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餐桌上的古巴:海盜、殖民、革命之後的飲食故事

“3CUC。 ”年輕男子用口音濃重的英語對我報出價格。 這是我抵達古巴的第二天, 想嘗試一下許多當地人站在街邊狼吞虎嚥的食物。 遞了錢過去, 幾分鐘後視窗遞出來一個熱騰騰的芝士培根披薩。 然後, 一個當地人遞進去20CUP, 也得到了同樣的披薩。

1CUC=25CUP, 一個約合人民幣5.3元的披薩賣給遊客要20元。 就在這個瞬間, 我懂得了古巴特殊的物價雙軌制。 這個經歷了海盜侵襲、奴隸貿易、西班牙殖民統治、獨裁與革命的國家, 如今正處在社會變革的關鍵時期, 餐桌也在跟著一起改變。

賣古巴三明治的小攤 本文圖均為 紀韓 圖

5CUC的民宿早餐

每家民宿的主人都竭力向我推銷他們的早餐。 這讓我很難拒絕, 尤其是當我充滿驚歎地誇讚了他們如同博物館般擺滿了古董傢俱的殖民大宅, 並對自己住在裡面的日夜充滿美好想像之時, 一頓要價5CUC的早餐看上去也就沒有那麼昂貴了。

但我知道, 在一個人均月收入只有25CUC的國家, 為一頓早餐付出5CUC聽上去簡直是瘋了。 古巴人不會這麼幹的, 如果他們要吃早餐, 會用5CUP解決。

顏色鮮豔、分量很大, 這是歐陸式早餐、英式早餐與當地水果的結合。 自15世紀哥倫布“發現”古巴之後, 島上的土著幾乎被消滅殆盡, 如今這個混血的國家延續更多的是歐洲人的餐飲習慣。 當然, 這些食材在古巴要不了多少錢——古巴的物價相當低廉, 1CUP可以喝一杯咖啡, 10CUP可以買兩大條麵包。 只不過一般賣給遊客不會是這個價, 遊客也不會花時間精力去買。

貨品乏善可陳的供銷社

我的好幾個民宿主人是中年大叔。 比起上班, 旅遊業是更賺錢的行當, 為此, 他們不介意一大早就開始在廚房忙碌。 為了討好客人, 可能更多是歐美客人的中產階級品味, 他們會準備成套的鋥亮刀叉、靈巧地在芭樂上雕花、為雞蛋的做法提供三種選項。

我想, 這就是即便我住在當地人家裡, 卻依然無法真實觸碰當地人生活的原因。 兩種貨幣、兩種物價體系, 註定了我只能被固定在專為遊客提供的消費享受中,

努力去接受在20CUC一晚的民宿, 花5CUC吃早餐是一種對主人睡眠的補償。

沒有當地人的餐廳

我和先生在哈瓦那的第一頓午餐花了23CUC(約合人民幣154元), 包括一份不太新鮮的煎魚、一份淡而無味的雞脯肉和兩杯古巴咖啡。 民宿主人推薦了這家店, 餐廳在哈瓦那最熱鬧的老城中心, 二樓的露臺位俯瞰著熙熙攘攘的老城街道, 拋開食物而言, 陽光與氛圍都非常棒。

顧客喝著咖啡聊著天, 各國語言從我耳邊飄過。 除了侍者之外, 我沒有看見一個當地人。 這並不奇怪, 一頓飯幾乎要吃掉一個月薪水, 難怪當地人不會光顧。

古巴“可樂“和”雪碧”

隨著後革命時期的經濟改革, 2011年後才出現的私營餐廳如今遍地開花。 國營餐廳也在不斷改革, 以適應不斷湧來的遊客需求。 菜色更加創新與融合, 除了延續歐洲的料理習慣, 蜜汁豬肉、蔬菜炒肉這樣來自亞洲的烹飪方式也被採用。 高級餐廳的擺盤在朝法餐靠攏, 精心調味的檸檬醬汁細緻地澆在白瓷盤子裡。 環境與價格檔次不斷升高,我可以坐在西恩富戈斯海濱涼風習習的院子裡,享受25CUC一整只的巨大龍蝦。酒杯裡使用了塑膠閃光冰塊,真的做到了色香味俱全。

