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號子聲中的老西寧

過去, 青海地區流傳著不少勞動號子, 常見的有打牆號子、榨油號子、修路號子、擀氈號子等。 我省地方史學者任玉貴先生介紹, 這些勞動號子, 不僅是各個時期青海勞動人民生產生活的生動寫照, 也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建在河邊的老油坊

打牆號子中的幽默成分

打牆號子是河湟地區常見的勞動號子。 過去, 青海人的莊廓院、牛圈、羊圈等圍牆, 都是由黃土夯築而成的。 打牆夯土是非常繁重的勞動,

需要多人齊心協力。 先民們在日復一日的集體勞動中, 逐漸發明出了打牆號子。

“打牆號子的歌詞靈活隨意, 曲調鮮明, 節奏一致, 節拍也很規範, 這使得土工(打牆的人)手中的杵子能和號子聲緊密配合。 ”任玉貴先生說, 過去打牆時, 一般需要34把杵子, 抬杵子的必須是身強力壯的小夥子。 等到牆板裡裝滿了土, 抬杵子的小夥們就排成縱隊, 由一個打頭的人領喊號子, 後面的人跟著喊:“哼兒裡哼, 夯兒裡夯, 哼兒裡哼哪, 夯兒裡夯啊!”

哼字音重, 拖得比較長, 如“哼——兒裡哼哪”, 夯音較短也有餘音, 如“夯——兒裡夯啊”。 號子喊到“哼——兒裡”時, 土工們一起抬起杵子, 而喊到“哼哪”時, 杵子就齊整整地砸下去, 如此交替迴圈, 號子聲不斷,

杵子不停, 土工們的動作整齊劃一, 場面壯觀激揚。

土工們唱號子時, 有時還會有幽默調侃的即興創作。 比如在繁重的打牆勞動中, 土工們體能消耗較多, 本應被好好招待。 但有的人家經濟困難, 常用乾糧、洋芋等招待土工, 土工們嘴上不說, 心中卻不太高興, 於是就半開玩笑地在號子中喊道:

哼兒裡哼, 夯兒裡夯, 今兒我們打上個炒麵牆。

哼兒裡哼哪, 夯兒裡夯啊!

在打莊廓院時, 有兩個地方很重要, 即窩角子和開門。 這時, 主人要是招待平常, 土工們又會喊道:

哼兒裡哼, 夯兒裡夯

窩了個角子著沒宰個羊, 打牆人嘴淡著心裡慌。

哼兒裡哼哪, 夯兒裡夯啊!

聲聲號子中, 不僅表現出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也表現出他們幽默、樂觀的心態。

榨油號中慶豐收

過去土法榨油時用的機器比較笨重, 過程又煩瑣, 為了舒緩勞作帶來的疲乏, 油客們在榨油過程中發明了榨油號子。

任玉貴先生介紹, 土法榨油過程中, 最重要的人是油包師(一般是油坊主), 他既是榨油過程中的指揮官, 又是榨油號子的領唱者。

榨油時要先打油包(即將蒸熟的油菜籽打成圓餅狀), 油包打好後, 就將其抬上油盤, 同時把油梁高高撬起來。 一些小工序也準備妥當後, 油包師對油客們高聲吆喝“壓”, 又喊“放”, 油客們聽從指揮, 慢慢將油梁拉下來。 油包師和油客們喊的號子, 詞意大體是:

壓——同心壓啊, 同力壓啊!

放——放啊放啊, 慢慢地放!

壓——壓呀壓呀, 壓出清油滾滾流啊!

放——放呀放呀, 出了清油再放繩啊

壓——哪裡壓啊!往油梁下油包上壓啊!

放——哪裡放啊!往油梁下大缸裡放啊!

