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2018鋼鐵形勢咋走,看完這一篇文章就夠了

2018鋼鐵形勢咋走, 看完這一篇文章就夠了

著名鋼鐵市場研究專家馬忠普:通過研判七個與鋼鐵供需關係、價格走勢密切相關的熱點市場形勢問題, 教你認清當前中國鋼鐵市場複雜形勢, 駕馭2018年鋼鐵市場價格走勢方向。

原創 2018-4-18 鋼鐵情報 steelqingbao

深化鋼鐵供給側改革任務任重道遠

中國鋼材出口存在“被增加”趨勢

鋼鐵總需求高位上“緩緩回落”

環保治汙二次“增壓”鋼鐵業

構建現代鋼鐵供應鏈“大物流”

2018鋼鐵市場“穩中震盪”前行

美國搞貿易戰:預示美國霸權“衰落”

一、深化鋼鐵供給側改革任務任重道遠

中國調結構, 推進供給側改革, 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在許多領域正在發生深刻的歷史性變化。 鋼鐵去產能已經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為鋼鐵行業未來建立產需平衡, 鋼鐵價格高位波動, 行業市場健康發展奠定了基礎。 不過, 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任務依然還很任重道遠。

2015年底, 隨著鋼價的繼續下跌, 我國鋼材市場價格遠遠低於行業成本, 全行業已經陷入超過千億的嚴重虧損的陷阱之中。 我當時和李新創在北京台做節目時, 其中一個觀點就是“鋼材賣不出白菜價格”。 但是伴隨去產能力度加大, 引發鋼材價格持續瘋狂上漲, 二年來鋼材市場大螺紋鋼價格已經從不到2000元漲到近5000元/噸。 2017年鋼鐵行業實現利潤3419億元, 盈利能力好的企業噸鋼盈利接近1000元。 寶武、沙鋼利潤超180億元。 不僅提高了鋼鐵行業盈利能力, 為鋼鐵企業去杠杆、減輕債務負擔, 加快行業轉型發展創造了寬鬆的條件。

從最近政府控制電爐煉鋼建設, 就可以清楚地看出政府去產能的真實意圖。 不僅去過剩產能, 還要幫助行業走出虧損和盈利。

建立上下游企業、行業利潤結構的合理化, 為鋼鐵行業轉型發展創造條件。

2017年我國鋼鐵行業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點就是去過剩產能。 經過兩年的努力, 全國淘汰關停落後產能1.1億噸。 關停中頻爐廠家722戶, 涉及1.4億噸產能。

鋼鐵產能嚴重過剩的狀況基本得到了化解。 優化了鋼鐵產能, 尤其是建築鋼材的產能結構。 鋼鐵設備需要檢修, 一般75%的設備利用率就是國際較好的水準了。 實際上鋼鐵企業基本上是滿負荷生產, 設備利用率超過80%。 由於沒有粗鋼產能嚴重過剩壓力, 這個供需基本平衡關係實際上就是支撐未來鋼材市場價格高位波動的基礎性條件。 這就為鋼鐵行業未來建立產需平衡, 避免過度價格競爭, 鋼鐵價格高位波動, 行業市場健康發展奠定了基礎。

實際上鋼鐵、煤炭、有色行業嚴重虧損的局面反映了上下游行業利潤格局的嚴重失衡。 這不僅不利於這些行業轉型發展, 也對中國經濟全域穩定發展產生不利的負面影響。

政府通過去過剩產能, 幫助這些行業擺脫過度競爭怪圈, 走出虧損, 建立整體平衡的行業盈利格局是有利的。 實踐證明鋼鐵去產能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供給側改革重點已經從鋼鐵去產能調整到調整結構、轉型發展。 鋼鐵去產能取得階段性結果, 則意味著重大行業市場關係已經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 解決新的轉型發展, 深入供給測結構性改革所積累的矛盾關係己經提上日程, 這就是駕馭大勢。

但是鋼鐵行業經濟市場的形勢問題遠比這複雜深刻得多。 特別是鋼鐵企業轉型發展面臨許多重大任務。 供給側改革重點是全面協調的推動企業轉型發展, 全面推動解決企業發展戰略難題, 而不能把眼光僅僅集中在去過剩產能上。 不能把企業的轉型發展和供給側改革的重點認為就是去過剩產能。

例如破除所有制和資本經營體制利益格局限制,推動企業重組,提高產業集中度和競爭力,這是行業發展的大趨勢;

而發展非鋼產業,特別是國有大鋼鐵企業,讓企業包括勞動力在內的各種生產經營資源要素在社會化經濟佈局結構調整中得到合理配置,從而創造人均社會水準的勞動生產率。讓老國有企業徹底擺脫負擔重,擔負起創造區域經濟繁榮的社會責任;

堅持科技創新,讓產品在新技術,新領域、高品質,具有品牌優勢的競爭領域具有競爭優勢,建設現代鋼鐵供應鏈個大物流時代任務都是擺在鋼鐵和物流企業面前供給側改革的大趨勢。這也是重要的市場壓力。

隨著一帶一路和發展中國家經濟崛起,國際用鋼出現增加趨勢,透過中東戰亂,已經可以看出國際鋼鐵業的擴張發展正面臨緩緩增加趨勢。中國鋼鐵企業參與國際市場生產能力和供應鏈大物流佈局也是鋼鐵企業轉型發展的重要任務之一。

這些任務實際上是一項系統工程,但也需要重點突破。它的未來進程直接關係到企業的興衰。正是基於這些思考,我寫了鋼鐵供給側去產能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一文。其用意就是在供給側去產能取得階段性成果基礎上,期待政府將供給側改革重點轉向結構調整,全面推動鋼鐵行業深化改革,加快轉型發展。

正是這種明顯的經濟下行壓力和鋼鐵行業目前產能和需求基本平衡,以及鋼鐵行業高利潤狀態,國家發改委也調整了今後鋼鐵行業供給側改革指導思路:提出了2017年是鋼鐵去產能的攻堅之年,未來要全面推動供給側改革,促進企業轉型發展。同時提出未來將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統籌做好產能退出、職工安置、兼併重組、轉型升級、供需平衡和穩定價格等重點工作。

這就讓人們看清了政府今後對鋼鐵行業調控總基調將從去年的大張旗鼓的重點去產能,過渡到全面推動鋼鐵行業轉型發展的道路上來。切實解決企業轉型發展面臨的重大難題。但破解這些深層次經濟關係難題遠比想像難得多。政府目前也只停留在宣傳這個層面,遠不如去產能來的轟轟烈烈。而且很多轉型問題都涉及到政府轉變職能,如何破除傳統利益格局制約,實現資本經營轉型發展,進而促進生產經營的轉型發展問題。

二、中國鋼材出口存在“被增加”趨勢

鋼鐵市場面臨世界經濟大格局演變趨勢,國際用鋼增長趨勢決定了中國鋼材出口會再次顯示增加的趨勢。畢竟鋼材出口是調整國內市場供需平衡的重要因素力量,這種國內外經濟大格局變化的形勢發展也正深刻影響鋼鐵市場、鋼鐵行業和鋼鐵物流業。

尤其是當前一帶一路國家經濟已經顯示4.6%的較快增長趨勢。2016年,一帶一路的國家基本建設在建投資已經接近5000億美元。而且每年以超過1千億美元的速度增長。成為全球經濟最具有投資活力的地區。這些地區和國家的國際用鋼已經顯示了4%的快速增長勢頭。美國挑起的鋼鐵貿易戰會給世界鋼鐵市場增加負面因素,但難以阻擋國際鋼鐵業已經步入一個緩慢擴張期。

這種趨勢決定了2018年國際鋼材市場價格有走高的趨勢。 這種局面也為中國鋼鐵企業調整國際鋼鐵佈局結構,轉型發展,建設國際鋼鐵供應鏈物流,擴大鋼材出口,穩定國內鋼鐵供需關係。國內市場走出前兩個月這輪價格深跌後,價格回升並步入合理價格區域後,有利於保持價格的穩定運行,並提供了較長期的國際需求利好機遇。

據統計“一帶一路”沿線65個國家2015年的鋼鐵消費量3.4億噸,而產量為2.8億噸。2017年的鋼鐵消費量已經突破3,7億噸。印度,東南亞一些國家甚至出現了接近10%的用鋼增長,南美地區2017年也首次出現了用鋼增加。這種趨勢決定了中國鋼材出口回落30.5%只是階段性特徵,未來出口有增加趨勢。

受“轟轟烈烈”去產能和鋼材價格大幅上漲影響,我國已經連續一年半鋼材出口持續回落。2017年我國累計出口鋼材7543萬噸,同比下降30.5%。中國粗鋼產量占全球一半,但2016年我國累計出口鋼材10843萬噸。這個出口量僅占國際貿易量的四分之一。2017年下降到六分之一。即使出口大幅回落也沒有影響國內鋼材價格的一路走高。鋼材出口回落趨勢延續到今年的1月實際出口鋼材465萬噸。而同期國際主要產鋼國的鋼材出口是增加趨勢。

分析原因除了去年世界經濟低迷,國際鋼鐵貿易保護抬頭,反傾銷壓力制約了鋼材出口外,其實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國內大力去產能,引發鋼材價格大幅上漲幾近瘋狂,使一些鋼坯和鋼材品種價格與國際市場一度出現倒掛,這才是影響鋼材出口的重要原因。

為了鼓勵中國鋼材出口,自2018年1月1日起,政府取消棒材、螺紋鋼和線材的出口暫定關稅,降低200系熱軋不銹鋼卷、鋼錠、鋼坯及部分鐵合金等產品出口暫定關稅。2月份當月,全國鋼材出口量484.7萬噸,環比增加4.2%;進口量102.7萬噸,環比下降13.8%;淨出口鋼材折合粗鋼382萬噸,考慮2月天數,實際出口力度環比增加10.4%。已經顯示了出口增加趨勢。

