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影像|你沒見過的那些老徽章,見證金周至變遷的百年歷史!

周至縣原名盩厔縣, 據《元和郡縣誌》載:“山曲曰盩, 水曲曰厔”故名。 1964年國務院以同音字“周至”所替, 今屬陝西省西安市轄縣。

徽章是歷史為我們遺留下來的寶貴財富。 當歷史的長河滾滾逝去, 人們總能從歷史遺留給我們的這些寶貴財富中尋找到那些顯為人知的真實畫卷。

現將筆者20餘年來收藏的部分有關周至歷史徽章進行整理編輯, 今與朋友們共同分享。

清代銀質周至縣寶葵獎章

民國十七年(1928年)周至縣小學教員署期講習會畢業紀念章

民國十七年, 北洋政府統治時期, 省督辦公署每年利用暑假舉辦暑期小學教育講習會, 聘請國內外教育專家為教師講課, 受訓教員回鄉後在縣訓練所舉辦講習會, 傳授經驗。

民國21年(1932年)周至縣訓練所第一期畢業證章

民國二十一年, 周至縣訓練所由縣長左玉韜兼任所長, 對行政幹部進行了第一期培訓。 培訓對象為行政幹部、公務員、教師等。 縣訓練所是培養地方行政幹部的機構。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周至縣社會軍事訓練總隊證章

抗日戰爭爆發後, 國民黨在全國開展國民軍事訓練。 在各縣設社會軍事訓練總隊, 縣長兼任總隊長, 軍訓教官兼副總隊長。 縣以下設區隊, 區長兼任區隊長。 是抗戰時期各縣的軍事組織與行政組織相結合的機構。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周至縣保長訓練班畢業證章

民國23年周至縣設23聯保, 轄179保, 2454甲。 各設聯保長、保長、甲長1人。 保長通常由當地地主、土豪擔任。 國民黨通過保長牢牢控制民眾, 使每位保長均能兼政治員警之任務。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 陝西省周至縣國民兵團證章

周至縣國民兵團屬周至縣地方武裝, 擔負抗戰時期征訓壯丁和守衛南山諸口等任務。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周至縣國民兵團證章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天主堂周至國籍教區司鐸證章

光緒二十五年(1889年)建縣北街天主堂,為哥特式。民國21年(1932年)在周至設立主教區,管轄周至、戶縣、眉縣、興平、武功、扶風、楊陵等區縣教務。民國二十六年有主教1人,神甫9人,教堂57間,占地8.3畝,是當時西北教區最活躍的地區之一。司鐸是天主教神父的正式品位職稱。

中國共產黨周至縣委證章(1949年)

1949年5月底,中國人民解放軍二軍六師進入周至,在馬召襲擊秦嶺守備區特務連, 國民黨殘餘軍隊被迫投降,6月10日中國共產黨周至縣委員會成立。

中國共產黨周至縣委員會證章(1954年)

1954年中國共產黨周至縣委員會改為從左向右讀寫。

周至縣人民委員會證章(1954年)

1949年5月31日周至縣人民政府成立。1954年8月將周至縣人民政府易名為周至縣人民委員會。

周至縣優撫模範代表會紀念章(1954年)

周至縣財貿系統先進工作者代表會議代表紀念章(1956年)

周至縣一區四完小證章(1954年)

1950年將民國時期周至縣原15區劃為10區,一區為城關區(駐城關鎮)轄11鄉。

周至四區二完小證章(1950年)

1950年5月將周至原15區劃為10區,四區為馬召區(駐南神寨)轄10鄉。

周至四區三校證章(1950年)

周至縣中證章(1954年)

民國32年(1943)周至創辦縣立初級中學,1949年周至解放後,由縣立初級中學更名周至縣立中學,複更名周至縣中學,後更名為陝西省周至中學。

陝西省周至縣供銷合作社(1954年)

