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系列報導之淮安:台資高地“高”在哪

航拍淮安清江浦

淮安, 這個昔日的漕運樞紐、鹽運要衝, 如今正站在開發開放、台資集聚的“風口浪尖”。

從最初400多個台資項目的初始發展期,

到實聯化工、敏實集團、達方電子、膳魔師等知名台企紛紛進駐的快速發展期, 淮安台資項目一直以“加速度”增長。 至2017年底, 該市累計設立台資項目1275個, 總投資181.5億美元。 淮安已成為長江以北知名台資企業落戶最多的地級市, 也是大陸台資集聚最快的地區之一。

在台資高地這一城市名片的巨大“磁場”下, 一大批高新技術企業、相關配套企業紛紛進駐淮安, 推動了關聯行業、上下游產業的發展, 呈現出產業集群集聚發展、產業鏈不斷拉長的聯動發展態勢。

曾幾何時, 淮安的工業被人戲稱為“一瓶酒、一盒煙, 再加一台拖拉機”, 而今卻在新型工業化大道上闊步前行, 其中的奧秘在何處?台資高地究竟“高”在哪?

富士康科技集團

高點規劃 招大引強

“4+2”優勢特色產業加快集聚

走進淮安高新區, 映入眼簾的是一幢幢現代化廠房和一處處火熱的項目建設場景, 令人心潮澎湃的是微風中矗立著的一個個“高大上”的企業。

“項目一期投入120億元, 已經落成即將投產, 計畫三期總投資達400多億元。

”在德淮半導體積體電路晶片專案建設現場, 德淮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 專案全部建成後, 將徹底打破我國高端圖像感測器晶片基本依賴進口的局面。

距德淮公司不遠處, 總投資130億元的江蘇時代芯存相變記憶體項目已完成一期投資。 來自臺灣的公司CTO蘇水金告訴記者, 該公司是中國第一家、世界第四家能夠研發和生產相變記憶體的高科技企業, 將填補中國在記憶體方面研發和生產的空白。 其技術與IBM共同研發, 領先全球, 相比傳統記憶體和快閃記憶體, 具有高容量儲存、高密度讀寫, 速度快、耐久性強等優點, 讀寫速率和次數均是傳統晶片的1000倍以上。

隨著時代芯存、德淮半導體、中璟航太半導體等一批重大項目的落地,

一個千億級“半導體新城”已在淮安悄然崛起, 這也將成為淮安電子資訊產業提升層次、增強競爭力的重要支撐。

四年前, 淮安明確提出, 重點打造鹽化工、特鋼、電子資訊、食品四大主導產業和高端裝備製造、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兩大戰略性新興產業, 加速形成以“4+2”產業為主體的現代工業體系。 “去年淮安實施‘4+2’優勢特色產業億元項目159個、總投資543億元, 產業集聚度進一步提升。 ”淮安市經信委綜合處處長範志堅說。

為了打造這一現代工業體系, 淮安人付出了艱苦的努力:頒發了《關於淮安“4+2”優勢特色產業做大做強的實施方案》, 明確總體思路;成立市“4+2”優勢特色產業發展領導小組, 按照“一個產業、一個規劃、一個政策、一套班子”要求,

協調解決產業發展中的重大問題;多措並舉招大引強, 加大對新引進“4+2”產業重大專案的獎勵力度;強化政策扶持, 進一步整合現有產業發展引導資金, 重點扶持“4+2”優勢特色產業發展……

淮安敏實電動汽車生產車間

聚力創新 節能降耗

轉型升級綠色發展成效彰顯

在淮安澳洋順昌光電技術有限公司採訪時,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近年來該公司人才隊伍建設頻獲“省雙創人才”“省科技副總”“淮上英才”“蘇北計畫”等殊榮,同時公司也承載著“省科技成果轉化”“省新興產業戰略引導資金”等項目的執行。

高端人才隊伍的不斷壯大為該企業轉型升級注入源源不斷的力量。事實上,高度重視人才和創新已成為淮安大多數企業的共識。去年淮安大中型工業企業和規上高新技術企業研發機構建有率達86.36%,較上年提高10個百分點,新增市級以上企業“兩站三中心”114家,新增省科技小巨人企業8戶、專精特新產品14件。

放大到全市發展層面,企業重視人才和創新的結果,是產業層次和環保水準的提檔升級,進一步推動了該市綠色轉型發展。淮安市發改委副主任高金寶介紹說,去年淮安持續優化人才政策機制,出臺22條人才新政,區域創新能力不斷增強,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增長12%,科技進步貢獻率55%。

