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今天,中國對美國進口高粱採取反傾銷措施!對玉米、大豆影響多大

商務部4月17日發佈, 自2018年4月18日起, 對原產於美國的進口高粱採取臨時反傾銷措施。

商務部初步調查結果顯示, 美國高粱對中國市場存在傾銷行為, 傾銷幅度高, 嚴重衝擊了中國國內高粱市場。

具體為, 美國高粱對中國出口數量急劇增長, 從2013年的31.7萬噸增加至2017年的475.8萬噸, 增長14倍;而對中國出口價格則由2013年290美元/噸下降至2017年200美元/噸, 下降31%。 由此導致中國高粱價格下降, 產業受到實質損害, 且傾銷與實質損害間存在因果關係。

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國際貿易室主任東豔表示, 根據世界貿易組織反傾銷協定的規定,

首先要確定傾銷事實。 從目前來看, 在短期內美國高粱出口量大幅增加, 但價格有明顯下降。 從事實看, 有較為明顯的證據。 另外, 根據商務部調查, 對國內產業確實造成了實質損害和威脅, 同時傾銷和損害間存在明顯的因果關係, 所以可以判定美國出口的高粱存在傾銷。

商務部貿易救濟調查局局長王賀軍透露, 本案由中國商務部自主發起, 於2018年2月4日立案, 4月17日作出初裁, 符合中國法律和世貿組織規則。 根據初步裁定, 自4月18日起, 進口經營者在進口原產於美國的進口高粱時, 應依據裁定所確定的各公司保證金比率。 在這些糧食的配額以內, 進口關稅為1%, 超出配額進口關稅將達到65%。

考慮到配額以外進口並不合算,

玉米替代品進口開始急劇增加。

在2月中國對美國高粱開始反傾銷調查時, 農業農村部副部長韓俊(時任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稱, 2013~2016年, 高粱、大麥、玉米酒糟(DDGS)、木薯等玉米主要的替代品多達2277億斤, 這相當於每年擠佔了國內近600億斤的玉米市場。

中國進口高粱等玉米替代品的主要用途是用作飼料。 目前, 我國高粱的進口量已經連續多年高居四五百萬噸, 成為我國重要的大宗農作物進口品種。 海關總署發佈的資料顯示, 儘管2017年我國累計進口高粱同比降低15%, 但依然高達505.7萬噸。

韓俊稱, 儘管中國實行玉米收儲制度改革之後, 這兩年在去庫存方面取得了很大進展,

但高粱進口確實對中國農民造成了實質性的損害。 此外, 中國自美國進口的高粱增長非常快。 因此, 中國發起高粱反傾銷調查, 是為保護中國農民利益採取的一個必要措施。

公開信息顯示, 2013年之前, 中國高粱進口每年僅幾萬噸。 實施玉米臨儲政策後,

玉米托市收購價不斷提高, 飼料企業為降低成本轉而以高粱替代玉米。 自2014年起中國高粱進口大幅攀升, 並在2015年時達到1070萬噸。 當年中國高粱進口量突破一萬億噸, 進口金額高達29.7億美元。

自2014年起, 中國一躍成為全球第一大高粱進口國, 進口量和進口額均占全球的70%以上, 進口的大部分是飼用高粱, 流向飼料企業。 同年, 美國超越澳大利亞成為中國高粱最大的進口來源國。

同時, 中國也是美國高粱的最大的出口國。

高粱是除大豆外中美貿易額第二大農產品, 但是, 相比於美國出口到中國14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895億元)的大豆價值, 高粱在中美貿易間的占比相對很小。

2017年中國高粱需求量890萬噸, 其中506萬噸來自進口, 進口依存度約為57%。

其中, 進口量的94%來自美國, 貿易額約為9.57億元。 如果對自美國進口的高粱加關稅, 或者對美國高粱進行“雙反”調查, 將推升國內高粱價格。 不過, 由於有相當一部分高粱被用於釀酒, 因而此舉在一定程度上壓縮釀酒行業利潤。

初裁後美國高粱進口成本從1704元/噸上漲至4623元/噸, 上漲2919元/噸, 漲幅達到171.3%。 而目前內蒙古赤峰東北優質高粱出貨價3000元/噸, 美國高粱港口成本是其1.5倍。

第二, 國內玉米是否受益?

在商務部公佈對美高粱實施臨時反傾銷措施後, 期貨市場油粕價格率先大幅反彈, 而在現貨市場, 玉米價格也跟漲。

為何玉米價格出現上漲?

這與高粱對玉米的替代作用有關。 國家統計局糧食產量公告資料顯示, 2017年中國玉米產量為21589萬噸。 預計2017/2018年度,我國進口玉米250萬噸。這一進口量不足高粱的進口量1/4。

高粱進口量遠高於玉米進口量,與玉米臨時收儲政策有關。據瞭解,高粱、大麥、玉米酒糟等為玉米的替代品,而且沒有進口配額限制、關稅很低。因此,備受國內飼料加工商青睞。

由於高粱的營養成分與家禽飼料配方中的其它蛋白質來源互補,營養成分與玉米相近,一般估計為玉米的95%,因此與玉米的價差在5%以上時可以使用。

有分析人士指出, 玉米的替代品曾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並壓低了國內玉米價格。隨著國內玉米臨時收儲政策取消、龐大的玉米庫存和加強對玉米替代品進口的管理,國內玉米價格大幅下降,與進口玉米價格之間的價差大幅縮小,甚至一度低於國外進口玉米價格。價格優勢也令中國玉米出口大幅增加。

據國家發改委制定的《2018年糧食進口關稅配額申領條件和分配原則》,2018 年,中國玉米進口關稅配額量為720萬噸,與前些年一樣。這對於年消耗玉米幾億噸的國內市場來說,顯然微不足道。