由於政府不會繼續重演行政方式大規模“去產能”和中國鋼材總需求的緩緩回落,2018年鋼材出口形勢就成為直接影響鋼材市場價格能否高位平穩運行的重要因素。相信用不了多久,隨著國內鋼材市場近期價格大幅回落,需求疲軟壓力持續和市場價格的穩定運行;隨著國際鋼材市場價格的走高趨勢,中國鋼材出口會再次顯示增加的趨勢。畢竟鋼材出口是調整國內市場供需平衡的重要因素力量。這就決定了包括管業、特鋼、塗鍍行業在內的鋼鐵業要著眼長遠,一定要用創新合作模式,培育自己的跨境貿易。

三、鋼鐵總需求高位上“緩緩回落”

社會經濟轉型發展壓力將持續很長時期,主要經濟指標增速回落將影響鋼鐵總需求高位緩緩回落,並將以常態化趨勢影響鋼鐵市場。

2017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占世界經濟的比重為15%左右,比5年前提高3個百分點以上,穩居世界第二位,中國經濟總量達到82.7萬億人民幣,按年平均匯率折算超過12萬億美元。中國經濟已經進入轉型發展時期。消費增長對經濟的貢獻率已經達到60%。與鋼鐵市場需求關係密切的幾個主要經濟領域指標都出現了增速放緩的趨勢。如製造業生產總量進入了全面過剩階段。前幾年新建設鋼廠、建鋁廠都會產生GDP,現在這個機會沒有了。即使中西部地區仍存在很大經濟發展潛力和基建投資潛力,但是這些後發經濟地區增加製造業產能機會也受到國內總體產能過剩的制約。

同時2017年社會固定資產投資63.17萬億,但增速已經從幾年前的兩位數增長回落到7.2%。全年房地產開發投資109799億元,比上年增長7.0%。其中住宅投資75148億元,增長9.4%;辦公樓投資6761億元,增長3.5%;商業營業用房投資15640億元,下降1.2%。雖然今年新增高速公路5000公里,在建高鐵20條,投資超萬億,但今年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仍將低於去年。

我國經濟增長已經從高速轉向中速增長。三年前我曾寫過警惕經濟下行壓力的長期化。這恰恰是轉型發展的信號。這與經濟不好是兩回事。這是符合中國工業化、城市化發展到一定階段進入轉型期經濟發展規律的。

2017年我國經濟生產總量GDP為6.9%。今年經濟下行壓力將超過去年。前期因大宗商品漲價帶來的經濟數字利好將不復存在。政府公佈的經濟增長預計為6.5%。當前一種時髦提法是不要唯GDP。實際上是要通過轉型發展,加快中西部大區域經濟佈局調整,改善經濟社會結構。特別是改善民生,整治環境,改造農業,提升經濟發展品質和競爭力,促進社會經濟協調發展。但是畢竟GDP是世界衡量國家經濟發展實力的重要指標。正如特鋼行業要的是轉型發展的經濟競爭力,要的是社會協調發展的經濟。只有這樣中國經濟轉型發展才能取得真正的大步前進。

這種轉型經濟發展態勢必然導致我國粗鋼總消費、總產量出現緩緩回落趨勢。實際上,2014年我國粗鋼產量8.227億噸。2015年粗鋼產量8.04億噸,同比下降2.3%。如果再考慮當年出口增加,實際上已經顯示了我國用鋼總量高位回落趨勢。不過,據統計:2017年中國鋼材實際總消費量為7.25億噸,同比增長7.7%, 2017年我國粗鋼產量83173萬噸,同比增長5.7%。創歷史新高。不久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定軍山問我,您怎麼看

2017年以來統計粗鋼產量增長並不能反映真實的粗鋼總產量和總需求的的變化,處在轉型期的中國經濟面臨經濟下行壓力的長期化;固定資產投資已經顯示了明顯回落趨勢;鋼鐵需求實際上已經處在緩緩回落的大趨勢中。由於中國巨大潛在需求和經濟發展的不平衡,中國現階段用鋼總需求會保持高位小幅波動趨勢。抓住大量潛在需求短板,擴大投資是政府拉動和穩定經濟的重要措施。決定了中國鋼鐵總需求不會出現過山車式的變化。

但是2017年我國粗鋼產量有個奇怪的統計結果。粗鋼產量不降,反而增長的現象。這種現象會誤導人們對鋼鐵市場需求形勢的判斷。工信部苗部長答記者問時說今年粗鋼產量增長是供需決定的。實際上這是如何真實的評估這幾年中國粗鋼總產量和國內鋼材年度消費總量變化趨勢問題。

由於許多中頻爐地條鋼企業採取夜間生產,白天運向市場,而我國取締中頻爐產能已達到1.4億噸。保守產鋼量近6000萬噸。其中幾千萬噸地條鋼產量沒有納入國家統計資料。而在2017年上半年以前的一年多時間是我國關停中頻爐的高峰期。對於已經納入社會消費總量的地條鋼所占市場份額,只能由有統計的鋼鐵企業生產來補充。這就形成了從2016年底以來,統計的粗鋼總產量不降反而增長現象。國際鋼協在公佈全球2017年8月粗鋼產量時,分析中國粗鋼產量增加原因就採用了上述這個理由。從熱軋卷板、冷軋板產量同比幾乎沒有增加也可以看出,補充增產幾乎都集中在建築鋼材。這同去產能變化和有統計的粗鋼產量增長有直接的因果關係。這就預示著前幾年政府統計數字難以反映我國包括中頻爐在內的全部粗鋼產量和鋼材的社會表觀消費量。這就意味著我國歷史上粗鋼最高年產量不是8.227億噸,而是8.6-8.7億噸左右。

需要說明的是,去年下半年我國粗鋼產量已經基本不受地條鋼影響,統計數字開始反映我國真實的粗鋼月產量變化。雖然月產量年度同比仍受上年度取締地條鋼產量的影響而繼續增加。但是月度產量的環比已經顯示出回落趨勢。如果時間推到今年7—8月,我們就能取得一條反映鋼鐵生產緩緩回落趨勢的真實曲線。這條曲線的前推,我們不僅可以發現許多問題,更重要的是找到世界鋼鐵消費最大國家的一條有價值的鋼鐵消費飽和點前後的粗鋼產量、消費總量變化趨勢。很顯然這也是中國鋼鐵市場史上的一件大事。

正是這個原因,我在今年初一次會議上說,就是考古,也要考出中國粗鋼產量和鋼鐵消費的最高飽和點。但是我今天講粗鋼產量面臨緩緩回落趨勢是提醒人們重視粗鋼產量和我國鋼鐵消費緩緩回落趨勢對我國今後鋼鐵市場供需關係和價格走勢的影響。受固定資產投資回落影響,特別是建築鋼材的需求也會出現回落趨勢,甚至不排除今明兩年建築鋼材總需求會出現明顯回落趨勢。但是伴隨這個過程包括特鋼、管材在內的建築結構鋼材市場需求卻出現增加趨勢。

四、環保治汙二次“增壓”鋼鐵業

環境整治仍會使一些污染產能退出市場。也會給鋼鐵市場帶來價格活力的機會。同時我國電爐鋼建設速度加快也會為未來中國鋼鐵行業產能增長帶來新的壓力。

目前鋼鐵企業產能與總需求基本平衡。從統計的產能設備利用率已經遠高於西方國家。2018年國家政策主要是依法防止關停企業複產,依法監控產能置換,控制新產能專案建設。特別是國家品質監督總局制定了關於嚴打鋼鐵、水泥產品無證生產違法行為。大家很關心2018年中國的鋼鐵繼續去產能問題。經過兩年的政府去過剩產能已經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不能期待2018年政府繼續大力去產能,再次演繹2017年的鋼材價格瘋狂上漲走勢。

特別是十九屆三中全會拉開了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歷史序幕,降低政府運行成本,加快國家治理體系的現代化建設,破除制約發展的突出體制機制障礙。最近國家政府職能改革加大了力度。發改委將徹底取消具體事項審批職權,轉型宏觀規劃和政策研究。為從根本上破解深層次矛盾和問題,確保通過改革推動黨和國家事業繼續前進。其中一個重要問題就是政府要依法執政,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主導作用。這個資源是指市場經濟和企業的全部生產經營要素,也包括企業資本、產能、產量、兼併重組。但是重要的是培育市場調控機制建設。這正是當前的短板。

正是這種背景形勢,我們有理由認為,不能期待2018年政府繼續用行政方式大力去產能,刺激鋼材市場價格再次演繹2017年的瘋狂上漲走勢。也正是政府依法執政的改革方向,治理環境問題是中國經濟結構調整,企業轉型發展的重要任務。決定了未來政府會繼續長期依法加大環境治理力度。今年冬季取暖期限產措施,控制大氣污染取得了重要成果和經驗。國家領導最近講話說要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建立健全環境與健康監測、調查、風險評估制度,重點抓好空氣、土壤、水污染的防治,全面整治工業污染源,切實解決影響人民群眾健康的突出環境問題。國家環保部也提出了不僅要嚴控污染,還要從區域結構上加大環境整治的力度。大氣環境問題主要是污染問題和污染物超過環境容量問題。京津冀地區仍是我國大氣污染主要地區。河北省為了適應區域大氣環境容量控制目標,曾提出在鋼鐵企業集中的污染區縮減鋼鐵產能1000萬噸。據新華社消息,今年政府還要壓減鋼鐵產能3000萬噸。其中主要是從環保區域結構角度提出的。

