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盤點港片裡經典的拳擊手形象,張家輝最勵志,郭富城吳京最悲情

拳擊題材影片最特別的地方, 就是橫跨了動作和體育這兩大類型片領域, 既有拳拳到肉的視覺衝擊, 也體現了拳擊手的勵志精神。 不管他們的故事是悲還是喜, 這種深邃與複雜的情感, 使得他們在暴力與拳腳間得到了成長。 對飾演拳擊手的演員來說, 這是一項費力傷神的艱巨任務, 但他們仍通過賣力的演出, 塑造出了一個個經典的拳擊手形象。 今天筆者, 便帶領大家一同盤點那些年在香港電影中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拳擊手角色。 你最喜歡誰呢?

1.《激戰》(2013) 程輝(張家輝飾演)

張家輝在本片中飾演的過氣香港拳王程輝, 頗有自嘲意味。 在接演《激戰》的時候, 他已經年過四十, 但為了演好角色, 他用時三個月塑身成功, 成了片中那個無贅肉, 渾身肌肉的觀賞型型男程輝。 他告訴了我們人生一旦有了夢想, 就要想方設法的去盡力完成它, 只有拼搏,

才能贏得一切。 對於彭于晏飾演的林思齊而言, 程輝就像是他的夢想導師, 也是亦師亦友, 如同父子的關係, 他幫助林思齊實現夢想, 就好像當初自己站上擂臺一樣, 各自都實現了自己應有的人生價值。

2.《激戰》 (2013) 林思齊(彭于晏飾演)

當最有上進心, 高顏值,

渾身肌肉的男神彭于晏遇上了近幾年最會拍動作電影的導演林超賢, 產生的火花就如同片名《激戰》般讓人血脈噴張。 拋開故事敘述的極簡主義, 影片對於林思齊這個人物形象塑造可謂觸動心靈。 成長環境的大起大落, 使得影片前半段充滿悲情, 而他在跌倒之後沒有站起來, 也成了他曾經的遺憾。 直到遇見程輝, 經過他的鼓勵, 他才重新站起來。 這是一個非常精妙的雙重激勵, 使得人物性格更加豐滿。 除此以外, 彭于晏敢於接這種角色, 不斷挑戰生理極限, 也值得我們敬佩。

3.《軍雞》(2008)成鳩亮(余文樂飾)

《軍雞》改編自日本同名漫畫, 和陳冠希的《狗咬狗》是同樣的製作班底, 它同樣以暴力慘烈的表現形式來表達關於人性, 關於生存尊嚴的主題。 電影講述了鋃鐺入獄的少年犯成鳩亮在空手道高手黑川健兒的訓練下漸漸從一個柔弱的書生成長為一名格鬥高手的故事。 他曾經放下了尊嚴遭到了百般淩辱, 最後卻用不倒的身軀捍衛了久違的尊嚴——特別當觀眾以為他飽受折磨、受盡侮辱後會一蹶不振的時候,

他一次次被打倒之後又一次次地站了起來。

4.《生死拳》(2006) 高崗(吳京飾)

當你擁有的一切都是假的, 你會怎麼樣?所謂的拳賽, 愛情, 在人性的醜惡, 道德出賣, 良知背叛面前, 都是一文不值。 《生死拳》裡的高崗, 所面臨的就是這些。 他只是想賺錢獲得幸福,卻沒想到會變成被其他人利用的賺錢工具。儘管全片都是靠吳京的動作撐起來,但撇開動作戲份,對於高崗這一人物的性格塑造,影片也鋪墊了很多細節,身處漩渦中心的他,其實只有靠格鬥來保護自己不被傷害。

5.《野獸之瞳》(2001)賀沖(吳彥祖飾)/賀瞳(古天樂飾)

