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二胡大師王國潼與廣東民族樂團“歲月迴響 二胡音樂會”成功舉辦

“歲月迴響”, 情深無限, 二胡大家王國潼父子與廣東民族樂團攜手钜獻音樂盛典

文:王莎 國音藝術

王國潼

趙渢先生稱他為“二胡藝術第三代的第一人”。

彭修文先生評價他“不但是一位技巧嫺熟、老練的獨奏家, 而且是一位根底深厚、氣勢宏大的胡琴藝術家”。

朴東生先生讚美他的藝術“達於爐火純青的境地”。

在六十多年的藝術生涯中, 一代二胡宗師王國潼先生全身心投入于二胡藝術的演奏、教學、創作、理論研究、樂器研發、音像出版、社會普及、國際交流等各個領域, 為中國當代二胡藝術的發展作出了重要的歷史貢獻。

2018年, 是王國潼先生八十華誕, 又值與歌唱家妻子李遠榕結婚五十周年, 愛子香港二胡藝術中心主席、香港藝術表演團音樂總監、青年二胡演奏家王憓決定為他舉辦“歲月迴響巡迴音樂會”, 在公是對一位一生都為弘揚二胡藝術奮鬥、在海內外享有盛譽的德藝雙馨二胡藝術家敬禮,

在私是為尊敬的父親送上一份八十大壽賀禮!

2018年1月6日, 王國潼“歲月迴響音樂會”——《帝女花幻想曲》之巡演假香港文化中心揭開序幕, 讓樂迷大飽耳福。

4月14日晚, 令人期待備至的王國潼與廣東民族樂團“歲月迴響——二胡音樂會”,

也是廣東民族樂團2017—2018音樂季一大重點演出, 在星海音樂廳隆重舉行, 音樂會由指揮家、廣東民族樂團音樂總監張列執棒, 首都師範大學副教授司冰琳主持。 現場座無虛席反響熱烈, 演出取得巨大成功, 獲得好評如潮, 甫一結束, 迅速刷爆朋友圈。

這場音樂會亦清晰顯示著王國潼先生“研習、繼承——發揚、光大——突破、創新——拓展、昇華”的藝術方向、思維脈絡, 誠意備至。 多個曲目進行了重新編曲, 王國潼先生謙虛地談到, 希望通過“歲月迴響”主題音樂會能夠將自己幾十年積累的曲目介紹給更多人;同時, 在21世紀的今天, 原來的東西不能原封不動拿出來, 一定要做一些修改, 進一步豐富曲目。

音樂會以二胡藝術奠基人劉天華先生作曲、彭修文先生編曲的《光明行》開場, 演繹的第二曲, 劉天華先生創作的最後一首二胡作品《燭影搖紅》也是由彭修文先生編曲。 有如松柏的王國潼先生登上舞臺, 觀眾熱情鼓掌, 對於《燭影搖紅》, 他有著獨到的見解與詮釋, 通過對樂曲創作背景和旋律與節奏的分析研究,

他認為這首樂曲表現的是劉天華先生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不甘於現實束縛、積極進取的精神, 作品充滿著激越奮進的情感和頑強不屈的意志。 《光明行》《燭影搖紅》兩首作品讓人心中不由升騰起一種振奮的力量。

《懷鄉曲》於1974年首演,此次王國潼先生與愛子王憓同台呈現了2017年新版雙二胡形式的《懷鄉曲》,將第三段加以擴充發展,以寬廣豪邁的旋律和宏大的氣勢,進一步表現對海峽兩岸祖國統一的堅定信念。

1965年根據張擷成的板胡曲《翻身不忘共產黨》改編的二胡獨奏曲《翻身歌》,由板胡曲到二胡曲,充分發揮了二胡快速自然跳弓和各種滑音、裝飾音的演奏技巧。廣東民族樂團樂隊首席、二胡演奏家曹玉榮以精湛的技藝,淋漓盡致地表現了人們翻身解放的歡樂喜慶之情和對往昔苦難歲月的回憶。