今年因環保要求而組織錯峰生產措施還要實施,因區域環保問題整治關停、異地搬遷,產能置換而影響鋼鐵企業產能的事件還會發生。但本質上這是環保整治。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去過剩產能。

最近,環保部部長李幹傑指出:大氣污染形勢仍然嚴峻。京津冀仍然是大氣污染治理的主戰場。截至目前,環保部已經向京津冀28個城市發出322封督辦函,違法企業不整改將沒有退路。而地方政府不及時對違法企業進行清單整改的話或將被問責。其中僅唐山市、邯鄲等市已經出臺鋼鐵業2018年非採暖季錯峰生產方案,基礎限產比例10%-20%,以高爐生產能力為計總限產任務987.5萬噸。正是2018年政府依法加大環境整治力度,是大趨勢,會給鋼鐵市場帶來價格活力的機會。

不過,儘管政府目前從鞏固去產能成果角度,仍然沒有明確發展電爐煉鋼的政策。幾千萬噸在建電爐雖然受到政府的產能建設的控制,但總體仍是快速增長趨勢。畢竟中國已經步入廢鋼快速增長時期。“十三五”將是我國廢鋼鐵產業發展的重大轉折期,利用廢鋼冶煉電爐鋼還是會有個較大發展。

全球廢鋼煉鋼比呈現快速攀升態勢。2016年,我國即使考慮地條鋼,廢鋼煉鋼比也僅為 15.8%,電爐鋼比例僅為 6%。畢竟中國2017年廢鋼出口220.3萬噸,而2016年僅出口1000噸左右。相比全球的 34.2%,以及美國、日本、歐洲分別為 71.7%、54.8%。31.9%,廢鋼比水準差距較大,未來上升空間巨大。

2017年我國廢鋼消耗量達到 1.4億噸,廢鋼回收利用進入規範的新階段。據廢鋼行業協會資料顯示,經過多年發展,我國廢鋼資源保有量已達 80億噸。2016年社會產生廢鋼量達到 1.6-1.7億噸,加上鋼廠自產廢鋼,廢鋼總供應量超過 2億噸。我國進入廢鋼大規模使用期,廢鋼供應量已可支撐短流程法煉鋼大規模使用。預計 2020年廢鋼供應量將達到 2.7億,廢鋼供應充足。“十三五”將是我國廢鋼鐵產業發展的重大轉折期,隨著全國鋼鐵積蓄量的不斷增加,也是社會廢鋼資源量的重要攀升期,這將助力我國鋼鐵行業電爐生產能力加快建設。這對聊城管業如何通過創新模式,把握政策機遇,建立自己產業鏈和管坯生產基地,這確實是一個是值得重視的問題和機遇。

政府也鼓勵符合政策的企業擴大電爐鋼冶煉能力。但目前仍缺乏明確的政策。由於受到環境制約,政府的調控產能因素影響,不會出現爆發式增長。這就決定了中國鋼鐵產能會有一定的過剩壓力,但是鋼鐵企業仍具備依據市場需求控制產量的承受能力。實際上市場經濟行業產能必須具備一定的行業可以承受的過剩產能壓力。保持一定的市場競爭壓力。這是推動鋼鐵企業優勝劣汰,轉型發展的必要市場條件。也是推動市場運行機制建設的必要條件。

五、構建現代鋼鐵供應鏈“大物流”

我國傳統鋼鐵物流模式面臨轉型發展壓力,要加快建設現代鋼鐵供應鏈大物流,加快建設供需關係調整和市場穩定運行的市場機制建設。這直接關係到未來化解市場風險能力,維護市場價格穩定運行。

實際上,破解深層次市場矛盾關係,減少傳統物流的弊端,建設鋼鐵供應鏈大物流,已經成為直接影響鋼鐵市場運行態勢的重要因素。建設現代市場供需關係和價格穩定機制都同資本經營轉型發展有關。由於我今天談的是鋼鐵市場形勢和價格走勢問題。我就以這個鋼鐵供應鏈建設為例說明轉型發展對鋼鐵市場走勢的影響關係。

去產能為鋼材價格攀升創造了條件。歷時兩年的鋼材價格上漲,到去年12月中旬大螺紋鋼價格一度達到了5040元一噸。至於市場鋼材價位高低,不能同2008年和2011年比較,那是全球通漲高峰期,而目前經濟形勢不是。上千元高利潤必然刺激鋼廠增產,社會庫存增加,這是市場機制。

雖然中國鋼鐵電子商務幾十家,但仍停滯在網上鋼材交易模式。鋼廠、貿易商並沒有形成供應鏈意義上的風險共擔的為消費者服務的利益共同體。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鋼鐵供應鏈服務。中國鋼鐵市場仍然停留在十萬鋼貿商買賣鋼材的傳統貿易模式上。

去年12月下旬,鋼材市場價格高位上 演繹了價格大幅回落的趨勢。實際影響因素很多。但為什麼會去年12月以來鋼材市場價格大跌近千元呢?深層次原因就是,鋼貿商和鋼廠是各自獨立的市場經營主體。市場價格回落風險多年來只能由鋼貿商承擔。為規避風險,鋼貿商只能選擇競相降價,防止後期更大價格風險。這種傳統市場買賣機制,孤立無援的鋼貿商各自散兵為戰,難以形成市場價格風險共擔機制。一旦價格回落風險出現,兵敗如山。根本沒有合理價位的控制機制,也組織不起來控制價格回落的合理防線。因此價格深跌1000元,不能責怪具體經銷商,只能從市場缺乏價格穩定機制上找原因。

我們說市場鋼材物主是鋼貿商。市場漲價、跌價的利益或風險損失是鋼貿商。而漲價後高價位利益是鋼廠的,跌價後低價位損失也是鋼廠的。鋼廠和鋼貿商有共同的利益,但傳統物流體制卻沒有風險共擔,利益共用的機制。也沒有現代鋼鐵物流服務體制的穩定市場價格機制力量。目前寶武集團大力發展協力廠商物流,推動鋼廠,鋼貿商、電子商務在加快現代鋼鐵供應鏈物流建設中的整合,反映的就是這種趨勢。

實際上十年前十幾萬鋼貿商都盈利,這幾年盈利環境越來越困難,許多中小鋼貿上紛紛退市,大鋼貿商也面臨許多經營困境。這實際上都反映在常態化市場形勢下,物流模式轉型發展的壓力在增加。正是針對目前的傳統市場流通體制,面對市場價格回落風險,鋼廠要善待鋼貿商。還記得O7年華北五鋼廠引領市場嗎?一個多月前針對這次鋼價大跌我寫到:鋼廠只能減產,降價,如果許多市場矛盾得到了化解。價格一定會很快回升。

畢竟鋼貿商嚴重虧損壓力也是拉升價格的重耍動力。其基本支撐條件是去產能已經使產能嚴重過剩狀況得到了基本解決。鋼鐵企業有能力調控產量,主導價格。但是必須處理好市場關係。這也是影響市場走勢的重要原因。當時有人說鋼廠加大自銷。從供應鏈改革意義上說,鋼廠投入供應鏈建設沒錯,但針對當時的市場價格回落風險,就錯了,市場價會更底,鋼廠怎麼辦。因此,如何儘快處理好當時複雜的市場利益關係,對鋼鐵市場走出當前風 險困境就顯得很重要了。拖下去很難走出這輪市場價格風險震盪。

鋼貿商市場經營越來越感到經營成本越來越高,想發展難,賺錢難。其實正是這種中國市場經濟發展階段性特點趨勢成為倒逼鋼貿商轉型發展,創新鋼鐵供應鏈物流服務模式的動力。依靠新模式的競爭力優勢擴大經營規模和盈利模式。很清楚;市場艱難經營與轉型發展是壓在鋼貿商肩上的兩個重擔。

傳統銷售模式正在面臨歷史性的衰落。鋼鐵供應鏈新型服務模式在創新中逐步實現鋼貿行業的轉型發展,最終形成鋼鐵供應鏈整體市場服務競爭優勢。這就清楚地告訴我們:未來的市場競爭力不是現在意義上的大鋼貿商,而是新的鋼鐵供應鏈服務模式形成的規模效應,服務競爭力和市場品牌影響力。鋼廠和鋼貿企業家已經深深感到中國鋼鐵物流轉型發展的壓力。

全面把握創新鋼鐵供應鏈物流的三個重點領域,在融合、協調發展中走出做強的道路。第一,發展戰略融合與合作,整合鋼鐵供應鏈各環節資源要素,增強供應鏈整體服務競爭力;第二,加快推進鋼鐵供應鏈與電子商務的深度融合,讓現代鋼鐵供應鏈大物流插上騰飛的翅膀;第三,培育大區域鋼材市場現代鋼鐵供應鏈是鋼貿商投入鋼鐵物流改革建設的重點。

六、2018鋼鐵市場“穩中震盪”前行

歷經去年全年的借助於政府轟轟烈烈“去產能”和市場資源壓力不大,鋼材市場價格一路瘋狂。螺紋鋼價格也從2015年底的不到2000元狂漲到5000元/噸。在11月環保限產、減產,但需求也回落的常態化形勢下,鋼材市場價格開始了高位震盪回落。這次市場鋼價深跌近千元,鋼貿商損失慘重。鋼廠價格一度倒掛,加上市場對疲軟的恐慌,嚴重影響鋼貿商冬儲積極性。

