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房產>正文

M2增速降至8.2% 樓市真的要變天嗎?

中國人民銀行4月13日公佈的最新資料顯示, 今年前三個月, 新增人民幣貸款分別為2.9萬億元、8393億元和1.12萬億元。 儘管新增貸款環比走高,

但代表廣義流動性的M2結束了兩連漲。 截至3月末, 廣義貨幣(M2)餘額173.99萬億元, 同比僅增長8.2%。

8.2%的M2同比增速, 是歷史上的第二低值, 此前, M2同比增速的最低點出現在2017年年末, 為8.1%。 由於今年我國並沒有設定M2增速的目標值, 所以大家普遍擔憂, M2增速低於10%以下, 國內房地產擠泡沫時代已經到來。

一直以來, 我國廣義貨幣M2增速相當驚人, 2012年, 中國M2餘額接近100萬億, 當時就有專家指出, M2接近百億, 而同期的美國M2折合成人民幣也不超過60萬億元人民幣。

如果用M2/GDP來衡量貨幣超發情況, 美國只有0.6到0.7, 而中國則高達1.87。 而到了2017年我國的GDP總量超過82萬億, 而今年3月末M2達到173.99萬億, 這就意味著, M2是GDP的2倍。

其實, 3月M2增速之所以回落, 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原因:首先, 在美聯儲加息的影響下, 中國央行的貨幣政策也開始收緊。 今年以來, 央行主要是在公開市場上操作SLF、MLF、逆回購, 銀行間市場處於一種緊平衡, 所以信貸投放明顯受阻。

再者, 為了控防系統性金融風險, 監管部門將銀行表外業務都收入表內, 而監管部門則加強了銀行業的審查力度,

這就導致銀行款貸款額占社會融資總額的比重在下降。

也就是說, 在強監管之下, 一些資質不好的企業只能通過小貸公司、地下錢莊等其他融資管道來融資, 而企業通過其他管道融資就不會計入M2資料中。

最後, 銀行存款增速也逐步下降, 人們追求高收益率的理財產品, 這使得銀行存款量驟降, 從而使放貸意願衰退, 無法製造出更多信貸規模來。 從居民儲蓄增速來看, 近些年來下降幅度較大。 從2010年以前的16%下降到了2017年的7.7%, 增速降至歷史最低值。

那麼, M2上漲跟房價上漲價啥關係呢?過去M2增長快速增長, 與房貸增長有著直接的關聯。 原因就是大量貨幣流向房地產市場, 房價從而被迅速推高。 我國歷史上比較著名的房價上漲週期,

都明確顯示M2與房價是同步上漲的:

一是2008年至2010年, 我國的M2增速分別上漲了17.8%、27.68%、19.70%, 而在這樣的上漲過程中, 當時房價也扶搖直上, 開啟了新一波上漲週期。 二是2015年初開始至2016年10月本輪房地產調控止, 在這段期間M2增速達到了13.3%也突破了警戒線。

實際上, 究竟是M2推高了房價, 還是高房價推漲了M2規模, 這一直是大家爭論焦點。 對此, 我們認為是巨大的購房需求才是推高M2的罪魁禍首。 正是因為各種購房需求上升, 才使得銀行的貸款流向樓市, 而當大量資金流入到房地產領域後, 又進一步推高了房價。

現如今, M2增速跌至8.2%, 而自自本世紀以來, M2增速都不曾低於10%, , 這就說明受到房地產調控影響, 各地投機性購房需求在大幅下滑。 而且也印證了房地調控已初見成效, 中國的房地產已進入到了調整週期內。 那麼, M2下滑至8.2%, 對高房價意味著啥呢?

首先, 高層對房地產金融杠杆已高度重視, 希望把它調降下去。 從歷史上看, 過去我國居民杠杆率並不高, 但是從2015年開始, 杠杆率急速上升。 原因是不管有錢還是沒錢,大家都要想購房置業。

目前我國的居民杠杆率輕鬆走過了發達國家幾十年的歷程,存在著較大的金融風險,未來低成本的濫加杠杆的機會已消失。所以,未來很多年M2增速在8%左右徘徊將是“新常態”。

再者,M2增速並非是越多對中國經濟越有利。央行行長易綱曾表示,央行未來要盤活存量資金,優化貨幣信貸的結構存量結構。過去中國的信貸資金都流向了房地產等虛擬經濟,不僅推高了M2規模,而且信貸結構也嚴重失衡。

這意味著,央行通過盤活金融體系內空轉的存量,有意控制M2規模,更好的服務於實體經濟,未來流向房產的資金將大幅減少,房價必將出現調整。

最後,控制房地產風險,防止潛在的危機爆發。此前,有監管部門規定,房企要借開發貸,必須要四證齊全才能借得到,這就避免了房企不顧血本,借錢拿地建房並且銷售,也避免了金融風險。

同時,也阻止了居民通過消費貸、首付貸、過橋貸等形式向銀行借貸,此外,監管部門還通過將銀行表外業務收入表內監管,審核影子銀行等資金流向房地產,來給房地產降溫。而這樣一來,M2增速自然會大幅放緩。

M2同比增速僅8.2%,這與2009年M2增速達到27.68%,反差極大。2009年的高M2預示了房價要漲,而現在的M2說明房地產對信貸需求已經不足,馬上房價將進入長期調整。鑒於M2增長已無多大上漲空間,所以M2增速放緩,更將是新常態。只要控制住了M2增,通過盤活存量資金一樣可以穩增長,房價也會擠出泡沫回歸理性。

原因是不管有錢還是沒錢,大家都要想購房置業。

目前我國的居民杠杆率輕鬆走過了發達國家幾十年的歷程,存在著較大的金融風險,未來低成本的濫加杠杆的機會已消失。所以,未來很多年M2增速在8%左右徘徊將是“新常態”。

再者,M2增速並非是越多對中國經濟越有利。央行行長易綱曾表示,央行未來要盤活存量資金,優化貨幣信貸的結構存量結構。過去中國的信貸資金都流向了房地產等虛擬經濟,不僅推高了M2規模,而且信貸結構也嚴重失衡。

這意味著,央行通過盤活金融體系內空轉的存量,有意控制M2規模,更好的服務於實體經濟,未來流向房產的資金將大幅減少,房價必將出現調整。

最後,控制房地產風險,防止潛在的危機爆發。此前,有監管部門規定,房企要借開發貸,必須要四證齊全才能借得到,這就避免了房企不顧血本,借錢拿地建房並且銷售,也避免了金融風險。

同時,也阻止了居民通過消費貸、首付貸、過橋貸等形式向銀行借貸,此外,監管部門還通過將銀行表外業務收入表內監管,審核影子銀行等資金流向房地產,來給房地產降溫。而這樣一來,M2增速自然會大幅放緩。

M2同比增速僅8.2%,這與2009年M2增速達到27.68%,反差極大。2009年的高M2預示了房價要漲,而現在的M2說明房地產對信貸需求已經不足,馬上房價將進入長期調整。鑒於M2增長已無多大上漲空間,所以M2增速放緩,更將是新常態。只要控制住了M2增,通過盤活存量資金一樣可以穩增長,房價也會擠出泡沫回歸理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