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從一見容止誤終身的宋威龍走紅看《鳳囚凰》與年輕演員的互相成就

從“一見容止誤終身”的宋威龍走紅, 看《鳳囚凰》與年輕演員的互相成就

文|七號(珞思影視研究組)

“不是什麼角色, 都能承載起我們對於一個朝代的想像。 容止是的。 ”被譽為晉江三大奇書之一的《鳳囚凰》, 最成功之處就在於塑造了“容止”這個角色。 在書迷看來, 容止像一道解不開化不掉的謎題, 又仿若超塵世外的仙人, “一見容止誤終身, 不見容止終身誤”便是大家賦予他最恰當、最完美的評價了。

原著黨的眼光向來挑剔而苛刻。 從容止選角、定角到最終呈現在螢屏之上, 宋威龍沒少遭到來自原著黨的冷眼和嘲笑。

令人意外的是, 這個剛滿19歲的少年竟突破了次元壁, 讓容止真真切切的出現在了觀眾面前。

古裝愛情權謀大劇《鳳囚凰》自1月14日登陸湖南衛視鑽石獨播劇場以來, 已經陪伴了追劇黨3個月時間, 即將收官。 4月9日這一集收視率位列三網第一, 其中52城收視率達0.73、收視份額達6.49%。 網路熱度也是居高不下, 全網播放量已逼近50億。 從製作到主演所具備的天然年輕化基因是《鳳囚凰》收穫高收視成績的原因之一, 全劇演員陣容中新人占了九成, 他們集體演技線上, 通過最適合的角色與劇集互相成就。 其實透過宋威龍的走紅, 不難看出一部劇“選對角色”的重要性。

《鳳囚凰》劇照

成功塑造突破次元壁的容止

一部戲見證成長, 宋威龍潛心修煉攢足經驗值

每當網路小說被改編成影視作品, 總有一大波原著黨“殺”到, 對人物、故事、細節進行全方位吐槽。 IP熱潮之下, 既能俘獲追劇黨芳心又能讓原著黨服氣的佳作, 可謂鳳毛麟角。

《鳳囚凰》與《甄嬛傳》《琅琊榜》並稱為“晉江三大奇書”, 粉絲群體龐大。

眼見“一見容止誤終身, 不見容止終身誤”的男主角容止被真人化, 原著黨一百個不願意, “沒有誰能演出我心中的容止!”如此一來, 重擔都壓在了新人宋威龍身上, 他也被捲入吐槽的漩渦中心。

宋威龍經典還原“一見容止誤終身”

那麼, 宋威龍是如何實現反轉的?首先是形似。

按照《鳳囚凰》原著裡的描述, 容止的面相具有少年感, 氣質卻是老成沉穩的, 並有一種介於文弱與硬朗之間的恰到好處的英氣。 有網友這樣評價宋威龍的顏:“他的五官硬朗帥氣, 眉眼精緻, 介於少年與成年男子之間。 天生大濃眉是帥哥標配, 眼睛是狹長的內雙, 減弱了少年感又顧盼風流, 長而下垂的睫毛, 眉骨與鼻骨的線條流暢優美, 下頜明顯下巴偏方, 不至於女氣。 不論是骨相還是皮相, 都非常好看。 ”扮上古裝, 宋威龍初登場時便是一襲白衣, 眼波瀲灩, 驚豔芳華。 這何嘗不是原著裡容止的模樣?

他看上去十九歲, 容顏秀麗, 還帶著那麼一絲心底無邪的純真稚氣, 可是他的眼神那麼的高雅, 好似藍天白雲,

高山流水。

——《鳳囚凰》原著中對容止的描寫

這個容止,是不是和原著裡描述的一樣?