油包師吆喝一聲, 油客們便隨上一句“嗨喲”, 反復多次, 只見油客們汗流浹背, 頭上冒著熱氣, 油梁也發出咯吱咯吱的聲音。

土榨油, 往下流。

油包汪, 流滿缸。

味道香, 譽滿莊。

隨著壓力的增加, 從油包的邊緣滲出油來, 壓力繼續加大時, 出油量也慢慢增大。 鏗鏘有力的榨油號子, 不僅讓油客們齊心協力拉動一兩噸重的油梁, 也表達著他們獲得豐收的喜悅心情。

輕鬆歡快的擀氈號子

在過去的青海農牧區,毛氈是常見的禦寒之物。人們剪完羊毛後,便張羅著擀氈。任玉貴先生介紹,擀一條氈要經過“曬、彈、鍘、搓、洗”等多道工序,而擀氈完成後,擀氈者會坐在毛氈上,唱起擀氈號子。

擀氈時,先將羊毛攤曬在地上,用鐵繩把羊毛打散,去除雜質,再將曬乾的羊毛擰成股狀,剁成段,然後由擀氈人將羊毛反復彈打直至柔軟。擀氈前,先把彈好的毛鋪在竹簾子上,鋪到一定厚度後均勻地噴灑一些水和清油,然後,用壓扇壓實、壓平,如此鋪三層毛。接下來,把竹簾子和鋪好的毛均勻地卷成卷,用繩子捆緊後放在木板上,邊滾氈邊用腳踩,再澆一些開水,反復踩、滾,直到把氈擀緊密。毛氈擀好後,搓邊溜角,將羊毛上的油脂洗乾淨。經過反復擀和燙洗後,一條結實如板的氈就擀成功了。

擀氈一般要用四五天時間,等到擀完

最後一條毛氈時,擀氈的人們將最後一張毛氈特意做成羊尾形狀,然後,眾人坐在這條毛氈上設宴慶賀。當宴席開始時,首先由一位長者按傳統形式唱起擀氈號子:

擀氈的工匠人人忙,雪白的羊毛鋪上床,

腳滾水揚成一張,擀出的毛氈美名揚。

擀氈工序記心間,擀好邊子是關鍵;

擀出的毛氈水一般,鋪在炕上軟綿綿。

擀氈號子的曲調比較歡快,唱詞即興而來卻樸實無華。號子唱完後,擀氈者飲酒唱歌,盡情歡樂。擀氈號子讓擀氈這一煩瑣的勞作,變得充滿樂趣。

修路號中鬥志高

過去修路基本靠人力,鋪土用的是刨䦆、鐵鍬之類的簡單工具,壓路則用的是笨重的石滾子。石滾子是個龐然大物,需十幾個壯漢用皮繩才能拉動。任玉貴先生說,這個時候就需要一個能凝心聚力、鼓舞精神的聲音,修路號子就隨之誕生了。

修路時,拿著刨䦆、鐵鍬的人們在前邊挖土填坑,拉著石滾子的人們在後面壓路。其中的領頭人大聲喊“洪水沖得行路難”,壯漢們聽到應聲喊“哼呀呵呀咳咳”,邊攥緊皮繩使勁,巨大的石滾子被拉得往前走。

洪水沖得行路難,哼呀呵呀咳咳

石頭瓦塊堆中間,哼呀呵呀咳咳

刨䦆挖來鐵鍁鏟,哼呀呵呀咳咳

坑坑窪窪用土填,哼呀呵呀咳咳

出力拉繩甭偷懶,哼呀呵呀咳咳

不怕石滾重如山,哼呀呵呀咳咳

修過的路兒平展展,哼呀呵呀咳咳

老百姓見了心喜歡,哼呀呵呀咳咳

如此反復幾次,凹凸不平的路面被石滾子碾得平平展展。鐵鍬的碰撞聲,石滾子碾過的震動聲,雄渾激昂的號子聲,合奏成一曲激越動人的交響樂。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一些繁重的體力勞動已逐漸被機械所取代,比如,砌磚取代了打牆,機器榨油取代了土法榨油,毛氈也用機器製作了。所以,現在我們已經很少能聽到那高亢激昂、雄渾鏗鏘的勞動號子了。”任玉貴先生說,勞動號子失去了它的實用功能,但它所蘊含的文化和藝術價值值得人們去挖掘。