可是,這些都不會是當地人就餐的首選。

更容易遇見當地人的地方是速食小店。這裡有10CUP一個的芝士披薩,20CUP一盤的“義大利面”,40CUP一份的炸雞配紅薯片和黑豆飯。更便宜的,小攤上5CUP一個的古巴三明治,再來一罐10CUP的古巴“可樂”。所有的食物都有同樣的特點:熱量非常高,填飽肚子的需求遠大於享受美食。

正經的餐廳幾乎是只為遊客準備的,功能表上的選項並不總是有貨,得看廚房今天買到了哪些食材。傳統的古巴食物是最常有貨的,比如黑豆飯、木薯、炸豬排塞培根芝士。木薯和紅薯是從土著時代開始就在拉丁美洲非常流行的食物,黑豆則是隨著黑奴貿易從非洲來到古巴,炸豬排塞培根則是殖民時期西班牙與古巴烹飪的結合。

這些食物出現在功能表裡顯眼的一欄,與龍蝦、明蝦、魚等加勒比海新鮮的捕撈排列在一起,既滿足遊客對於這個封閉多年的島國的飲食獵奇,又能促進消費——8CUC一份炸雞,11CUC一盤能吃撐你的龍蝦,對遊客而言,當然後者更加合算。

黑豆飯配煎雞脯肉,是隨時可以吃到的古巴美食。

加勒比海盜熱愛的朗姆酒是永遠的佐餐飲料。16世紀初,西班牙人將甘蔗引入古巴,並開設了第一家甘蔗榨糖廠,200多萬非洲黑人被賣到古巴,成為甘蔗田與糖廠裡的奴隸。如今,70%的古巴人都是非洲黑人的後裔,每一個古巴人都是以甘蔗為原料的朗姆酒的愛好者。

海明威的推崇,更是讓幾款以朗姆為基底的雞尾酒成為了遊客的寵兒。他說過"My Mojito in La Bodeguita. My Daiquiri in El Floridita",從此哈瓦那的La Bodeguita和El Floridita酒吧天天擠滿了朝聖的遊人,莫吉托和代基裡都賣到5-6CUC一杯,。

古巴人不會光顧這樣的酒吧。如果海明威還活著,不富裕的他也沒有那麼多錢在這樣的酒吧一晚上喝下10杯酒。當地人在自己家裡調酒,或是直接享用口感柔滑的黑朗姆——這是朗姆酒中最貴的一種,一瓶酒不到15CUC,可以調出幾十杯“自由古巴”。

當地人也有自己的小酒吧,沒有華麗的裝飾、沒有駐場的樂隊,燈光昏暗、電視螢幕飄著雪花、歌曲是從半醉的客人口裡唱出。我無法得知一杯酒的真正價格,因為當他們微笑著將“自由古巴”遞給我時,哪怕只要2CUC,價格也比當地人翻了幾番。也許,賺更多的錢,才是他們心中獲得自由的真正方法。

廉價的路邊攤

古巴並不是一個以美食著稱的國家。經歷了上世紀90年代的物資匱乏和食物短缺之後,不能指望這個島國在短暫的時間裡發展出驚人的美味。對於大多數食材,比如巴拉德羅盛產的龍蝦,新鮮與量大是唯二的優點,烹飪方式則只有煎烤、蒜蓉、番茄醬炒三種。能創造新料理的餐廳畢竟還是少數,所以想換個口味的時候,我會去吃路邊攤。

炸丸子是古巴街頭常見美食之一

西班牙油條(churros)是最常見的路邊零食,生麵團通過花邊擠筒擠出來,使油條帶有花紋,然後放進油鍋裡炸,之後在上面澆上大量的糖粉、美乃滋或者巧克力醬。這種焦黃香脆、香甜可口的小吃是由百餘年前的西班牙殖民者帶到古巴來的。後來古巴人趕跑了殖民者,但留下了他們的美食。

如今,在哈瓦那老城熱鬧的街道邊常常能看見現炸現賣的小攤,明碼標價20CUP或者2CUC一份,取決於攤子是擺在當地人生活的居民樓外,還是遊客聚集的商業街。這也是我喜歡路邊攤的一個原因,無論是多小的攤位,都會有一個價目牌,看看上面的數字,我就能知道這是不是一個當地人會消費的地方。

