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烏孫草原有一座超大的漢人墓葬,墓葬內埋著一個漢女子命運悲慘

中原大地, 自古以來就是人類文明的發源地。 古老的傳承無不在中原大地上開枝散葉, 繁衍生息。 中原大地出生的公主, 自幼就是錦衣玉食, 肥沃的中原大地為她們提供著她們想要的一切。 而這些從小錦衣玉食的公主們, 有時候會因為政治的需要被迫去聯姻, 悲慘的生活也就從和親出塞的那一刻開始了。

細君公主, 原本是劉健的女兒, 在其父親的庇蔭下, 過著那些普通家庭孩子們想都不敢想的幸福生活。 但是, 好景不長, 在細君公主爺爺劉非去世後, 她的生活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細君公主的父親與她的爺爺不同,

荒淫無道, 利用手中權力, 強搶民女, 濫殺無辜, 甚至, 在她爺爺靈前, 與妻妾行苟且之事。

並且, 劉健對自己的妻妾, 十分的暴戾, 但凡有不順心者, 都會受到嚴厲的懲罰。 諸如裸體擊鼓、鞭打致死、放狼撕咬, 總之, 手段殘忍令人髮指。

這倒讓我想起了一個人, 在千年之後, 一樣的荒淫無道, 沉迷女色, 但是又對女子十分殘忍的洪秀全。

劉健的所作所為很快就引起了眾怒, 一封封文書帶著他累累的罪行向長安飛去, 漢武帝看後勃然大怒。 但是, 畢竟血濃於水, 帝王也會徇私情, 漢武帝希望劉健能認識到自己的錯誤, 改過自新。 由於漢武帝並沒有懲罰自己, 劉健更加的肆意妄為, 他偷偷的自製兵器, 偽造玉璽, 竟然試圖造反。

但是, 帝王的忍耐也是有限的, 當劉健觸及了漢武帝最後的底線, 那他也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劉健的皇帝夢自此破碎了, 而他的家人, 雖沒有株連, 但是, 也被囚禁了起來。 當時, 劉細君因年幼而倖免于難, 成為罪臣之女, 至此, 細君公主註定悲慘的一生也就在這裡開始了。

在西域各國中, 烏孫國算是比較強大的一個了, 漢武帝對其十分的看中, 他認為如果聯合了烏孫國, 對匈奴的平定會更加的把握一些。 聯姻烏孫國, 對漢武帝來說百利而無一害, 唯一讓漢武帝放心不下的就是聯姻會苦了自己的女兒。

漢武帝將他對女兒的不舍告訴了自己的心腹, 心腹就建議他用細君公主代替自己的女兒和親。 漢武帝聽後十分的開心, 隨即, 讓細君公主代替自己女兒和親, 自此, 細君公主便不遠萬里嫁給了烏孫王為妻。

細君公主在漢地生活了近二十載,

漢地的點點滴滴早已經習以為常。 到烏孫之後, 苦寒之地的生活讓她經常偷偷的流淚。 塞外不比中原, 由於農耕技術的落後, 人們基本以放牧為生, 而這就導致了塞外的食物多為牛羊肉所做。 牛羊肉就免不了腥膻, 這對於從小享受中原美食的細君公主來說格外的殘忍。

如果說飲食方面的艱苦只是多年在漢地的習慣所制, 還可以慢慢適應。 但是, 殘酷的宮鬥對於從小失去了父親, 被囚禁於皇家別院中的細君公主, 就是新的挑戰了。 烏孫與漢朝的和親讓匈奴格外的不安, 匈奴亦選出一女嫁給了獵驕奢。

面對從小在同為苦寒之地的長大的匈奴公主,細君公主的處境就不樂觀了。細君公主作為一個柔弱的女子,在看到已經是暮年的獵驕奢之後,對回到漢地的希望再次燃起。獵驕靡年老,語言不通,細君很是悲傷,自己作歌說:

“吾家嫁我兮天一方,遠托異國兮烏王延。

穹廬為室兮旃為牆,以肉為食兮酪為漿。

居常土思兮心內傷,願為黃鵠兮歸故鄉。”

她天真的以為,獵驕奢死後,自己就可以回到漢地。但是,殘酷的現實又一次狠狠的打擊了細君公主本就柔弱的心。“妻後母”是當時遊牧民族所特有的一個陋習,就是說當獵驕奢死去,細君公主將會繼承給他的子孫。