其次是神似。出道不過兩年時間,也非科班出身,宋威龍的演戲經驗並不算豐富。《鳳囚凰》是他主演的第一部古裝大劇,心機深重的容止有著“史上第一腹黑男主”之稱,可見難度係數之高。宋威龍的表演不算完美,卻付出了他現階段最大的努力。劉宋篇裡,容止一副寵辱不驚的模樣好像整個世界與我無關,實則運籌帷幄腹黑掌控一切;北魏篇裡,成為攝政王的容止雄才謀略在心卻不再腹黑陰冷,他與楚玉的互動更增添了一份純真少年少女的甜蜜情愫。

容止、楚玉攜手“發糖”

在呈現容止心路歷程變化的同時,我們不難看到宋威龍的成長。他的演技成分裡既有些許本色,又有漸入佳境的層層遞進。也許,是9歲習武的磨練與成長或是16歲獨闖影視圈的勇氣與果敢,宋威龍在演繹冷靜理智、多謀善斷的容止的過程中,也學會了如何潛心修煉並更加自信地詮釋角色。暴風式的成長過程,讓這個卯足了勁為自己攢經驗值的少年,未來可期。

誰說她只能演“國民閨女”?

關曉彤以正能量大女主為自己正名

憑藉“國民閨女”形象走紅的關曉彤,在圈內有著“老戲骨”之稱。然而,一部遭到網友瘋狂吐槽的《極光之戀》讓她陷入演技爭議當中。隨著年齡的增長,關曉彤迎來了轉型期,《鳳囚凰》被視為她證明自己仍是演技派的關鍵作品。劇中,關曉彤首次挑戰一人分飾兩角——南朝劉宋山陰公主劉楚玉vs刺客朱雀。一個是坐擁一干門客、生活荒淫無度的山陰公主,一個則是滿腹心機的天機閣刺客,當朱雀頂替公主楚玉之後,她需要在權謀爭奪中與各路人馬鬥智鬥勇。

關曉彤首次挑戰一人分飾兩角

儘管劇集開播之初,關曉彤的“縫紉機頭”造型成了網友吐槽重災區,但隨著劇情漸入佳境,楚玉公主也越來越受到大家喜愛——她元氣滿滿、敢愛敢恨的鬼馬女孩形象真是深得人心!

不難看出,“反套路”是關曉彤為自己扳回一城的方式。傳統大女主的“瑪麗蘇”光環四射,無論陷入何種境地,總有男一、男二、男三等一干人等替她解圍。楚玉呢?一個懟天懟地懟容止的個性小女子,奉行有仇當場報,既動口也動手的行事風格,相當逗趣。尤其是北魏篇中,面對康王、容止側妃馬雪雲屢次處心積慮的構陷,楚玉都憑藉智慧還自己清白。更加圈粉的,是楚玉健康、正能量的愛情觀。她對容止愛得坦率,可以為他以身犯險並表白“因為你在,哪怕只有萬分之一的機會,我也不能讓你身處險境”;當示愛遭拒後,她也同樣可以灑脫地走開,“喜歡你是我自願,如今離開你也是我自願。既然你不喜歡我,那我也不喜歡你好了,就這麼簡單。”

給楚玉的愛情觀點贊

楚玉這段話被觀眾奉為金句

很多觀眾說,楚玉的不依附不嫉妒、樂觀積極、敢愛敢恨,善良不做作,正是新時代獨立女性的典範。事實上,關曉彤將鬼馬楚玉活靈活現的呈現在螢屏上,也投射了自我的成長與進階。人生旅途中少不了質疑與爭議,重要的是你以何種姿態面對並前行。就像一位網友說的:“我會因為楚玉這個角色喜歡曉彤,將來會有更多的人因為曉彤的作品喜歡上她,不會因為她身上的某些標籤就動搖她身為一個演員的進步和成長。堅信關曉彤的潛力和耐力,就像我心中的楚玉那樣,瀟灑率真聰明乾脆,永遠能以光明的態度將人生把握在自己手中。”