另一種古巴人喜歡的路邊攤是炸丸子(croquetas),在遊人少去的小城馬坦薩斯最常見。拇指大小的麵粉丸子裡裹著芝士,隨著麵團在油鍋裡變得金黃焦脆,芝士也融化進丸子裡,起鍋後再撒上一些粗大的海鹽粒,吃起來外焦裡嫩、鹹香四溢。這也是西班牙殖民時期的遺物,只是最初的丸子裡還裹著火腿粒。而在古巴人經歷糧食危機的困難歲月裡,火腿很快就被省略了,芝士的分量也幾可忽略。

越是遊客稀少的地方,我越容易享受到當地人的價格和當地人的飲食之選,未必好吃,但比龍蝦更加有趣。每個城市都有的國民霜淇淋店Coppelia一個球只要1CUP,公車站旁的小攤、普通平房的視窗裡常常售賣著3CUP一杯的優酪乳和果汁,喝完還要把玻璃杯還回去。

消費者大多是些年少的學生,他們出生時,海盜、殖民與革命都結束了,這些油炸小零食和奶粉糖精味過重的霜淇淋,是拮据生活中便宜又愉快的享受。當他們聊著天分享一份炸丸子時,左手霜淇淋、右手西班牙油條的我,竟然顯得奢侈起來。

小吃視窗的價目牌

抵達古巴之後不久,與離開古巴之前,我都去逛了逛哈瓦那老城裡一個規模不大的菜市場。市場的牆上畫著切·格瓦拉、菲德爾·卡斯楚和西恩富戈斯的軍裝頭像,菜攤上擺著大堆的木薯、番茄、胡蘿蔔、檸檬、香蕉、芭樂、木瓜和鳳梨等等,都是全年常有的蔬果,標價很低。

整個菜市場只有賣椰子的攤主會講幾句英語,當然,他迅速地以1CUC的遊客價賣了一隻小椰子給我。那時,我已經接受自己永遠不可能在轉型期的古巴擁有真正的本地人體驗的事實了。

環境與價格檔次不斷升高,我可以坐在西恩富戈斯海濱涼風習習的院子裡,享受25CUC一整只的巨大龍蝦。酒杯裡使用了塑膠閃光冰塊,真的做到了色香味俱全。

可是,這些都不會是當地人就餐的首選。

更容易遇見當地人的地方是速食小店。這裡有10CUP一個的芝士披薩,20CUP一盤的“義大利面”,40CUP一份的炸雞配紅薯片和黑豆飯。更便宜的,小攤上5CUP一個的古巴三明治,再來一罐10CUP的古巴“可樂”。所有的食物都有同樣的特點:熱量非常高,填飽肚子的需求遠大於享受美食。

正經的餐廳幾乎是只為遊客準備的,功能表上的選項並不總是有貨,得看廚房今天買到了哪些食材。傳統的古巴食物是最常有貨的,比如黑豆飯、木薯、炸豬排塞培根芝士。木薯和紅薯是從土著時代開始就在拉丁美洲非常流行的食物,黑豆則是隨著黑奴貿易從非洲來到古巴,炸豬排塞培根則是殖民時期西班牙與古巴烹飪的結合。

這些食物出現在功能表裡顯眼的一欄,與龍蝦、明蝦、魚等加勒比海新鮮的捕撈排列在一起,既滿足遊客對於這個封閉多年的島國的飲食獵奇,又能促進消費——8CUC一份炸雞,11CUC一盤能吃撐你的龍蝦,對遊客而言,當然後者更加合算。

黑豆飯配煎雞脯肉,是隨時可以吃到的古巴美食。

加勒比海盜熱愛的朗姆酒是永遠的佐餐飲料。16世紀初,西班牙人將甘蔗引入古巴,並開設了第一家甘蔗榨糖廠,200多萬非洲黑人被賣到古巴,成為甘蔗田與糖廠裡的奴隸。如今,70%的古巴人都是非洲黑人的後裔,每一個古巴人都是以甘蔗為原料的朗姆酒的愛好者。

海明威的推崇,更是讓幾款以朗姆為基底的雞尾酒成為了遊客的寵兒。他說過"My Mojito in La Bodeguita. My Daiquiri in El Floridita",從此哈瓦那的La Bodeguita和El Floridita酒吧天天擠滿了朝聖的遊人,莫吉托和代基裡都賣到5-6CUC一杯,。