而不少媒體刊發文章稱,商務部對原產於美國的進口高粱反傾銷,有助於消耗國內的玉米,穩定國內玉米價格,利多玉米市場。

另據國家糧油資訊中心公佈的2018年1月份供需報告預計,2017/2018年度我國玉米年度總消費量為2.23億噸。鑒於玉米的消費量遠多於高粱,但進口量很少,對玉米市場的影響,更多在於市場心理層面。

第三,高粱反傾銷調查,大麥進口大增

來自海關的資料顯示,2月份我國進口高粱73.5萬噸,環比下降2%;進口大麥80.6萬噸,環比猛增42%。

需要注意的是,2月份有傳統節日春節,考慮到節日期間的進口貿易情況,實際上2月高粱進口依然處於高位。

在今年2月4日中國對自美國進口的高粱進行“雙反”調查之後,通常意義上說,4月4日之前到貨的美國高粱均不會被課以高額關稅,進口不但沒有受到實質影響,由於國內玉米價格上漲,反而促使企業加快了高粱的進口步伐。

從美國農業部資料來看,截至3月22日,美國已裝船的高粱數量再度超過60萬噸(1月、2月和3月美國裝船高粱發往中國的數量分別為61萬噸、64萬噸和69萬噸),這意味著4月份抵達中國口岸的美國高粱數量也將逼近這個數字。

由於我國對玉米進口實施關稅配額制,但高粱、大麥等玉米替代品並沒有配額限制,使得一些飼料企業轉向替代品。

按照玉米作物年度,2014/2015年度高粱進口達到1016萬噸,較2013/2014年度416萬噸暴增600萬噸。巨量高粱進口在2014/2015年度擠佔了1000多萬噸玉米,較2013/2014年度新增擠佔玉米為600萬噸。

除了與玉米之間的替代關係外,國內外高粱價差也是導致高粱進口持續增多的主因之一。據悉,目前進口高粱平均成本低於國內口岸銷售價格超過500元/噸,具有較好的貿易利潤。澳洲高粱大幅上漲,考慮關稅和港雜費已經上漲到1963元/噸,港口銷售價格差均明顯縮小;美國高粱1749元/噸,阿根廷高粱1477元/噸。平均成本為1729元/噸,較先期明顯上漲。

預計2017/2018年度,我國進口玉米250萬噸。這一進口量不足高粱的進口量1/4。

高粱進口量遠高於玉米進口量,與玉米臨時收儲政策有關。據瞭解,高粱、大麥、玉米酒糟等為玉米的替代品,而且沒有進口配額限制、關稅很低。因此,備受國內飼料加工商青睞。

由於高粱的營養成分與家禽飼料配方中的其它蛋白質來源互補,營養成分與玉米相近,一般估計為玉米的95%,因此與玉米的價差在5%以上時可以使用。

有分析人士指出, 玉米的替代品曾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並壓低了國內玉米價格。隨著國內玉米臨時收儲政策取消、龐大的玉米庫存和加強對玉米替代品進口的管理,國內玉米價格大幅下降,與進口玉米價格之間的價差大幅縮小,甚至一度低於國外進口玉米價格。價格優勢也令中國玉米出口大幅增加。

據國家發改委制定的《2018年糧食進口關稅配額申領條件和分配原則》,2018 年,中國玉米進口關稅配額量為720萬噸,與前些年一樣。這對於年消耗玉米幾億噸的國內市場來說,顯然微不足道。

而不少媒體刊發文章稱,商務部對原產於美國的進口高粱反傾銷,有助於消耗國內的玉米,穩定國內玉米價格,利多玉米市場。

另據國家糧油資訊中心公佈的2018年1月份供需報告預計,2017/2018年度我國玉米年度總消費量為2.23億噸。鑒於玉米的消費量遠多於高粱,但進口量很少,對玉米市場的影響,更多在於市場心理層面。

第三,高粱反傾銷調查,大麥進口大增

來自海關的資料顯示,2月份我國進口高粱73.5萬噸,環比下降2%;進口大麥80.6萬噸,環比猛增42%。

需要注意的是,2月份有傳統節日春節,考慮到節日期間的進口貿易情況,實際上2月高粱進口依然處於高位。

在今年2月4日中國對自美國進口的高粱進行“雙反”調查之後,通常意義上說,4月4日之前到貨的美國高粱均不會被課以高額關稅,進口不但沒有受到實質影響,由於國內玉米價格上漲,反而促使企業加快了高粱的進口步伐。

從美國農業部資料來看,截至3月22日,美國已裝船的高粱數量再度超過60萬噸(1月、2月和3月美國裝船高粱發往中國的數量分別為61萬噸、64萬噸和69萬噸),這意味著4月份抵達中國口岸的美國高粱數量也將逼近這個數字。

由於我國對玉米進口實施關稅配額制,但高粱、大麥等玉米替代品並沒有配額限制,使得一些飼料企業轉向替代品。

按照玉米作物年度,2014/2015年度高粱進口達到1016萬噸,較2013/2014年度416萬噸暴增600萬噸。巨量高粱進口在2014/2015年度擠佔了1000多萬噸玉米,較2013/2014年度新增擠佔玉米為600萬噸。

除了與玉米之間的替代關係外,國內外高粱價差也是導致高粱進口持續增多的主因之一。據悉,目前進口高粱平均成本低於國內口岸銷售價格超過500元/噸,具有較好的貿易利潤。澳洲高粱大幅上漲,考慮關稅和港雜費已經上漲到1963元/噸,港口銷售價格差均明顯縮小;美國高粱1749元/噸,阿根廷高粱1477元/噸。平均成本為1729元/噸,較先期明顯上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