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我只要曾經擁有,不想要天長地久

有人問我, 為什麼有些大學生會追求速食型的愛情呢?

文/曹懷寧,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

在恒久愛情被無數人憧憬嚮往的同時, 卻有一部分人在愛情中稟持著“速食主義”。 他們不要天長地久, 只要曾經擁有, 異地了就轉淡, 畢業了就分手。

為什麼他們的感情觀會呈現出這種態勢呢?

首先, 我必須說, 他們中只有極少部分人是刻意而為之。

據我的觀察和經驗, 有的人信奉普通的愛情與聖潔的真愛是涇渭分明的, 於是一邊在一段段“普愛”中如流水般無痕滑過, 一邊苦苦地尋找能讓他付出“真愛”的對象;

有的人相信愛情的保鮮期只有那麼短短幾個月, 他們只想盡情品嘗愛情的甜美, 卻不忍見到它平庸乏味的面目, 於是每次都主動抽身離開。

如果說這兩類人是因著對愛情有著自己近乎偏執的定義和處理方式才如此行事, 那麼還有一類人卻是因為物化愛情才這般作為。


比如, 有些人覺得自己在大學裡應該要建立一段親密關係, 於是便如執行任務一般讓自己選定一個合適的物件, 然後開始行動。 他也能柔情蜜意, 著意呵護, 但我覺得在他們內心深處, 實際上從未真正動過情。

一旦他認為環境和條件不再適宜這段感情, 便會理智堅決地中止它。 從將愛情物化為生活調劑品這點上來說, 稱這類人“速食愛情”倒真是恰如其分。

除了上述那部分人外, 絕大多數無法維持長久關係的人, 都是因為內心隱含著在親密關係中的“不能”。

要長久保持一段親密關係著實不是件容易的事, 它不僅需要加意回護, 身處其中的雙方還得彼此有信心與承諾。 這時, 那些不懂如何維護關係, 不懂真正關心、理解對方的人, 就很有可能不斷經歷失敗的愛情。

我們的感性相信的只有事實, 要一個人能相信還沒有發生的天長地久, 這信心要麼從他童年體驗到的父母關係的事實中產生, 要麼從他內心強烈的期待與渴望中產生。

我們一望便可知道, 後者相較前者要脆弱得多, 因為這種信心的基石恰恰隱含著巨大的恐懼:萬一我的期待實現不了, 怎麼辦?

但因為他太渴望得到天長地久了, 因此這種恐懼便被壓抑在了潛意識中。 可一旦他的期待與渴望在現實中破滅了, 這恐懼便會登堂入室,

從此在意識層面紮了根。 這時, 人可能就會產生所謂的“不敢再相信愛情”的心態。

因此, 這類無法維持長久關係的人, 要麼是不懂得好好呵護愛情, 要麼是幻滅了對天長地久的信仰。 所以, 別看著他人流連花叢, 日子似乎過得很美。 也許, 他們心裡苦著呢。

微信公眾號:心理諮詢師曹懷寧(caohuaining)。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