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原創“十竹齋木板浮水印《二十四節氣圖》”系列版畫亮相蓉城

4月14日下午, 2017年度國家藝術基金傳播交流推廣資助專案“十竹齋木版浮水印藝術文獻作品展”開幕儀式在四川大學美術館舉行。 本次展覽由四川美術家協會和四川大學美術館聯合主辦, 杭州十竹齋藝術館承辦, 展覽時間將從2018年4月12日一直持續到19日。

據瞭解, 本次展覽是“十竹齋木板浮水印藝術作品展”全國四地巡展的第二站, 展出作品達上百件。 展覽以木版浮水印藝術的發展歷史為線索, 通過十竹齋的經典作品還原歷史面貌再現“餖版風華”, 以創作工具展現木版浮水印技藝畫、刻、印過程中的精妙與典雅,

展現中國非物質文化傳統技藝的博大精深。

非遺傳承人耗時三年原創《二十四節氣圖》系列版畫

成都晚報記者從現場獲悉, 本次展覽中還有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魏立中的原創力作, 十竹齋木版浮水印《二十四節氣圖》版畫, 該作品生動地展現了中國的節氣變化, “明代胡正言發明了餖版、拱花技藝, 其印製的《十竹齋畫譜》《十竹齋箋譜》將古代彩色印刷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 據魏立中介紹, 雖然相隔三百多年, 但他一直視胡正言為偶像, 常常在史書或書畫作品中與他對話, “《二十四節氣圖》歷時三年才創作完成, 它將傳統文化中的節氣用版畫的方式呈現出來, 共經歷了原畫創作、原畫分版、勾描、複描、上樣、雕版、按版、塗色、印色等多套技藝流程。

複刻版《金剛經》極具四川元素

值得一提的是, 本次展出的眾多作品中, 一件由十竹齋複刻的大英博物館藏,

唐868年王玠版《金剛經》極具“四川元素”。 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樊錦詩在成都敦煌大展期間的講座中曾表示 “這部《金剛經》是四川人做的, 是為了父母做的雕版印刷, 後來傳到了敦煌。 ”

這部大英博物館收藏的《金剛經》的卷章節附註有“鹹通九年四月十五日王玠為二親敬造普施”, 是世界上最早的有確切日期的印刷品, 當時的四川雕版印刷活動非常發達, 印刷作品通過蜀道出川, 傳到全國各地, 甚至通過絲綢之路傳到域外。 此次在四川展出十竹齋複刻的1150年前的《金剛經》, 展示了中國傳統文化在“一帶一路”交流中的魅力, 也彰顯了中國的文化自信。

“木板浮水印技藝”入選非遺保護名錄,傳承和推廣是關鍵

木版浮水印學名為“古代彩色版畫印刷術”,集繪畫、雕刻、印刷於一體,被譽為“畫刻印三絕”。據瞭解,2014年,十竹齋“木版浮水印技藝”入選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杭州十竹齋藝術館館長魏立中是“木版浮水印技藝”非遺代表性傳承人。

近年來,杭州十竹齋把“活著的中國彩色版畫印刷術”帶到了英國倫敦、瑞士日內瓦、美國洛杉磯、法國巴黎、印度新德里、西班牙馬德里、德國紐倫堡、日本東京、丹麥哥本哈根、比利時布魯塞爾和肯亞奈洛比等地,多年的對外交流、傳播、教學使得十竹齋木版浮水印藝術以及其承載的中國傳統文化與人文精神得到國際認可。十竹齋還連續榮獲了“2015國家藝術基金藝術人才培養資助專案”和“2017國家藝術基金傳播交流推廣資助專案”。

據悉,本次展覽期間還將同期舉辦“十竹齋木版浮水印體驗工坊”活動,參與者可以親自動手,製作“一團和氣圖” 藏書票,“我們希望可以通過舉辦這樣的活動,喚起更多青年學子對傳統木版浮水印技藝的關注,讓這一優秀文化遺產得到傳承。十竹齋木版浮水印藝術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印刷術的活化石,守護好、傳承好,讓古老的木版浮水印藝術活起來,走進現代人的心靈,也是我們的歷史責任與使命。”魏立中告訴成都晚報記者。

成都晚報新媒體記者:柴暢、萬天月攝影報導

編輯:鄧文博

也彰顯了中國的文化自信。

“木板浮水印技藝”入選非遺保護名錄,傳承和推廣是關鍵

木版浮水印學名為“古代彩色版畫印刷術”,集繪畫、雕刻、印刷於一體,被譽為“畫刻印三絕”。據瞭解,2014年,十竹齋“木版浮水印技藝”入選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杭州十竹齋藝術館館長魏立中是“木版浮水印技藝”非遺代表性傳承人。

近年來,杭州十竹齋把“活著的中國彩色版畫印刷術”帶到了英國倫敦、瑞士日內瓦、美國洛杉磯、法國巴黎、印度新德里、西班牙馬德里、德國紐倫堡、日本東京、丹麥哥本哈根、比利時布魯塞爾和肯亞奈洛比等地,多年的對外交流、傳播、教學使得十竹齋木版浮水印藝術以及其承載的中國傳統文化與人文精神得到國際認可。十竹齋還連續榮獲了“2015國家藝術基金藝術人才培養資助專案”和“2017國家藝術基金傳播交流推廣資助專案”。

據悉,本次展覽期間還將同期舉辦“十竹齋木版浮水印體驗工坊”活動,參與者可以親自動手,製作“一團和氣圖” 藏書票,“我們希望可以通過舉辦這樣的活動,喚起更多青年學子對傳統木版浮水印技藝的關注,讓這一優秀文化遺產得到傳承。十竹齋木版浮水印藝術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印刷術的活化石,守護好、傳承好,讓古老的木版浮水印藝術活起來,走進現代人的心靈,也是我們的歷史責任與使命。”魏立中告訴成都晚報記者。

成都晚報新媒體記者:柴暢、萬天月攝影報導

編輯:鄧文博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