一月份山東張洪林寫了山東鋼廠冬儲政策落地,市場對節後充滿期待。市場情緒很快得到了調整。我在轉發時說:只耍鋼廠價格下調基本到位,鋼廠價格政策充分考慮到市場回落風險,這波市場價格深跌的矛盾就基本化解了。由於鋼貿商的嚴重虧損壓力實際上也是價格拉漲動力,等待的就是一波價格上升行情,這也符合鋼廠利益。市場的這種認識實際上就是看到了產能平衡關係對價格走出低谷回升的基礎性支撐作用。據中鋼網資料統計,各地鋼材市場價格震盪上漲的走勢中,其中邯鄲地區的螺紋漲幅最高,達310元。其主要動力就是環保限產。

但對市場期望值過高,也使庫存猛漲到1900萬噸,鋼材社會庫存明顯高於歷史上800萬噸的正常水準。高庫存風險讓市場失去了價格活力。同時許多鋼廠上拉鋼材價格超過了30O元,在市場疲軟中,高庫存風險下價格再度回落,也出現了價格倒掛,這些因素讓市場失去了價格活力。在今年市場需求疲軟大格局難改的趨勢中,即使近期華北因環保明顯加大關停力度中,市場也失去了去年的價格活力,反映遲緩無力。而且還面臨歷史上多次出現的四,五月鋼價回落風險。

福建泉卅一位網友告訴我她庫存每噸已虧200元,向我怎麼看市場,怎麼應對市場。鋼廠下調價格,拉開丁冬儲序幕,市場關係矛盾化解和鋼貿商前期鋼價下跌1000元的虧損壓力會使市場演譯一波上漲行情。目標達到了。

面對這種賭價格形成的高庫存市場病態,只有鋼貿商不慌,不賭,在出貨中,下降庫存,增加鋼廠誠產壓力和價格市場關係調整才能避免後期價格大幅回落風險,才能抓住環保減產機遇適度提高價格,保持今年市場在大趨勢穩定中震盪前行的良好態勢。

今年3月山東聊城會議上我說,鋼貿商面對高庫存和複雜市場形勢,不要慌,利用出貨機會降低庫存,降低市場風險。實際冬儲以來,雖然市場價格面臨高庫存,需求疲軟的壓力,但是鋼貿商在鋼廠配合下,頑強博弈,不慌不賭,利用出貨減少庫存風險。而不是通過恐慌性爭相降價促銷方式去庫存。實際上,儘管市場價格面臨回落壓力,但鋼貿商在鋼廠配合下主動降庫存方式,避免了價格大幅下跌。小幅回落波動態勢也避免了大的價格損失。

低庫存狀態不會出現鋼材價格大幅連跌走勢,只會是價格上漲之後演繹價格小幅波動回落,而迊來新的市場消費平衡。這表明較低的社會庫存不僅是市場風險的安全屏障,也讓市場具有把握機遇、拉高價格的活力。同時由於目前市場價格期望值較高,鋼鐵需求減弱,鋼材市場價格較大幅度的漲跌震盪的振幅會顯示慢慢縮小趨勢。但是在產需平衡,低庫存有利基礎性條件下的鋼材市場價格會抓住市場機會,保持小幅波動大趨勢。

根據最新資料,四月初的一周,鋼材社會庫存環比降6.5%社會庫存單周下降117萬噸,創13年以來最大降幅。本周社會庫存總量1680.2萬噸,為13年來單周最大降幅。儘管庫存仍處高位,但回落趨勢明顯。隨著四月市場出貨增加,庫存大幅回落趨勢刺激了市場這幾天價格小幅回升和景氣度增加。但是由於需求疲軟趨勢未改,商家還是要密切關注社會庫存變數及鋼廠庫存的變化情況。

影響市場價格的不僅有庫存因素,也有市場信心因素。在當前價格波動回升趨勢中,鋼貿商要繼續把庫存降到合理水準。畢竟需求疲軟是大趨勢。只有庫存合理回落才能降低市場風險,增強市場價格活力。

從市場經濟關係深層次原因看,鋼貿商和鋼廠是各自獨立的市場經營主體。市場鋼材物主是鋼貿商。市場漲價、跌價的利益或風險損失是鋼貿商的。而漲價後高價位利益是鋼廠的,跌價後低價位損失也是鋼廠的。鋼廠和鋼貿商有共同的利益,但傳統物流體制卻沒有風險共擔,利益共用的機制。也沒有現代鋼鐵物流服務體制的穩定市場價格機制力量。這就告訴我們去庫存,降低市場風險是鋼廠和鋼貿商的共同責任。

目前鋼貿商,鋼廠都意識到降底社會庫存,恢復市場價格活力的重要性,由於鋼廠過剩產能壓力不大,按現在這個市場和鋼廠庫存回落趨勢,這個目標能達到。這種趨勢避免了三月鋼價連續深跌。一但庫存明顯下降,盡菅市場需求疲軟常態化,但市場穩定的基礎性條件具備。這點很重要。應對未來市場風險,鋼廠和鋼貿商一定能從容應對和創造鋼材市場震盪中平穩運行的良好態勢。

我國正處在經濟轉型發展的關鍵時期。經濟增速放緩是大趨勢。2018年我國經濟增長目標已經從去年的6.9%調整到6.5%。去年63萬億的投資增速僅在7%左右顯示緩緩回落,房地產投資的回落,都預示著我國鋼鐵總需求已經步入了緩緩回落時期。這種常態化的大趨勢在市場反映上就是需求、交易疲軟常態化。

但是由於2017年的大力去產能,鋼鐵設備利用率已經超過80%,遠高於世界工業國家的水準。沒有嚴重產能過剩的壓力,鋼廠為保持合理利潤 不會演繹前幾年的鋼廠過度價格競爭。可以做到控制產量保持市場資源的供需平衡。這就為價格在合理區間的穩定運行提供了基礎性支撐。

至於鐵礦石價格走勢,我曾多次說過,2017年全年進口鐵礦石是10.75億噸,同比增長了5%。港口庫存突破1.6億噸。很顯然鐵礦石過剩和高庫存壓力決定了2018年鐵礦石市場價格只能依鋼價而動。只要鋼價平穩波動,鐵礦石市場就會顯示下行壓力,因此不會對鋼材市場價格產生上漲推力。

至於從前面分析的中美貿易戰可以得出結論,不論未來如何演繹,談判是解決問題的出路,也不會對鋼鐵市場有大的影響。特別是一帶一路沿線六十多個國家總體經濟增長在加快,用鋼顯示了4%的增長趨勢。我國今年鋼材出口會出現增加趨勢。據海關總署資料,3月中國出口鋼材565.1萬噸,環比增長16.6%,在2月按日出口計算己經顯示了10%的增長,3月鋼材出口再次增加趨勢已經十分明顯。這對今年鋼市穩定運行是利好趨勢。

2018年我國明顯加大了環保整治力度。河北省15家城市鋼鐵企業,2020年前完成搬遷或全部關停!全省錯峰限產力度不減,僅邯鄲武安就保持50%的減產力度。在環保壓力下,壓產三千萬噸產能會給市場帶來機會,這也決定了今年鋼市在渡過目前底部市場重大關係調整後,市場價格會步入穩步震盪的良好趨勢。

應對這種大趨勢,建議鋼廠還是要堅持控制產量,維護市場資源的產需平衡。鋼貿商也要把握住對降低庫存總量控制,這有利於維護這波鋼材市場價格上漲中有限度的景氣度。防止因出貨壓力增加而產生新的市場風險。我今天講的重點是市場形勢和未來鋼鐵市場價格走勢。但是我用較長內容講了與市場形勢和價格走勢有關的企業轉型發展問題。其實這也是當前鋼鐵市場形勢的複雜性。實際上鋼廠和鋼貿商面臨的轉型發展壓力和風險遠遠大於未來鋼鐵市場價格走勢的風險。不僅如此,隱藏在轉型壓力下深層次矛盾關係解決的如何,市場運行機制建設和現代鋼鐵供應鏈物流建設問題如何實現突破性發展,實際上這都關係到鋼貿商的命運,直接或間接影響市場供需和價格穩定關係。搞清這些影響關係,才能駕馭市場大勢。其實這也是當前鋼鐵市場形勢的複雜性。

七、美國搞貿易戰:預示美國霸權“衰落”

美國提高鋼鐵進口關稅使世界貿易戰面臨一觸即發嚴峻形勢,對世界經濟將產生負面影響,但阻擋不了世界開放貿易的發展格局。

美國挑起的鋼鐵貿易戰曾經震動了世界,但還不到兩個月時間,美國貿易戰政策攻勢就經歷了挑起鋼鐵貿易戰,遭到全球反對,也動搖了美國同盟關係;目標轉向對華貿易戰遭到中國致命反擊,美國市場陷入恐慌,股市大跌。從經濟結構上,美國貿易逆差根源上顯示了美國經濟的薄弱軟肋。雖然新的1000億美元徵稅似乎加劇了中美貿易對抗,也顯示了美國霸權衰落中瘋狂性一面。但錯判形勢的不利局面和美國市場恐慌持續,終將會使雙方迫不得已進入談判解決貿易糾紛問題的階段。

1、世界經濟格局變化趨勢,美元霸權衰落趨勢,國內製造業萎縮,超前消費,貿易逆差,20萬億美債難以增長,使美國面臨很大壓力和危機感。大趨勢美國改變不了,要解決美國的貿易逆差只能從國內政策上找出路。

2、中國和一帶一路國家經濟崛起,是大趨勢。是引領世界經濟的動力,西方國家只能融入這個洪流才能為本國經濟拓展發展空間。德國前外賬費舍爾說歐洲避免沉淪的話說的很清楚。但兩種新舊世界經濟秩序的博弈,雖然最終是融合發展,建立全球治理體系。但是發展過程,特別是美國代表的這種西方霸權和舊秩序博弈不會輕易退出歷史舞臺。

