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資料造假屢禁不止!官方再曝兩地虛增財政收入5億元

近年來遼寧、內蒙古等地財政資料造假引起市場關注, 並被中央部委嚴令禁止, 審計署近日揭露湖南省長沙市芙蓉區和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虛增財政收入5億元。

4月18日, 審計署披露的2017年第四季度國家重大政策措施落實情況跟蹤審計結果顯示, 2017年3月, 在相關資產未履行國有資產處置程式、轉讓雙方未簽訂轉讓合同、未辦理資產過戶手續的情況下, 銀川市財政局將銀川通聯資本投資運營有限公司繳納的4億元預付款作為“國有資源再次徵收入庫, 如此通過資金”空轉”來虛增財政收入比較常見。

近些年虛增財政收入現象備受關注。

據《人民日報》報導, 2017年1月17日, 時任遼寧省省長陳求發在遼寧省十二屆人大八次會議上作政府工作報告, 首次對外確認, 遼寧省所轄市、縣在2011年至2014年存在財政資料造假問題, 指出在2011年至2014年“官出數位、數位出官”, 導致經濟資料被注入水分。 為了擠掉當地財政“水分”, 2015年遼寧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比2014年同比下降達到33.4%, 降幅超千億元。

在2018年1月3日的中共內蒙古自治區第十屆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暨全區經濟工作會議上, 自治區黨委“自曝家醜”, 承認自治區政府財政收入虛增空轉。 經財政審計部門反復核算後, 調減2016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530億元, 占總量的26.3%。

去年12月審計署公佈的2017年第三季度國家重大政策措施貫徹落實情況跟蹤審計結果中,

雲南、湖南、吉林、重慶4個省份的10個市縣(區)虛增財政收入15.49億元。

國家行政學院馮俏彬教授曾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財政資料造假最大的動機還是政績。

官員要提拔重用, 需要一定的政績, 而政績的體現莫過於光鮮亮麗的數據支撐。 而且, 以GDP增長率、財政收入增長率為重要指標的領導幹部考核模式, 也間接成為資料造假的誘因之一。

除了政績外, 預算編制方法不當, 一些地方不切實際設置過高財政收入指標, 迫使那些財力匱乏的地方政府為了完成任務而虛增收入。

總體來說財政收入造假勢頭得到了遏制。 山東財經大學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潘明星教授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遼寧、內蒙古自曝虛增財政收入其實具有很好的示範作用。 去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已經明確, 我國經濟發展也進入了新時代, 基本特徵就是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品質發展階段。 這意味著以前唯GDP等資料考核論英雄的時代過去。

財政部近些年三令五申要求嚴禁地方虛增財政收入, 並採取一些舉措來引導地方做實財政收入。 比如由於不少地方過於依賴中央的轉移支付, 而虛增財政收入的地方會導致收支缺口縮小, 中央的均衡性轉移支付規模也相應減小, 從而弱化造假動機。 通過完善財政管理績效考核激勵機制, 加大對考核結果的應用, 強化考核的正向激勵作用, 引導地方做實各級財政收入。

對財政收入造假的監管也在不斷加強。

財政收入品質已經成為財政部駐各地專員辦的日常監管重點。 審計署也將虛增財政收入納入審計重點督查範圍, 並加強整改, 上述吉林省白山市及所屬6個區縣虛增財政收入2.79億元已經全部完成退庫。 今年3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的《關於人大預算審查監督重點向支出預算和政策拓展的指導意見》, 要求各級人大強化對政府預算收入執行情況的監督, 推動嚴格依法徵收, 不收“過頭稅”, 防止財政收入虛增、空轉。 推動依法規範非稅收入管理。

馮俏彬認為, 中央向地方傳遞未來經濟發展更加注重品質,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解地區生產總值、地方財政收入資料的焦慮, 而一些自曝家醜的案例也會起到警醒作用,

讓地方在未來定調任務時更加理性。 未來虛增財政收入現象減少值得期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