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催化劑或不斷有來 三主線佈局軍工板塊

沉寂許久的軍工股近期表現出眾。 有分析認為A股軍工板塊前兩年調整跌幅較大, 近期地緣政冶緊張等催化劑不斷提振軍工股的表現。 2018年起軍工行業基本面顯著改善, 資本證券化、科研院所改制、定價機制等改革持續深入, 看好軍工板塊行情。

軍工股領跑大市

沉寂許久的軍工股近期表現出眾, 週五北方華創(002371)等逆市漲逾5%、中航飛機(000768)、航太通信(600677)、中航機電(002013)、中航電子(600372)逆市漲超2%, 中航沈飛(600760)、中國動力(600482)、中國衛星(600118)等逾1%。

據統計, 最近二個月(2月13日-4月13日), 滬深兩市申萬44家國防軍工行業公司中, 35只個股累計漲幅超過10%,

17只個股漲幅超過30%。 江龍船艇(300589)、安達維爾(300719)、中航沈飛(600760)、新余國科(300722)、愛樂達(300696)、航發科技(600391)和中航飛機(000768)等7只個股累計漲幅更是超過了40%。

分析人士表示, A股軍工板塊自2016年初至今經歷了長達兩年的調整,跌幅接近三成。 近段時間以來, 消息面不斷, 如地緣政冶緊張、我國第二艘航空母艦即將海試等將進一步提振軍工股表現。 此外, 2018年軍工行業受軍改影響的抑制因素逐步消除,公司業績有望回升,同時疊加軍工科研院所體制改革和軍民融合戰略的推進,軍工板塊進入配置期。

東吳證券研報認為, 在市場風格切換下, 2018年起軍工行業基本面顯著改善(國防支出增速8.1%, 訂單回款情況大幅好轉), 資本證券化、科研院所改制、定價機制等改革持續深入,

看好二季度軍工板塊整體行情, 並戰略看好18年全年軍工板塊。

“2018年包括科研院所改制、定價機制改革、混合所有制改革等在內的軍工領域改革將持續推進, 隨著兩會過後各央企集團領導班子調整到位, 我們認為2018年軍工集團資產注入會重啟和加速, 從而帶來二級市場的投資機會。 ”東吳證券稱, 在估值方面, 軍工板塊的估值水準處於歷史低位, 橫向對比, 相當部分軍工標的中2018年預期PE已與大多數行業板塊相當。

民生證券分析師陳龍指出, 中長期來看, 2016-2017年受軍改影響, 軍費投入不達預期, 軍工企業業績增長放緩。 未來三年屬於十三五規劃的後三年, 軍費增長將明顯高於前兩年, 軍工企業的訂單將恢復正常, 新型裝備列裝有望進入快速增長期。

另外, 軍工院所改制初步方案已經確定, 相關配套政策有望出臺, 資產注入預期提升。

行業業績明顯改善

與行業股近期二級市場表現形成互動的是軍工板塊公司業績明顯改善。 據同花順同花順iFinD資料統計, 截止4月13日, 滬深兩市44家國防軍工板塊中, 有20家公司發佈2018年一季度業績預告, 預喜的公司有13家, 占比65%。 其中, 新研股份(300159)、博雲新材(002297)、南洋科技(002389)、海特高新(002023)、中航飛機(000768)和中航機電這6家公司預計淨利潤同比增長超100%。

當中, 預增幅度最大的是新研股份, 公司預計2018年實現淨利潤5000萬元至5300萬元,增長幅度為7336%至7782%(上年同期業績淨利潤67.24萬元), 業績變化原因為航空航太業務收入大幅增長, 農機板塊對閒置資產進行了處置;雲新材預計實現淨利潤增長幅度為322.97%至434.45%次之;第三的是南洋科技,

公司預計一季度淨利潤2321萬元至2597萬元,增長幅度為320.00%至370.00%。

從一些公司發佈的公告來看, 軍工業績拐點的確已現。 如海格通信(002465), 公司2017年在無線通訊和北斗導航業務分別下滑45.00%和36.19%, 業績表現深受影響明顯。 而隨著軍品採購逐漸恢復, 公司董事、總經理余青松近日在業績說明會上表示, 自2017年10月軍改逐步落實以來, 公司已累計獲得超過12億軍工訂單, 預計還會陸續獲得相關業務訂單。 分析認為, 隨著軍改落地後訂單加速恢復, 公司作為北斗導航、衛星通信、軍工通信等方面的領先企業將大幅受益, 未來公司業績有望重歸增長軌道。