果不其然,獵驕奢的遺囑上清楚的闡明了自己死後要細君公主改嫁給自己的孫子軍須靡。依照當時中原人的倫理觀點來說,這種改嫁的習俗可稱之為亂倫,明顯是大逆不道的。細君公主自然不能接受,她寫信給漢武帝,請求漢武帝為她做主,不要讓她嫁給軍須靡。

但是,帝王的眼中,國家的利益才是一切重中之重,所以,漢武帝不僅駁回了細君公主的請求,還嚴令她必須改嫁軍須靡。漢武帝的決定讓細君公主悲痛萬分,但是,為了對匈奴的戰爭,她忍辱與軍須靡完婚,之後誕下一女,名叫少夫。

女兒的到來並沒有給細君公主的生活帶來多大的安慰,不久後,在烏孫生活僅五年的細君公主鬱鬱而終。

細君公主的一生及其悲慘,甚至於,離世後漢朝並沒有對她進行任何的悼念,而她的離世,並沒有讓漢朝放棄和親的道路,新的公主解憂再一次踏上了這條不歸路。

也許,這就是公主生於帝王家的悲哀吧。

現今,劉細君的墓坐落在新疆伊犁州昭蘇縣的烏孫山夏特大峽谷穀口。墓地距夏特古城約8公里,西接哈薩克,北扼奔騰不息的夏特河,南依巍峨挺拔的汗騰格裡峰,東臨烏孫山。墓高近10米,底部長近40米,是烏孫草原中規模最大的古墓之一。

參考資料:

『《漢書·卷九十六下·西域傳第六十六下》、《漢代遠嫁公主第一人:烏孫公主悲秋歌》』

面對從小在同為苦寒之地的長大的匈奴公主,細君公主的處境就不樂觀了。細君公主作為一個柔弱的女子,在看到已經是暮年的獵驕奢之後,對回到漢地的希望再次燃起。獵驕靡年老,語言不通,細君很是悲傷,自己作歌說:

“吾家嫁我兮天一方,遠托異國兮烏王延。

穹廬為室兮旃為牆,以肉為食兮酪為漿。

居常土思兮心內傷,願為黃鵠兮歸故鄉。”

她天真的以為,獵驕奢死後,自己就可以回到漢地。但是,殘酷的現實又一次狠狠的打擊了細君公主本就柔弱的心。“妻後母”是當時遊牧民族所特有的一個陋習,就是說當獵驕奢死去,細君公主將會繼承給他的子孫。

果不其然,獵驕奢的遺囑上清楚的闡明了自己死後要細君公主改嫁給自己的孫子軍須靡。依照當時中原人的倫理觀點來說,這種改嫁的習俗可稱之為亂倫,明顯是大逆不道的。細君公主自然不能接受,她寫信給漢武帝,請求漢武帝為她做主,不要讓她嫁給軍須靡。

但是,帝王的眼中,國家的利益才是一切重中之重,所以,漢武帝不僅駁回了細君公主的請求,還嚴令她必須改嫁軍須靡。漢武帝的決定讓細君公主悲痛萬分,但是,為了對匈奴的戰爭,她忍辱與軍須靡完婚,之後誕下一女,名叫少夫。

女兒的到來並沒有給細君公主的生活帶來多大的安慰,不久後,在烏孫生活僅五年的細君公主鬱鬱而終。

細君公主的一生及其悲慘,甚至於,離世後漢朝並沒有對她進行任何的悼念,而她的離世,並沒有讓漢朝放棄和親的道路,新的公主解憂再一次踏上了這條不歸路。

也許,這就是公主生於帝王家的悲哀吧。

現今,劉細君的墓坐落在新疆伊犁州昭蘇縣的烏孫山夏特大峽谷穀口。墓地距夏特古城約8公里,西接哈薩克,北扼奔騰不息的夏特河,南依巍峨挺拔的汗騰格裡峰,東臨烏孫山。墓高近10米,底部長近40米,是烏孫草原中規模最大的古墓之一。

參考資料:

『《漢書·卷九十六下·西域傳第六十六下》、《漢代遠嫁公主第一人:烏孫公主悲秋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