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家居>正文

中國互聯網家裝行業研究報告

核心觀點

1.互聯網家裝是對家裝產業鏈的整合與優化。

2.互聯網家裝行業快速發展, 2017年市場規模達2461.2億。

3.服務鏈與供應鏈是互聯網家裝競爭關鍵點。

4.互聯網家裝流量是基礎、品質是核心、技術是未來:早期互聯網家裝重點在行銷獲客, 對家裝行業的改變十分有限。 隨著行業逐漸回歸本質, 出現了以下新變化:1)行業信任感重塑, 2)企業逐漸深入產業鏈3)新技術提高效率4)家居消費場景發生變化。

一、概念界定

互聯網家裝是對產業鏈的整合與優化

互聯網家裝:站在產業鏈視角, 利用互聯網思維與技術, 通過去仲介化、去管道化及標準化等方式, 提升產業效率, 降低產業成本, 為家裝消費者提供室內設計、建材家居、硬裝施工、軟裝配飾等服務。

點擊查看大圖更清晰☝

二、中國互聯網家裝行業發展背景

地產黃金十年大量住房庫存, 奠定家裝行業產值基礎

我國住宅地產在經歷了多年高速增長之後開始小幅回落, 但從住宅施工面積、竣工面積兩大指標來看, 仍維持在較高水準。 2016年全社會住宅施工面積66.1億平方米, 竣工面積17.1億平方米。 地產行業黃金時期的高速增長為裝修行業積累了大量庫存, 穩定的新增住宅面積夯實了家裝市場成長的基礎。

點擊查看大圖更清晰☝

存量+增量雙輪驅動, 二手房裝修大有可為

家裝行業處於地產後週期, 裝修需求主要來源於兩個方面:一是新建住房的初始裝修需求;二是存量住房改造或更新需求。 2017年, 我國二手房交易額占比達35.3%,

受政策調控影響, 較2016年略有下降。 但從整體來看, 二手房市場的深度和廣度都在進一步提升:一線城市二手房占比進一步提高, 越來越多的二線城市二手房交易占比超過新房, 進入存量房時代, 2017年共計有24座城市二手房成交套數超過新房。 隨著一二線城市二手房交易占比不斷增加, 既有住宅整體和局部的更新改造服務需求不斷擴大, 二手房裝修進入加速釋放期。 三四線城市新房銷售熱度持續, 在去庫存的政策引導以及熱點城市的溢出效應催化下, 家裝市場的生長土壤依然肥沃。

點擊查看大圖更清晰☝

中國家裝行業市場規模持續增長, 年複合增長率12.5%

根據中國建築裝飾協會統計, 2016年我國建築裝飾行業完成工程總產值達3.7萬億元, 其中住宅建築裝飾行業實現總產值1.8萬億元, 同比增長7.2%。 相較于2011年1.0萬億元的總產值, 年複合增長率高達12.5%, 家裝行業發展空間廣闊。

點擊查看大圖更清晰☝

傳統家裝行業困境:大行業小企業,技術落後,效率低下

家裝行業呈現典型的“大行業、小企業”的特徵。根據中國建築裝飾協會資料,2016年建築裝飾裝修全行業企業數量約13.2萬家,傳統家裝龍頭企業東易日盛2016年全年營收約30億,僅占整個家裝市場的0.2%。

行業極端分散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由於行業准入門檻低,與成千上萬的正式註冊的家裝企業一起競爭的,還有無數的“馬路遊擊隊”。行業缺乏相對統一的口碑或誠信體系。行業整體的汙名化,缺乏口碑效應導致眾多企業將時間、成本與精力花費在獲取用戶上,眾多小企業沒有有力的宣傳管道,轉而通過壓低價格的方式吸引使用者。低價策略下品質無法保障,行業普遍汙名化,存在著“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

此外,家裝行業標準不成體系,服務品質很大程度上依賴于設計師、施工工人的個人能力,工人團隊缺乏系統的管理與訓練,也沒有規範的資質執照等形式可以依賴,流動性很大,難以進行規模化管理與複製。很多企業隨著規模的擴大,管理成本不降反升,存在規模不經濟現象。

