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中美經貿摩擦催生大豆三角貿易

本週三4月18日美豆收跌, 早盤豆價上漲吸引多頭獲利平倉拋售, 市場擔心中美經貿摩擦或造成美豆對華出口下滑, 但值得關注的是美豆總體出口依然良好;此外當前美國中西部玉米播種延遲, 或致大豆面積超過早先預期。 有阿根廷大豆減產托底, 在美農5月新作報告及播種天氣開啟之前, 盤面仍將繼續跟隨技術及消息面波動, 今晚需要關注美農出口銷售報告可能帶來的利多, 市場預估本周美豆出口銷售介於140-220萬噸之間, 而往年同期能達到50-60萬噸已屬於峰值;此外根據經紀商統計, 截至4月18日,

美豆基金淨多單賣出7000手至15.85萬手, 尷尬又糾結的基金。

阿根廷經濟學家表示, 中美貿易摩擦已導致阿根廷國內豆價上漲, 上周阿根廷從美國買入24萬噸大豆也是20年來最大一筆採購;而由此產生的南美大豆貼水飆升, 可能出生三角貿易, 即阿根廷進口美豆、加工成油粕再出口到中國。

不過從目前質檢總局的進口飼料原料允許進入名單中, 南美豆粕尚不在列(見下圖)。 但就巴西國內而言, 當地農場主則認為依賴單一買家並不是最正確的選擇。

此外加拿大、烏克蘭等國大豆也在中國買家尋購範圍, 但烏克蘭大豆年度產量400多萬噸, 出口量270-280萬噸, 理論上對華出口量能達到50萬噸, 當然前提是價格有吸引力, 2017年1-12月烏克蘭大豆對華出口量僅為2.08萬噸, 加拿大大豆蛋白含量通常偏低, 不過近月中國廠商對於加拿大菜籽遠月船期的尋購, 也已推動加拿大菜籽期貨今年迄今漲幅接近8%。

中國決定對美國高粱徵收反傾銷關稅後, 美國高粱需要尋找新的買家, 貿易商稱形勢不妙但也有預期,

高粱價格必須有競爭力, 才能吸引新需求。 中國一直是美國高粱的主要買家, 而墨西哥、日本、西班牙、南非和東非都是常規高粱進口國, 貿易商稱如果高粱價格遠遠低於玉米, 韓國可能考慮進口高粱。 但是目前高粱中的單甯含量使得韓國飼料加工行業很難進行調整配方。 有關中國對美國高粱加征保證金的成本增幅, 將昨日這篇評論《“但憐反復間, 觀者為惆悵”, 市場有硬傷啊, 怎麼破?》

近幾年美國高粱播種面積一直呈現下滑態勢, 2015/16年度為850萬公頃, 到2016/17年度降至670萬公頃, 本年度降至560萬公頃。 美國高粱產量為3.64億蒲式耳, 約合924萬噸, 出口量預計為2.45億蒲式耳, 約合622萬噸。 本年度迄今為止美國高粱出口比上年同期高出3%, 其中89%的高粱出口到了中國。

而貿易商稱, 美國可能將部分高粱產量用來生產乙醇, 但是替代玉米的數量估計只有2500萬蒲式耳。 一位美國貿易商稱, 高粱可以與玉米摻混, 生產乙醇, 但是最多只能占到40%, 才不會影響到玉米酒糟粕品質, 而且只有當高粱價格占到玉米價格的90%時, 這樣的作法才可行。 Advance Trading公司分析師Kelly Herrick稱, 只有十家工廠有足夠的高粱供應來摻混玉米。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