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鳳翔於雍——陝西鳳翔訪蘇軾(上)

櫻花掩映淩虛台。

官榷予民

改善漕運

改革衙規

禮孔崇儒

王弗伴讀像。

紀念蘇軾蘇轍兄弟情深的雁南亭。

眉山網記者 吳曉斌 文/圖

“千年英雄”蘇軾, 不僅是中國文化的一個標杆, 而且是世界文明史上一個符號性人物。 理解一個符號性人物的最好方式之一就是到他生活過的地方走走。

清明小假, 記者專赴鳳翔, 探訪蘇軾的仕途起步之地, 在寶雞市博物館、中華石鼓園, 鳳翔縣博物館、蘇文忠公祠、東湖碑林等地細尋先生足跡,

故有此記。

地處關中平原的陝西省寶雞市鳳翔縣, 南扼巴蜀, 西控甘青, 歷史悠久, 文化底蘊深厚。 曾是絲綢之路的重要驛站, 關中西部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鳳翔古稱雍, 項羽封章邯為雍王, 即此地。 在漢、唐、宋、元時期, 鳳翔一直是府治所在地。 往前推到秦代, 這裡是秦國的都城, 先秦20位王公在此建都327年。 再上溯, 這裡還是西周的發祥之地, 《禹貢》中記載的華夏九州之一雍州之名就來自於此地的雍山、雍水。 秦置雍縣, 沿用千年。 北魏時的平秦郡、岐州, 隋代的扶風郡, 治所均設於雍。 因“鳳凰鳴於岐、翔於雍”的傳說, 唐至德二年(757年)改為鳳翔府。

在這樣一個歷史文化背景顯赫的地方, 北宋仁宗嘉祐六年(1061年), 來了一位為官三載卻又流芳百世的青年才俊。這位年輕人就是“眉山蘇軾”,他也許並沒想到,千年後會成為“世界東坡”。

鳳翔于雍,蘇軾於此翱翔,開始了他的“地方官”生涯。

蘇軾與兩任知府

1061年歲末,虛歲26的蘇軾,通過制科禦試,以大理寺評事赴任鳳翔府簽書判官,輔助州官掌管文書。這是他於嘉祐二年22歲中進士後第一次出京師為官。

蘇軾滿懷著對未來的憧憬和政治抱負,於寒冷的冬季啟程,十二月十四日到達鳳翔,在這個鳳舞九天的地方正式踏上榮辱不定、政治風波迭起的坎坷仕途。

說來與鳳翔有緣,北宋仁宗嘉祐元年(1056年),蘇軾與父親蘇洵、弟弟蘇轍赴汴京(今河南開封)應試,由老家眉山出川北上,途經鳳翔。時隔5年,嘉祐六年(1061年)他又來鳳翔。所不同的是,前次是赴京趕考的學子,這時已是朝廷的命官。

兩到鳳翔,感觸別樣。嘉祐元年初經此地時,供來往官吏和考生歇腳的驛館破敗不堪,蘇軾“不可居而出”。這次途經所見,驛館已被比他先到任幾個月的鳳翔知府宋選修葺一新。蘇軾感而作《鳳鳴驛記》。在記中,蘇軾指出,只有踏踏實實地從一件件小事上著手,才可以治好天下。他說:“古之君子,不擇居而安,安而樂,樂而喜從事,使人而皆喜從事,則天下何足治歟?後之君子,常有所不屑,苟有所不屑,則躁,否則惰,躁則妄,惰則廢,則天下之所不治者常出於此,而不足怪”。字裡行間含有警戒提示官員們認真做事、廉潔奉公之意。蘇軾在入仕之初,就從宋選身上學到了一種勤勉務實的精神。

嘉祐八年(1063年)正月,陳希亮(字公弼)接替了宋選的職務。說來也巧,陳公弼也是眉山(青神)人。同鄉為官,按理應該水乳交融,可有段時間他們的關係卻相當緊張。陳公弼待下很嚴,威震旁郡,僚吏不敢仰視。當年的蘇軾年少氣盛,就不免行諸辭色,每與他爭論一點不肯屈就退讓。陳公弼也有意要壓制這個鋒芒太露的後輩,便出現了打(旁人)板子(震懾)、改稿子、罰銅、做諷刺詩等你來我往稱得上佳話的“勵志故事”。蘇軾寫《淩虛台記》,成為他們僵硬關係的終點。