點擊查看大圖更清晰☝

傳統家裝行業困境:流程複雜,資訊不透明,決策成本高

點擊查看大圖更清晰☝

消費主體更迭提出新需求,倒逼家裝行業模式創新

隨著80、90後逐步進入適婚年齡,伴隨著互聯網成長起來的一代成為了買房裝修的主力軍。調查報告顯示,2017年中國家居消費群體中,20-40歲的中青年是家居消費的主力軍,占比高達79%。消費主體的轉變帶來了消費觀念與習慣的改變,線上線下融合的消費方式成為主流,消費者對於新技術、新服務更有嘗試的意願,對於個性、環保、品質需求不斷增加,對家裝行業提出更高的要求。

點擊查看大圖更清晰☝

賦能產業,提供更好的用戶體驗與更高的企業效率是核心

互聯網家裝相對傳統家裝來說,是一次商業模式的全新進化,可以讓家裝行業提供更好的用戶體驗和生產效率。對用戶而言,互聯網打破了業主和施工方之間的資訊不對稱,通過報價資訊透明、設計“所見即所得”、施工進展即時線上同步等多種方式,説明使用者省時、省力、省心。互聯網家裝對於企業效率的提升主要體現在獲客方式、行業標準、技術服務三個方面。

點擊查看大圖更清晰☝

三、互聯網家裝行業發展現狀

回歸本質,行業進入升級期

早期互聯網的流量紅利,催生了一批平臺化家裝企業萌芽,這一階段互聯網通過解決資訊不對稱的問題,改變了家裝服務供應者與業主之間的連接方式。但高速成長起來的資訊撮合平臺對於施工、材料缺乏管控,用戶體驗差。平臺逐漸意識到深入產業鏈的重要性,開始通過裝修款項託管、協力廠商監理服務等方式增強對平臺上的裝修公司、工人、建材商的規範。2014年前後,大量垂直家裝公司紛紛湧現,一些傳統裝飾企業也相繼加入互聯網家裝大潮,標準化家裝迎來風口,市場上出現了一大批整包套裝產品。熱鬧的背後暗藏著亂象,不少打著低成本短工期的口號的企業對於供應鏈和線下施工的管控能力並不強,用戶體驗不升反降。2015年下半年開始,資本開始轉向成熟型的互聯網家裝企業,行業進入調整升級期。

點擊查看大圖更清晰☝

滲透率低,市場前景廣闊

資料顯示,中國互聯網家裝行業快速發展,市場規模迅速增長,2017年行業整體市場規模達2461.2億,同比增長25.7%,保持了近幾年來25%以上的高增長態勢。但與整個家裝行業的產值相比較,互聯網家裝的滲透率仍處於較低水準,發展前景廣闊。

點擊查看大圖更清晰☝

產業鏈圖譜

點擊查看大圖更清晰☝

玩家眾多,產業鏈上下游紛紛參戰

行業的熱潮吸引了產業鏈上下眾多的不同參與方,線下裝飾企業、家居建材賣場及房地產商等紛跨界佈局,利用自身優勢向互聯網家裝進軍,進入方式與發展策略也各不相同。眾多的入局者一方面顯示了互聯網家裝行業的發展潛力,另一方面也加劇了行業的競爭。

點擊查看大圖更清晰☝

服務鏈:施工標準體系亟待建立

互聯網家裝的最根本目的還是為使用者提供更好的裝修體驗,如果不能解決這個問題,任何概念都會失去意義。市場上採用自有產業工人模式的企業大多已經轉型,目前互聯網家裝的工人組織形式主要包括外包和平臺兩種。

但無論哪一種模式,對工人施工品質的管理都可以分為三大途徑:一是建立施工標準體系,通過線上系統對施工的每一個環節進行即時監控;二是對工人進行產業化培訓,通過考核認證方可上崗;三是建立工人收入與施工品質相關聯的獎懲機制。優質工人的養成是一件費時費財且十分繁瑣的過程,但一旦企業能解決工人的培養及留人機制問題,人員優勢將成為企業難以被複製的核心優勢所在。

點擊查看大圖更清晰☝

供應鏈:強大而穩定的供應鏈是確保產品價低質優的關鍵

我國建材行業流通過程加價率高,各級分銷商層層盤剝大大增加了供應鏈環節的沉澱成本,能否建立穩定有力的供應鏈壁壘是互聯網家裝企業控制成本的關鍵之一。此外,裝修過程中涉及到的主輔材品類繁多,其中包含很多定製品、非標品,施工過程中材料入場時間及順序對裝修工期影響大,沒有強大的供應鏈管控體系調撥將大幅增加裝修過程中的不可控因素。家裝供應鏈在採購、物流等層面痛點頗多,F2C集采、資訊化是互聯網家裝企業提升供應鏈實力的主要手段。