3、中國崛起是新秩序的中流砥柱。決定了美國打壓、遏制中國是必然的。美國挑起的貿易戰,矛頭直指中國,你是躲不過去的。但他有兩重性。有瘋狂博弈的一面,也有被打痛了不得不尋求談判解決的一面。

4、從鋼鐵貿易戰可以看出,即撕裂西方霸權體系,卻對一帶一路經濟崛起沒有大的影響力。只起了動員世界反對貿易戰的共識和力量。正是中美經濟結構差異,這也決定美國打貿易戰受傷害大的是美國,而不是中國。貿易戰沒有贏家不完全對。應該說都受到損失。但是美國輸得更慘 ,中國和代表世界新經濟秩序的力量一定能打贏這場貿易戰。從美國期貨股市大跌,市場恐慌,反對聲一片,就看出了美國沒有打貿易戰的資本力量。

5、貿易戰對世界經濟影響是負面的,中國反對貿易戰代表的是世界新經濟秩序建設的力量。是歷史的前進。我們一定要放到這個大格局中來認識中美貿易戰。美國發動的這場貿易戰完全不同於上個世紀三十年代的時代經濟背景,那是只在西方工業國家之間發生的沒有贏家的貿易戰,經濟大蕭條導致二次世界大戰。但現在時代變了,美國根本沒有力量挑戰發展中國家經濟崛起的力量。天時、地利、任何都不占,美國不輸雖輸。這是新時代,新格局的力量與美國霸權利益的博弈。我們被迫只有堅決打贏中美貿易戰,打痛紙老虎,才能爭取談判解決貿易糾紛的正確前途。這符合歷史潮流。

6、面對不甘衰敗的美國霸權主義,以鬥爭求團結則團結存,以妥協求團結,則團結亡。經過幾輪較量,特朗普說與中國永遠是好朋友可以看出,談判的前途是存在的。對鋼鐵市場的影響不會大。

預訂《鏖戰·破局:鋼鐵供給側改革與流通創新法則》

不能把企業的轉型發展和供給側改革的重點認為就是去過剩產能。

例如破除所有制和資本經營體制利益格局限制,推動企業重組,提高產業集中度和競爭力,這是行業發展的大趨勢;

而發展非鋼產業,特別是國有大鋼鐵企業,讓企業包括勞動力在內的各種生產經營資源要素在社會化經濟佈局結構調整中得到合理配置,從而創造人均社會水準的勞動生產率。讓老國有企業徹底擺脫負擔重,擔負起創造區域經濟繁榮的社會責任;

堅持科技創新,讓產品在新技術,新領域、高品質,具有品牌優勢的競爭領域具有競爭優勢,建設現代鋼鐵供應鏈個大物流時代任務都是擺在鋼鐵和物流企業面前供給側改革的大趨勢。這也是重要的市場壓力。

隨著一帶一路和發展中國家經濟崛起,國際用鋼出現增加趨勢,透過中東戰亂,已經可以看出國際鋼鐵業的擴張發展正面臨緩緩增加趨勢。中國鋼鐵企業參與國際市場生產能力和供應鏈大物流佈局也是鋼鐵企業轉型發展的重要任務之一。

這些任務實際上是一項系統工程,但也需要重點突破。它的未來進程直接關係到企業的興衰。正是基於這些思考,我寫了鋼鐵供給側去產能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一文。其用意就是在供給側去產能取得階段性成果基礎上,期待政府將供給側改革重點轉向結構調整,全面推動鋼鐵行業深化改革,加快轉型發展。

正是這種明顯的經濟下行壓力和鋼鐵行業目前產能和需求基本平衡,以及鋼鐵行業高利潤狀態,國家發改委也調整了今後鋼鐵行業供給側改革指導思路:提出了2017年是鋼鐵去產能的攻堅之年,未來要全面推動供給側改革,促進企業轉型發展。同時提出未來將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統籌做好產能退出、職工安置、兼併重組、轉型升級、供需平衡和穩定價格等重點工作。

這就讓人們看清了政府今後對鋼鐵行業調控總基調將從去年的大張旗鼓的重點去產能,過渡到全面推動鋼鐵行業轉型發展的道路上來。切實解決企業轉型發展面臨的重大難題。但破解這些深層次經濟關係難題遠比想像難得多。政府目前也只停留在宣傳這個層面,遠不如去產能來的轟轟烈烈。而且很多轉型問題都涉及到政府轉變職能,如何破除傳統利益格局制約,實現資本經營轉型發展,進而促進生產經營的轉型發展問題。

二、中國鋼材出口存在“被增加”趨勢

鋼鐵市場面臨世界經濟大格局演變趨勢,國際用鋼增長趨勢決定了中國鋼材出口會再次顯示增加的趨勢。畢竟鋼材出口是調整國內市場供需平衡的重要因素力量,這種國內外經濟大格局變化的形勢發展也正深刻影響鋼鐵市場、鋼鐵行業和鋼鐵物流業。

尤其是當前一帶一路國家經濟已經顯示4.6%的較快增長趨勢。2016年,一帶一路的國家基本建設在建投資已經接近5000億美元。而且每年以超過1千億美元的速度增長。成為全球經濟最具有投資活力的地區。這些地區和國家的國際用鋼已經顯示了4%的快速增長勢頭。美國挑起的鋼鐵貿易戰會給世界鋼鐵市場增加負面因素,但難以阻擋國際鋼鐵業已經步入一個緩慢擴張期。

這種趨勢決定了2018年國際鋼材市場價格有走高的趨勢。 這種局面也為中國鋼鐵企業調整國際鋼鐵佈局結構,轉型發展,建設國際鋼鐵供應鏈物流,擴大鋼材出口,穩定國內鋼鐵供需關係。國內市場走出前兩個月這輪價格深跌後,價格回升並步入合理價格區域後,有利於保持價格的穩定運行,並提供了較長期的國際需求利好機遇。

據統計“一帶一路”沿線65個國家2015年的鋼鐵消費量3.4億噸,而產量為2.8億噸。2017年的鋼鐵消費量已經突破3,7億噸。印度,東南亞一些國家甚至出現了接近10%的用鋼增長,南美地區2017年也首次出現了用鋼增加。這種趨勢決定了中國鋼材出口回落30.5%只是階段性特徵,未來出口有增加趨勢。

受“轟轟烈烈”去產能和鋼材價格大幅上漲影響,我國已經連續一年半鋼材出口持續回落。2017年我國累計出口鋼材7543萬噸,同比下降30.5%。中國粗鋼產量占全球一半,但2016年我國累計出口鋼材10843萬噸。這個出口量僅占國際貿易量的四分之一。2017年下降到六分之一。即使出口大幅回落也沒有影響國內鋼材價格的一路走高。鋼材出口回落趨勢延續到今年的1月實際出口鋼材465萬噸。而同期國際主要產鋼國的鋼材出口是增加趨勢。

分析原因除了去年世界經濟低迷,國際鋼鐵貿易保護抬頭,反傾銷壓力制約了鋼材出口外,其實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國內大力去產能,引發鋼材價格大幅上漲幾近瘋狂,使一些鋼坯和鋼材品種價格與國際市場一度出現倒掛,這才是影響鋼材出口的重要原因。

為了鼓勵中國鋼材出口,自2018年1月1日起,政府取消棒材、螺紋鋼和線材的出口暫定關稅,降低200系熱軋不銹鋼卷、鋼錠、鋼坯及部分鐵合金等產品出口暫定關稅。2月份當月,全國鋼材出口量484.7萬噸,環比增加4.2%;進口量102.7萬噸,環比下降13.8%;淨出口鋼材折合粗鋼382萬噸,考慮2月天數,實際出口力度環比增加10.4%。已經顯示了出口增加趨勢。

由於政府不會繼續重演行政方式大規模“去產能”和中國鋼材總需求的緩緩回落,2018年鋼材出口形勢就成為直接影響鋼材市場價格能否高位平穩運行的重要因素。相信用不了多久,隨著國內鋼材市場近期價格大幅回落,需求疲軟壓力持續和市場價格的穩定運行;隨著國際鋼材市場價格的走高趨勢,中國鋼材出口會再次顯示增加的趨勢。畢竟鋼材出口是調整國內市場供需平衡的重要因素力量。這就決定了包括管業、特鋼、塗鍍行業在內的鋼鐵業要著眼長遠,一定要用創新合作模式,培育自己的跨境貿易。

三、鋼鐵總需求高位上“緩緩回落”

社會經濟轉型發展壓力將持續很長時期,主要經濟指標增速回落將影響鋼鐵總需求高位緩緩回落,並將以常態化趨勢影響鋼鐵市場。

2017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占世界經濟的比重為15%左右,比5年前提高3個百分點以上,穩居世界第二位,中國經濟總量達到82.7萬億人民幣,按年平均匯率折算超過12萬億美元。中國經濟已經進入轉型發展時期。消費增長對經濟的貢獻率已經達到60%。與鋼鐵市場需求關係密切的幾個主要經濟領域指標都出現了增速放緩的趨勢。如製造業生產總量進入了全面過剩階段。前幾年新建設鋼廠、建鋁廠都會產生GDP,現在這個機會沒有了。即使中西部地區仍存在很大經濟發展潛力和基建投資潛力,但是這些後發經濟地區增加製造業產能機會也受到國內總體產能過剩的制約。