1949年接收改造民國時期的鄉保合作社易名。

陝西省周至縣人民衛生院證章(1949年)

1949年6月接收民國時期舊縣衛生院易名。1952年1月縣政府接收周至縣天主堂廣濟醫院,併入縣人民衛生院,成立周至縣人民醫院。

陝西省周至縣衛協會會員證章(1954年)

1951年元月成立周至縣衛生工作者協會,有會員400佘人。1958年至1965年衛協會活動流於形式,文革中衛協會工作中斷。1985年5月縣衛生工作者協會重新成立。

周至縣建築工程公司(1959年)

1959年在縣手工業聯社建築隊基礎上成立,是縣內第一個專業建築隊。

周至縣糧食局證章(1950年)

1950年成立周至縣糧食局。1963年油脂公司交糧食局接管,1989年下屬12個糧食管理站、7個企業。

周至縣糧食購銷站證章(1953年)

1949年6月縣政府將民國時期的田賦糧食管理處改設為4個兵站,後改名為糧食倉庫。1953年4個倉庫改為糧食購銷站。

擔負抗戰時期征訓壯丁和守衛南山諸口等任務。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周至縣國民兵團證章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天主堂周至國籍教區司鐸證章

光緒二十五年(1889年)建縣北街天主堂,為哥特式。民國21年(1932年)在周至設立主教區,管轄周至、戶縣、眉縣、興平、武功、扶風、楊陵等區縣教務。民國二十六年有主教1人,神甫9人,教堂57間,占地8.3畝,是當時西北教區最活躍的地區之一。司鐸是天主教神父的正式品位職稱。

中國共產黨周至縣委證章(1949年)

1949年5月底,中國人民解放軍二軍六師進入周至,在馬召襲擊秦嶺守備區特務連, 國民黨殘餘軍隊被迫投降,6月10日中國共產黨周至縣委員會成立。

中國共產黨周至縣委員會證章(1954年)

1954年中國共產黨周至縣委員會改為從左向右讀寫。

周至縣人民委員會證章(1954年)

1949年5月31日周至縣人民政府成立。1954年8月將周至縣人民政府易名為周至縣人民委員會。

周至縣優撫模範代表會紀念章(1954年)

周至縣財貿系統先進工作者代表會議代表紀念章(1956年)

周至縣一區四完小證章(1954年)

1950年將民國時期周至縣原15區劃為10區,一區為城關區(駐城關鎮)轄11鄉。

周至四區二完小證章(1950年)

1950年5月將周至原15區劃為10區,四區為馬召區(駐南神寨)轄10鄉。

周至四區三校證章(1950年)

周至縣中證章(1954年)

民國32年(1943)周至創辦縣立初級中學,1949年周至解放後,由縣立初級中學更名周至縣立中學,複更名周至縣中學,後更名為陝西省周至中學。

陝西省周至縣供銷合作社(1954年)

1949年接收改造民國時期的鄉保合作社易名。

陝西省周至縣人民衛生院證章(1949年)

1949年6月接收民國時期舊縣衛生院易名。1952年1月縣政府接收周至縣天主堂廣濟醫院,併入縣人民衛生院,成立周至縣人民醫院。

陝西省周至縣衛協會會員證章(1954年)

1951年元月成立周至縣衛生工作者協會,有會員400佘人。1958年至1965年衛協會活動流於形式,文革中衛協會工作中斷。1985年5月縣衛生工作者協會重新成立。

周至縣建築工程公司(1959年)

1959年在縣手工業聯社建築隊基礎上成立,是縣內第一個專業建築隊。

周至縣糧食局證章(1950年)

1950年成立周至縣糧食局。1963年油脂公司交糧食局接管,1989年下屬12個糧食管理站、7個企業。

周至縣糧食購銷站證章(1953年)

1949年6月縣政府將民國時期的田賦糧食管理處改設為4個兵站,後改名為糧食倉庫。1953年4個倉庫改為糧食購銷站。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