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文>正文

史上5種丹田內氣修煉法!行、站、坐、立都能練,收藏起來慢慢練

寂照法

口眼輕閉, 頭身中正, 收頦抵齶, 含胸沉腹, 鼻對臍。 默運腦中先天性光, 凝注丹田虛空境地, 朗照牛眠之地永存不散, 兩目猶如日月之光, 有奪天地造化之功。 積神生氣, 積氣生精, 以精化氣, 以氣化神, 以神還虛, 精氣神內聚合一, 達到“萬念俱寂, 一靈獨覺”。 先天真一之氣自虛無中來, 丹田真陽自然萌生。

聽息法

入靜後聽自己的呼吸之氣, 只感覺一呼一吸往下落, 息息歸根。 至於呼吸的快慢、粗細、深淺等, 純任自然。 開始時也可以聽自已的心臟跳動, 以後逐漸達到聽空間, 聽宇宙。 用耳根聽自己鼻中呼吸的氣息, 這是第一步功夫“聽之以耳”。 凡是呼吸系統正常的人, 鼻中氣息都不會有聲音, 但自己卻能感知到鼻中氣息的一出一入, 這是第二步功夫“聽之以心”。 到心息泯然合一之後, 則進一步就要用“以氣聽氣”了, 實際上就是不要再著意於“聽”, 已達到“聽其自然”了。

再深入則是“聽止於耳, 心止于符”, 此時心、聽、息、知覺、形體, 一切都忘棹了, 已進入虛空混沌, 達到恬淡虛無, 恍惚杳冥之境。 真意與真息相合相化, 這就是丹田內氣。

胎息法

盤坐後放鬆入靜, 神凝丹田。 呼氣時意想氣從丹田中心周圍緩緩擴充, 同時腹壁稍往外張,

略有膨脹感。 吸氣時意想氣從腹部前面向背後收縮, 同時腹壁略往內收。 意念與呼吸保持一致, 使呼吸毫無滯塞勉強之意, 逐步把呼吸調到深、長、綿、細、勻、靜、實。 如此出息微微, 入息綿綿, 漸漸入而漸漸柔, 漸漸和而漸漸定, 至閉口斂鼻, 有息如無, 對鏡呵氣不留濕痕, 羽毛近鼻不見微動, 氣聚丹田有充實浩然之感。 得大定真定者, 有如龜蛇冬眠, 對祛病健身大有補益。

擴容法

練功時充分放鬆入靜, 意念與呼吸密切配合, 把丹田、命門、會陰、尾閭這一區城看作一個容積, 使之逐漸擴大容量。 呼氣時使臍部、小腹部及腰骶部往外擴張, 吸氣時氣收回丹田。 這樣持續練功, 就會加大丹田的活動能量, 起到快速彙聚丹田內氣的作用。

壓氣法

在意念集中指導下, 呼氣時將氣向丹田、尾閭部催壓、貫沖, 使整個下腹部的氣機都活躍起來。 尾閭在氣功鍛煉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定要充分放鬆。 此外, 壓氣法還可以糾偏。 當氣機向上攻時, 如果再用意向上領, 就會導致出偏。 這時用呼氣往下壓, 猶如引水進海歸源。 腹部壓力增高, 內氣充盈, 真氣自然溢注臟腑經絡、四肢百骸。 凡有疾病之處, 均經元氣疏通修補, 而達到治病強身, 延年益壽的作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