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這位令人敬佩的母親堅決阻止兒子當大將軍?

戰國時, 趙孝成王即位第七年, 秦趙長平之戰開打, 廉頗戰績平平。 秦國派間諜用“離間計”, 說秦國最害怕的是大將馬服君趙奢的兒子趙括, 並不懼怕廉頗。

當時趙奢已死, 趙王誤信秦國計謀, 撤下廉頗, 欲任用趙括為大將軍。 雖經藺相如極力勸阻, 但趙王心意已決, 不聽藺相如的意見。

趙括之母為人正直無欺, 當她得到趙王要任用她的兒子趙括擔任大將的消息, 日夜坐臥不安。 一是為趙國的安危考慮, 二是為兒子的性命擔憂。

她知道兒子不是大將的材料, 這樣的重任, 他擔不起。 特別讓趙母不放心的是, 眼下趙國的軍隊, 正在長平地區, 與秦軍對峙, 趙王中了秦國的反間計, 撤換了忠勇正義的大將廉頗, 卻讓沒有實戰經驗的兒子趙括走馬上任, 這樣一定會打敗仗。

如果打了敗仗, 丟城失地, 這將會嚴重傷害國家, 也會害了自己的兒子。 於是, 她決定寫封信給趙王,

陳述利害得失。

趙母在信上寫道:

“我的兒子趙括, 沒有能力擔任大將。 大王不要以為他是大將趙奢的兒子, 他就一定也有大將的才能。 其實, 他們父子之間, 差距大著呢!他父親趙奢在世時, 做大將, 每次得到大王的賞賜, 從不留給自己和家裡的人,

全部分賞給作戰勇敢的將士們。 受命之日, 整個身心都在帶兵打仗上, 從不過問家裡的事。 可是, 我的兒子趙括, 全然不像他的父親, 大王獎賞給他的金銀財物, 他都藏在家裡, 還時時準備著購置房屋田產。 他的志向這樣短淺, 心胸這樣狹窄, 怎麼能當好大將呢?我是從趙國的安危出發, 請求大王不要委任我的兒子為大將。 ”

趙王接到趙母的信, 搖搖頭說:“天下哪有做母親的, 不為自己兒子升官而高興的呢?趙括的母親, 不贊成兒子做大將, 真是個怪人!我不能聽她的話。 ”

趙母知道趙王不聽自己的勸告, 一定要任用趙括為將, 生氣地又給趙王寫了一封信, 說道:“我瞭解自己的兒子, 可是大王您不聽我的話, 日後趙括打了敗仗,

這可不是我的責任了, 請不要連累我!”趙王只得同意了。

果然不出趙母所料, 趙括擔任大將後, 把廉頗原來制訂的軍紀都廢除了。 加上指揮失誤, 結果兵敗身死, 可憐趙國幾十萬士卒, 都被坑埋了。 趙王因為趙括的母親有言在先, 沒有株連她。

當時, 人們都稱讚她:身為趙國子民, 為人愛國、正直, 有先見之明, 不願國家因自己的兒子而吃敗仗!

身為人母, 她更不願兒子戰死沙場, 可惜冒死進諫, 無功而返。 最終白髮人送黑髮人, 乃是人間至痛!

(事據宋代袁樞《通鑒記事本末》)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