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小學生穿上軍裝,小小“紅軍”走進沂蒙紅嫂祖秀蓮的家鄉清明祭掃

​ 4月14日, 臨沂一學校小學生穿上軍裝, 成為了小小“紅軍”, 走進沂蒙紅嫂祖秀蓮的家鄉沂水桃棵子村, 清明祭掃, 教育學生認識先烈,

知榮辱禮敬, 懂孝行深義, 承優良傳統。 祖秀蓮(1891-1977), 原名祖玉蘭, 沂水縣院東頭鄉桃棵子村人, 是沂蒙山區著名“紅嫂”之一。

1939年初, 年近50歲的祖秀蓮參加了本村婦女救國聯合會, 她和青年婦女一起, 磨軍糧、做軍鞋, 積極參加抗日活動。 1941年冬, 日本侵略軍調集5萬多人, 對沂蒙山區進行大“掃蕩”。 11月6日, 八路軍山東縱隊司令部偵察員郭伍士在執行偵察任務途中, 突與一隊日軍遭遇, 被敵擊中數彈倒地, 後日軍又趨前連擊兩槍, 並用刺刀亂刺其腹部, 認定郭已死後離去。 郭伍士蘇醒後, 被祖秀蓮發現, 立即扶回家中搶救。

先用溫水擦淨郭全身血跡, 又對其身上多處傷口予以清洗和包紮。

為防日偽軍搜捕, 祖秀蓮一家在西山溝裡挖了個山洞, 將郭伍士轉移到山洞裡, 每天送水送飯, 為其擦洗傷口。 因缺醫無藥, 加之山洞潮濕, 數天后, 郭伍士傷口化膿, 全身發燒, 處於半昏迷狀態,

大便也不能自理。 祖透蓮十分焦急, 到處打聽藥方, 並採集中草藥, 天天為郭擦洗傷口。 為了使郭早日痊癒, 祖秀蓮自己一家吃糠咽菜, 用紡線賣的錢買回米、面做給郭吃。 經過1個多月的精心救治, 郭伍士的傷口一天天好轉, 後轉部隊醫院治療, 痊癒後重返前線。

1942年10月, 日偽軍1.2萬餘人再次對沂蒙山區進行“掃蕩”, 祖秀蓮不顧個人安危, 幫助抗大一分校掩藏檔和物資, 並同婦救會其他人員一起積極救護和疏散八路軍傷患。 1947年, 郭伍士復員, 沒回原籍山西省輝同縣, 而到沂蒙山區安家落戶。 1958年, 他正式認祖秀蓮為母親, 並帶愛人和兩個孩子遷至桃棵子村, 同祖透蓮住在一起, 以便照顧老人。 1970年底, 已是80歲高齡的祖秀蓮, 仍到南牆峪水庫工地參加義務勞動。 1976年, 86歲高齡的祖秀蓮加入中國共產黨。

1984年,郭伍士去世,家人把他葬在村南的山坳裡,和祖秀蓮紀念墓隔村相望。

​攝影/沂蒙背包客黑哥
​​​​
​​​​​​​

1984年,郭伍士去世,家人把他葬在村南的山坳裡,和祖秀蓮紀念墓隔村相望。

​攝影/沂蒙背包客黑哥
​​​​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