《野獸之瞳》並不是簡單的復仇故事,更像是拳擊題材中的文藝片,充滿了陰鬱和頹廢的氣息。當賀沖漸漸瞭解哥哥賀瞳,他決定挺身而出,捍衛兄弟情誼,已然決定了他最終的結局。他明白這是一條不歸路,沒有後悔,或許這就是他最好的歸宿。那個時候的吳彥祖,雖然青澀,但卻英氣逼人,拳拳到肉的血腥暴力,因為那輕柔的鋼琴聲而消解,那一幕,讓人難以忘懷。而古天樂飾演的賀瞳,儘管在影片中戲份不多,但出場絕對帥氣逼人。他與賀沖的性格截然不同,更加外放,讓人感到不安和危險,卻又想讓人不由自主地靠近。他講兄弟義氣,所以他才會死于黑拳賽的潛規則。他就好像整個故事中的隱藏線索,透過沖的視角來逐步認識他。這種對不同命運結局的探尋,充滿了未知與宿命感,對兩人而言,是青春又是成長的痛。

6.《阿虎》(2000) 阿虎(劉德華飾)

作為劉德華的第100部電影,本片可謂是他真正意義上的代表作。片中留起鬍鬚的華仔已然退去了所有的明星光環,盡顯成熟男人的滄桑感。他眼神堅定,就好像一本未完成的小說集,充滿了若干種可能。哪怕是再暴力的男人,在見到自己的孩子之後,也會變得溫柔,特別是火車上的那幕,阿虎為睡在肩上的女兒蓋衣服的畫面,讓人覺得溫馨感人。阿虎的四面受敵與複雜情感,被華仔詮釋得很有味道。特別是他最後一戰的堅持,即使再情緒低落,看完之後也足以鼓舞人心。當女兒漸漸理解父親,以他為榮的時候,便是他最幸福的時候,為女兒而戰,為自己而戰,在這些瀟灑帥氣的背後,帶給我們的,是心靈的撫慰與震撼,人活著,總要有點盼頭,而阿虎活著和一直戰鬥下去的動力,都是他女兒。

7.《浪漫風暴》(1996) 王學勤/Ken(郭富城飾)

本片是90年代郭富城一部重要的轉型之作,也因為有吳宇森監製,以及洪金寶的武術指導,才使得本片在上世紀90年代的香港拳擊題材電影中,有著非常重要的歷史地位。在拳擊場面設計上,本片以寫實為主,把那種拳拳到肉的酣暢淋漓感發揮到了極致。而郭富城飾演的Ken,把拳擊手的情感表現得真實而立體,足夠打動人心。他對於拳擊事業與愛情的執著,讓人心碎。他是個普通人,但卻承受了太多常人難以承受的痛苦。自始至終他都是個悲情的人物,影片前半段他無法面對自我,以及師傅的死。影片後半段他無法面對Gloria以及她的母親,因為她的哥哥是在和他比賽中意外死亡的。所以他才會挑戰亞洲拳王,說是幫助他完成心願,可更多的是贖罪,為自己的行為抱歉。

8.《拳擊》(1971) 汶烈(狄龍飾)

熟悉邵氏電影的影迷,想必一定會記住狄龍姜大衛這對CP以及《拳擊》這部電影。《拳擊》不僅在票房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在當時的電影類型上,也算是前衛。現在看這部電影,不僅感慨當年電影創作者的獨具匠心,在《英雄本色》裡成熟老練的狄龍,居然還有這麼年輕帥氣的時候。故事很簡單,通俗易懂。拳擊在本片中也只是陪襯,主要表達的是狄龍姜大衛的兄弟情,以及他們所經歷的冒險與傳奇。特別是兄弟相認時的熾烈眼神,大概是影片最讓人難忘的“羅曼蒂克”吧!

