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重磅!滬深交易所規定舉牌後披露間隔從5%縮至1%,明確資管產品權益歸屬

“擁有上市公司股份達到或超過已發行股份的5%後, 每增加或減少1%的, 應當立即通知上市公司”, 4月13日, 上交所發佈《上市公司收購及股份權益變動資訊披露》業務指引在投資者因其成為5%以下第一大股東或實際控制人披露權益變動提示公告;

(2)因爭奪控制權披露權益變動提示公告;

(3)披露權益變動報告書。

《指引》還明確了穿透主體和穿透標準, 即在上述適用情形下, 投資者為合夥企業或者除公募產品以外的資管產品時, 投資者應當層層穿透披露權益結構, 直至最終出資人, 及最終出資人的資金來源。

此外, 《指引》還細化了穿透披露的內容, 要求投資者披露其內部關於利潤分配、虧損承擔、投資決策、權益歸屬等事項的約定, 以便判斷投資者的控制權。

5明確資管產品的權益歸屬認定標準和合併原則

目前A股市場中資管產品大額持股的情形越來越多,

對於前期市場實踐中屢次出現的投資者利用各類通道實際控制上市公司股份的情況。

《指引》按照《收購辦法》對“權益”的界定邏輯, 明確了資管產品持有上市公司股份的權益歸屬判斷標準, 即實際支配表決權的一方被視為權益歸屬方。

通常情況下, 由於管理人對資管產品負有管理義務, 能夠支配所持股份的表決權, 因此原則上視為管理人擁有資管產品所持上市公司股份權益, 管理人管理的資管產品所持同一上市公司股份應當合併計算。

但是如果根據約定或者其他原因, 管理人不能實際支配表決權的, 管理人應當披露表決權的實際支配方。 投資者實際支配資管計畫的表決權的, 應當將該資管計畫所持全部股份與該投資者持股數量進行合併計算,

並履行相應資訊披露義務。

此外, 《指引》還明確了社保基金、養老保險基金、企業年金、公募基金持有同一上市公司的股份數量不合併計算。

6明確增持計畫和重組計畫的承諾與履行

現有披露中, 一些投資者在權益變動報告書中披露的未來增減持計畫和重組計畫較為含糊, 後續執行也出現比較大的偏差, 個別甚至藉以實施股價炒作。

為此, 《指引》要求投資者在權益變動等檔中披露的增減持計畫與重組計畫應當明確具體, 披露不存在增減持計畫和重組計畫的, 應當明確不實施上述計畫的期限。

7規範一致行動人及表決權委託協議的簽署和履行

利用一致行動人或表決權委託協定,

規避資訊披露和其他股東義務, 是收購和權益變動資訊披露中的常見問題。

為規範此類問題, 《指引》要求一致行動人或表決權委託協議必須有明確期限。 提前終止協議的, 投資者仍應當在原有期限內遵守法定義務。 終止協議的, 投資者仍應履行承諾義務。 此外, 對於委託表決權的, 委託人和受託人視為一致行動人。

三方面監管“蒙面舉牌”等行為

從實踐看, 收購和大額股份權益變動, 有利於發揮證券市場的價格發現和資源配置功能, 有助於完善上市公司內部治理。 但另一方面, 也出現了一些投資者反應強烈、需要高度重視的突出問題。 有的市場主體, 利用資金和資訊優勢“買而不舉”“快進快出”, 引起股票交易異常波動,

被市場質疑為“割韭菜”;有的收購行為, 杠杆過高;還有的上市公司股東, 隱瞞一致行動人身份, 濫用表決權委託, 規避資訊披露義務, 並以此獲取不當利益。

上交所將如何持續強化收購及權益變動監管, 比如對於“蒙面舉牌”、“隱匿式易主”以及要約收購和控制權爭奪中違法違規行為一線監管方面。

上交所表示, 近年來, 收購及權益變動資訊披露違規數量有所上升。 為此, 上交所將從以下3個方面切實保護好投資者合法權益:

一是強化綜合監管, 實施事中監管、刨根問底、分類監管的“三位一體”監管模式。 比如, 繼續堅持收購及權益變動類公告的即披即審, 重點關注存在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較低、控股股東股權質押比例較高、存在控制權爭奪隱患、主營業務空殼化等情形的上市公司等。 同時,發揮媒體和市場監督作用。對於權益變動過程中,涉及重大媒體質疑的情形,要求上市公司召開媒體說明會。

二是實施聯動監管,將資訊披露監管、市場交易監察和派出機構現場檢查緊密地結合起來。針對收購和權益變動資訊披露中存在的“蒙面舉牌”、股價操縱、大資金“快進快出”等多發、頻發問題,通過信披監管“問”,市場監察“盯”,現場監察“核”,快速回應,聯合行動。全鏈條監管下,一些違規增減持行為被及時發現,個別隱瞞一致行動人行為被及時糾正。2016年以來,已核查收購和權益變動相關股票交易110余單,上報內幕交易、市場操縱線索30餘條。

三是及時懲戒違規行為。2017年全年,上交所已就收購和權益變動中存在的各類違規行為,採取通報批評、公開譴責等紀律處分措施近30次,涉及股東50余人次。違規類型主要包括:隱瞞一致行動關係、超比例增持、短線交易、違反減持預披露規定、違反增減持承諾、隱瞞控制權轉讓資訊、收購人資訊披露不實等。

百萬用戶都在看

券商中國是證券市場權威媒體《證券時報》旗下新媒體,券商中國對該平臺所刊載的原創內容享有著作權,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否則將追究相應法律責任。

ID:quanshangcn

Tips:在券商中國微信號頁面輸入證券代碼、簡稱即可查看個股行情及最新公告;輸入基金代碼、簡稱即可查看基金淨值。

有一種美好習慣,叫做閱後點贊

同時,發揮媒體和市場監督作用。對於權益變動過程中,涉及重大媒體質疑的情形,要求上市公司召開媒體說明會。

二是實施聯動監管,將資訊披露監管、市場交易監察和派出機構現場檢查緊密地結合起來。針對收購和權益變動資訊披露中存在的“蒙面舉牌”、股價操縱、大資金“快進快出”等多發、頻發問題,通過信披監管“問”,市場監察“盯”,現場監察“核”,快速回應,聯合行動。全鏈條監管下,一些違規增減持行為被及時發現,個別隱瞞一致行動人行為被及時糾正。2016年以來,已核查收購和權益變動相關股票交易110余單,上報內幕交易、市場操縱線索30餘條。

三是及時懲戒違規行為。2017年全年,上交所已就收購和權益變動中存在的各類違規行為,採取通報批評、公開譴責等紀律處分措施近30次,涉及股東50余人次。違規類型主要包括:隱瞞一致行動關係、超比例增持、短線交易、違反減持預披露規定、違反增減持承諾、隱瞞控制權轉讓資訊、收購人資訊披露不實等。

百萬用戶都在看

券商中國是證券市場權威媒體《證券時報》旗下新媒體,券商中國對該平臺所刊載的原創內容享有著作權,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否則將追究相應法律責任。

ID:quanshangcn

Tips:在券商中國微信號頁面輸入證券代碼、簡稱即可查看個股行情及最新公告;輸入基金代碼、簡稱即可查看基金淨值。

有一種美好習慣,叫做閱後點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