陳公弼於官署後圃,築造一座淩虛台,以望終南山,請蘇軾作記。蘇軾滿口應承,本想借此諷喻頂頭上司,卻不小心成就了一篇千古名作。蘇軾的《淩虛台記》,先寫鳳翔的地理形勢,又將淩虛台的建造原委、結構特徵做了必要的鋪陳,然後發起議論來了。議論當然指向明確:如“物之廢興成毀,不可得而知也”“夫台猶不足恃以長久,而況於人事之得喪,忽往而忽來者歟”“蓋世有足恃者,而不在乎台之存亡也”……蘇軾這通議論,顯然是對陳公弼之諷誡:官高位顯並不足持久。誰知當陳公弼讀過《淩虛台記》後,不易一字,吩咐上石,並且慨然道:“吾視蘇明允,猶子也;某(蘇軾),猶孫子也。平日故不以辭色假之者,以其年少暴得大名,懼夫滿而不勝也,乃不吾樂耶!”蘇軾此時方知,這位刻板的上司處處刁難竟是為了磨練自己,太志得意滿,在官場是要吃虧的(蘇軾真沒少吃這樣的虧)。蘇軾雖然出了一口氣,卻也慚愧不已。

他後來在《陳公弼傳》中說:“軾官於鳳翔,實從公二年。方是時,年少氣盛,愚不更事,屢與公爭議,至形於顏色,已而悔之。”

蘇軾與鳳翔百姓

三次科場角逐,連奪佳績;二十五篇《策問》,轟動朝庭;一篇《禦試製科策》,洋洋六千言,在崇政殿對答如流。以至於宋仁宗回宮後高興地說:“吾今又為子孫得太平宰相兩人。”這兩人就是蘇軾蘇轍兄弟。

蘇軾以相才出任鳳翔簽判,風華正茂的他怎樣開始出京師後初為“地方官”的社會人生呢?

作為鳳翔府“秘書長”,26歲的蘇軾,任簽書判官,掌管五曹(兵、吏、刑、水、工)文書。這些工作跟詩情無關,跟畫意無關,跟汪洋恣肆的精神世界無關。

蘇軾躊躇滿志,處事幹練,一心想成就一番事業,實現出仕濟世的抱負。

蘇軾初到鳳翔,就深入民間體察民情,發現他的工作最難辦的就是衙前之役。鳳翔府每年要定時將秦嶺南山的木材通過水路運往汴京。木筏經渭河進入黃河後,水流湍急,經三門峽之險,翻船的事經常發生,衙吏多為之傾家蕩產。蘇軾見此情況,深入調查事故緣由,向執政韓琦上書,希望朝廷改變不合理的做法;改革衙前役制度,准許衙吏們自選水手,根據黃河水勢,按時令“編木筏竹”。採取這些措施之後,災害減少一半以上。

蘇軾為農民做的另一件好事是減稅。他發現自元昊叛亂後,老百姓非常貧窮,苛捐雜稅、徭役負擔甚重,於是上書給當時擔任三司使的蔡襄,要求酌情減免。他認為陝西一帶的百姓經過元昊之變,元氣大傷,需要各種利民政策出臺,幫助百姓恢復元氣,他甚至主張把茶、酒、鹽等生活必需品由官賣變為民賣,限制官府的專利、壟斷,使百姓收入增加。

不僅如此,在鳳翔任上,他查決訟案減決囚犯、賑濟災荒,為百姓除害;他宣導發展酒業,擴大規模,讓百姓從中獲得實惠;他主張治國要先定計劃而後實施,常寫詩作文為百姓請諫。蘇軾剛直敢為的性格和勤政愛民的情懷,被百姓譽為“蘇賢良”,成為後世為官者學習的榜樣。

在今天的鳳翔街頭,隨處可見蘇軾在鳳翔任職期間官榷予民、公正司法、疏浚東湖、改善漕運、禮孔崇儒等典故版畫、人物鐫刻,形態迥異,風物相宜,精神照人,使觀者駐足猶聞當年蘇軾在鳳翔嘔心瀝血心系百姓的事蹟。鳳翔於雍,才有後來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的英雄氣慨。

蘇軾與至親至愛

第一次任“地方官”,蘇軾的心情是複雜的,既有胸懷壯志憧憬未來為國效力的淩雲壯志,又有難以排遣的鄉愁離緒。“憶弟淚如雲不散,望鄉心與雁南飛”就是他當時心情的寫照。

蘇軾一生,宦海沉浮飄搖不定,與弟弟蘇轍間的那份情誼,卻是濃墨重彩始終如一,為弟弟而作的詩詞更是數不勝數。林語堂先生曾說:“往往為了子由,蘇東坡會寫出最好的詩來。”

