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中信集團發佈“共創新可能”品牌主張,積極打造中信特色的多元生態平臺

日前, 中信集團正式發佈“共生共用”的品牌定位和“共創新可能”的品牌主張, 表示將發揮產業資源豐富的獨特優勢, 不斷深化“大協同”的商業模式和推進“互聯網+轉型”戰略, 積極打造有中信特色的多元生態平臺, 與各方攜手共創更多新的可能。

4月3日, 中信集團在京召開“共創新可能”品牌主張發佈會

中信集團董事長常振明、中信集團副董事長兼總經理王炯、財政部金融司于紅副司長、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全國工商聯副主席錢穎一, 知名財經作家吳曉波, 以及50多家境內外合作夥伴代表等出席了會議, 共同見證了中信集團的首次品牌主張發佈儀式。

中信集團“共創新可能”品牌主張啟動儀式

常振明表示:“在國家 ‘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五大理念指引下, 中信基於自身經營特點和發展戰略, 在改革開放40周年之際, 首次發佈‘共生共用’品牌定位和‘共創新可能’的品牌主張, 既是對中信改革發展歷程的總結, 也將更為有力地助推中信發展戰略的實施。 ”

中信集團董事長常振明在中信集團品牌發佈會上致辭

因為共生, 所以共用更多可能

“共生共用”作為中信品牌定位, 既有鮮明的時代特色, 也具備了強大的價值創造潛力。 共生是手段, 共用為結果。 因為共生, 所以能夠創造和共用更多新的可能。

通過共生共用, 中信生態平臺體系的企業除在現有業務領域實現突破, 還可打破商業模式的局限, 將眾多分散和隱性的價值點關聯起來,

挖掘更廣闊的商業發展機遇。 通過共同打造有機向上、空間無限、互為賦能的 “共生體”, 創造更多新的可能。

錢穎一在發佈會上闡述了他對共生和共用的理解:“ 1979年成立的中信, 與中國的改革開放共生, 因此改革開放就是中信的基因;共用也是中信與中國的經濟改革開放共用艱難, 共用輝煌。 堅持中信創業時候的初心, 勇於創新, 就一定能夠再創輝煌。 ”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全國工商聯副主席錢穎一教授從中信的改革發展談“共生共用

在多領域實現創新與突破

中信自1979年創立以來, 承擔了經濟改革試點和對外開放視窗的重要作用, 並引領了多個行業的發展, 包括第一家走出去投資的中國企業, 第一家海外發債的中國企業, 以及創辦第一家諮詢公司、商用衛星公司和租賃公司等, 並發展成為一家金融與實業並舉的大型跨國企業企業集團。

中信在諸多領域繼續創造著新的可能。 在建築領域, 中信投資、中國建築承建的北京新地標中國尊, 創造了超高層建築的8項世界紀錄和15項中國紀錄。

在工程承包領域,中信建設整合國內外優質資源打造“中信聯合艦隊”的創新商業模式,在全球14個國家營運建設超過90多個大型專案,並帶動大量國內產能出口。僅安哥拉社會住房專案,就帶動中國近200家勘察、設計、施工、物流企業、物資材料和機械設備供應商走出去。

中信還本著“與消費者相伴一生”的經營理念,大力佈局消費領域。其中中信聯合體收購麥當勞中國業務,成為麥當勞在美國本土以外最大的特許經營商。即將推出的中信聯盟將基於區塊鏈技術打通集團內外的優質消費生態,一方面聚合用戶,實現消費權益和客戶資源的共用,一方面通過大資料和雲計算等技術賦能平臺商戶,更好地提高服務客戶的能力。

中信還積極提升先進製造水準。其中,戴卡與英國威廉姆斯車隊建立戰略合作,為其研製F1比賽使用車輪,使中國製造第一次以生產技術研發形式進入世界頂級汽車賽事。

中信也大力發展金融科技。中信銀行與百度牽手,成立中國首家獨立法人實體的直銷銀行。開業三個月來,首筆代銷理財業務、首筆對公開戶業務、首筆汽車金融業務都已成功落地。

“互聯網+轉型”戰略成果也已逐步落地。截至今年3月,“中信雲”平臺已集成了阿裡、騰訊、百度等44個合作夥伴,為131家企業用戶提供優質的基礎設施、技術平臺、軟體應用和雲計算等服務。在不斷強化技術賦能實力時,中信集團通過搭建中信雙創平臺,打造中信創客生態圈,深度夯實體制機制賦能能力。

發佈會現場,泰國正大集團資深副董事長楊小平、中國建築副總裁邵繼江以及百度高級副總裁朱光等合作夥伴,與中信集團副總經理蒲堅共同就新時代背景下對中信“共生共用”主張的理解展開了深度對話。