點擊查看大圖更清晰☝

四、中國互聯網家裝產業的變革和影響

流量是基礎、品質是核心、技術是未來

互聯網對家裝行業影響的第一個階段是流量賦能階段。互聯網迎合了用戶習慣的轉移,這一階段互聯網家裝解決了用戶與裝修公司之間的匹配與資訊交流問題,是互聯網家裝發展的基礎。第二個階段,互聯網家裝企業開始通過平臺規則制定和改造裝修企業的業務標準等方式對裝修的品質進行把控,保證服務體驗。第三階段,SaaS軟體服務、VR、AR、雲設計服務等技術開始在家裝行業得到廣泛運用,重構家裝產業鏈,實現整個家裝產業鏈的資訊化與效率提升。

點擊查看大圖更清晰☝

行業新變化一:信任感重塑

互聯網家裝發展的初期,大多數企業關注的重點在市場與流量的爭奪,低價、隱瞞增項等傳統家裝的弊病並未得到改善,雖然大多數企業都高舉“互聯網家裝”概念,但只有少數企業,在做嘗試讓家裝行業回歸本質的努力,一些互聯網家裝平臺開始嘗試建立口碑信用體系,重塑行業信任感。

點擊查看大圖更清晰☝

行業新變化二:企業逐漸深入產業鏈

對裝修品質的把控是建立用戶口碑的關鍵。行業進入升級期,互聯網家裝企業開始逐步深入家裝產業鏈,對產業鏈各個環節進行升級改造,提升產業效率的同時也對裝修品質進行更深度的把控。在供應鏈環節,利用平臺的規模效應,簡化行業鏈條,全流程的資訊化智慧調度,有效降低物流成本。設計方面,通過雲設計系統有效提升設計效率,同時覆蓋設計、施工、選材等環節。施工方面,施工作業系統及資金保障系統的推廣,互聯網家裝平臺對工程品質有了更高的把控力。

點擊查看大圖更清晰☝

行業新變化三:新技術應用

傳統家裝行業是一個資訊化程度極低的產業,行業極端分散、產業鏈冗長導致傳統家裝行業資訊化進程低效且緩慢。隨著大資料、雲計算、虛擬實境等技術的發展,眾多互聯網家裝企業開始真正通過技術手段推動家裝行業的創新升級,預算報價,施工管控,材料下單,設計系統等後端系統線上化,利用SaaS、雲設計等技術全面提高經營效率。

點擊查看大圖更清晰☝

行業新變化四:家居消費場景發生變革

家居採購作為軟裝的重要環節,也是消費者關注的重點之一。過去消費者只能通過線下實體店採購家居商品,費時費力。網路購物的發展為家居消費帶來了第一次變革,但由於線上購物的天然缺陷,仍存在諸多痛點。隨著AR技術在家裝領域的發展與應用,AR家居系統通過傢俱模型與消費者家裡的真實空間進行即時交互,打造家裝電商的新入口,實現線上線下一體化聯動的家裝新零售格局。

點擊查看大圖更清晰☝

五、中國互聯網家裝行業未來發展趨勢

S2b模式為互聯網家裝帶來更多可能

S2b(Supplychain platform ToBusiness)的概念由阿裡巴巴總參謀長曾鳴首次提出,曾鳴指出:“未來的一切都是服務,產品只是服務實現的一個中間環節,S和小B之間既不是買賣的關係,也不是傳統的加盟關係,而應該是賦能關係。”經過多年發展,互聯網家裝平臺型企業巨頭已經完成了原始積累,在資源、內容及流量等方面資源豐厚。通過大平臺為裝修企業的賦能來改變裝企在資料、技術、物流等方面的劣勢,讓裝企專注於裝修本身,再通過大平臺與裝企的資源整合來優化家裝流程、提升企業效率,成為行業發展的新趨勢。

點擊查看大圖更清晰☝

一站式家裝成趨勢

在消費者結構改變和消費升級的驅動下,包含設計、建材、施工、傢俱、家電、軟裝配飾的整體家裝服務成為趨勢,無論是個性化的定制家裝還是標準化的家裝產品,都在朝著一站式家裝的方向發展。對於消費者來說,一站式家裝真正意義上實現拎包入住,省心省力;對於企業來說,“基礎施工+主材”的模式盈利空間較窄,整合產業鏈上下游,深入毛利率更高的家居軟裝有利於企業獲得更多的利潤點。

