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股市定位仍是重融資

4月9日晚, 中國人保在證監會網站披露招股說明書, 公司擬在上交所發行不超過45.99億股, 不超過本次發行上市後總股本的9.78%(未考慮超額配售選擇權), 所募資金扣除發行費用後, 將全部用於充實公司資本金。 這說明, 又一巨無霸將登陸A股市場。

據統計, A股歷史上發行新股數量超過45.99億股的公司只有7家, 分別為農業銀行、工商銀行、中國建築、建設銀行、光大銀行、中國銀行、中國中鐵。 中國人保本次A股IPO如果最終可以發行45.99億股, 其發行數量將成為A股史上的第八家大公司。 發行數量第八大的公司光臨市場, 顯然並非什麼好事。

根據招股書, 中國人保發行前每股淨資產為3.23元。 如果發行數量定格在45.99億股的話, 由於人保發行價格不可能低於每股淨資產, 否則會造成國有資產流失, 那麼中國人保最低融資額將達到148.55億元(3.23*45.99), 這還是在沒有考慮行使超額配售選擇權的情形下。 如果市場申購踴躍而行使15%的超額配售選擇權, 則中國人保的融資額將可能突破170億元。 而目前新股融資, 一般在10億元以下的較多, 中國人保超過百億元的融資, 無形中將對市場資金面形成巨大的壓力。

從目前的新股發行節奏與數量看, 似乎有利於中國人保的IPO。 此前新股發行頻現每週10連發現象, 但今年從2月份開始, 新股發行大幅減緩。 如2月份發行新股8只, 3月份亦為8只,

從證監會披露的新股發行節奏看, 4月份截至25日, 發行新股亦不過7只。 新股發行減緩, 似乎是為中國人保的IPO作鋪墊。

而中國人保的A股上市之路可謂一波三折。 早在2011年5月, 中國人保A+H股同步上市的方案就上報國務院, 希望在當年底能實現A+H同步上市, 但其整體上市計畫未能如願。 此後, 中國人保不得不採取H股先行的策略, 在其H股於2012年在港交所掛牌後, A股上市一直沒有適合的時間視窗。 雖然2015年“兩會”期間傳出中國人保下半年IPO的消息, 但事實證明, 不過是傳聞而已。

目前對於中國人保來說, 可謂是最好的IPO時間視窗。 一方面, 在IPO審核從嚴的背景下, 過會企業數量大降, 新股發行只能減速。 另一方面, 近期市場熱炒創新企業的上市問題,

證監會雖然出臺了《關於開展創新企業境內發行股票或存托憑證試點的若干意見》, 但創新企業要發行CDR或IPO, 由於沒有頒佈具體的實施細則, 創新企業的上市顯然還需要一段時間。 而且, 像BATJ等獨角獸與創新企業, 一旦其無論是發行CDR還是IPO, 由於其估值較高, 融資的金額將不低。 一旦今後中國人保與創新企業擠在一起發行新股, 將對其產生不利的影響。 因此, 在此時間視窗, 是中國人保發行的最好時機。

但即使是面臨發行的時間視窗, 中國人保的新股發行, 也要顧及市場的承受能力與投資者的感受。 目前的A股市場, 由於2月份的暴跌, 以及前期中美貿易摩擦的影響, 股市處於一種弱勢的震盪格局, 如此情形下, 並不適合像中國人保這樣的巨無霸IPO。

雖然對中國人保而言, 目前正是其最好的發行視窗, 但對於A股市場來講, 卻來得不是時候。 中國人保此時披露招股說明書, 無非是股市重融資的定位再次在作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