華彥鈞先生的《二泉映月》,家喻戶曉。王國潼先生數十年來在世界各地演奏這首二胡名曲,他演奏的《二泉映月》深沉蒼勁,剛柔相濟,被譽為"最貼近阿炳二胡音樂風格的演繹”,王國潼先生此次也帶來了新的修訂版本,恢復了原來被刪減的部分旋律。

早在上個世紀六十年代,王國潼先生以創新的技巧成功首演了劉文金先生創作的《三門峽暢想曲》,由此蜚聲樂壇。這首創作於1959年,定稿於1961年的樂曲,以嶄新而富於時代氣息的音調和宏大的氣勢,描繪了三門峽水庫工地熱火朝天的勞動場景,表現出水庫建設者緊張愉快的生活和樂觀豪爽的性格。王國潼創造性地借鑒了小提琴快速自然跳弓的演奏技巧,採用超越二胡常規力度的寬闊運弓,在挖掘二胡的表現力方面有所突破,因此被譽為“開拓了二胡演奏的新風格”“是劃時代的里程碑”。此次王國潼先生改編的雙二胡版本,氣勢更加宏大、音樂也更為豐滿,在表現宏大時代主題的同時,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音樂會下半場開場,曹玉榮領銜20余名樂隊成員帶來二胡齊奏與小樂隊《喜看麥田千層浪》,贏得滿堂彩。王國潼先生在採訪中談到,“曹玉榮女士具有非常豐富的實踐經驗。二胡齊奏《喜看麥田千層浪》和我改編的《翻身歌》由她演奏,排練過程中就看出來效果非常好。我們原來演出是七個人,這一次二胡齊奏她需要帶著二十幾人演出,這個難度太大了,但在沒有指揮的情況下,他們做得這麼好我很吃驚,這也說明廣東民族樂團團員的努力與敬業程度之深。”

《太行隨想》,王國潼與愛子王憓傾情演繹。在作品引子的創作中,寄託對太行山滄桑歷史的感觸和對昔日百姓飽受苦難的深切同情。與後段今日太行的歡樂景象,以及山區建設的壯志豪情和對錦繡生活的憧憬,共同構成了一個有機的整體。

壓軸曲目《歲月迴響主題曲》是王國潼先生為自己八十華誕巡演音樂會而特別創作,於他本人而言是一次二胡藝術之路的回顧,展現他數十年來從事二胡音樂創作的心路歷程。十九分鐘的曲目,觀眾沉浸于悠長、優美多情的旋律中,一曲終了,掌聲漸起,至於雷鳴。在觀眾的強烈安可下,音樂會加演了一曲美麗的《山謠》,演出結束熱烈的掌聲經久不息,音樂會後的簽售現場更是排起長龍,喜悅的氣氛縈繞整個音樂廳。

此次是王國潼先生與廣東民族樂團第三次合作,首度合作早在2004年,此次再度合作王國潼先生強烈感覺到廣東民族樂團在排練紀律、排練狀態、演奏技巧等各個方面都有顯著提高。他表示,這與團長陳佐輝的管理有方分不開。陳佐輝團長擁有豐富的樂隊實踐和管理經驗。同時作為一名優秀的打擊樂演奏家,對於樂隊的各個聲部非常熟悉,14日上午走台過程中,陳佐輝團長親自到場,協調工作,即使是座椅、話筒的擺放這樣的細節也關注到了。令在場所有人深為感動。

王國潼先生特別談到:“這次演出曲目,整體難度還是不小,但是樂隊排練效率非常高,而且有些地方樂曲的處理我感到非常符合我對作品的構思和演奏藝術的處理,這種默契其中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指揮。”在音樂會開始排練前,王國潼先生與指揮張列已就作品進行過詳細的溝通。與王國潼先生合作過多次的張列指揮回憶,1995年與先生初次相見即深為先生謙和的風度與嚴謹的工作作風所敬服,時至今日,王國潼先生依然保持著他的那種精神品格,對於藝術的追求盡善盡美,在浮躁的現代社會中引人靜心思考。

“只爭朝夕”與“自強不息”是王國潼先生的人生格言。七十歲以後,他更加珍惜“只爭朝夕”“自強不息”這種精神對自己的激勵,同時越發感覺到肩上傳承發展二胡藝術的責任之重,因此始終堅持教學、編著等各項工作。“歲月不等人,不知不覺己近八旬,但人老心不老,總想為社會多做些貢獻,老有所用,所以我要活到老,學到老,工作到老。為此必須從自己的健康各個方面不斷努力、不斷進取、有所作為,直至呼吸停止的那一天。” 他說。

