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資色 | 中國推遲公佈資管新規?

今日頭條

● 中國推遲公佈資管新規?

4月18日, 據財新網報導, 央行有關人士表示, 目前資管新規正在走相關程式, 按照既定程式, 最快也需要在4月末或5月初才能正式出臺;資管新規也與中美“貿易戰”沒有任何關聯。

今日早間, 有外媒報導稱, 因中美兩國貿易關係緊張, 為了維護金融市場穩定, 資管新規將被推遲公佈。

私募動態

● 私募基金管理規模一季度暴增9400億元

4月17日, 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資料顯示, 截至3月底, 已登記私募基金管理人23400家, 較上月增長1.31%;管理基金規模12.04萬億元, 較上月增長0.22%。 今年以來私募規模保持著迅猛的增長勢頭,

一季度共增長9400億元。

● 華蓋資本領投泰迪熊移動1.88億C輪融資

近日, 泰迪熊移動宣佈完成C輪1.88億元C輪融資, 本輪融資由華蓋資本領投。 泰迪熊移動是一家通訊錄解決方案提供商, 以手機智能通訊錄與智慧短信作為入口, 打通了多家安卓手機廠商的系統級產品,

私募觀點

● 羅傑斯:生平“最大熊市”將至, 黃金價格將暴漲

近日, 量子基金創始人傳奇投資者羅傑斯(Jim Rogers)在接受Kitco採訪時表示, 股市短期調整後還會再次上漲, 但這種好日子不會持久, 他再次發出警告稱“一生中最糟糕的熊市”即將到來。 此外, 羅傑斯還看好金價長期走勢, 稱黃金價格將出現暴漲。

● 清和泉:降准並非總量刺激, 利好銀行股

4月18日, 清和泉資本發表觀點認為,

此次降准並非總量刺激, 降准釋放的資金大部分用於償還中期借貸便利, 屬於兩種流動性調節工具的替代, 而餘下的小部分資金則與4月中下旬的稅期形成對沖, 因此, 銀行體系流動性的總量基本沒有變化。

此次定向降准起到了降低銀行資金成本, 改善淨息差的作用:由於央行的存款準備金成本普遍在1.6%左右, 遠低於MLF操作的成本3.3%, 此次資金置換有利於降低銀行資金成本, 進而改善銀行淨息差, 對銀行股利好。

投資圈關注

● 美國對中國產鋼制輪轂產品發起“雙反”調查

4月17日, 美國商務部部長羅斯宣佈, 對產自中國的鋼制輪轂產品發起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即“雙反”調查)。 當天, 美商務部還初裁從中國進口的通用鋁合金板存在補貼行為。

美商務部稱發起這次“雙反”調查是回應兩家美國公司於3月27日發起的申訴。

● 李嘉誠三年來首次增持長和系股票

4月18日, 據澎湃新聞報導, 宣佈退休後, 李嘉誠控制的長和系股票出現下跌。 為提振股價, 時隔三年, 李嘉誠再次增持長江集團。 4月10日至4月13日連續四天, 李嘉誠以基金會的名義合計增持長實集團921.25萬股股票, 平均價格每股66.5港元, 總代價約6.12億港元, 持股比例由31.42%增至31.67%。

● 建行成立金融科技公司, 為國有大行首家

4月18日, 中國建設銀行旗下的全資金融科技公司在上海揭牌, 作為國有大行成立的首家銀行系金融科技公司, 建信金融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註冊資本16億元人民幣, 法定代表人由建行副行長龐秀生擔任。

據建行介紹, 建信金融科技的經營範圍包括軟體科技、平臺運營, 以及金融資訊服務等。

● 銀保監會:嚴格執行薪酬延期支付制度

4月17日, 銀保監會官網消息, 16日至17日, 銀保監會召開中小銀行及保險公司公司治理培訓座談會, 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指出, 我國銀行業和保險業公司治理還存在明顯不足, 特別是中小銀行和保險機構的問題表現得更為突出。 會議指出, 要積極探索黨組織發揮領導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的具體途徑和方式;嚴格執行薪酬延期支付制度, 積極探索符合實際的多樣化的激勵方式等多項措施。

● 兩家基金公司下調中興通訊估值近20%

4月18日, 中信保誠基金和長信基金下調中興通訊估值,

中信保誠基金給出的25.05元和長信基金給出的25.36元的估值, 分別比停牌前收盤價低了19.99%和19%, 即中信保誠基金預估了兩個跌停, 而長信基金給出的估值也接近兩個跌停。

● 農行千億定增獲銀保監會通過

4月17日晚, 中國農業銀行發佈公告稱, 該行非公開發行A股方案獲得中國銀保監會核准, 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人民幣1000億元, 用於補充資本金, 成為A股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再融資。

● 財政部:暫免徵收證券期貨行業機構監管費

4月17日, 財政部網站公佈《關於停征免征和調整部分行政事業性收費有關政策的通知》。 通知表示, 自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 暫免徵收證券期貨行業機構監管費。

聲明:凡注明“聰明投資者”的作品, 版權均屬聰明投資者。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違者必究。所有文章旨在記錄和傳遞資訊,不代表“聰明投資者”贊同或反對其觀點。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違者必究。所有文章旨在記錄和傳遞資訊,不代表“聰明投資者”贊同或反對其觀點。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