他只是想賺錢獲得幸福,卻沒想到會變成被其他人利用的賺錢工具。儘管全片都是靠吳京的動作撐起來,但撇開動作戲份,對於高崗這一人物的性格塑造,影片也鋪墊了很多細節,身處漩渦中心的他,其實只有靠格鬥來保護自己不被傷害。

5.《野獸之瞳》(2001)賀沖(吳彥祖飾)/賀瞳(古天樂飾)

《野獸之瞳》並不是簡單的復仇故事,更像是拳擊題材中的文藝片,充滿了陰鬱和頹廢的氣息。當賀沖漸漸瞭解哥哥賀瞳,他決定挺身而出,捍衛兄弟情誼,已然決定了他最終的結局。他明白這是一條不歸路,沒有後悔,或許這就是他最好的歸宿。那個時候的吳彥祖,雖然青澀,但卻英氣逼人,拳拳到肉的血腥暴力,因為那輕柔的鋼琴聲而消解,那一幕,讓人難以忘懷。而古天樂飾演的賀瞳,儘管在影片中戲份不多,但出場絕對帥氣逼人。他與賀沖的性格截然不同,更加外放,讓人感到不安和危險,卻又想讓人不由自主地靠近。他講兄弟義氣,所以他才會死于黑拳賽的潛規則。他就好像整個故事中的隱藏線索,透過沖的視角來逐步認識他。這種對不同命運結局的探尋,充滿了未知與宿命感,對兩人而言,是青春又是成長的痛。

6.《阿虎》(2000) 阿虎(劉德華飾)

作為劉德華的第100部電影,本片可謂是他真正意義上的代表作。片中留起鬍鬚的華仔已然退去了所有的明星光環,盡顯成熟男人的滄桑感。他眼神堅定,就好像一本未完成的小說集,充滿了若干種可能。哪怕是再暴力的男人,在見到自己的孩子之後,也會變得溫柔,特別是火車上的那幕,阿虎為睡在肩上的女兒蓋衣服的畫面,讓人覺得溫馨感人。阿虎的四面受敵與複雜情感,被華仔詮釋得很有味道。特別是他最後一戰的堅持,即使再情緒低落,看完之後也足以鼓舞人心。當女兒漸漸理解父親,以他為榮的時候,便是他最幸福的時候,為女兒而戰,為自己而戰,在這些瀟灑帥氣的背後,帶給我們的,是心靈的撫慰與震撼,人活著,總要有點盼頭,而阿虎活著和一直戰鬥下去的動力,都是他女兒。

7.《浪漫風暴》(1996) 王學勤/Ken(郭富城飾)

本片是90年代郭富城一部重要的轉型之作,也因為有吳宇森監製,以及洪金寶的武術指導,才使得本片在上世紀90年代的香港拳擊題材電影中,有著非常重要的歷史地位。在拳擊場面設計上,本片以寫實為主,把那種拳拳到肉的酣暢淋漓感發揮到了極致。而郭富城飾演的Ken,把拳擊手的情感表現得真實而立體,足夠打動人心。他對於拳擊事業與愛情的執著,讓人心碎。他是個普通人,但卻承受了太多常人難以承受的痛苦。自始至終他都是個悲情的人物,影片前半段他無法面對自我,以及師傅的死。影片後半段他無法面對Gloria以及她的母親,因為她的哥哥是在和他比賽中意外死亡的。所以他才會挑戰亞洲拳王,說是幫助他完成心願,可更多的是贖罪,為自己的行為抱歉。

8.《拳擊》(1971) 汶烈(狄龍飾)

熟悉邵氏電影的影迷,想必一定會記住狄龍姜大衛這對CP以及《拳擊》這部電影。《拳擊》不僅在票房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在當時的電影類型上,也算是前衛。現在看這部電影,不僅感慨當年電影創作者的獨具匠心,在《英雄本色》裡成熟老練的狄龍,居然還有這麼年輕帥氣的時候。故事很簡單,通俗易懂。拳擊在本片中也只是陪襯,主要表達的是狄龍姜大衛的兄弟情,以及他們所經歷的冒險與傳奇。特別是兄弟相認時的熾烈眼神,大概是影片最讓人難忘的“羅曼蒂克”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