同時2017年社會固定資產投資63.17萬億,但增速已經從幾年前的兩位數增長回落到7.2%。全年房地產開發投資109799億元,比上年增長7.0%。其中住宅投資75148億元,增長9.4%;辦公樓投資6761億元,增長3.5%;商業營業用房投資15640億元,下降1.2%。雖然今年新增高速公路5000公里,在建高鐵20條,投資超萬億,但今年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仍將低於去年。

我國經濟增長已經從高速轉向中速增長。三年前我曾寫過警惕經濟下行壓力的長期化。這恰恰是轉型發展的信號。這與經濟不好是兩回事。這是符合中國工業化、城市化發展到一定階段進入轉型期經濟發展規律的。

2017年我國經濟生產總量GDP為6.9%。今年經濟下行壓力將超過去年。前期因大宗商品漲價帶來的經濟數字利好將不復存在。政府公佈的經濟增長預計為6.5%。當前一種時髦提法是不要唯GDP。實際上是要通過轉型發展,加快中西部大區域經濟佈局調整,改善經濟社會結構。特別是改善民生,整治環境,改造農業,提升經濟發展品質和競爭力,促進社會經濟協調發展。但是畢竟GDP是世界衡量國家經濟發展實力的重要指標。正如特鋼行業要的是轉型發展的經濟競爭力,要的是社會協調發展的經濟。只有這樣中國經濟轉型發展才能取得真正的大步前進。

這種轉型經濟發展態勢必然導致我國粗鋼總消費、總產量出現緩緩回落趨勢。實際上,2014年我國粗鋼產量8.227億噸。2015年粗鋼產量8.04億噸,同比下降2.3%。如果再考慮當年出口增加,實際上已經顯示了我國用鋼總量高位回落趨勢。不過,據統計:2017年中國鋼材實際總消費量為7.25億噸,同比增長7.7%, 2017年我國粗鋼產量83173萬噸,同比增長5.7%。創歷史新高。不久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定軍山問我,您怎麼看

2017年以來統計粗鋼產量增長並不能反映真實的粗鋼總產量和總需求的的變化,處在轉型期的中國經濟面臨經濟下行壓力的長期化;固定資產投資已經顯示了明顯回落趨勢;鋼鐵需求實際上已經處在緩緩回落的大趨勢中。由於中國巨大潛在需求和經濟發展的不平衡,中國現階段用鋼總需求會保持高位小幅波動趨勢。抓住大量潛在需求短板,擴大投資是政府拉動和穩定經濟的重要措施。決定了中國鋼鐵總需求不會出現過山車式的變化。

但是2017年我國粗鋼產量有個奇怪的統計結果。粗鋼產量不降,反而增長的現象。這種現象會誤導人們對鋼鐵市場需求形勢的判斷。工信部苗部長答記者問時說今年粗鋼產量增長是供需決定的。實際上這是如何真實的評估這幾年中國粗鋼總產量和國內鋼材年度消費總量變化趨勢問題。

由於許多中頻爐地條鋼企業採取夜間生產,白天運向市場,而我國取締中頻爐產能已達到1.4億噸。保守產鋼量近6000萬噸。其中幾千萬噸地條鋼產量沒有納入國家統計資料。而在2017年上半年以前的一年多時間是我國關停中頻爐的高峰期。對於已經納入社會消費總量的地條鋼所占市場份額,只能由有統計的鋼鐵企業生產來補充。這就形成了從2016年底以來,統計的粗鋼總產量不降反而增長現象。國際鋼協在公佈全球2017年8月粗鋼產量時,分析中國粗鋼產量增加原因就採用了上述這個理由。從熱軋卷板、冷軋板產量同比幾乎沒有增加也可以看出,補充增產幾乎都集中在建築鋼材。這同去產能變化和有統計的粗鋼產量增長有直接的因果關係。這就預示著前幾年政府統計數字難以反映我國包括中頻爐在內的全部粗鋼產量和鋼材的社會表觀消費量。這就意味著我國歷史上粗鋼最高年產量不是8.227億噸,而是8.6-8.7億噸左右。

需要說明的是,去年下半年我國粗鋼產量已經基本不受地條鋼影響,統計數字開始反映我國真實的粗鋼月產量變化。雖然月產量年度同比仍受上年度取締地條鋼產量的影響而繼續增加。但是月度產量的環比已經顯示出回落趨勢。如果時間推到今年7—8月,我們就能取得一條反映鋼鐵生產緩緩回落趨勢的真實曲線。這條曲線的前推,我們不僅可以發現許多問題,更重要的是找到世界鋼鐵消費最大國家的一條有價值的鋼鐵消費飽和點前後的粗鋼產量、消費總量變化趨勢。很顯然這也是中國鋼鐵市場史上的一件大事。

正是這個原因,我在今年初一次會議上說,就是考古,也要考出中國粗鋼產量和鋼鐵消費的最高飽和點。但是我今天講粗鋼產量面臨緩緩回落趨勢是提醒人們重視粗鋼產量和我國鋼鐵消費緩緩回落趨勢對我國今後鋼鐵市場供需關係和價格走勢的影響。受固定資產投資回落影響,特別是建築鋼材的需求也會出現回落趨勢,甚至不排除今明兩年建築鋼材總需求會出現明顯回落趨勢。但是伴隨這個過程包括特鋼、管材在內的建築結構鋼材市場需求卻出現增加趨勢。

四、環保治汙二次“增壓”鋼鐵業

環境整治仍會使一些污染產能退出市場。也會給鋼鐵市場帶來價格活力的機會。同時我國電爐鋼建設速度加快也會為未來中國鋼鐵行業產能增長帶來新的壓力。

目前鋼鐵企業產能與總需求基本平衡。從統計的產能設備利用率已經遠高於西方國家。2018年國家政策主要是依法防止關停企業複產,依法監控產能置換,控制新產能專案建設。特別是國家品質監督總局制定了關於嚴打鋼鐵、水泥產品無證生產違法行為。大家很關心2018年中國的鋼鐵繼續去產能問題。經過兩年的政府去過剩產能已經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不能期待2018年政府繼續大力去產能,再次演繹2017年的鋼材價格瘋狂上漲走勢。

特別是十九屆三中全會拉開了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歷史序幕,降低政府運行成本,加快國家治理體系的現代化建設,破除制約發展的突出體制機制障礙。最近國家政府職能改革加大了力度。發改委將徹底取消具體事項審批職權,轉型宏觀規劃和政策研究。為從根本上破解深層次矛盾和問題,確保通過改革推動黨和國家事業繼續前進。其中一個重要問題就是政府要依法執政,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主導作用。這個資源是指市場經濟和企業的全部生產經營要素,也包括企業資本、產能、產量、兼併重組。但是重要的是培育市場調控機制建設。這正是當前的短板。

正是這種背景形勢,我們有理由認為,不能期待2018年政府繼續用行政方式大力去產能,刺激鋼材市場價格再次演繹2017年的瘋狂上漲走勢。也正是政府依法執政的改革方向,治理環境問題是中國經濟結構調整,企業轉型發展的重要任務。決定了未來政府會繼續長期依法加大環境治理力度。今年冬季取暖期限產措施,控制大氣污染取得了重要成果和經驗。國家領導最近講話說要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建立健全環境與健康監測、調查、風險評估制度,重點抓好空氣、土壤、水污染的防治,全面整治工業污染源,切實解決影響人民群眾健康的突出環境問題。國家環保部也提出了不僅要嚴控污染,還要從區域結構上加大環境整治的力度。大氣環境問題主要是污染問題和污染物超過環境容量問題。京津冀地區仍是我國大氣污染主要地區。河北省為了適應區域大氣環境容量控制目標,曾提出在鋼鐵企業集中的污染區縮減鋼鐵產能1000萬噸。據新華社消息,今年政府還要壓減鋼鐵產能3000萬噸。其中主要是從環保區域結構角度提出的。

今年因環保要求而組織錯峰生產措施還要實施,因區域環保問題整治關停、異地搬遷,產能置換而影響鋼鐵企業產能的事件還會發生。但本質上這是環保整治。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去過剩產能。

最近,環保部部長李幹傑指出:大氣污染形勢仍然嚴峻。京津冀仍然是大氣污染治理的主戰場。截至目前,環保部已經向京津冀28個城市發出322封督辦函,違法企業不整改將沒有退路。而地方政府不及時對違法企業進行清單整改的話或將被問責。其中僅唐山市、邯鄲等市已經出臺鋼鐵業2018年非採暖季錯峰生產方案,基礎限產比例10%-20%,以高爐生產能力為計總限產任務987.5萬噸。正是2018年政府依法加大環境整治力度,是大趨勢,會給鋼鐵市場帶來價格活力的機會。

不過,儘管政府目前從鞏固去產能成果角度,仍然沒有明確發展電爐煉鋼的政策。幾千萬噸在建電爐雖然受到政府的產能建設的控制,但總體仍是快速增長趨勢。畢竟中國已經步入廢鋼快速增長時期。“十三五”將是我國廢鋼鐵產業發展的重大轉折期,利用廢鋼冶煉電爐鋼還是會有個較大發展。

全球廢鋼煉鋼比呈現快速攀升態勢。2016年,我國即使考慮地條鋼,廢鋼煉鋼比也僅為 15.8%,電爐鋼比例僅為 6%。畢竟中國2017年廢鋼出口220.3萬噸,而2016年僅出口1000噸左右。相比全球的 34.2%,以及美國、日本、歐洲分別為 71.7%、54.8%。31.9%,廢鋼比水準差距較大,未來上升空間巨大。