劉再生先生曾在王國潼先生從藝六十周年從教五十周年時撰文寫道,“任何藝術家生涯體現藝術創造的時代高度是在縱向比較和橫向比較中的自我超越,王國潼由優秀的二胡演奏家昇華為二胡藝術名家,是一個孜孜不倦的‘自我超越’過程”。耄耋之年的王國潼先生依然在不斷創新,不斷超越自己,此次“歲月迴響”巡演音樂會即是一例。正如音樂會主持人司冰琳在現場說到的:“在器樂表演藝術領域,80歲高齡仍然可以開數場精彩的專場音樂會,這需要何等的勇氣、自信與魄力。這看似是一個奇跡,實則其雄厚的藝術實力來自於他對音樂事業的大愛和自強不息的進取心,其充沛的精力來源於科學的養生之道和豁達的心境。王國潼先生以高度敬業的精神和腳踏實地的作風,辛勤耕耘樂壇六十載,鑄就了二胡藝術的輝煌。”先生的藝術人生帶給我們無盡的思考。

簽售活動現場

王國潼與廣東民族樂團“歲月迴響——二胡音樂會”意猶未盡,接下來,我們共同期待王國潼先生5月12日與天津民族樂團的合作,5月30日與中國廣播民族樂團在國家大劇院的演出。

回首歲月情深無限,精彩在繼續……

《懷鄉曲》於1974年首演,此次王國潼先生與愛子王憓同台呈現了2017年新版雙二胡形式的《懷鄉曲》,將第三段加以擴充發展,以寬廣豪邁的旋律和宏大的氣勢,進一步表現對海峽兩岸祖國統一的堅定信念。

1965年根據張擷成的板胡曲《翻身不忘共產黨》改編的二胡獨奏曲《翻身歌》,由板胡曲到二胡曲,充分發揮了二胡快速自然跳弓和各種滑音、裝飾音的演奏技巧。廣東民族樂團樂隊首席、二胡演奏家曹玉榮以精湛的技藝,淋漓盡致地表現了人們翻身解放的歡樂喜慶之情和對往昔苦難歲月的回憶。

華彥鈞先生的《二泉映月》,家喻戶曉。王國潼先生數十年來在世界各地演奏這首二胡名曲,他演奏的《二泉映月》深沉蒼勁,剛柔相濟,被譽為"最貼近阿炳二胡音樂風格的演繹”,王國潼先生此次也帶來了新的修訂版本,恢復了原來被刪減的部分旋律。

早在上個世紀六十年代,王國潼先生以創新的技巧成功首演了劉文金先生創作的《三門峽暢想曲》,由此蜚聲樂壇。這首創作於1959年,定稿於1961年的樂曲,以嶄新而富於時代氣息的音調和宏大的氣勢,描繪了三門峽水庫工地熱火朝天的勞動場景,表現出水庫建設者緊張愉快的生活和樂觀豪爽的性格。王國潼創造性地借鑒了小提琴快速自然跳弓的演奏技巧,採用超越二胡常規力度的寬闊運弓,在挖掘二胡的表現力方面有所突破,因此被譽為“開拓了二胡演奏的新風格”“是劃時代的里程碑”。此次王國潼先生改編的雙二胡版本,氣勢更加宏大、音樂也更為豐滿,在表現宏大時代主題的同時,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音樂會下半場開場,曹玉榮領銜20余名樂隊成員帶來二胡齊奏與小樂隊《喜看麥田千層浪》,贏得滿堂彩。王國潼先生在採訪中談到,“曹玉榮女士具有非常豐富的實踐經驗。二胡齊奏《喜看麥田千層浪》和我改編的《翻身歌》由她演奏,排練過程中就看出來效果非常好。我們原來演出是七個人,這一次二胡齊奏她需要帶著二十幾人演出,這個難度太大了,但在沒有指揮的情況下,他們做得這麼好我很吃驚,這也說明廣東民族樂團團員的努力與敬業程度之深。”

