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記者暗訪拍賣行:竟稱疑似圓明園流失文物是英國軍隊“合法”報酬

拍賣行在社交平臺上發佈的虎鎣圖片

疑似中國圓明園流失文物青銅虎鎣, 11日被以41萬英鎊, 約合360萬人民幣的價格被拍出。 該拍賣引發廣泛爭議,

負責拍賣的英國坎特伯雷拍賣行被指極不負責任。 因為該文物買家有可能面臨著隨之而來的的法律和道德風險。 實際上, 就在青銅虎鎣被拍賣的前3天, 記者曾暗訪該拍賣行。

央視記者 王璿:

如果買了這個, 中國政府追索, 我會不會面臨法律訴訟?

英國坎特伯雷拍賣行藝術顧問:

我認為不會有, 至少我知道的是這樣, 這都是發生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公約之前的都不應該被拍賣掉, 你怎麼能夠公開說這些東西是劫掠來的, 然後還要去拍賣它, 卻不參加任何關於文物歸還的討論呢。

從虎鎣重見天日以來, 國家文物局通過多管道和拍賣行接觸, 可拍賣行拒絕撤拍, 並回避一切討論。 當法律不足夠成為制勝武器, 通過道義申索的方式追回文物, 也是有成功先例的。

文物追索資深律師 克裡斯多夫:

法律並不是這類問題的訴求終點, 還要有道義申索, 通過對話、調解, 永遠都是最好的辦法。

新聞多一點

中國官方將出爐“外國被盜文物資料庫”, 庫中文物在中國不得拍賣

中國國家文物局14日在其官微及官網全文發佈了《追索海外文物絕不能再讓“親者痛”》(以下簡稱“《追索》文”), 該文出自中國政法大學國際法學院副院長、教授霍政欣之手。 此外, 國家文物局相關負責人透露近期將發佈“外國被盜文物資料庫”,

資料庫中的文物在中國境內不得拍賣。

《追索》文指出, 以此次虎鎣拍賣為例, 儘管英國拍賣機構的行徑已引起多方譴責, 但從法律角度來看, 現階段啟動法律程式追索並非理性選擇。 目前的兩項國際公約(1970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支援的制定的《關於禁止和防止非法進出口文化財產和非法轉讓其所有權的方法的公約》和1995年國際統一私法協會制定的《關於被盜或非法出口文物的公約》)支援文物原屬國追索流失文物, 但它們均無法適用於虎鎣。 前者因為英國2003年才批准加入所以“法無溯及力”, 後者英國則還沒加入。

《追索》文認為, 儘管追索海外文物面臨嚴峻的法律環境, 但中國政府及相關機構和個人仍然可以積極作為。

首先, 對大多數當代非法流失出境的文物應及時依據國際條約機制進行追索。

其次, 對於虎鎣這樣的歷史流失文物, 主管機關應及時發聲, 表明中國立場。

此次國家文物局對虎鎣拍賣所做的嚴正聲明, 就能為今後可能進行的追索行動奠定基礎。

再次, 對於非法流失出境的文物, 中國的機構和個人應該拒絕參加商業拍賣。

事實上, 國家文物局相關負責人也在日前指出, 在譴責英國相關拍賣行不道德行為的同時, 我們要做好兩件事。

一方面, 國家文物局近期將發佈“外國被盜文物資料庫”, 在國內市場集中公佈外國政府通報的被盜文物資訊。 上述文物, 在中國境內不得拍賣。

另一方面, 要更加愛護和珍惜本國的文化遺產, 密切關注國家文物局、公安部聯合發佈的“中國被盜(丟失)文物資訊平臺”,在文物市場領域為國家文物安全做出貢獻。

密切關注國家文物局、公安部聯合發佈的“中國被盜(丟失)文物資訊平臺”,在文物市場領域為國家文物安全做出貢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