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資本融合將加速新能源汽車發展 急需創新技術

近日, 國家發展改革委發佈消息, 今年將取消專用車、新能源汽車外資股比限制。 新能源汽車中外資本融合勢必將加速市場的快速發展, 同時, 中外企業在新能源汽車相關應用技術的探討也會更為頻繁, 對車載電源和動力系統而言, 也將面臨更為嚴格的技術和品質考驗。

車載電源需注意安全和相容性

近年來, 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快速發展帶動了車載電源的市場需求, 主要包括車載AC-DC充電機、DC-DC轉換器兩種產品。

2016年, 我國車載充電機市場規模為20.3億元, 2017年為24.1億元。 中投顧問預計, 2018年我國車載充電機市場規模將達到29億元,

未來五年(2018-2022)年均複合增長率約為28.25%, 2022年將達到79億元。

據一覽眾諮詢《2017-2022年新能源汽車車載充電機市場調研及投資報告》, 目前正在大量生產新能源汽車DC/DC轉換器、車載充電機的供應商就有聯合電子、科士達、艾默生、法雷奧、德爾福、英飛淩、麥格米特、欣銳科技、鐵城資訊、杭州福特、德潤電子、南京中港帶電力、核達中遠桶、華耀電子等多家大型企業。

從報告中看到, 不僅上汽、東風、北汽、吉利等國內企業選擇了上述車載電源供應商, 奧迪、寶馬、賓士等國外車企也採用了上述企業的車載電源。 隨著外資比例的放開, 新能源汽車企業決策人的話語權也可能發生改變。

北京理工大學電動車輛國家工程實驗室孫立清副教授表示, 車載電源的運行環境比較複雜, 會面臨發動機艙的高溫、整車的振動、電池電壓劇烈的波動等諸多問題, 對車載電源的控制問題提出了要求。 此外, 車載電源安全、壽命、成本、能量密度和轉換效率都是整車企業選擇供應商的重要指標, 尤其是安全和電磁相容問題。

動力系統急需創新設計

當下電動汽車動力系統由充電樁等給車載電池進行充電, 電池通過轉換器和控制器將電轉換和控制為適合驅動電機使用的電壓。 這是一條單向流通開環的通道, 即電機無法將動能轉換成電能使給電池儲能。 因此, 孫立清教授認為, 需要對動力系統架構進行創新。 對此孫教授提出了電機驅動控制一體化的技術, 實現動力系統一體化。 而進一步動力系統努力的方向:(1)拓撲結構對稱性, 實現雙向轉換;(2)構建多埠;(3)採用高品質電能;(4)帶隔離的雙工。

為幫助新能源車載充電機、DC/DC轉換器、充電樁模組電源廠商等企業瞭解最新技術, 擴大競爭優勢, 由大比特資訊主辦、廣東省電子變壓器電感器行業協會和中國電源學會無線電能傳輸技術與裝置委員會協辦的“第十屆新能源汽車電源磁元件應用技術研討會”將於2018年4月27日在深圳龍崗珠江皇冠假日酒店舉行。

孫立清副教授應邀參與此次會議, 他將指出目前新能源和電動汽車存在的問題, 並以“新能源汽車車載電源與動力系統控制創新技術”為主題, 就電動汽車車載電源與動力系統控制等相關問題進行探討。

據悉, 電動車輛國家工程實驗室由國家發改委於2008年授權, 在北京理工大學電動車輛工程技術中心的基礎上成立, 是國內最早從事電動車輛研究的單位, 在電動車輛科研、產業化和示範運行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研究成果。

此外, 中國南方電網廣東電網有限責任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儲能技術研究所所長趙偉, 易事特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研發總監梁雲龍也受邀出席本次會議, 並帶來電源應用等方面的議題演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