《太行隨想》,王國潼與愛子王憓傾情演繹。在作品引子的創作中,寄託對太行山滄桑歷史的感觸和對昔日百姓飽受苦難的深切同情。與後段今日太行的歡樂景象,以及山區建設的壯志豪情和對錦繡生活的憧憬,共同構成了一個有機的整體。

壓軸曲目《歲月迴響主題曲》是王國潼先生為自己八十華誕巡演音樂會而特別創作,於他本人而言是一次二胡藝術之路的回顧,展現他數十年來從事二胡音樂創作的心路歷程。十九分鐘的曲目,觀眾沉浸于悠長、優美多情的旋律中,一曲終了,掌聲漸起,至於雷鳴。在觀眾的強烈安可下,音樂會加演了一曲美麗的《山謠》,演出結束熱烈的掌聲經久不息,音樂會後的簽售現場更是排起長龍,喜悅的氣氛縈繞整個音樂廳。

此次是王國潼先生與廣東民族樂團第三次合作,首度合作早在2004年,此次再度合作王國潼先生強烈感覺到廣東民族樂團在排練紀律、排練狀態、演奏技巧等各個方面都有顯著提高。他表示,這與團長陳佐輝的管理有方分不開。陳佐輝團長擁有豐富的樂隊實踐和管理經驗。同時作為一名優秀的打擊樂演奏家,對於樂隊的各個聲部非常熟悉,14日上午走台過程中,陳佐輝團長親自到場,協調工作,即使是座椅、話筒的擺放這樣的細節也關注到了。令在場所有人深為感動。

王國潼先生特別談到:“這次演出曲目,整體難度還是不小,但是樂隊排練效率非常高,而且有些地方樂曲的處理我感到非常符合我對作品的構思和演奏藝術的處理,這種默契其中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指揮。”在音樂會開始排練前,王國潼先生與指揮張列已就作品進行過詳細的溝通。與王國潼先生合作過多次的張列指揮回憶,1995年與先生初次相見即深為先生謙和的風度與嚴謹的工作作風所敬服,時至今日,王國潼先生依然保持著他的那種精神品格,對於藝術的追求盡善盡美,在浮躁的現代社會中引人靜心思考。

“只爭朝夕”與“自強不息”是王國潼先生的人生格言。七十歲以後,他更加珍惜“只爭朝夕”“自強不息”這種精神對自己的激勵,同時越發感覺到肩上傳承發展二胡藝術的責任之重,因此始終堅持教學、編著等各項工作。“歲月不等人,不知不覺己近八旬,但人老心不老,總想為社會多做些貢獻,老有所用,所以我要活到老,學到老,工作到老。為此必須從自己的健康各個方面不斷努力、不斷進取、有所作為,直至呼吸停止的那一天。” 他說。

劉再生先生曾在王國潼先生從藝六十周年從教五十周年時撰文寫道,“任何藝術家生涯體現藝術創造的時代高度是在縱向比較和橫向比較中的自我超越,王國潼由優秀的二胡演奏家昇華為二胡藝術名家,是一個孜孜不倦的‘自我超越’過程”。耄耋之年的王國潼先生依然在不斷創新,不斷超越自己,此次“歲月迴響”巡演音樂會即是一例。正如音樂會主持人司冰琳在現場說到的:“在器樂表演藝術領域,80歲高齡仍然可以開數場精彩的專場音樂會,這需要何等的勇氣、自信與魄力。這看似是一個奇跡,實則其雄厚的藝術實力來自於他對音樂事業的大愛和自強不息的進取心,其充沛的精力來源於科學的養生之道和豁達的心境。王國潼先生以高度敬業的精神和腳踏實地的作風,辛勤耕耘樂壇六十載,鑄就了二胡藝術的輝煌。”先生的藝術人生帶給我們無盡的思考。

簽售活動現場

王國潼與廣東民族樂團“歲月迴響——二胡音樂會”意猶未盡,接下來,我們共同期待王國潼先生5月12日與天津民族樂團的合作,5月30日與中國廣播民族樂團在國家大劇院的演出。

回首歲月情深無限,精彩在繼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