古巴人不會光顧這樣的酒吧。如果海明威還活著,不富裕的他也沒有那麼多錢在這樣的酒吧一晚上喝下10杯酒。當地人在自己家裡調酒,或是直接享用口感柔滑的黑朗姆——這是朗姆酒中最貴的一種,一瓶酒不到15CUC,可以調出幾十杯“自由古巴”。

當地人也有自己的小酒吧,沒有華麗的裝飾、沒有駐場的樂隊,燈光昏暗、電視螢幕飄著雪花、歌曲是從半醉的客人口裡唱出。我無法得知一杯酒的真正價格,因為當他們微笑著將“自由古巴”遞給我時,哪怕只要2CUC,價格也比當地人翻了幾番。也許,賺更多的錢,才是他們心中獲得自由的真正方法。

廉價的路邊攤

古巴並不是一個以美食著稱的國家。經歷了上世紀90年代的物資匱乏和食物短缺之後,不能指望這個島國在短暫的時間裡發展出驚人的美味。對於大多數食材,比如巴拉德羅盛產的龍蝦,新鮮與量大是唯二的優點,烹飪方式則只有煎烤、蒜蓉、番茄醬炒三種。能創造新料理的餐廳畢竟還是少數,所以想換個口味的時候,我會去吃路邊攤。

炸丸子是古巴街頭常見美食之一

西班牙油條(churros)是最常見的路邊零食,生麵團通過花邊擠筒擠出來,使油條帶有花紋,然後放進油鍋裡炸,之後在上面澆上大量的糖粉、美乃滋或者巧克力醬。這種焦黃香脆、香甜可口的小吃是由百餘年前的西班牙殖民者帶到古巴來的。後來古巴人趕跑了殖民者,但留下了他們的美食。

如今,在哈瓦那老城熱鬧的街道邊常常能看見現炸現賣的小攤,明碼標價20CUP或者2CUC一份,取決於攤子是擺在當地人生活的居民樓外,還是遊客聚集的商業街。這也是我喜歡路邊攤的一個原因,無論是多小的攤位,都會有一個價目牌,看看上面的數字,我就能知道這是不是一個當地人會消費的地方。

另一種古巴人喜歡的路邊攤是炸丸子(croquetas),在遊人少去的小城馬坦薩斯最常見。拇指大小的麵粉丸子裡裹著芝士,隨著麵團在油鍋裡變得金黃焦脆,芝士也融化進丸子裡,起鍋後再撒上一些粗大的海鹽粒,吃起來外焦裡嫩、鹹香四溢。這也是西班牙殖民時期的遺物,只是最初的丸子裡還裹著火腿粒。而在古巴人經歷糧食危機的困難歲月裡,火腿很快就被省略了,芝士的分量也幾可忽略。

越是遊客稀少的地方,我越容易享受到當地人的價格和當地人的飲食之選,未必好吃,但比龍蝦更加有趣。每個城市都有的國民霜淇淋店Coppelia一個球只要1CUP,公車站旁的小攤、普通平房的視窗裡常常售賣著3CUP一杯的優酪乳和果汁,喝完還要把玻璃杯還回去。

消費者大多是些年少的學生,他們出生時,海盜、殖民與革命都結束了,這些油炸小零食和奶粉糖精味過重的霜淇淋,是拮据生活中便宜又愉快的享受。當他們聊著天分享一份炸丸子時,左手霜淇淋、右手西班牙油條的我,竟然顯得奢侈起來。

小吃視窗的價目牌

抵達古巴之後不久,與離開古巴之前,我都去逛了逛哈瓦那老城裡一個規模不大的菜市場。市場的牆上畫著切·格瓦拉、菲德爾·卡斯楚和西恩富戈斯的軍裝頭像,菜攤上擺著大堆的木薯、番茄、胡蘿蔔、檸檬、香蕉、芭樂、木瓜和鳳梨等等,都是全年常有的蔬果,標價很低。

整個菜市場只有賣椰子的攤主會講幾句英語,當然,他迅速地以1CUC的遊客價賣了一隻小椰子給我。那時,我已經接受自己永遠不可能在轉型期的古巴擁有真正的本地人體驗的事實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