新人撐起千人千面

不唯明星論挖掘潛力股,優質年輕演員有更多可能性

影視圈曾一度紮堆湧現“大齡偶像劇”。無論現代偶像劇還是古代偶像劇,“中年偶像”對此類劇集都有一種迷之執念。為此網友常常調侃,某某劇的兩大主演加起來都80歲了!《鳳囚凰》在20歲“老戲骨”關曉彤領銜之下,大膽啟用了宋威龍(1999年)、白鹿(1994年)、張逸傑(1999年)、米熱(1991年)、洪堯(1992年)、吳佳怡(1995年)、趙露思(1998年)等一眾新生代年輕演員,天然的年輕化基因是這部劇的制勝法寶。

《鳳囚凰》以“說書人”的設置,巧妙呈現劉宋篇、北魏篇的故事。兩個篇章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人物故事線索龐雜。如何做到從主角到配角個個都有記憶點?這需要演員集體演技線上,才能呈現出千人千面的精彩。

劉宋篇中,最出彩的當屬張逸傑對“暴虐小皇帝”劉子業極富張力的演繹。在臣子面前他生性殘暴,濫用生殺大權,母后去世也不去看一眼,更將自己的叔父如豬狗般對待;在姐姐面前他卻是一副天真無害的面孔,小可憐的眼神讓人疼惜。張逸傑把這個一面暴虐一面脆弱的“精分”性格演繹得極為傳神,在兇殘和可憐之間轉換得遊刃有餘,讓你能在心疼他的同時也理解他的狠。

張逸傑飾演“暴虐小皇帝”

北魏篇中,白鹿一人分飾兩角,一個是英姿颯爽女將軍霍璿,有勇有謀有個性;另一個是頗具妖女風範的舞姬樂蘊。兩個截然相反的角色,兩種完全不同的詮釋方式。霍璿每每登場,舉手投足間都是超越男子的氣概與魄力,她的機智果敢非常圈粉,甚至有趕超女主角之勢。當鏡頭轉向樂蘊,觀眾完全不會把她與霍璿聯繫在一起,儘管她們長著同樣一副面孔。樂蘊完全是小女子的姿態,但她的美麗又藏有一絲神秘、一絲狠辣。正如觀眾的稱讚,“這樣截然不同的兩個人,如果不是因為相貌一樣,絕不會有人想到這是同一個人飾演的。這樣的表演,是對演員的一種挑戰,也是一種肯定。”

白鹿演繹的女將軍霍璿很圈粉

此外,《鳳囚凰》一眾配角也都可圈可點。比如“流水成詩”的絕世奇才桓遠被洪堯演繹得栩栩如生,怒刷了一波好感,以致北魏篇上線後還有觀眾對桓遠心心念念;吳佳怡飾演呆萌丫鬟清越承包全劇笑點,每次上線網友都在彈幕上狂刷“這個丫鬟要火”;趙露思塑造的馬雪雲看上去純良無害,卻是為愛癡狂的心機女一枚,網友調侃她“從正牌女友到小三,一手好牌打得稀爛”恰恰是對演技的認可。

不論角色大小都有血有肉,一群新人出色完成了作為演員的使命——奉獻給觀眾成功的角色和精彩的作品。這在資本逐利的影視劇市場,顯得尤為可貴。不唯明星論挖掘潛力股,《鳳囚凰》為優質年輕演員提供機會與平臺,並成功“帶飛”節奏,不僅顯現出主創團隊目光之精准、模式之獨到,更體現了“金牌班底+熱門大IP”的超強能量。

透過《鳳囚凰》,我們不難看出作品與演員互相成就的關係。演員職業不是獨角戲,集體創作的火花才能將劇集推向一波又一波的高收視和高熱度;劇集的火爆又反作用于演員,他們真正能夠被記住的不是人氣,而是經典角色和作品,從而帶來永久附加值。《鳳囚凰》以劇推“星”的成功,也向新生代演員釋放出了一個訊號,眼下正值最好的時代,只要有實力、有努力、有定力必然能闖出一番天地。

這個容止,是不是和原著裡描述的一樣?