2017年我國廢鋼消耗量達到 1.4億噸,廢鋼回收利用進入規範的新階段。據廢鋼行業協會資料顯示,經過多年發展,我國廢鋼資源保有量已達 80億噸。2016年社會產生廢鋼量達到 1.6-1.7億噸,加上鋼廠自產廢鋼,廢鋼總供應量超過 2億噸。我國進入廢鋼大規模使用期,廢鋼供應量已可支撐短流程法煉鋼大規模使用。預計 2020年廢鋼供應量將達到 2.7億,廢鋼供應充足。“十三五”將是我國廢鋼鐵產業發展的重大轉折期,隨著全國鋼鐵積蓄量的不斷增加,也是社會廢鋼資源量的重要攀升期,這將助力我國鋼鐵行業電爐生產能力加快建設。這對聊城管業如何通過創新模式,把握政策機遇,建立自己產業鏈和管坯生產基地,這確實是一個是值得重視的問題和機遇。

政府也鼓勵符合政策的企業擴大電爐鋼冶煉能力。但目前仍缺乏明確的政策。由於受到環境制約,政府的調控產能因素影響,不會出現爆發式增長。這就決定了中國鋼鐵產能會有一定的過剩壓力,但是鋼鐵企業仍具備依據市場需求控制產量的承受能力。實際上市場經濟行業產能必須具備一定的行業可以承受的過剩產能壓力。保持一定的市場競爭壓力。這是推動鋼鐵企業優勝劣汰,轉型發展的必要市場條件。也是推動市場運行機制建設的必要條件。

五、構建現代鋼鐵供應鏈“大物流”

我國傳統鋼鐵物流模式面臨轉型發展壓力,要加快建設現代鋼鐵供應鏈大物流,加快建設供需關係調整和市場穩定運行的市場機制建設。這直接關係到未來化解市場風險能力,維護市場價格穩定運行。

實際上,破解深層次市場矛盾關係,減少傳統物流的弊端,建設鋼鐵供應鏈大物流,已經成為直接影響鋼鐵市場運行態勢的重要因素。建設現代市場供需關係和價格穩定機制都同資本經營轉型發展有關。由於我今天談的是鋼鐵市場形勢和價格走勢問題。我就以這個鋼鐵供應鏈建設為例說明轉型發展對鋼鐵市場走勢的影響關係。

去產能為鋼材價格攀升創造了條件。歷時兩年的鋼材價格上漲,到去年12月中旬大螺紋鋼價格一度達到了5040元一噸。至於市場鋼材價位高低,不能同2008年和2011年比較,那是全球通漲高峰期,而目前經濟形勢不是。上千元高利潤必然刺激鋼廠增產,社會庫存增加,這是市場機制。

雖然中國鋼鐵電子商務幾十家,但仍停滯在網上鋼材交易模式。鋼廠、貿易商並沒有形成供應鏈意義上的風險共擔的為消費者服務的利益共同體。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鋼鐵供應鏈服務。中國鋼鐵市場仍然停留在十萬鋼貿商買賣鋼材的傳統貿易模式上。

去年12月下旬,鋼材市場價格高位上 演繹了價格大幅回落的趨勢。實際影響因素很多。但為什麼會去年12月以來鋼材市場價格大跌近千元呢?深層次原因就是,鋼貿商和鋼廠是各自獨立的市場經營主體。市場價格回落風險多年來只能由鋼貿商承擔。為規避風險,鋼貿商只能選擇競相降價,防止後期更大價格風險。這種傳統市場買賣機制,孤立無援的鋼貿商各自散兵為戰,難以形成市場價格風險共擔機制。一旦價格回落風險出現,兵敗如山。根本沒有合理價位的控制機制,也組織不起來控制價格回落的合理防線。因此價格深跌1000元,不能責怪具體經銷商,只能從市場缺乏價格穩定機制上找原因。

我們說市場鋼材物主是鋼貿商。市場漲價、跌價的利益或風險損失是鋼貿商。而漲價後高價位利益是鋼廠的,跌價後低價位損失也是鋼廠的。鋼廠和鋼貿商有共同的利益,但傳統物流體制卻沒有風險共擔,利益共用的機制。也沒有現代鋼鐵物流服務體制的穩定市場價格機制力量。目前寶武集團大力發展協力廠商物流,推動鋼廠,鋼貿商、電子商務在加快現代鋼鐵供應鏈物流建設中的整合,反映的就是這種趨勢。

實際上十年前十幾萬鋼貿商都盈利,這幾年盈利環境越來越困難,許多中小鋼貿上紛紛退市,大鋼貿商也面臨許多經營困境。這實際上都反映在常態化市場形勢下,物流模式轉型發展的壓力在增加。正是針對目前的傳統市場流通體制,面對市場價格回落風險,鋼廠要善待鋼貿商。還記得O7年華北五鋼廠引領市場嗎?一個多月前針對這次鋼價大跌我寫到:鋼廠只能減產,降價,如果許多市場矛盾得到了化解。價格一定會很快回升。

畢竟鋼貿商嚴重虧損壓力也是拉升價格的重耍動力。其基本支撐條件是去產能已經使產能嚴重過剩狀況得到了基本解決。鋼鐵企業有能力調控產量,主導價格。但是必須處理好市場關係。這也是影響市場走勢的重要原因。當時有人說鋼廠加大自銷。從供應鏈改革意義上說,鋼廠投入供應鏈建設沒錯,但針對當時的市場價格回落風險,就錯了,市場價會更底,鋼廠怎麼辦。因此,如何儘快處理好當時複雜的市場利益關係,對鋼鐵市場走出當前風 險困境就顯得很重要了。拖下去很難走出這輪市場價格風險震盪。

鋼貿商市場經營越來越感到經營成本越來越高,想發展難,賺錢難。其實正是這種中國市場經濟發展階段性特點趨勢成為倒逼鋼貿商轉型發展,創新鋼鐵供應鏈物流服務模式的動力。依靠新模式的競爭力優勢擴大經營規模和盈利模式。很清楚;市場艱難經營與轉型發展是壓在鋼貿商肩上的兩個重擔。

傳統銷售模式正在面臨歷史性的衰落。鋼鐵供應鏈新型服務模式在創新中逐步實現鋼貿行業的轉型發展,最終形成鋼鐵供應鏈整體市場服務競爭優勢。這就清楚地告訴我們:未來的市場競爭力不是現在意義上的大鋼貿商,而是新的鋼鐵供應鏈服務模式形成的規模效應,服務競爭力和市場品牌影響力。鋼廠和鋼貿企業家已經深深感到中國鋼鐵物流轉型發展的壓力。

全面把握創新鋼鐵供應鏈物流的三個重點領域,在融合、協調發展中走出做強的道路。第一,發展戰略融合與合作,整合鋼鐵供應鏈各環節資源要素,增強供應鏈整體服務競爭力;第二,加快推進鋼鐵供應鏈與電子商務的深度融合,讓現代鋼鐵供應鏈大物流插上騰飛的翅膀;第三,培育大區域鋼材市場現代鋼鐵供應鏈是鋼貿商投入鋼鐵物流改革建設的重點。

六、2018鋼鐵市場“穩中震盪”前行

歷經去年全年的借助於政府轟轟烈烈“去產能”和市場資源壓力不大,鋼材市場價格一路瘋狂。螺紋鋼價格也從2015年底的不到2000元狂漲到5000元/噸。在11月環保限產、減產,但需求也回落的常態化形勢下,鋼材市場價格開始了高位震盪回落。這次市場鋼價深跌近千元,鋼貿商損失慘重。鋼廠價格一度倒掛,加上市場對疲軟的恐慌,嚴重影響鋼貿商冬儲積極性。

一月份山東張洪林寫了山東鋼廠冬儲政策落地,市場對節後充滿期待。市場情緒很快得到了調整。我在轉發時說:只耍鋼廠價格下調基本到位,鋼廠價格政策充分考慮到市場回落風險,這波市場價格深跌的矛盾就基本化解了。由於鋼貿商的嚴重虧損壓力實際上也是價格拉漲動力,等待的就是一波價格上升行情,這也符合鋼廠利益。市場的這種認識實際上就是看到了產能平衡關係對價格走出低谷回升的基礎性支撐作用。據中鋼網資料統計,各地鋼材市場價格震盪上漲的走勢中,其中邯鄲地區的螺紋漲幅最高,達310元。其主要動力就是環保限產。

但對市場期望值過高,也使庫存猛漲到1900萬噸,鋼材社會庫存明顯高於歷史上800萬噸的正常水準。高庫存風險讓市場失去了價格活力。同時許多鋼廠上拉鋼材價格超過了30O元,在市場疲軟中,高庫存風險下價格再度回落,也出現了價格倒掛,這些因素讓市場失去了價格活力。在今年市場需求疲軟大格局難改的趨勢中,即使近期華北因環保明顯加大關停力度中,市場也失去了去年的價格活力,反映遲緩無力。而且還面臨歷史上多次出現的四,五月鋼價回落風險。

福建泉卅一位網友告訴我她庫存每噸已虧200元,向我怎麼看市場,怎麼應對市場。鋼廠下調價格,拉開丁冬儲序幕,市場關係矛盾化解和鋼貿商前期鋼價下跌1000元的虧損壓力會使市場演譯一波上漲行情。目標達到了。

面對這種賭價格形成的高庫存市場病態,只有鋼貿商不慌,不賭,在出貨中,下降庫存,增加鋼廠誠產壓力和價格市場關係調整才能避免後期價格大幅回落風險,才能抓住環保減產機遇適度提高價格,保持今年市場在大趨勢穩定中震盪前行的良好態勢。