點擊查看大圖更清晰☝

智慧家居市場逐步打開,家裝作為切入口優勢明顯

我國智慧家居行業經歷多年發展,仍處於“雷聲大、雨點小”的發展狀態,大多數智慧家居產品以單品形式存在。隨著行業的不斷發展,智慧家居將逐漸發展成一整套更加系統的解決方案,實現全屋自動化智慧。隨著智慧家居市場逐步打開,眾多傳統硬體企業、科技企業和房產企業紛紛入局。互聯網家裝用戶群體與智慧家居用戶重合度高,各類智慧家居產品與家裝的連續緊密,將家裝入口作為切入智慧家居市場入口的場景優勢明顯。

點擊查看大圖更清晰☝

家裝消費金融潛力不斷釋放

隨著伴隨互聯網成長的80、90後逐漸成為消費的主力,消費者對於個性化和即時享樂的追求日益提升,而過去保守的消費觀念逐漸被提前消費與信用消費取代。近年來我國互聯網消費金融開始了爆發式的增長。艾瑞資料顯示,互聯網消費金融從2013年到2017年,交易規模從60億增長到了43847.3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高達372.6%。

家裝消費金融指基於家庭住房裝修為消費場景的,對具有裝修融資服務需求方提供的貸款產品。家裝萬億級的大市場,消費金融潛力巨大,需要金融服務深入滲透到家裝鏈條的各個環節進行全方位支持。

點擊查看大圖更清晰☝

點擊查看大圖更清晰☝

傳統家裝行業困境:大行業小企業,技術落後,效率低下

家裝行業呈現典型的“大行業、小企業”的特徵。根據中國建築裝飾協會資料,2016年建築裝飾裝修全行業企業數量約13.2萬家,傳統家裝龍頭企業東易日盛2016年全年營收約30億,僅占整個家裝市場的0.2%。

行業極端分散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由於行業准入門檻低,與成千上萬的正式註冊的家裝企業一起競爭的,還有無數的“馬路遊擊隊”。行業缺乏相對統一的口碑或誠信體系。行業整體的汙名化,缺乏口碑效應導致眾多企業將時間、成本與精力花費在獲取用戶上,眾多小企業沒有有力的宣傳管道,轉而通過壓低價格的方式吸引使用者。低價策略下品質無法保障,行業普遍汙名化,存在著“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

此外,家裝行業標準不成體系,服務品質很大程度上依賴于設計師、施工工人的個人能力,工人團隊缺乏系統的管理與訓練,也沒有規範的資質執照等形式可以依賴,流動性很大,難以進行規模化管理與複製。很多企業隨著規模的擴大,管理成本不降反升,存在規模不經濟現象。

點擊查看大圖更清晰☝

傳統家裝行業困境:流程複雜,資訊不透明,決策成本高

點擊查看大圖更清晰☝

消費主體更迭提出新需求,倒逼家裝行業模式創新

隨著80、90後逐步進入適婚年齡,伴隨著互聯網成長起來的一代成為了買房裝修的主力軍。調查報告顯示,2017年中國家居消費群體中,20-40歲的中青年是家居消費的主力軍,占比高達79%。消費主體的轉變帶來了消費觀念與習慣的改變,線上線下融合的消費方式成為主流,消費者對於新技術、新服務更有嘗試的意願,對於個性、環保、品質需求不斷增加,對家裝行業提出更高的要求。

點擊查看大圖更清晰☝

賦能產業,提供更好的用戶體驗與更高的企業效率是核心

互聯網家裝相對傳統家裝來說,是一次商業模式的全新進化,可以讓家裝行業提供更好的用戶體驗和生產效率。對用戶而言,互聯網打破了業主和施工方之間的資訊不對稱,通過報價資訊透明、設計“所見即所得”、施工進展即時線上同步等多種方式,説明使用者省時、省力、省心。互聯網家裝對於企業效率的提升主要體現在獲客方式、行業標準、技術服務三個方面。

