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宋清輝:為何醫藥製造行業IPO過會率如此低?

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曾向記者表示, 由於醫藥行業的特殊性, 例如藥品流通環節經銷商眾多、規則複雜等。 在此背景下, 製藥企業和藥品流通商均有可能違規操作, 例如醫藥企業的技術、學術推廣費一直都是賄賂高發區, 如在學術推廣費的具體分項構成和明細中, 是否給過相關人員回扣、禮物等, 或者間接提供旅遊資助或遊學等。 與此同時, 證監會在審核相關擬上市公司時, 均會對醫藥醫療類企業商業賄賂、業務合規、產品品質、環境保護、智慧財產權這五大方面予以重點關注, 這五大問題也是醫藥醫療類IPO企業被否的主要原因。

這家海南企業被否, 幾十家企業心憂

提到“醫藥”IPO企業, 業內首先想到拿到批文、即將上市的醫藥圈獨角獸藥明康得。 在藥明康得獨角獸光環下的其他“醫藥醫療類”IPO企業, 過得怎麼樣?

國際金融報記者 王瑩

提到“醫藥”IPO企業,

業內首先想到拿到批文、即將上市的醫藥圈獨角獸藥明康得。 它的順利過會, 是監管層鼓勵生物科技等新經濟公司A股上市的具體體現。

實際上, 在行業細分中, 藥明康得雖然是醫藥醫療類IPO企業, 但屬於(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下的)研究和試驗發展領域, 同屬這一細分領域的IPO排隊企業有康龍化成(北京)新藥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在藥明康得獨角獸光環下的其他“醫藥醫療類”IPO企業, 過得怎麼樣?

看看昨日被否的中和藥業, 或許能說明一些問題。

為何被否?

4月17日上會的中和藥業, 全稱海南中和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是目前處於IPO排隊階段的唯一一家海南省企業, 但它並未因為最近頗為市場熱炒的“海南”概念而受到發審委的青睞。

發審委委員關注了中和藥業的五點問題。

第一關注點落在產品銷售的模式上, 報告期內配送商模式下的銷售占比逐年提高, 它和經銷商模式在企業選擇標準、數量變動、進銷存情況等具體情況對比。

第二點是綜合毛利率高於同行業平均水準。

第三點問詢了銷售費用率較高和業務推廣費占比高的問題。 報告期學術會議從2015年的332次增長到2017年的2676次, 會議和宣傳費高達1.85億元, 發審委委員對這一問題的關注在意料之中, 這也可能是其被否的原因。

除此之外, 第四點涉及管理費用率。 中和藥業的管理費用率明顯低於同行業可比上市公司平均水準。

最後一點是中和藥業曾存在境外投資架構搭建及拆除的情形。

監管層問詢了此事的背景和具體情況、是否經過有關部門批准、相關稅費是否足額繳納等規範性問題。 2008年, 中和藥業籌畫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 並為此一度構建了VIE架構, 但最終以失敗告終。 2010年第四季度, 中和藥業開始拆除VIE結構, 並在2015年11月拆除完畢。

綜合來說, 中和藥業被問到的問題涉及銷售模式、毛利率、業務推廣費用、管理費用率、投資架構等五方面, 其中, 銷售模式和業務推廣費用為醫藥醫療類企業的“易錯題”。

“九鼎系”等明星股東心碎

不得不提的是, 在中和藥業拆除VIE結構的最後關頭, 公司進行了頗為頻繁的股權轉讓。 中信產業基金、“九鼎系”、華蓋醫療等明星股東入股, 中和藥業估值隨之快速攀升。

2015年4月, 中和藥業前身海南中和藥業有限公司的大股東變更時,

估值為2.9億元。

同年7月, “九鼎系”入股中和有限, 以5000萬元獲得後者5%股權, 由此計算其估值為10億元。

2016年9月, 中和有限估值已升高到30億元。

如今, 中和藥業被否, 上述明星股東少不了心碎一場。

0過會

隱藏在明星股東入股醫藥醫療類IPO企業背後的, 是這類企業IPO的高風險。

據IPO日報不完全統計, 2017年醫療醫藥類企業有51家企業首發上會, 其中, 40家過會, 包括深圳華大基因、一品紅藥業、大參林、陝西盤龍藥業等, 過會率為78.43%, 其中過半為製藥企業。 另有11家未通過。 同期還有14家IPO企業終止審查。

目前排隊審核的醫藥醫療企業主要分為醫藥製造業、專用醫療設備製造業、研究和試驗發展行業、醫藥批發和零售等四類。 據不完全統計,排隊企業中,醫藥製造業有12家,約占醫療醫藥類企業的一半,中和藥業就屬於這類企業,研究和試驗發展行業企業較少,不包括藥明康得,僅一家在排隊。

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以來上會的5家醫藥製造業企業,沒有一家過會,天益醫療、申聯生物、中和藥業均被否,另外2家暫緩表決。

為何醫藥製造行業的過會率如此低呢?

對此,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曾向記者表示,由於醫藥行業的特殊性,例如藥品流通環節經銷商眾多、規則複雜等。在此背景下,製藥企業和藥品流通商均有可能違規操作,例如醫藥企業的技術、學術推廣費一直都是賄賂高發區,如在學術推廣費的具體分項構成和明細中,是否給過相關人員回扣、禮物等,或者間接提供旅遊資助或遊學等。

與此同時,證監會在審核相關擬上市公司時,均會對醫藥醫療類企業商業賄賂、業務合規、產品品質、環境保護、智慧財產權這五大方面予以重點關注,這五大問題也是醫藥醫療類IPO企業被否的主要原因。原標題:這家海南企業被否,幾十家企業心憂

據不完全統計,排隊企業中,醫藥製造業有12家,約占醫療醫藥類企業的一半,中和藥業就屬於這類企業,研究和試驗發展行業企業較少,不包括藥明康得,僅一家在排隊。

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以來上會的5家醫藥製造業企業,沒有一家過會,天益醫療、申聯生物、中和藥業均被否,另外2家暫緩表決。

為何醫藥製造行業的過會率如此低呢?

對此,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曾向記者表示,由於醫藥行業的特殊性,例如藥品流通環節經銷商眾多、規則複雜等。在此背景下,製藥企業和藥品流通商均有可能違規操作,例如醫藥企業的技術、學術推廣費一直都是賄賂高發區,如在學術推廣費的具體分項構成和明細中,是否給過相關人員回扣、禮物等,或者間接提供旅遊資助或遊學等。

與此同時,證監會在審核相關擬上市公司時,均會對醫藥醫療類企業商業賄賂、業務合規、產品品質、環境保護、智慧財產權這五大方面予以重點關注,這五大問題也是醫藥醫療類IPO企業被否的主要原因。原標題:這家海南企業被否,幾十家企業心憂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