轉型的核心在於創新,而這並非淮安綠色轉型發展的唯一抓手。去年,淮安1100餘戶企業實施了技術改造,部分企業利潤增長達30%以上;關停化工生產企業41戶,關停整治10蒸噸以下燃煤小鍋爐858台;推動節能降耗,節約標準煤8萬噸……

仔細梳理淮安轉型綠色發展的舉措和成效,不難發現這樣一條脈絡:引進高端人才、高科技企業,達到“插柳成蔭”的效果;鼓勵現有企業就地技術改造,收到“老樹開花”的成效;淘汰落後產能,實現“騰籠換鳥”的目的。

效能提速 言出必諾

“101%服務”鑄就淮安服務品牌

台資集聚新高地現已成為淮安一張奪目的城市名片,在這張名片背後又有多少不為人知的故事?

梧桐樹參天,鳳滿枝頭鬧。在淮安市發改委專案管理處處長姜生田眼中,一隻只台資“金鳳凰”之所以紛紛選擇淮安這棵“梧桐樹”,絕非偶然。

這一點,在江蘇時代芯存半導體有限公司得到了證實。該公司公共關係部工作人員邢國彥告訴記者,時代芯存專案從簽約到開工僅用時8天,從開工到封頂不到9個月,這充分體現了“淮安速度”,公司當初選擇淮安正是看中這一點。

實際上,這種“淮安速度”還有很多很多。“富士康”從開工到投產,僅僅295天;“台玻”項目從立項、環評到審批完結只用了18個月;旺旺食品落戶淮安後,短短幾年間又投資建設了神旺大酒店等多個專案……

“淮安速度”的背後,是該市創新理念提出的“101%服務”,即政府對投資者提出的合理合法要求做到100%滿足,同時再多為企業提供一份貼心服務和驚喜。

在淮安,除了招商,軟服務也是考核的硬指標。“1億元以上的項目,由1名處級幹部專門靠上服務,3天完成材料審核,專案從立項到施工許可,不能超過50個工作日。”姜生田說。

“政府會安排專人幫我們解決各種問題。”德淮半導體有限公司公共關係部經理黃偉高興地說,政府的承諾都如期兌現了,真正做到以101%的服務,讓客商100%滿意。

淮安還實行“清單服務制”,對企業提出的問題列出清單,解決一件,媒體上公示一件,有一件不解決也過不了關。據介紹,每家掛鉤單位的所有服務實績都要在《淮安日報》和軟環境之窗網站進行公示,接受群眾和服務物件的監督。

如今,在淮安各級幹部看來,打造台資高地,就是在打造服務“高地”,因為“服務企業是政府的天職,而由客商口碑鑄成的‘101%服務流動紅旗’則是最高榮譽”這樣一理念已經在他們心中深深紮根。

■記者劄記

搶抓機遇是個技術活

行走在淮安大地,我們感受著這塊土地的滄桑巨變和幹部群眾只爭朝夕的精神風貌,感歎著歷史機遇疊加在這片土地上的勃勃生機。面對“台資北遷”的重大契機,淮安人依靠自己的信心和決心,選擇了迎頭而上、披荊斬棘,書就了一篇台資集聚發展的華美篇章。

從“富士康”到德淮半導體,每一個龍頭型企業的落戶,都帶來了一條產業鏈,產業鏈的集聚又造就了一個產業園,從而形成一個個千億級產業板塊,而產業板塊的形成反過來又成為吸聚資本的強磁場。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無論是產業佈局,還是城市建設,淮安都清晰地顯現出規劃起點高、大手筆、成片開發、相互配套的特點以及“轉型升級”的考慮,這必將為該市可持續發展提供取之不竭的動力。

採訪中,記者能清晰地感受到,“服務”絕不是淮安各級幹部掛在嘴邊的一句口號,而是踏踏實實的作風。他們突破了思想觀念上的“天塹”,化消極等靠為主動融入,敞開心扉與客商交朋友,放下身段為企業服務,使全市上下的思想、發展緊跟時代的節拍。

臨沂日報記者 柏建波

轉型升級綠色發展成效彰顯

在淮安澳洋順昌光電技術有限公司採訪時,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近年來該公司人才隊伍建設頻獲“省雙創人才”“省科技副總”“淮上英才”“蘇北計畫”等殊榮,同時公司也承載著“省科技成果轉化”“省新興產業戰略引導資金”等項目的執行。