點擊查看大圖更清晰☝

三、互聯網家裝行業發展現狀

回歸本質,行業進入升級期

早期互聯網的流量紅利,催生了一批平臺化家裝企業萌芽,這一階段互聯網通過解決資訊不對稱的問題,改變了家裝服務供應者與業主之間的連接方式。但高速成長起來的資訊撮合平臺對於施工、材料缺乏管控,用戶體驗差。平臺逐漸意識到深入產業鏈的重要性,開始通過裝修款項託管、協力廠商監理服務等方式增強對平臺上的裝修公司、工人、建材商的規範。2014年前後,大量垂直家裝公司紛紛湧現,一些傳統裝飾企業也相繼加入互聯網家裝大潮,標準化家裝迎來風口,市場上出現了一大批整包套裝產品。熱鬧的背後暗藏著亂象,不少打著低成本短工期的口號的企業對於供應鏈和線下施工的管控能力並不強,用戶體驗不升反降。2015年下半年開始,資本開始轉向成熟型的互聯網家裝企業,行業進入調整升級期。

點擊查看大圖更清晰☝

滲透率低,市場前景廣闊

資料顯示,中國互聯網家裝行業快速發展,市場規模迅速增長,2017年行業整體市場規模達2461.2億,同比增長25.7%,保持了近幾年來25%以上的高增長態勢。但與整個家裝行業的產值相比較,互聯網家裝的滲透率仍處於較低水準,發展前景廣闊。

點擊查看大圖更清晰☝

產業鏈圖譜

點擊查看大圖更清晰☝

玩家眾多,產業鏈上下游紛紛參戰

行業的熱潮吸引了產業鏈上下眾多的不同參與方,線下裝飾企業、家居建材賣場及房地產商等紛跨界佈局,利用自身優勢向互聯網家裝進軍,進入方式與發展策略也各不相同。眾多的入局者一方面顯示了互聯網家裝行業的發展潛力,另一方面也加劇了行業的競爭。

點擊查看大圖更清晰☝

服務鏈:施工標準體系亟待建立

互聯網家裝的最根本目的還是為使用者提供更好的裝修體驗,如果不能解決這個問題,任何概念都會失去意義。市場上採用自有產業工人模式的企業大多已經轉型,目前互聯網家裝的工人組織形式主要包括外包和平臺兩種。

但無論哪一種模式,對工人施工品質的管理都可以分為三大途徑:一是建立施工標準體系,通過線上系統對施工的每一個環節進行即時監控;二是對工人進行產業化培訓,通過考核認證方可上崗;三是建立工人收入與施工品質相關聯的獎懲機制。優質工人的養成是一件費時費財且十分繁瑣的過程,但一旦企業能解決工人的培養及留人機制問題,人員優勢將成為企業難以被複製的核心優勢所在。

點擊查看大圖更清晰☝

供應鏈:強大而穩定的供應鏈是確保產品價低質優的關鍵

我國建材行業流通過程加價率高,各級分銷商層層盤剝大大增加了供應鏈環節的沉澱成本,能否建立穩定有力的供應鏈壁壘是互聯網家裝企業控制成本的關鍵之一。此外,裝修過程中涉及到的主輔材品類繁多,其中包含很多定製品、非標品,施工過程中材料入場時間及順序對裝修工期影響大,沒有強大的供應鏈管控體系調撥將大幅增加裝修過程中的不可控因素。家裝供應鏈在採購、物流等層面痛點頗多,F2C集采、資訊化是互聯網家裝企業提升供應鏈實力的主要手段。

點擊查看大圖更清晰☝

四、中國互聯網家裝產業的變革和影響

流量是基礎、品質是核心、技術是未來

互聯網對家裝行業影響的第一個階段是流量賦能階段。互聯網迎合了用戶習慣的轉移,這一階段互聯網家裝解決了用戶與裝修公司之間的匹配與資訊交流問題,是互聯網家裝發展的基礎。第二個階段,互聯網家裝企業開始通過平臺規則制定和改造裝修企業的業務標準等方式對裝修的品質進行把控,保證服務體驗。第三階段,SaaS軟體服務、VR、AR、雲設計服務等技術開始在家裝行業得到廣泛運用,重構家裝產業鏈,實現整個家裝產業鏈的資訊化與效率提升。

點擊查看大圖更清晰☝

行業新變化一:信任感重塑

互聯網家裝發展的初期,大多數企業關注的重點在市場與流量的爭奪,低價、隱瞞增項等傳統家裝的弊病並未得到改善,雖然大多數企業都高舉“互聯網家裝”概念,但只有少數企業,在做嘗試讓家裝行業回歸本質的努力,一些互聯網家裝平臺開始嘗試建立口碑信用體系,重塑行業信任感。