其次是神似。出道不過兩年時間,也非科班出身,宋威龍的演戲經驗並不算豐富。《鳳囚凰》是他主演的第一部古裝大劇,心機深重的容止有著“史上第一腹黑男主”之稱,可見難度係數之高。宋威龍的表演不算完美,卻付出了他現階段最大的努力。劉宋篇裡,容止一副寵辱不驚的模樣好像整個世界與我無關,實則運籌帷幄腹黑掌控一切;北魏篇裡,成為攝政王的容止雄才謀略在心卻不再腹黑陰冷,他與楚玉的互動更增添了一份純真少年少女的甜蜜情愫。

容止、楚玉攜手“發糖”

在呈現容止心路歷程變化的同時,我們不難看到宋威龍的成長。他的演技成分裡既有些許本色,又有漸入佳境的層層遞進。也許,是9歲習武的磨練與成長或是16歲獨闖影視圈的勇氣與果敢,宋威龍在演繹冷靜理智、多謀善斷的容止的過程中,也學會了如何潛心修煉並更加自信地詮釋角色。暴風式的成長過程,讓這個卯足了勁為自己攢經驗值的少年,未來可期。

誰說她只能演“國民閨女”?

關曉彤以正能量大女主為自己正名

憑藉“國民閨女”形象走紅的關曉彤,在圈內有著“老戲骨”之稱。然而,一部遭到網友瘋狂吐槽的《極光之戀》讓她陷入演技爭議當中。隨著年齡的增長,關曉彤迎來了轉型期,《鳳囚凰》被視為她證明自己仍是演技派的關鍵作品。劇中,關曉彤首次挑戰一人分飾兩角——南朝劉宋山陰公主劉楚玉vs刺客朱雀。一個是坐擁一干門客、生活荒淫無度的山陰公主,一個則是滿腹心機的天機閣刺客,當朱雀頂替公主楚玉之後,她需要在權謀爭奪中與各路人馬鬥智鬥勇。

關曉彤首次挑戰一人分飾兩角

儘管劇集開播之初,關曉彤的“縫紉機頭”造型成了網友吐槽重災區,但隨著劇情漸入佳境,楚玉公主也越來越受到大家喜愛——她元氣滿滿、敢愛敢恨的鬼馬女孩形象真是深得人心!

不難看出,“反套路”是關曉彤為自己扳回一城的方式。傳統大女主的“瑪麗蘇”光環四射,無論陷入何種境地,總有男一、男二、男三等一干人等替她解圍。楚玉呢?一個懟天懟地懟容止的個性小女子,奉行有仇當場報,既動口也動手的行事風格,相當逗趣。尤其是北魏篇中,面對康王、容止側妃馬雪雲屢次處心積慮的構陷,楚玉都憑藉智慧還自己清白。更加圈粉的,是楚玉健康、正能量的愛情觀。她對容止愛得坦率,可以為他以身犯險並表白“因為你在,哪怕只有萬分之一的機會,我也不能讓你身處險境”;當示愛遭拒後,她也同樣可以灑脫地走開,“喜歡你是我自願,如今離開你也是我自願。既然你不喜歡我,那我也不喜歡你好了,就這麼簡單。”

給楚玉的愛情觀點贊

楚玉這段話被觀眾奉為金句

很多觀眾說,楚玉的不依附不嫉妒、樂觀積極、敢愛敢恨,善良不做作,正是新時代獨立女性的典範。事實上,關曉彤將鬼馬楚玉活靈活現的呈現在螢屏上,也投射了自我的成長與進階。人生旅途中少不了質疑與爭議,重要的是你以何種姿態面對並前行。就像一位網友說的:“我會因為楚玉這個角色喜歡曉彤,將來會有更多的人因為曉彤的作品喜歡上她,不會因為她身上的某些標籤就動搖她身為一個演員的進步和成長。堅信關曉彤的潛力和耐力,就像我心中的楚玉那樣,瀟灑率真聰明乾脆,永遠能以光明的態度將人生把握在自己手中。”

