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大國崛起與股票投資

炒股, 看雪球就夠了

每晚雪球菌給您離真相更近的剖析

今年大紅大紫的投資界大佬雷-達裡奧多年前在其橋水網站上公佈了其英文的《原則》小冊子。 當時的我正處於積極搜集投資領域資訊的狀態, 自然沒有錯過這本當時在國外投資界引發熱議的小冊子。

讀完這本英文小冊子, 我就知道此人絕非泛泛之輩, 後來一查果然是投資界大佬。 於是乎, 我就順藤摸瓜, 把橋水的官網翻了個遍, 發現了不少的好文章, 其中一篇便是本文的《大國崛起與衰落》, 當然最著名的應該是那篇《經濟機器是如何運行的?》。

這篇《大國崛起與衰落》對我影響很大, 幫我度過了2013-2014年夾頭的艱難歲月。 在此我將文中之精華摘錄至此, 以下文字均為本人翻譯, 能力有限請多見諒。

中印崛起

達裡奧認為在未來15至20年, 新興國家的GDP將占到全球的70%, 當前只有47%, 而其中中國將占到25%, 印度將占到12%,

這一水準與兩國經濟在19世紀中期占全球的比重相當。

上圖為過去600年間主要國家和地區的GDP在全世界的占比資料。

國家崛起與衰落的五個階段

這是對於我而言感覺收穫最大的認知提升, 如果我能提前10年看到達裡奧的這篇文章, 我可能就已經成為億萬富翁了,

好在現在看到也還不晚 。 對於這五個階段的閱讀, 我建議讀者根據自己的人生經歷和觀察來對照目前中國所處的階段, 你就更能把握未來的脈搏, 而這一點對你而言可能受益無窮。

第一階段:初級新興國家

國家貧窮, 同時人們也認為他們很貧窮。

第二階段:末期新興國家

國家迅速地變得富有, 但是卻仍然認為自己很貧窮。

在這一階段, 人們的行為並沒有太多變化, 因為他們大多經歷了痛苦時期, 因此人們依然辛勤工作, 國家也是出口導向的經濟體系, 匯率依然是聯繫匯率, 人們傾向於儲蓄, 主要投資在硬資產上, 如黃金和房地產, 也投資在儲備貨幣的債券上。 由於匯率保持低估, 其國內成本依然便宜,

因此仍然保持競爭力, 這也體現在強勁的資產負債表上, 收入遠大於負債。 這也是非常健康的階段。

然而, 好景不常, 最終這些國家將步入到債務增速高於收入增速, 而收入增速又高於生產力增速的時期。 其顯著信號有a)通脹加速, 主因是生產力增長不夠快, 不足以平衡快速增長的消費與收入增長;b)債務增加速度顯著高於收入增速;c)過度投資;和d)收支盈餘平衡。

這一複雜形勢最終將導致該國不得不轉向獨立的匯率與貨幣政策。 這一轉向不僅是實際需要, 更是一種獲得的權利。 每一個國家都希望有獨立的貨幣政策, 因為這是管理經濟的最有效工具。 也正是如此, 世界上的主要發達國家都沒有將本國貨幣與其他國家的貨幣進行錨定。

在邁向下一階段的轉折期, 這些國家的國內資本市場開始被世界所接受, 私人領域的借貸開始興盛, 資本開始形成, 國內和國外的投資者積極參與這一投資盛宴。

第三階段:早期發達國家

國家富有同時個人也認為自己富有。

這一階段, 人均收入開始與世界最高水準看齊。 與此同時, 人們的行為開始從a)重在工作與儲蓄以備不測 轉向 b) 放鬆並享受生活。 這一轉變的主因是, 新的一代沒有經歷過艱難時期。 而這一轉變的標誌是, 工作時間減少以及奢侈品相對必需品消費的增加

處於這一階段並逐漸進入下一階段的國家通常都是大的進口國, 並與新興的出口國形成共生關係。 與此同時, 這些國家的企業與投資者仍然渴望獲得高額回報,因此他們大量投資于具有勞動力成本優勢的新興國家,而這又進一步增強了兩者的共生關係。國內資本市場與匯率市場也比較穩定,吸引了國內外的投資者。此外,由於這些國家被認為是安全的,其也會吸引那些尋求安全而非高回報的資金。隨著資本市場的發展,借債成為推動消費和投資增長的動力。

那些處於此階段的大國,幾乎都成為了世界經濟領袖和軍事主導力量。他們通常發展軍力以保護其全球利益。20世紀中期之前,這一階段的大國主要依賴殖民統治來創造他們的帝國,並提供廉價的勞動力和自然資源以維持其競爭力。之後,美帝國則依賴“胡蘿蔔加大棒”政策,在無需控制外國政府的情況下可以達成上述目的。

這一階段的國家處於世界之巔,國民也都很享受著一時刻。

第四階段:末期發達國家

國家開始衰落但仍然認為自己富有。

這是杠杆上升的時期,也就是說,債務相比收入增長的更快,直至終結。產生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經歷前兩階段的人都已不在人世,或者說他們已經不在社會的中心舞臺上,掌管國家的是那些從來衣食無憂的一代,他們從未經歷過金錢匱乏的痛苦。由於人們收入很高,同時消費也很高,因此他們變得昂貴,而由於他們昂貴,他們的實際收入增長速度也不可能太高。由於人們不願約束快於自身收入增長的消費,因此他們不得不降低儲蓄率,並增加借債。由於他們的消費依然很高,因此他們看起來依然富有,即便他們的資產負債表已經慘不忍睹。在基礎設施、資產和研發方面的有效投資也被降低,這導致他們的生產力增速減緩。城市與基礎設施與前兩個階段相比,顯得老舊和沒有效率。他們依賴聲望而非競爭力來為赤字埋單。為了保護他們的全球利益,他們通常在軍隊開支上花費很大,有時還會因為戰爭進一步增加。通常,在這一階段的後期,國家處於雙赤字狀態,也就是“貿易赤字”和“財政赤字”。