在過去的青海農牧區,毛氈是常見的禦寒之物。人們剪完羊毛後,便張羅著擀氈。任玉貴先生介紹,擀一條氈要經過“曬、彈、鍘、搓、洗”等多道工序,而擀氈完成後,擀氈者會坐在毛氈上,唱起擀氈號子。

擀氈時,先將羊毛攤曬在地上,用鐵繩把羊毛打散,去除雜質,再將曬乾的羊毛擰成股狀,剁成段,然後由擀氈人將羊毛反復彈打直至柔軟。擀氈前,先把彈好的毛鋪在竹簾子上,鋪到一定厚度後均勻地噴灑一些水和清油,然後,用壓扇壓實、壓平,如此鋪三層毛。接下來,把竹簾子和鋪好的毛均勻地卷成卷,用繩子捆緊後放在木板上,邊滾氈邊用腳踩,再澆一些開水,反復踩、滾,直到把氈擀緊密。毛氈擀好後,搓邊溜角,將羊毛上的油脂洗乾淨。經過反復擀和燙洗後,一條結實如板的氈就擀成功了。

擀氈一般要用四五天時間,等到擀完

最後一條毛氈時,擀氈的人們將最後一張毛氈特意做成羊尾形狀,然後,眾人坐在這條毛氈上設宴慶賀。當宴席開始時,首先由一位長者按傳統形式唱起擀氈號子:

擀氈的工匠人人忙,雪白的羊毛鋪上床,

腳滾水揚成一張,擀出的毛氈美名揚。

擀氈工序記心間,擀好邊子是關鍵;

擀出的毛氈水一般,鋪在炕上軟綿綿。

擀氈號子的曲調比較歡快,唱詞即興而來卻樸實無華。號子唱完後,擀氈者飲酒唱歌,盡情歡樂。擀氈號子讓擀氈這一煩瑣的勞作,變得充滿樂趣。

修路號中鬥志高

過去修路基本靠人力,鋪土用的是刨䦆、鐵鍬之類的簡單工具,壓路則用的是笨重的石滾子。石滾子是個龐然大物,需十幾個壯漢用皮繩才能拉動。任玉貴先生說,這個時候就需要一個能凝心聚力、鼓舞精神的聲音,修路號子就隨之誕生了。

修路時,拿著刨䦆、鐵鍬的人們在前邊挖土填坑,拉著石滾子的人們在後面壓路。其中的領頭人大聲喊“洪水沖得行路難”,壯漢們聽到應聲喊“哼呀呵呀咳咳”,邊攥緊皮繩使勁,巨大的石滾子被拉得往前走。

洪水沖得行路難,哼呀呵呀咳咳

石頭瓦塊堆中間,哼呀呵呀咳咳

刨䦆挖來鐵鍁鏟,哼呀呵呀咳咳

坑坑窪窪用土填,哼呀呵呀咳咳

出力拉繩甭偷懶,哼呀呵呀咳咳

不怕石滾重如山,哼呀呵呀咳咳

修過的路兒平展展,哼呀呵呀咳咳

老百姓見了心喜歡,哼呀呵呀咳咳

如此反復幾次,凹凸不平的路面被石滾子碾得平平展展。鐵鍬的碰撞聲,石滾子碾過的震動聲,雄渾激昂的號子聲,合奏成一曲激越動人的交響樂。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一些繁重的體力勞動已逐漸被機械所取代,比如,砌磚取代了打牆,機器榨油取代了土法榨油,毛氈也用機器製作了。所以,現在我們已經很少能聽到那高亢激昂、雄渾鏗鏘的勞動號子了。”任玉貴先生說,勞動號子失去了它的實用功能,但它所蘊含的文化和藝術價值值得人們去挖掘。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