高端人才隊伍的不斷壯大為該企業轉型升級注入源源不斷的力量。事實上,高度重視人才和創新已成為淮安大多數企業的共識。去年淮安大中型工業企業和規上高新技術企業研發機構建有率達86.36%,較上年提高10個百分點,新增市級以上企業“兩站三中心”114家,新增省科技小巨人企業8戶、專精特新產品14件。

放大到全市發展層面,企業重視人才和創新的結果,是產業層次和環保水準的提檔升級,進一步推動了該市綠色轉型發展。淮安市發改委副主任高金寶介紹說,去年淮安持續優化人才政策機制,出臺22條人才新政,區域創新能力不斷增強,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增長12%,科技進步貢獻率55%。

轉型的核心在於創新,而這並非淮安綠色轉型發展的唯一抓手。去年,淮安1100餘戶企業實施了技術改造,部分企業利潤增長達30%以上;關停化工生產企業41戶,關停整治10蒸噸以下燃煤小鍋爐858台;推動節能降耗,節約標準煤8萬噸……

仔細梳理淮安轉型綠色發展的舉措和成效,不難發現這樣一條脈絡:引進高端人才、高科技企業,達到“插柳成蔭”的效果;鼓勵現有企業就地技術改造,收到“老樹開花”的成效;淘汰落後產能,實現“騰籠換鳥”的目的。

效能提速 言出必諾

“101%服務”鑄就淮安服務品牌

台資集聚新高地現已成為淮安一張奪目的城市名片,在這張名片背後又有多少不為人知的故事?

梧桐樹參天,鳳滿枝頭鬧。在淮安市發改委專案管理處處長姜生田眼中,一隻只台資“金鳳凰”之所以紛紛選擇淮安這棵“梧桐樹”,絕非偶然。

這一點,在江蘇時代芯存半導體有限公司得到了證實。該公司公共關係部工作人員邢國彥告訴記者,時代芯存專案從簽約到開工僅用時8天,從開工到封頂不到9個月,這充分體現了“淮安速度”,公司當初選擇淮安正是看中這一點。

實際上,這種“淮安速度”還有很多很多。“富士康”從開工到投產,僅僅295天;“台玻”項目從立項、環評到審批完結只用了18個月;旺旺食品落戶淮安後,短短幾年間又投資建設了神旺大酒店等多個專案……

“淮安速度”的背後,是該市創新理念提出的“101%服務”,即政府對投資者提出的合理合法要求做到100%滿足,同時再多為企業提供一份貼心服務和驚喜。

在淮安,除了招商,軟服務也是考核的硬指標。“1億元以上的項目,由1名處級幹部專門靠上服務,3天完成材料審核,專案從立項到施工許可,不能超過50個工作日。”姜生田說。

“政府會安排專人幫我們解決各種問題。”德淮半導體有限公司公共關係部經理黃偉高興地說,政府的承諾都如期兌現了,真正做到以101%的服務,讓客商100%滿意。

淮安還實行“清單服務制”,對企業提出的問題列出清單,解決一件,媒體上公示一件,有一件不解決也過不了關。據介紹,每家掛鉤單位的所有服務實績都要在《淮安日報》和軟環境之窗網站進行公示,接受群眾和服務物件的監督。

如今,在淮安各級幹部看來,打造台資高地,就是在打造服務“高地”,因為“服務企業是政府的天職,而由客商口碑鑄成的‘101%服務流動紅旗’則是最高榮譽”這樣一理念已經在他們心中深深紮根。

■記者劄記

搶抓機遇是個技術活

行走在淮安大地,我們感受著這塊土地的滄桑巨變和幹部群眾只爭朝夕的精神風貌,感歎著歷史機遇疊加在這片土地上的勃勃生機。面對“台資北遷”的重大契機,淮安人依靠自己的信心和決心,選擇了迎頭而上、披荊斬棘,書就了一篇台資集聚發展的華美篇章。

從“富士康”到德淮半導體,每一個龍頭型企業的落戶,都帶來了一條產業鏈,產業鏈的集聚又造就了一個產業園,從而形成一個個千億級產業板塊,而產業板塊的形成反過來又成為吸聚資本的強磁場。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無論是產業佈局,還是城市建設,淮安都清晰地顯現出規劃起點高、大手筆、成片開發、相互配套的特點以及“轉型升級”的考慮,這必將為該市可持續發展提供取之不竭的動力。

採訪中,記者能清晰地感受到,“服務”絕不是淮安各級幹部掛在嘴邊的一句口號,而是踏踏實實的作風。他們突破了思想觀念上的“天塹”,化消極等靠為主動融入,敞開心扉與客商交朋友,放下身段為企業服務,使全市上下的思想、發展緊跟時代的節拍。

臨沂日報記者 柏建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