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寫字手抖怎麼辦?

我們在練書法中, 關於手抖的問題, 有一點是必須要克服的, 如果這一點不克服, 那手抖的問題會長時間的伴隨我們。

手抖, 其實只是執筆不習慣而已。 練習書法其實就是通過長時間的反復練習形成肌肉記憶。 至於手抖, 就是一開始我們拿毛筆的時候, 因為執筆姿勢的原因, 會利用以前我們利用不到的一些肌肉神經, 因為這些肌肉神經不太習慣, 所以有下意識的抽搐很正常。

按理說手抖的習慣, 會伴隨一段時間。 首先是各個筆劃, 橫, 豎, 撇, 捺。 每一個筆劃運用到的肌肉都不太相同, 所以在寫每一個筆劃的時候,

大家都可能會感到手抖。

可能今天我們橫寫好了, 寫豎的時候手還會抖, 寫撇也會抖, 其實側面說明這是一個好事情, 因為這樣才說明你運筆的動作是對的, 如果你隨心所欲的去寫的話, 你的手肯定不會抖, 但是這樣多半淪為江湖體。 如果用五指執筆法, 我們的手掌和手腕就會有一個互相垂直的狀態。 如果長時間的保持這個姿勢, 那麼肯定也會不自覺的抖, 這是因為長時間的這種負荷, 肌肉承擔不了, 自然有反應。

我們想克服手抖, 無非是從兩方面入手。

第一, 在技巧上, 也就是我們平常練習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一點, 千萬不要頻繁的變換執筆姿勢。

如果你今天學的是五指執筆法, 那你就要用五指, 直到把字帖的筆法, 能清晰的用五指表現出來的時候, 才可以換執筆法。 如果你現在用的是三指執筆, 那你就要用三指, 千萬不要去嘗試五指的手腕兒和手掌垂直的那種狀態。

這幾種執筆的方法, 運用到的肌肉是有一些小的差距的, 如果你頻繁變換的話,

就會造成哪一種都練不好的局面。

經常有人起筆做的很好, 行筆做的很好, 但是收筆很虛, 這就說明頻繁的變換執筆方法, 對筆劃的品質會有一定的影響。 當然, 如果把一種練得很好, 那其餘的執筆方法只不過是通過短時間的練習就可以靈活掌握的, 屆時隨意切換是沒有問題的。

如果讓有一定書法基礎的人, 去嘗試何紹基的執筆方法, 那也只是很短時間內去適應一下, 就能做到。

有一些方法是可以克服手抖的問題的, 比如啟功所說的用毛筆寫幾個數字“0.8.6.9”等等, 這種帶有圓弧的數字。 除了可以熟練的掌握中鋒, 還可以改變手抖的習慣。

在科班裡, 他們通常都是會去畫蚊香, 一圈一圈的, 類似於蚊香那種圖, 來學習什麼是中鋒,

來克服手抖。

這些方法其實都是有用的, 但是終歸還是要多臨帖。

以上這一些就是技巧上的問題。

下邊要說的就是心理上的問題。

練字的時候一定要放鬆, 一定要把緊張的神經給調解開, 大家可能都遇到過一種情況, 那就是別人看你寫字的時候,

你自己會感覺很不自然, 手就會抖, 明明很想寫好, 但是手就是抖了, 你也沒有辦法。

這就是一種心理上的問題。

包括我們臨貼的時候, 比如說我們寫橫, 可能我們想讓她不抖, 想讓他不抖。 可是越想, 越想, 越想他越抖。

我們寫一個筆劃的時候, 感覺前面寫的還可以, 中間寫的也不錯, 終於到結尾的時候就會給自己這麼一個信號, 千萬不能抖, 一定要寫好, 千萬不能抖, 一定要寫好, 於是他就抖了。

在心理上, 我們一定要清醒的認識到手抖這個問題不是短時間之內就能改變的, 他一定是經過長時間的練習才能克服的。 所以說正確的訓練是非常必要的。 克服手抖的問題, 並沒有一個準確的時間, 但是一般的情況下, 有一個星期寫橫不抖是很正常的, 因為我們手腕兒左右運轉的幅度是很大的,上下運轉寫豎撇的話就會很多人感覺不自然,需要的時間就要長一些。

有些人可能寫三年四年手還會抖,這是因為他們沒有掌握正確的臨帖方法。如果仔細認真臨貼,大概有一年多,就可以完全做到手不抖。

其實有些“老練家子”有時也會手抖,比如很多人觀看的時候,比如在很貴的紙上寫字的時候,等等。

要想克服手抖,提幾點建議:

一、調整好心態

書法是修身養性的,寫字之前放鬆心情,不要太緊張,即便是寫楷書,也不要太拘謹。

蔡邕在《筆論》中說:“ 書者,散也。欲書先散懷抱,任情恣性,然後書之,若迫於事,雖中山兔毫,不能佳也。夫書,先默坐靜思,隨意所適;言不出口,氣不盈息;沉密神彩,如對至尊,則無不善矣。”就是說,寫字之前先放鬆心情,不要著急,可以先靜坐一會,調整好呼吸,好好想想要怎麼寫,認真對待,才能寫好。

二、握筆不要太緊

這一點好理解,如果心情太緊張,就會緊緊地握住筆,手上太用力,手十有八九會抖。

握筆是鬆緊有度的,該放鬆時放鬆,該緊張時緊張。

蘇東坡說:“把筆無定法,要使虛而寬。”還是要靈活點握筆。

不要受王獻之寫字時王羲之拔他的筆拔不出來的那個故事影響,只是故事而已。若真如此,那些個大力士不是都寫的很好了?那個故事是教育大家認真、刻苦去練字,不要曲解了。

三、握筆太高

虞世南《筆髓論》裡說:“筆長不過六寸,捉管不過三寸,真一行二草三,指實掌虛。”若執筆過高,下筆必漂浮,手抖是必然的。

當然,那些專門練高執管、用長鋒寫行草的不在此列。

我說的是針對初學者的。

握筆太高還有種情況,就是有些老師會讓你懸肘書寫。

我不太贊成初學就懸肘,初學寫起來很吃力,不太容易出成績。

我建議,先用枕腕法(左手放在右腕底下起到輔助的作用)比較好。練習一段時間以後採用懸腕法(左手從右手下抽出),半年左右根據熟練的程度可用懸肘。

寫作品時可根據字形的大小,選擇枕腕、懸腕還是懸肘。

四、多做練習

熟能生巧,多寫、多練是必須的。

寫的時候要仔細體會,手指控制筆尖、發力、放鬆、書寫的速度、書寫的方法、身體的緊張程度等,一定能找到自己的書寫狀態的。

文章來源網路,若有異議請聯繫小編。

因為我們手腕兒左右運轉的幅度是很大的,上下運轉寫豎撇的話就會很多人感覺不自然,需要的時間就要長一些。

有些人可能寫三年四年手還會抖,這是因為他們沒有掌握正確的臨帖方法。如果仔細認真臨貼,大概有一年多,就可以完全做到手不抖。

其實有些“老練家子”有時也會手抖,比如很多人觀看的時候,比如在很貴的紙上寫字的時候,等等。

要想克服手抖,提幾點建議:

一、調整好心態

書法是修身養性的,寫字之前放鬆心情,不要太緊張,即便是寫楷書,也不要太拘謹。

蔡邕在《筆論》中說:“ 書者,散也。欲書先散懷抱,任情恣性,然後書之,若迫於事,雖中山兔毫,不能佳也。夫書,先默坐靜思,隨意所適;言不出口,氣不盈息;沉密神彩,如對至尊,則無不善矣。”就是說,寫字之前先放鬆心情,不要著急,可以先靜坐一會,調整好呼吸,好好想想要怎麼寫,認真對待,才能寫好。

二、握筆不要太緊

這一點好理解,如果心情太緊張,就會緊緊地握住筆,手上太用力,手十有八九會抖。

握筆是鬆緊有度的,該放鬆時放鬆,該緊張時緊張。

蘇東坡說:“把筆無定法,要使虛而寬。”還是要靈活點握筆。

不要受王獻之寫字時王羲之拔他的筆拔不出來的那個故事影響,只是故事而已。若真如此,那些個大力士不是都寫的很好了?那個故事是教育大家認真、刻苦去練字,不要曲解了。

三、握筆太高

虞世南《筆髓論》裡說:“筆長不過六寸,捉管不過三寸,真一行二草三,指實掌虛。”若執筆過高,下筆必漂浮,手抖是必然的。

當然,那些專門練高執管、用長鋒寫行草的不在此列。

我說的是針對初學者的。

握筆太高還有種情況,就是有些老師會讓你懸肘書寫。

我不太贊成初學就懸肘,初學寫起來很吃力,不太容易出成績。

我建議,先用枕腕法(左手放在右腕底下起到輔助的作用)比較好。練習一段時間以後採用懸腕法(左手從右手下抽出),半年左右根據熟練的程度可用懸肘。

寫作品時可根據字形的大小,選擇枕腕、懸腕還是懸肘。

四、多做練習

熟能生巧,多寫、多練是必須的。

寫的時候要仔細體會,手指控制筆尖、發力、放鬆、書寫的速度、書寫的方法、身體的緊張程度等,一定能找到自己的書寫狀態的。

文章來源網路,若有異議請聯繫小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