嘉祐六年(1061年)十一月中,蘇軾啟程赴鳳翔。蘇轍一路相送,直到140裡外的鄭州,才一步一回頭地返回汴京。當蘇轍的身影就要在遠方消失時,蘇軾忍不住縱馬奔向山崗,再一次遙望……“相攜話別鄭原上,共道長途怕雪泥。”弟弟詩句猶言在耳,蘇軾的傷感在加深,此地一別不知何時再能相見。

五年前,蘇軾兄弟赴京趕考,途經澠池,曾牆壁留詩。這次出任鳳翔簽判,蘇軾再次經過此地,卻發現物是人非。剛剛和弟弟分別,想起弟弟那首《懷澠池寄子瞻兄》詩,蘇軾感慨系之,作了一首《和子由澠池懷舊》:

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複計東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壞壁無由見舊題。

往日崎嶇還記否,路長人困蹇驢嘶。

在蘇軾所寫的數千首詩歌裡,這是最早一首廣受好評且流傳久遠的詩作。全篇圓轉流動,一氣呵成。詩歌抒發了人生蹤跡無定和對往事舊跡的深深懷念,“雪泥鴻爪”成為點睛之筆。年輕的蘇軾詩歌中已經渾然有禪意。

從此和弟弟頻繁的書信往來、詩詞唱和,相互關心、相互鼓勵,後人稱之為“岐梁唱和”。特別是蘇軾寫《鳳翔八觀》,反映鳳翔風物共八首詩,蘇轍每篇和之,兄弟深情,可見一斑。

在鳳翔的日子裡,除了和弟弟的交流,妻子王弗的陪伴更是蘇軾莫大的安慰。

蘇軾初仕,攜夫人王弗同來鳳翔。青神人王弗是蘇軾結髮之妻,性格聰穎沉靜,且知書達理。蘇軾對王弗有敬有愛,他們在這裡度過了一段美好的時光。蘇軾讀書時,王弗“終日不去”,既陪讀又督學;蘇軾會客時,王弗“立屏間,聽之”,客去,王弗指其該說不該說,當說不當說,蘇軾一一領受。王弗的悉心縝密,彌補了蘇軾大大咧咧的缺點,成為蘇軾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依賴。

可是蘇軾萬沒想到,鳳翔歲月,竟是妻子在世間陪伴自己的最後路程。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他們離開鳳翔不到半年,年僅26歲的王弗就撒手而去,留下一子蘇邁。

對於愛妻的不幸離世,蘇軾悲痛萬分。他在《亡妻王氏墓誌銘》裡說:“君與軾琴瑟相和僅十年有一。軾於君亡次年悲痛作銘,題曰‘亡妻王氏墓誌銘’。”于平靜語氣下,寓絕大沉痛。熙寧八年(1075年),東坡來到密州(今山東諸城),這一年正月二十日,他夢見愛妻王弗,醒來已淚流滿面。“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蘇軾滿懷悲情地寫下了感天動地的悼亡詞《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這是後話。初仕鳳翔的蘇軾現在正忙於做一件浩大的工程,在西北這個乾旱少雨的地方疏浚擴池,引水植柳,修亭台,建軒榭,給鳳翔留下了一處千秋勝跡——東湖。

下期請關注陝西鳳翔訪蘇軾·中篇《東湖喜雨》。

來了一位為官三載卻又流芳百世的青年才俊。這位年輕人就是“眉山蘇軾”,他也許並沒想到,千年後會成為“世界東坡”。

鳳翔于雍,蘇軾於此翱翔,開始了他的“地方官”生涯。

蘇軾與兩任知府

1061年歲末,虛歲26的蘇軾,通過制科禦試,以大理寺評事赴任鳳翔府簽書判官,輔助州官掌管文書。這是他於嘉祐二年22歲中進士後第一次出京師為官。

蘇軾滿懷著對未來的憧憬和政治抱負,於寒冷的冬季啟程,十二月十四日到達鳳翔,在這個鳳舞九天的地方正式踏上榮辱不定、政治風波迭起的坎坷仕途。

說來與鳳翔有緣,北宋仁宗嘉祐元年(1056年),蘇軾與父親蘇洵、弟弟蘇轍赴汴京(今河南開封)應試,由老家眉山出川北上,途經鳳翔。時隔5年,嘉祐六年(1061年)他又來鳳翔。所不同的是,前次是赴京趕考的學子,這時已是朝廷的命官。