多位中信生態平臺合作夥伴就“共生共用”,對話中信集團副總經理蒲堅

為未來共創更多新可能

中信“共生共用”的品牌定位和“共創新可能”的品牌主張,是對中信多元生態平臺體系理念的深化,更是對未來經營發展的指引。吳曉波表示:“中信集團肩負許多責任和使命。隨著中信集團品牌定位和主張的發佈,在面向未來創新經濟的時候,需要繼續探索如何完成共生共用的新戰略,如何在更廣闊的經濟發展中擔任更不同的角色。”吳曉波表示:“隨著中信集團品牌定位和主張的發佈,肩負許多責任和使命的中信集團,需要繼續探索如何在中國更廣闊的經濟發展中擔任更為不同的角色。”

知名財經作家吳曉波以“國家隊的進化與企業家精神”為題談“共生共用”

未來中信將持續以戰略引領發展、創新驅動發展、價值提升發展,牢記“勇於創新、多做貢獻”的初心,積極履行“做強做優做大、踐行國家戰略、助力民族復興”的新的歷史使命,與各方攜手為經濟發展和人民的美好生活創造更多新的可能。

關於中信

中信集團自1979年創辦以來,發揮了經濟改革試點和對外開放視窗的重要作用,目前已發展成為一家國有大型綜合性跨國企業集團,業務涉及金融、資源能源、製造業、工程承包、房地產等諸多領域,2017年中信集團連續第9年上榜美國《財富》雜誌“世界500強”,位居第172位。

在工程承包領域,中信建設整合國內外優質資源打造“中信聯合艦隊”的創新商業模式,在全球14個國家營運建設超過90多個大型專案,並帶動大量國內產能出口。僅安哥拉社會住房專案,就帶動中國近200家勘察、設計、施工、物流企業、物資材料和機械設備供應商走出去。

中信還本著“與消費者相伴一生”的經營理念,大力佈局消費領域。其中中信聯合體收購麥當勞中國業務,成為麥當勞在美國本土以外最大的特許經營商。即將推出的中信聯盟將基於區塊鏈技術打通集團內外的優質消費生態,一方面聚合用戶,實現消費權益和客戶資源的共用,一方面通過大資料和雲計算等技術賦能平臺商戶,更好地提高服務客戶的能力。

中信還積極提升先進製造水準。其中,戴卡與英國威廉姆斯車隊建立戰略合作,為其研製F1比賽使用車輪,使中國製造第一次以生產技術研發形式進入世界頂級汽車賽事。

中信也大力發展金融科技。中信銀行與百度牽手,成立中國首家獨立法人實體的直銷銀行。開業三個月來,首筆代銷理財業務、首筆對公開戶業務、首筆汽車金融業務都已成功落地。

“互聯網+轉型”戰略成果也已逐步落地。截至今年3月,“中信雲”平臺已集成了阿裡、騰訊、百度等44個合作夥伴,為131家企業用戶提供優質的基礎設施、技術平臺、軟體應用和雲計算等服務。在不斷強化技術賦能實力時,中信集團通過搭建中信雙創平臺,打造中信創客生態圈,深度夯實體制機制賦能能力。

發佈會現場,泰國正大集團資深副董事長楊小平、中國建築副總裁邵繼江以及百度高級副總裁朱光等合作夥伴,與中信集團副總經理蒲堅共同就新時代背景下對中信“共生共用”主張的理解展開了深度對話。

多位中信生態平臺合作夥伴就“共生共用”,對話中信集團副總經理蒲堅

為未來共創更多新可能

中信“共生共用”的品牌定位和“共創新可能”的品牌主張,是對中信多元生態平臺體系理念的深化,更是對未來經營發展的指引。吳曉波表示:“中信集團肩負許多責任和使命。隨著中信集團品牌定位和主張的發佈,在面向未來創新經濟的時候,需要繼續探索如何完成共生共用的新戰略,如何在更廣闊的經濟發展中擔任更不同的角色。”吳曉波表示:“隨著中信集團品牌定位和主張的發佈,肩負許多責任和使命的中信集團,需要繼續探索如何在中國更廣闊的經濟發展中擔任更為不同的角色。”

知名財經作家吳曉波以“國家隊的進化與企業家精神”為題談“共生共用”

未來中信將持續以戰略引領發展、創新驅動發展、價值提升發展,牢記“勇於創新、多做貢獻”的初心,積極履行“做強做優做大、踐行國家戰略、助力民族復興”的新的歷史使命,與各方攜手為經濟發展和人民的美好生活創造更多新的可能。

關於中信

中信集團自1979年創辦以來,發揮了經濟改革試點和對外開放視窗的重要作用,目前已發展成為一家國有大型綜合性跨國企業集團,業務涉及金融、資源能源、製造業、工程承包、房地產等諸多領域,2017年中信集團連續第9年上榜美國《財富》雜誌“世界500強”,位居第172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