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為什麼鄭板橋風韻特異的“六分半書”醜書能影響書壇二百年?

鄭板橋風韻特異的“六分半書”影響深遠, 現如今書壇有幾位“醜書能手”的書法仍有板橋遺韻。 當然對於板橋書法的爭議也從未停過, 清代袁枚曾說:板橋書法野孤禪也……亂爬蛇蚓, 不足妃稀……”康有為也說:“乾隆之世, 巳厭舊學。 冬心(金農)、板橋參用隸筆, 然失則怪, 此欲變而不知變者。 ”

從表面上看, 鄭板橋的書法是一種雜湊, 似楷非楷、似隸非隸、結體怪異……, 而實際上這是以他對傳統書法的深厚理解為基礎的創新, 鄭板橋的這種大膽的自我創新, 是他對於“二王”以及顏真卿、蘇東坡、黃庭堅等人的書法, 對篆隸和魏碑都有很深的研究的基礎上進行的。

整體上看, 主要表現在兩個打破上:一是打破篆、隸、正、行、草等各種書體的界限, 而將文字的點畫和結構隨意安排, 主要是楷書、隸書相互參用;二是打破書畫的界限, 將蘭竹畫法融於書寫之法, 看他的字, 其點畫或粗或細、或濃或淡、或長或短, 其結體或疏或密、或正或斜、都一任自然, 並略做誇張地表現出來。 形成一種隨物賦形、隨形就勢的特點。 這正是鄭板橋書法別開生面、獨具魅力的關鍵之所在。

今人啟功卻認為板橋的書法“結體精嚴, 筆力凝重, 而運筆出之自然, 點畫不取矯飾”, “處處像是信手拈來的, 而筆力流暢中處處有法度”, 認為遠勝於乾隆時名書家劉墉的“疲憊驕蹇”和翁方綱的“渾頭渾腦”, 啟功在《論書絕句》中這樣寫道:“坦白胸襟品最高, 神寒骨重墨蕭寥。 朱文印小人幹占, 二百年前舊板橋。 ”

二百多年前的“板橋體”, 至今仍能引起書家們見仁見智的激情和論爭, 僅此一點, 也足見鄭板橋書法的價值及其影響。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