兩到鳳翔,感觸別樣。嘉祐元年初經此地時,供來往官吏和考生歇腳的驛館破敗不堪,蘇軾“不可居而出”。這次途經所見,驛館已被比他先到任幾個月的鳳翔知府宋選修葺一新。蘇軾感而作《鳳鳴驛記》。在記中,蘇軾指出,只有踏踏實實地從一件件小事上著手,才可以治好天下。他說:“古之君子,不擇居而安,安而樂,樂而喜從事,使人而皆喜從事,則天下何足治歟?後之君子,常有所不屑,苟有所不屑,則躁,否則惰,躁則妄,惰則廢,則天下之所不治者常出於此,而不足怪”。字裡行間含有警戒提示官員們認真做事、廉潔奉公之意。蘇軾在入仕之初,就從宋選身上學到了一種勤勉務實的精神。

嘉祐八年(1063年)正月,陳希亮(字公弼)接替了宋選的職務。說來也巧,陳公弼也是眉山(青神)人。同鄉為官,按理應該水乳交融,可有段時間他們的關係卻相當緊張。陳公弼待下很嚴,威震旁郡,僚吏不敢仰視。當年的蘇軾年少氣盛,就不免行諸辭色,每與他爭論一點不肯屈就退讓。陳公弼也有意要壓制這個鋒芒太露的後輩,便出現了打(旁人)板子(震懾)、改稿子、罰銅、做諷刺詩等你來我往稱得上佳話的“勵志故事”。蘇軾寫《淩虛台記》,成為他們僵硬關係的終點。

陳公弼於官署後圃,築造一座淩虛台,以望終南山,請蘇軾作記。蘇軾滿口應承,本想借此諷喻頂頭上司,卻不小心成就了一篇千古名作。蘇軾的《淩虛台記》,先寫鳳翔的地理形勢,又將淩虛台的建造原委、結構特徵做了必要的鋪陳,然後發起議論來了。議論當然指向明確:如“物之廢興成毀,不可得而知也”“夫台猶不足恃以長久,而況於人事之得喪,忽往而忽來者歟”“蓋世有足恃者,而不在乎台之存亡也”……蘇軾這通議論,顯然是對陳公弼之諷誡:官高位顯並不足持久。誰知當陳公弼讀過《淩虛台記》後,不易一字,吩咐上石,並且慨然道:“吾視蘇明允,猶子也;某(蘇軾),猶孫子也。平日故不以辭色假之者,以其年少暴得大名,懼夫滿而不勝也,乃不吾樂耶!”蘇軾此時方知,這位刻板的上司處處刁難竟是為了磨練自己,太志得意滿,在官場是要吃虧的(蘇軾真沒少吃這樣的虧)。蘇軾雖然出了一口氣,卻也慚愧不已。

他後來在《陳公弼傳》中說:“軾官於鳳翔,實從公二年。方是時,年少氣盛,愚不更事,屢與公爭議,至形於顏色,已而悔之。”

蘇軾與鳳翔百姓

三次科場角逐,連奪佳績;二十五篇《策問》,轟動朝庭;一篇《禦試製科策》,洋洋六千言,在崇政殿對答如流。以至於宋仁宗回宮後高興地說:“吾今又為子孫得太平宰相兩人。”這兩人就是蘇軾蘇轍兄弟。

蘇軾以相才出任鳳翔簽判,風華正茂的他怎樣開始出京師後初為“地方官”的社會人生呢?

作為鳳翔府“秘書長”,26歲的蘇軾,任簽書判官,掌管五曹(兵、吏、刑、水、工)文書。這些工作跟詩情無關,跟畫意無關,跟汪洋恣肆的精神世界無關。

蘇軾躊躇滿志,處事幹練,一心想成就一番事業,實現出仕濟世的抱負。

蘇軾初到鳳翔,就深入民間體察民情,發現他的工作最難辦的就是衙前之役。鳳翔府每年要定時將秦嶺南山的木材通過水路運往汴京。木筏經渭河進入黃河後,水流湍急,經三門峽之險,翻船的事經常發生,衙吏多為之傾家蕩產。蘇軾見此情況,深入調查事故緣由,向執政韓琦上書,希望朝廷改變不合理的做法;改革衙前役制度,准許衙吏們自選水手,根據黃河水勢,按時令“編木筏竹”。採取這些措施之後,災害減少一半以上。

蘇軾為農民做的另一件好事是減稅。他發現自元昊叛亂後,老百姓非常貧窮,苛捐雜稅、徭役負擔甚重,於是上書給當時擔任三司使的蔡襄,要求酌情減免。他認為陝西一帶的百姓經過元昊之變,元氣大傷,需要各種利民政策出臺,幫助百姓恢復元氣,他甚至主張把茶、酒、鹽等生活必需品由官賣變為民賣,限制官府的專利、壟斷,使百姓收入增加。