新人撐起千人千面

不唯明星論挖掘潛力股,優質年輕演員有更多可能性

影視圈曾一度紮堆湧現“大齡偶像劇”。無論現代偶像劇還是古代偶像劇,“中年偶像”對此類劇集都有一種迷之執念。為此網友常常調侃,某某劇的兩大主演加起來都80歲了!《鳳囚凰》在20歲“老戲骨”關曉彤領銜之下,大膽啟用了宋威龍(1999年)、白鹿(1994年)、張逸傑(1999年)、米熱(1991年)、洪堯(1992年)、吳佳怡(1995年)、趙露思(1998年)等一眾新生代年輕演員,天然的年輕化基因是這部劇的制勝法寶。

《鳳囚凰》以“說書人”的設置,巧妙呈現劉宋篇、北魏篇的故事。兩個篇章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人物故事線索龐雜。如何做到從主角到配角個個都有記憶點?這需要演員集體演技線上,才能呈現出千人千面的精彩。

劉宋篇中,最出彩的當屬張逸傑對“暴虐小皇帝”劉子業極富張力的演繹。在臣子面前他生性殘暴,濫用生殺大權,母后去世也不去看一眼,更將自己的叔父如豬狗般對待;在姐姐面前他卻是一副天真無害的面孔,小可憐的眼神讓人疼惜。張逸傑把這個一面暴虐一面脆弱的“精分”性格演繹得極為傳神,在兇殘和可憐之間轉換得遊刃有餘,讓你能在心疼他的同時也理解他的狠。

張逸傑飾演“暴虐小皇帝”

北魏篇中,白鹿一人分飾兩角,一個是英姿颯爽女將軍霍璿,有勇有謀有個性;另一個是頗具妖女風範的舞姬樂蘊。兩個截然相反的角色,兩種完全不同的詮釋方式。霍璿每每登場,舉手投足間都是超越男子的氣概與魄力,她的機智果敢非常圈粉,甚至有趕超女主角之勢。當鏡頭轉向樂蘊,觀眾完全不會把她與霍璿聯繫在一起,儘管她們長著同樣一副面孔。樂蘊完全是小女子的姿態,但她的美麗又藏有一絲神秘、一絲狠辣。正如觀眾的稱讚,“這樣截然不同的兩個人,如果不是因為相貌一樣,絕不會有人想到這是同一個人飾演的。這樣的表演,是對演員的一種挑戰,也是一種肯定。”

白鹿演繹的女將軍霍璿很圈粉

此外,《鳳囚凰》一眾配角也都可圈可點。比如“流水成詩”的絕世奇才桓遠被洪堯演繹得栩栩如生,怒刷了一波好感,以致北魏篇上線後還有觀眾對桓遠心心念念;吳佳怡飾演呆萌丫鬟清越承包全劇笑點,每次上線網友都在彈幕上狂刷“這個丫鬟要火”;趙露思塑造的馬雪雲看上去純良無害,卻是為愛癡狂的心機女一枚,網友調侃她“從正牌女友到小三,一手好牌打得稀爛”恰恰是對演技的認可。

不論角色大小都有血有肉,一群新人出色完成了作為演員的使命——奉獻給觀眾成功的角色和精彩的作品。這在資本逐利的影視劇市場,顯得尤為可貴。不唯明星論挖掘潛力股,《鳳囚凰》為優質年輕演員提供機會與平臺,並成功“帶飛”節奏,不僅顯現出主創團隊目光之精准、模式之獨到,更體現了“金牌班底+熱門大IP”的超強能量。

透過《鳳囚凰》,我們不難看出作品與演員互相成就的關係。演員職業不是獨角戲,集體創作的火花才能將劇集推向一波又一波的高收視和高熱度;劇集的火爆又反作用于演員,他們真正能夠被記住的不是人氣,而是經典角色和作品,從而帶來永久附加值。《鳳囚凰》以劇推“星”的成功,也向新生代演員釋放出了一個訊號,眼下正值最好的時代,只要有實力、有努力、有定力必然能闖出一番天地。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