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精研體勢,心摹手追——王羲之《蘭亭序》筆法圖解​

王羲之(303—361年), 漢族, 字逸少, 號澹(dàn)齋, 身長七尺有餘(約1.83米), 原籍琅琊臨沂(今屬山東), 後遷居會稽郡山陰縣(今浙江紹興), 官至右軍將軍, 會稽內史, 是東晉偉大的書法家, 被後人尊為“書聖”。 行楷《蘭亭集序》等。 精研體勢, 心摹手追, 廣采眾長, 冶於一爐, 創造出“天質自然, 豐神蓋代”的行書, 被後人譽為“書聖”。 其中, 王羲之書寫的《蘭亭集序》為書家所敬仰, 被稱作“天下第一行書”。 王羲之對真書、草、行主體書法造詣都很深。

露鋒橫:“所、不” 落筆甚輕, 筆鋒外露, 回鋒收筆。

帶鋒橫:“一、契” 落筆帶上一點筆鋒, 也叫做“搭鋒”。

垂頭橫:“其、情” 落筆自下而上, 呈弧形, 用點鋒。

《蘭亭序》為中國第一行書, 確實是名至實歸, 千百年來為許多愛好者所津津樂道, 本人也臨了好多遍,

感受很深。 加之此本的版本眾多, 有宋拓定武蘭亭、唐虞南臨蘭亭序、唐褚遂良臨的蘭亭序等。 一個偶然的機會, 從朋友處借到一本《王羲之蘭亭序及其筆法》, 內容有唐摹本原跡、基本筆法圖解、字形結構圖解, 還有其它版本的貼子, 內容相當好。

在這裡, 想把“基本筆法”通過圖片形式發出來, 以俟與愛好者共用。 圖片不很清楚, 望各位諒解, 如有什麼意見或建議也提出來, 可更好交流。

說明:圖左側為整個字的行筆, 右側為基本筆劃在具體字當中的運筆情況。

弧豎:“懷、斬” 中鋒行筆, 收筆回鋒, 帶弧形。

斜豎:順鋒向右下行筆,

豎末向右輕輕一收。

墜露豎:“化、臨” 落筆甚輕, 回鋒收筆, 上細下粗, 豎末象露水珠。

懸針豎:“年、畢” 中鋒行筆,末端露鋒如針尖,不可偏斜。

玉筋豎:“引、懷” 中鋒行筆,豎末回鋒,其形如筋。

上挑橫:“至、宇” 行筆至末端,向左上提筆出鋒。

下挑橫:“事、言” 行筆至末端,頓筆向下一挑。

並列橫:“清、盡” 數橫並列,筆法、角度、粗細、長短,都要有變化。

懸針豎:“年、畢” 中鋒行筆,末端露鋒如針尖,不可偏斜。

玉筋豎:“引、懷” 中鋒行筆,豎末回鋒,其形如筋。

上挑橫:“至、宇” 行筆至末端,向左上提筆出鋒。

下挑橫:“事、言” 行筆至末端,頓筆向下一挑。

並列橫:“清、盡” 數橫並列,筆法、角度、粗細、長短,都要有變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