無論是戰爭,泡沫,抑或兩者共同作用,這一階段的共同特徵都是債務持續累積直至無法償付。

第五階段:最後階段

國家開始去杠杆進程並相對衰落,但是卻不願承認這一點。

隨著泡沫破滅,去杠杆的進程開始了。私人債務增速,私人領域消費,資產價值以及淨值陷入了自我增強的負迴圈。為了彌補私人領域的不足,政府債務,財政赤字以及央行印刷的鈔票都開始增加。央行和中央政府通常會降低實際利率並同時提高名義GDP增速,從而使得名義GDP增速高於名義利率以便逐步降低債務負擔。

我的收穫

達裡奧的這篇文章是基於大量的歷史資料分析後得出的觀察,儘管樣本依然有限,但是卻足以讓人對國家的崛起和衰敗有一個足夠宏觀的認識。儘管每個國家都有著不同的發展路徑,但從我有限的觀察看,我認為現代國家的崛起與衰落真的大體上符合這五個階段的描述。中國目前可能介於末期新興國家和早期發達國家之間。

作為一個信奉價值投資的普通投資者,之所以對這類宏觀觀點感興趣,是因為我認為達裡奧的分析基本上是符合常識和邏輯的,他的分析對形成我更好地認知這個世界提供了很大幫助。

記得林奇曾說過,當投資遇到困難的時候,投資者應該跳出來,從一個更寬廣的角度來看問題,這樣才能夠儘量避免自己陷於短期的影響。

這些國家的企業與投資者仍然渴望獲得高額回報,因此他們大量投資于具有勞動力成本優勢的新興國家,而這又進一步增強了兩者的共生關係。國內資本市場與匯率市場也比較穩定,吸引了國內外的投資者。此外,由於這些國家被認為是安全的,其也會吸引那些尋求安全而非高回報的資金。隨著資本市場的發展,借債成為推動消費和投資增長的動力。

那些處於此階段的大國,幾乎都成為了世界經濟領袖和軍事主導力量。他們通常發展軍力以保護其全球利益。20世紀中期之前,這一階段的大國主要依賴殖民統治來創造他們的帝國,並提供廉價的勞動力和自然資源以維持其競爭力。之後,美帝國則依賴“胡蘿蔔加大棒”政策,在無需控制外國政府的情況下可以達成上述目的。

這一階段的國家處於世界之巔,國民也都很享受著一時刻。

第四階段:末期發達國家

國家開始衰落但仍然認為自己富有。

這是杠杆上升的時期,也就是說,債務相比收入增長的更快,直至終結。產生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經歷前兩階段的人都已不在人世,或者說他們已經不在社會的中心舞臺上,掌管國家的是那些從來衣食無憂的一代,他們從未經歷過金錢匱乏的痛苦。由於人們收入很高,同時消費也很高,因此他們變得昂貴,而由於他們昂貴,他們的實際收入增長速度也不可能太高。由於人們不願約束快於自身收入增長的消費,因此他們不得不降低儲蓄率,並增加借債。由於他們的消費依然很高,因此他們看起來依然富有,即便他們的資產負債表已經慘不忍睹。在基礎設施、資產和研發方面的有效投資也被降低,這導致他們的生產力增速減緩。城市與基礎設施與前兩個階段相比,顯得老舊和沒有效率。他們依賴聲望而非競爭力來為赤字埋單。為了保護他們的全球利益,他們通常在軍隊開支上花費很大,有時還會因為戰爭進一步增加。通常,在這一階段的後期,國家處於雙赤字狀態,也就是“貿易赤字”和“財政赤字”。

無論是戰爭,泡沫,抑或兩者共同作用,這一階段的共同特徵都是債務持續累積直至無法償付。

第五階段:最後階段

國家開始去杠杆進程並相對衰落,但是卻不願承認這一點。

隨著泡沫破滅,去杠杆的進程開始了。私人債務增速,私人領域消費,資產價值以及淨值陷入了自我增強的負迴圈。為了彌補私人領域的不足,政府債務,財政赤字以及央行印刷的鈔票都開始增加。央行和中央政府通常會降低實際利率並同時提高名義GDP增速,從而使得名義GDP增速高於名義利率以便逐步降低債務負擔。

我的收穫

達裡奧的這篇文章是基於大量的歷史資料分析後得出的觀察,儘管樣本依然有限,但是卻足以讓人對國家的崛起和衰敗有一個足夠宏觀的認識。儘管每個國家都有著不同的發展路徑,但從我有限的觀察看,我認為現代國家的崛起與衰落真的大體上符合這五個階段的描述。中國目前可能介於末期新興國家和早期發達國家之間。

作為一個信奉價值投資的普通投資者,之所以對這類宏觀觀點感興趣,是因為我認為達裡奧的分析基本上是符合常識和邏輯的,他的分析對形成我更好地認知這個世界提供了很大幫助。

記得林奇曾說過,當投資遇到困難的時候,投資者應該跳出來,從一個更寬廣的角度來看問題,這樣才能夠儘量避免自己陷於短期的影響。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