4樓梯鋼筋綁紮

3.4.1工藝流程:在樓梯底範本上畫出鋼筋位置線→綁樓梯主筋→綁分佈筋→驗收

3.4.2在樓梯底範本上畫出主筋位置線。

3.4.3根據設計圖紙中主筋、分佈筋方向,先綁主筋後綁分佈筋,每個交點均應綁紮。如有樓梯梁時,先綁梁後綁板筋,板筋錨固到梁裡。

3.5直螺紋鋼筋連接的施工

3.5.1工藝流程:鋼筋就位→取下鋼筋保護措施→接頭擰緊→作標記→施工檢驗。

3.5.2直徑≥16的主筋採用直螺紋連接,接頭要相互錯開,同一截面接頭鋼筋面積不得大於鋼筋總截面面積的50%,接頭間距不小於35d。

3.5.3.直螺紋連接前,在距端頭50mm處劃線,控制套管兩端絲頭等距,被連接的兩鋼筋端面應處於連接套的中間位置,偏差不大於一個螺距,並用扳手擰緊,使兩根鋼筋端面頂緊。外露絲扣不得超過1扣。

3.5.4為保證工程品質,套筒廠家提供的設備及套筒應配套使用,不能與其它單位加工的套筒混用,避免出現品質問題。

3.5.5直螺紋連接接頭驗收合格後應在套筒上用紅油漆做標記,用以表示該接頭驗收合格。

3.5.6直螺紋接頭施工試驗現場取樣後,採用10d單面焊的補強方法恢復被切斷鋼筋的部位。

3.5.7施工交接部位的機械連接必須保證使用同一個廠家的接頭,本著施工在後的遵循施工在前的原則。施工時進行實測實量,確保機械連接的品質。

3.5.8機械連接的位置要求:採用Ⅱ級機械連接接頭時,基礎底板鋼筋、基礎地梁鋼筋、框架梁鋼筋接頭位置可不受跨中、支座的限制,接頭面積在同一連接區域內不超過50%即可。

3.6保護層墊塊形式:

3.6.1底板、梁底、板底保護層採用水泥墊塊,柱、梁側保護層採用塑膠卡子。

3.6.3梯子筋、馬凳、各種拉鉤、定位卡等配合使用,以確保保戶層厚度的精確。

4、品質要求

4.1鋼筋安裝完畢,應及時組織自檢、隱檢和下道工序的交接檢

4.2在綁紮過程中,要嚴格檢查鋼筋的數量、品種、規格、間距、搭接長度、搭接位置、錨固長度及保護層厚度。

4.3混凝土澆築前,所有鋼筋應用所塑膠套管進行保護,防止混凝土澆築時污染鋼筋。

4.4製作專用尺杆,畫上鋼筋間距,以用於檢查鋼筋驗收水準筋、豎向鋼筋的間距、位置,以及加密區的範圍及鋼筋間距。

4.5在梁板範本支完後,放一次梁、牆、柱位置控制線,用於調整豎向鋼筋位置,梁板鋼筋綁紮完成,在進行第二次放線,進一步核對豎向鋼筋位置,準確無誤後方可澆築梁板混凝土。

4.6對所有不能到位的鋼筋,按1:6調整後才能允許綁紮。

4.7彎鉤朝向正確,澆注混凝土時,設專人看筋。

4.8為保證工序搭接順利,鋼筋分層分段驗收,土建、水電設備預留預埋及時插入並驗收,以避免返工拆筋。

4.9本道工序完成後,各班組實行自檢和互檢。

4.10鋼筋安裝允許偏差符合下表規定:

項次

項 目

允許偏差值(mm)

檢查方法

1

綁紮骨架

寬、高

±5

尺量

長度

±10

2

受力主筋

間距

±10

尺量

排距

±5

3

箍筋、構造筋間距

±10

尺量連續五個間距

4

受力主筋保護層

基礎

±5

尺量

柱、梁

±3

樓板、牆

±3

5

梁板受力鋼筋拉接錨固長度

入支座、節點搭接

+10、-5

尺量

入支座、節點錨固

±5

6

直螺紋接頭外露絲扣

套筒外露整扣

≯1個

目測

5、其它要求

5.1 品質保證措施

5.1.1 鋼筋綁紮基本原則

5.1.1.1七不准原則

Ø混凝土接槎未清到露出石子,不准綁紮鋼筋;

· 鋼筋污染未清淨,不准綁紮鋼筋;

· 放線工未彈線,不准綁紮鋼筋;

· 未檢查鋼筋定位情況,不准綁紮鋼筋;

· 偏位鋼筋未按1:6進行矯正,不准綁紮鋼筋;

· 未檢查鋼筋接頭錯開長度或接頭位置不符合要求,不准綁紮鋼筋;

· 未檢查鋼筋接頭品質合格前,不准綁紮鋼筋;

5.1.1.2五不驗原則

· 鋼筋綁紮未完成不驗收;

· 鋼筋定位措施不到位不驗收;

· 鋼筋保護層墊塊不合格、達不到要求不驗收;

· 鋼筋糾偏不合格不驗收;

· 鋼筋綁紮未嚴格按技術交底施工不驗收。

5.1.2認真執行掛牌制,標明規格、尺寸、負責人、日期、施工中除按以上標牌檢查外,還要掛出專用牌,內容包括負責人、操作者、日期、品質等級、自檢結果等。

5.1.3施工完畢要將該道工序的負責人、品質情況、日期等寫清,做到責任清楚,檢查方便。

5.1.4堅持實行自檢、專檢、交接檢制度。施工班組負責人認真按照本專案部所編寫的自檢、交接檢標準認真填寫。

5.2成品保護

5.2.1成型鋼筋應按指定地點堆放,用木方子墊整齊、防止鋼筋變形、腐蝕、粘上油污。

5.2.2板上鐵綁紮時要求設置馬凳。

5.2.3澆築混凝土時,振搗棒不准觸動鋼筋,並設專人隨時校正鋼筋位置。

5.2.4澆築混凝土前,為防止混凝土污染鋼筋,將鋼筋上套塑膠套管以保護鋼筋。

5.2.5加強材料管理,實行定額管理制度,防止浪費。

5.2.6設專職成品保護員進行管理和監督。

5.2.7加強對水電專業的管理,水電預埋管盒要方正、準確,且不得破壞已綁紮成型的鋼筋。

5.2.8混凝土澆築前必須搭設600mm寬的馬道,防止踩踏鋼筋。

5.2.9拆模時,風道、預留孔洞處拆模應由下向上拆除,禁止鑿動鋼筋。

5.2.10鋼筋表面不得沾染油污等雜物。

5.3安全措施

5.3.1鋼筋加工現場必須保持道路暢通, 危險部位必須設置明顯標誌。

5.3.2機械必須設置防護措施,每台機械必須一機一閘,並設漏電保護開關。

5.3.3搬運鋼筋時要注意前後方向有無碰撞危險或被鉤掛料物,人工抬運鋼筋上肩卸料要注意安全。

5.3.4在高空安裝鋼筋應選好位置站穩,系好安全帶,掛在上方固定處。

5.3.5綁紮牆柱,梁鋼筋由專業架子工搭設腳手架。

5.3.6焊機接地良好,不准在露天雨水天的環境下工作,焊接場所不能使用易燃材料搭設,焊工操作要佩帶防護用品。用火前工開引火證,設專人看火,並有滅火用具。

5.4環保及文明施工

5.4.1現場內設專人打掃衛生,定時灑水,保持現場乾淨整潔,無楊塵。

5.4.2施工人員嚴禁打鬧、嬉戲或大聲喧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