點擊查看大圖更清晰☝

行業新變化二:企業逐漸深入產業鏈

對裝修品質的把控是建立用戶口碑的關鍵。行業進入升級期,互聯網家裝企業開始逐步深入家裝產業鏈,對產業鏈各個環節進行升級改造,提升產業效率的同時也對裝修品質進行更深度的把控。在供應鏈環節,利用平臺的規模效應,簡化行業鏈條,全流程的資訊化智慧調度,有效降低物流成本。設計方面,通過雲設計系統有效提升設計效率,同時覆蓋設計、施工、選材等環節。施工方面,施工作業系統及資金保障系統的推廣,互聯網家裝平臺對工程品質有了更高的把控力。

點擊查看大圖更清晰☝

行業新變化三:新技術應用

傳統家裝行業是一個資訊化程度極低的產業,行業極端分散、產業鏈冗長導致傳統家裝行業資訊化進程低效且緩慢。隨著大資料、雲計算、虛擬實境等技術的發展,眾多互聯網家裝企業開始真正通過技術手段推動家裝行業的創新升級,預算報價,施工管控,材料下單,設計系統等後端系統線上化,利用SaaS、雲設計等技術全面提高經營效率。

點擊查看大圖更清晰☝

行業新變化四:家居消費場景發生變革

家居採購作為軟裝的重要環節,也是消費者關注的重點之一。過去消費者只能通過線下實體店採購家居商品,費時費力。網路購物的發展為家居消費帶來了第一次變革,但由於線上購物的天然缺陷,仍存在諸多痛點。隨著AR技術在家裝領域的發展與應用,AR家居系統通過傢俱模型與消費者家裡的真實空間進行即時交互,打造家裝電商的新入口,實現線上線下一體化聯動的家裝新零售格局。

點擊查看大圖更清晰☝

五、中國互聯網家裝行業未來發展趨勢

S2b模式為互聯網家裝帶來更多可能

S2b(Supplychain platform ToBusiness)的概念由阿裡巴巴總參謀長曾鳴首次提出,曾鳴指出:“未來的一切都是服務,產品只是服務實現的一個中間環節,S和小B之間既不是買賣的關係,也不是傳統的加盟關係,而應該是賦能關係。”經過多年發展,互聯網家裝平臺型企業巨頭已經完成了原始積累,在資源、內容及流量等方面資源豐厚。通過大平臺為裝修企業的賦能來改變裝企在資料、技術、物流等方面的劣勢,讓裝企專注於裝修本身,再通過大平臺與裝企的資源整合來優化家裝流程、提升企業效率,成為行業發展的新趨勢。

點擊查看大圖更清晰☝

一站式家裝成趨勢

在消費者結構改變和消費升級的驅動下,包含設計、建材、施工、傢俱、家電、軟裝配飾的整體家裝服務成為趨勢,無論是個性化的定制家裝還是標準化的家裝產品,都在朝著一站式家裝的方向發展。對於消費者來說,一站式家裝真正意義上實現拎包入住,省心省力;對於企業來說,“基礎施工+主材”的模式盈利空間較窄,整合產業鏈上下游,深入毛利率更高的家居軟裝有利於企業獲得更多的利潤點。

點擊查看大圖更清晰☝

智慧家居市場逐步打開,家裝作為切入口優勢明顯

我國智慧家居行業經歷多年發展,仍處於“雷聲大、雨點小”的發展狀態,大多數智慧家居產品以單品形式存在。隨著行業的不斷發展,智慧家居將逐漸發展成一整套更加系統的解決方案,實現全屋自動化智慧。隨著智慧家居市場逐步打開,眾多傳統硬體企業、科技企業和房產企業紛紛入局。互聯網家裝用戶群體與智慧家居用戶重合度高,各類智慧家居產品與家裝的連續緊密,將家裝入口作為切入智慧家居市場入口的場景優勢明顯。

點擊查看大圖更清晰☝

家裝消費金融潛力不斷釋放

隨著伴隨互聯網成長的80、90後逐漸成為消費的主力,消費者對於個性化和即時享樂的追求日益提升,而過去保守的消費觀念逐漸被提前消費與信用消費取代。近年來我國互聯網消費金融開始了爆發式的增長。艾瑞資料顯示,互聯網消費金融從2013年到2017年,交易規模從60億增長到了43847.3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高達372.6%。

家裝消費金融指基於家庭住房裝修為消費場景的,對具有裝修融資服務需求方提供的貸款產品。家裝萬億級的大市場,消費金融潛力巨大,需要金融服務深入滲透到家裝鏈條的各個環節進行全方位支持。

點擊查看大圖更清晰☝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