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第十二屆黃帝文化國際論壇圓滿落幕 黃帝文化奏出“時代強音”

河南日報用戶端記者 王延輝 溫小娟/文 通訊員 劉栓陽/圖

陽春三月百花開, 文化盛宴百家鳴。 4月17日, 為期一天半時間的第十二屆黃帝文化國際論壇在新鄭圓滿落幕。

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文化“大咖”緊緊圍繞“黃帝文化與新時代”主題, 奉上了一場場豐富的“文化大餐”。

當天, 在論壇上, 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首席顧問、河南省委原書記徐光春, 北京中醫藥大學國學院院長張其成, 中央電視臺著名導演田梅, 珠港澳大橋管理局行政總監韋東慶, 國樂大師、著名琵琶演奏家方錦龍, 世界《黃帝內經》文化促進會會長王寅等專家學者從詩詞、養生、傳播、建築、音樂等不同領域對以黃帝文化為代表的中國優秀傳統文化進行了系統深入的講解。

最近幾屆論壇, 有一個人每年都會來, 或致辭, 或演講, 為傳承弘揚黃帝文化不遺餘力。 這個人便是徐光春。 “黃帝文化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祖根文化、源頭文化,

是推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不可或缺的強大精神力量。 ”他分析說, 黃帝文化與新時代是歷史與現實、動力與目標、推動與引領的關係, 在新時代, 要傳承弘揚好黃帝文化的創造精神、發展精神、奮鬥精神、為民精神和親和精神。

一個安徽徽州人, 自稱新鄭是自己的故鄉。 “黃帝故里新鄭是所有中國人和來自全球所有華人的共有故鄉。 ”張其成旗幟鮮明地提出, 軒轅黃帝應塑造為中華民族的精神標識。 “在所有的文化識別字號中, 軒轅黃帝是共識度最高的, 可以畫出中華民族的最大同心圓。 ”張其成如是說。

《開學第一課》《朗讀者》《經典詠流傳》……在這些既叫座又叫好的名牌文化節目背後, 有著同一個身影——中央電視臺著名導演田梅。 “這些節目的成功, 映射出人們內心深處對文化的渴望, 經典是永恆的, 我們的文化從未斷流。 ”田梅說:“泱泱華夏幾千年文明, 前人為我們留下了太多寶貴的財富, 我們要把這些寶貝一件件擦亮,

讓傳統優秀文化在不斷創造、創新中永遠傳承發展下去。

國樂大師方錦龍收藏有2000多件來自世界各地與民族音樂相關的樂器。 他以《我的國, 我的樂》為題既“演”且“講”, 現場演奏了籥、簧、塤、笛、簫、篪、古琴、琵琶等十幾種樂器, 吹、拉、彈、唱樣樣在行, 讓現場觀眾身臨其境領略到了中國傳統文化和古代音樂的魅力和神韻……

論壇現場, 專家學者們的精彩演講、獨到觀點引發大家的強烈共鳴, 不時激起陣陣掌聲。

閉幕式上,經黃帝文化國際論壇組委會研究,頒發了第四屆軒轅獎,獲得者分別是:中央研究館館員、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特別顧問趙德潤、河南新鄭黃帝故里文化研究會副會長劉文學。

黃帝文化國際論壇被譽為黃帝故里拜祖大典的“靈魂工程”,經過十餘年打造,已經與拜祖大典形成了“一典一壇”交相輝映的中原文化名片,論壇的影響力和知名度顯著提升,成為挖掘和闡發黃帝文化時代內涵和思想價值的重要載體。

閉幕式上,經黃帝文化國際論壇組委會研究,頒發了第四屆軒轅獎,獲得者分別是:中央研究館館員、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特別顧問趙德潤、河南新鄭黃帝故里文化研究會副會長劉文學。

黃帝文化國際論壇被譽為黃帝故里拜祖大典的“靈魂工程”,經過十餘年打造,已經與拜祖大典形成了“一典一壇”交相輝映的中原文化名片,論壇的影響力和知名度顯著提升,成為挖掘和闡發黃帝文化時代內涵和思想價值的重要載體。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