不僅如此,在鳳翔任上,他查決訟案減決囚犯、賑濟災荒,為百姓除害;他宣導發展酒業,擴大規模,讓百姓從中獲得實惠;他主張治國要先定計劃而後實施,常寫詩作文為百姓請諫。蘇軾剛直敢為的性格和勤政愛民的情懷,被百姓譽為“蘇賢良”,成為後世為官者學習的榜樣。

在今天的鳳翔街頭,隨處可見蘇軾在鳳翔任職期間官榷予民、公正司法、疏浚東湖、改善漕運、禮孔崇儒等典故版畫、人物鐫刻,形態迥異,風物相宜,精神照人,使觀者駐足猶聞當年蘇軾在鳳翔嘔心瀝血心系百姓的事蹟。鳳翔於雍,才有後來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的英雄氣慨。

蘇軾與至親至愛

第一次任“地方官”,蘇軾的心情是複雜的,既有胸懷壯志憧憬未來為國效力的淩雲壯志,又有難以排遣的鄉愁離緒。“憶弟淚如雲不散,望鄉心與雁南飛”就是他當時心情的寫照。

蘇軾一生,宦海沉浮飄搖不定,與弟弟蘇轍間的那份情誼,卻是濃墨重彩始終如一,為弟弟而作的詩詞更是數不勝數。林語堂先生曾說:“往往為了子由,蘇東坡會寫出最好的詩來。”

嘉祐六年(1061年)十一月中,蘇軾啟程赴鳳翔。蘇轍一路相送,直到140裡外的鄭州,才一步一回頭地返回汴京。當蘇轍的身影就要在遠方消失時,蘇軾忍不住縱馬奔向山崗,再一次遙望……“相攜話別鄭原上,共道長途怕雪泥。”弟弟詩句猶言在耳,蘇軾的傷感在加深,此地一別不知何時再能相見。

五年前,蘇軾兄弟赴京趕考,途經澠池,曾牆壁留詩。這次出任鳳翔簽判,蘇軾再次經過此地,卻發現物是人非。剛剛和弟弟分別,想起弟弟那首《懷澠池寄子瞻兄》詩,蘇軾感慨系之,作了一首《和子由澠池懷舊》:

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複計東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壞壁無由見舊題。

往日崎嶇還記否,路長人困蹇驢嘶。

在蘇軾所寫的數千首詩歌裡,這是最早一首廣受好評且流傳久遠的詩作。全篇圓轉流動,一氣呵成。詩歌抒發了人生蹤跡無定和對往事舊跡的深深懷念,“雪泥鴻爪”成為點睛之筆。年輕的蘇軾詩歌中已經渾然有禪意。

從此和弟弟頻繁的書信往來、詩詞唱和,相互關心、相互鼓勵,後人稱之為“岐梁唱和”。特別是蘇軾寫《鳳翔八觀》,反映鳳翔風物共八首詩,蘇轍每篇和之,兄弟深情,可見一斑。

在鳳翔的日子裡,除了和弟弟的交流,妻子王弗的陪伴更是蘇軾莫大的安慰。

蘇軾初仕,攜夫人王弗同來鳳翔。青神人王弗是蘇軾結髮之妻,性格聰穎沉靜,且知書達理。蘇軾對王弗有敬有愛,他們在這裡度過了一段美好的時光。蘇軾讀書時,王弗“終日不去”,既陪讀又督學;蘇軾會客時,王弗“立屏間,聽之”,客去,王弗指其該說不該說,當說不當說,蘇軾一一領受。王弗的悉心縝密,彌補了蘇軾大大咧咧的缺點,成為蘇軾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依賴。

可是蘇軾萬沒想到,鳳翔歲月,竟是妻子在世間陪伴自己的最後路程。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他們離開鳳翔不到半年,年僅26歲的王弗就撒手而去,留下一子蘇邁。

對於愛妻的不幸離世,蘇軾悲痛萬分。他在《亡妻王氏墓誌銘》裡說:“君與軾琴瑟相和僅十年有一。軾於君亡次年悲痛作銘,題曰‘亡妻王氏墓誌銘’。”于平靜語氣下,寓絕大沉痛。熙寧八年(1075年),東坡來到密州(今山東諸城),這一年正月二十日,他夢見愛妻王弗,醒來已淚流滿面。“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蘇軾滿懷悲情地寫下了感天動地的悼亡詞《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這是後話。初仕鳳翔的蘇軾現在正忙於做一件浩大的工程,在西北這個乾旱少雨的地方疏浚擴池,引水植柳,修亭台,建軒榭,給鳳翔留下了一處千秋勝跡——東湖。

下期請關注陝西鳳翔訪蘇軾·中篇《東湖喜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