今年3月山東聊城會議上我說,鋼貿商面對高庫存和複雜市場形勢,不要慌,利用出貨機會降低庫存,降低市場風險。實際冬儲以來,雖然市場價格面臨高庫存,需求疲軟的壓力,但是鋼貿商在鋼廠配合下,頑強博弈,不慌不賭,利用出貨減少庫存風險。而不是通過恐慌性爭相降價促銷方式去庫存。實際上,儘管市場價格面臨回落壓力,但鋼貿商在鋼廠配合下主動降庫存方式,避免了價格大幅下跌。小幅回落波動態勢也避免了大的價格損失。

低庫存狀態不會出現鋼材價格大幅連跌走勢,只會是價格上漲之後演繹價格小幅波動回落,而迊來新的市場消費平衡。這表明較低的社會庫存不僅是市場風險的安全屏障,也讓市場具有把握機遇、拉高價格的活力。同時由於目前市場價格期望值較高,鋼鐵需求減弱,鋼材市場價格較大幅度的漲跌震盪的振幅會顯示慢慢縮小趨勢。但是在產需平衡,低庫存有利基礎性條件下的鋼材市場價格會抓住市場機會,保持小幅波動大趨勢。

根據最新資料,四月初的一周,鋼材社會庫存環比降6.5%社會庫存單周下降117萬噸,創13年以來最大降幅。本周社會庫存總量1680.2萬噸,為13年來單周最大降幅。儘管庫存仍處高位,但回落趨勢明顯。隨著四月市場出貨增加,庫存大幅回落趨勢刺激了市場這幾天價格小幅回升和景氣度增加。但是由於需求疲軟趨勢未改,商家還是要密切關注社會庫存變數及鋼廠庫存的變化情況。

影響市場價格的不僅有庫存因素,也有市場信心因素。在當前價格波動回升趨勢中,鋼貿商要繼續把庫存降到合理水準。畢竟需求疲軟是大趨勢。只有庫存合理回落才能降低市場風險,增強市場價格活力。

從市場經濟關係深層次原因看,鋼貿商和鋼廠是各自獨立的市場經營主體。市場鋼材物主是鋼貿商。市場漲價、跌價的利益或風險損失是鋼貿商的。而漲價後高價位利益是鋼廠的,跌價後低價位損失也是鋼廠的。鋼廠和鋼貿商有共同的利益,但傳統物流體制卻沒有風險共擔,利益共用的機制。也沒有現代鋼鐵物流服務體制的穩定市場價格機制力量。這就告訴我們去庫存,降低市場風險是鋼廠和鋼貿商的共同責任。

目前鋼貿商,鋼廠都意識到降底社會庫存,恢復市場價格活力的重要性,由於鋼廠過剩產能壓力不大,按現在這個市場和鋼廠庫存回落趨勢,這個目標能達到。這種趨勢避免了三月鋼價連續深跌。一但庫存明顯下降,盡菅市場需求疲軟常態化,但市場穩定的基礎性條件具備。這點很重要。應對未來市場風險,鋼廠和鋼貿商一定能從容應對和創造鋼材市場震盪中平穩運行的良好態勢。

我國正處在經濟轉型發展的關鍵時期。經濟增速放緩是大趨勢。2018年我國經濟增長目標已經從去年的6.9%調整到6.5%。去年63萬億的投資增速僅在7%左右顯示緩緩回落,房地產投資的回落,都預示著我國鋼鐵總需求已經步入了緩緩回落時期。這種常態化的大趨勢在市場反映上就是需求、交易疲軟常態化。

但是由於2017年的大力去產能,鋼鐵設備利用率已經超過80%,遠高於世界工業國家的水準。沒有嚴重產能過剩的壓力,鋼廠為保持合理利潤 不會演繹前幾年的鋼廠過度價格競爭。可以做到控制產量保持市場資源的供需平衡。這就為價格在合理區間的穩定運行提供了基礎性支撐。

至於鐵礦石價格走勢,我曾多次說過,2017年全年進口鐵礦石是10.75億噸,同比增長了5%。港口庫存突破1.6億噸。很顯然鐵礦石過剩和高庫存壓力決定了2018年鐵礦石市場價格只能依鋼價而動。只要鋼價平穩波動,鐵礦石市場就會顯示下行壓力,因此不會對鋼材市場價格產生上漲推力。

至於從前面分析的中美貿易戰可以得出結論,不論未來如何演繹,談判是解決問題的出路,也不會對鋼鐵市場有大的影響。特別是一帶一路沿線六十多個國家總體經濟增長在加快,用鋼顯示了4%的增長趨勢。我國今年鋼材出口會出現增加趨勢。據海關總署資料,3月中國出口鋼材565.1萬噸,環比增長16.6%,在2月按日出口計算己經顯示了10%的增長,3月鋼材出口再次增加趨勢已經十分明顯。這對今年鋼市穩定運行是利好趨勢。

2018年我國明顯加大了環保整治力度。河北省15家城市鋼鐵企業,2020年前完成搬遷或全部關停!全省錯峰限產力度不減,僅邯鄲武安就保持50%的減產力度。在環保壓力下,壓產三千萬噸產能會給市場帶來機會,這也決定了今年鋼市在渡過目前底部市場重大關係調整後,市場價格會步入穩步震盪的良好趨勢。

應對這種大趨勢,建議鋼廠還是要堅持控制產量,維護市場資源的產需平衡。鋼貿商也要把握住對降低庫存總量控制,這有利於維護這波鋼材市場價格上漲中有限度的景氣度。防止因出貨壓力增加而產生新的市場風險。我今天講的重點是市場形勢和未來鋼鐵市場價格走勢。但是我用較長內容講了與市場形勢和價格走勢有關的企業轉型發展問題。其實這也是當前鋼鐵市場形勢的複雜性。實際上鋼廠和鋼貿商面臨的轉型發展壓力和風險遠遠大於未來鋼鐵市場價格走勢的風險。不僅如此,隱藏在轉型壓力下深層次矛盾關係解決的如何,市場運行機制建設和現代鋼鐵供應鏈物流建設問題如何實現突破性發展,實際上這都關係到鋼貿商的命運,直接或間接影響市場供需和價格穩定關係。搞清這些影響關係,才能駕馭市場大勢。其實這也是當前鋼鐵市場形勢的複雜性。

七、美國搞貿易戰:預示美國霸權“衰落”

美國提高鋼鐵進口關稅使世界貿易戰面臨一觸即發嚴峻形勢,對世界經濟將產生負面影響,但阻擋不了世界開放貿易的發展格局。

美國挑起的鋼鐵貿易戰曾經震動了世界,但還不到兩個月時間,美國貿易戰政策攻勢就經歷了挑起鋼鐵貿易戰,遭到全球反對,也動搖了美國同盟關係;目標轉向對華貿易戰遭到中國致命反擊,美國市場陷入恐慌,股市大跌。從經濟結構上,美國貿易逆差根源上顯示了美國經濟的薄弱軟肋。雖然新的1000億美元徵稅似乎加劇了中美貿易對抗,也顯示了美國霸權衰落中瘋狂性一面。但錯判形勢的不利局面和美國市場恐慌持續,終將會使雙方迫不得已進入談判解決貿易糾紛問題的階段。

1、世界經濟格局變化趨勢,美元霸權衰落趨勢,國內製造業萎縮,超前消費,貿易逆差,20萬億美債難以增長,使美國面臨很大壓力和危機感。大趨勢美國改變不了,要解決美國的貿易逆差只能從國內政策上找出路。

2、中國和一帶一路國家經濟崛起,是大趨勢。是引領世界經濟的動力,西方國家只能融入這個洪流才能為本國經濟拓展發展空間。德國前外賬費舍爾說歐洲避免沉淪的話說的很清楚。但兩種新舊世界經濟秩序的博弈,雖然最終是融合發展,建立全球治理體系。但是發展過程,特別是美國代表的這種西方霸權和舊秩序博弈不會輕易退出歷史舞臺。

3、中國崛起是新秩序的中流砥柱。決定了美國打壓、遏制中國是必然的。美國挑起的貿易戰,矛頭直指中國,你是躲不過去的。但他有兩重性。有瘋狂博弈的一面,也有被打痛了不得不尋求談判解決的一面。

4、從鋼鐵貿易戰可以看出,即撕裂西方霸權體系,卻對一帶一路經濟崛起沒有大的影響力。只起了動員世界反對貿易戰的共識和力量。正是中美經濟結構差異,這也決定美國打貿易戰受傷害大的是美國,而不是中國。貿易戰沒有贏家不完全對。應該說都受到損失。但是美國輸得更慘 ,中國和代表世界新經濟秩序的力量一定能打贏這場貿易戰。從美國期貨股市大跌,市場恐慌,反對聲一片,就看出了美國沒有打貿易戰的資本力量。

5、貿易戰對世界經濟影響是負面的,中國反對貿易戰代表的是世界新經濟秩序建設的力量。是歷史的前進。我們一定要放到這個大格局中來認識中美貿易戰。美國發動的這場貿易戰完全不同於上個世紀三十年代的時代經濟背景,那是只在西方工業國家之間發生的沒有贏家的貿易戰,經濟大蕭條導致二次世界大戰。但現在時代變了,美國根本沒有力量挑戰發展中國家經濟崛起的力量。天時、地利、任何都不占,美國不輸雖輸。這是新時代,新格局的力量與美國霸權利益的博弈。我們被迫只有堅決打贏中美貿易戰,打痛紙老虎,才能爭取談判解決貿易糾紛的正確前途。這符合歷史潮流。

6、面對不甘衰敗的美國霸權主義,以鬥爭求團結則團結存,以妥協求團結,則團結亡。經過幾輪較量,特朗普說與中國永遠是好朋友可以看出,談判的前途是存在的。對鋼鐵市場的影響不會大。

預訂《鏖戰·破局:鋼鐵供給側改革與流通創新法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