銀河證券研報指出, 此輪軍工上漲背後有較強的基本面和政策面支撐。

基本面方面, 訂單修復邏輯隨著海格通信、康達新材(002269)、星網宇達(002829)等軍品訂單的落地以及中航系關聯交易的較高增長預計而逐步驗證。 政策面方面, 兩船合併升溫, 軍品採購與定價機制改革進入年度推進目標, 政策紅利的逐步釋放有望大幅提升板塊投資風險偏好。

“五年採購週期前2年, 軍改導致採購需求遞延, 帶來的後三年軍費補償性增長, 進一步拉動軍工行業需求。 ”申萬宏源分析指出, 近年受軍隊體制改革階段性影響, 五年採購週期中前兩年的部分軍費支出得以壓制, 這部分軍費延遲到後三年, 則表現為一種補償性增長, 為武器裝備採購提供更多的資金保障。

軍工混改“突圍”在即

年初,國家發改委、國資委、科技部等七部門發佈《關於支援中央單位深入參與所在區域全面創新改革試驗的通知》,提出要大力推動軍民融合創新。同時中央企業要在承擔軍民深度融合改革試點任務的改革試驗區域選取試點單位,積極推進軍工企業股份制改造和混合所有制改革。

“軍民融合政策的落地將推動軍工集團混改領域專業化整合和規模化重組提速。”中航證券軍工行業分析師張玉玲認為,以資本為紐帶促進優勢產業集團與科研院所的重組整合,以增強武器裝備系統集成能力生成為目標的軍民資源專業化整合和規模化重組將成為軍工集團混改的重要內容。

去年以來,一系列促進軍民融合的重大舉措相繼出臺,軍民融合逐步進入深度融合。尤其是去年12月4日國務院辦公廳發佈《關於推動國防科技工業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的意見》,對推動國防科技工業軍民融合深度發展作出全面部署。該《意見》提出在確保安全保密的前提下,支持符合要求的各類投資主體參與軍工企業股份制改造。

國防科工局總工程師龍紅山此前表示,國防科工局將繼續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試點,要形成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在試點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混改範圍。國防科工局還將繼續鼓勵和支持符合條件的軍工企業上市,或者將一部分軍工資產引入上市公司。

國信證券認為,軍工領域是央企上市公司中數量最多、面積最廣的板塊,也是央企改革難度最大的領域。而且前兩批試點混改企業中,軍工領域企業較多,因此下一步軍工領域混改或將成為央企混改大主題下的重頭戲。

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相比于其他央企,軍工集團的混改更具執行力,目前已經形成了戰略領域上“由民用到軍用”、產業鏈上“由邊緣到核心”、組織層級上“由下至上”層層推進的三條主線。反映到軍工上市公司,管理體制將更為靈活,業績釋放動力及價值重估預期更為強烈。

機構研究指出,目前中國軍工集團資產證券化率仍偏低,不足40%。截至去年底,以淨資產計算我國十二大軍工集團的資產證券化率僅中航工業集團超過60%,其餘集團的資產證券化率均在50%以下,航太科技和航太科工的資產化率只有23.5%和24.2%

三主線四邏輯展開佈局

“軍工中長期基本面向好,短期情緒催化帶來反彈,未來有望在軍工龍頭及白馬帶動下走出中長期行情。”申萬宏源分析指出,2018年以來,軍工股在在龍頭股白馬帶動下走出上漲行情。中長期來看,隨著國際形勢變化和國內政策趨穩,堅定強軍乃是強國理念的重要組成,伴隨著強軍政策的逐步推進,強軍新目標的確定性和迫切性加強,疊加以採購週期、型號釋放、 訂單確認及政策密集發佈等諸多利好因素催化, 軍工存在長期投資機會。

在標的的配置上。東吳證券建議,把握以下三條投資主線:第一條主線首推業績確定性高、估值低的主流軍工標的,推薦中航沈飛、內蒙一機(600967)、中航機電、中航光電;第二條主線建議關注未來有核心軍品資產注入預期的國睿科技(600562)、四創電子(600990)、成飛集成(002190)、北方股份(600262);第三條主線建議關注股價處於低位的優質民參軍標的景嘉微(300474)、全信股份(300447)、火炬電子(603678)、星網宇達(002829)、耐威科技(300456)。同時建議關注國家重點支持和投入的航空發動機產業鏈,建議關注航發動力(600893)、航發控制(000738)、航發科技(600391)。

國海證券建議按以下四邏輯展開佈局:1、當前階段重點發展以及裝備需求確定性高的海空軍裝備領域的總裝龍頭企業,推薦中直股份(600038)、中航飛機、中航沈飛、中國動力;2、裝備發展亟待突破、國家政策大力扶持的航空發動機、機載設備領域標的,推薦航發動力、中航機電、中航電子;3、具備一定行業壁壘,擁有核心技術優勢,產品市場空間廣闊的優質軍民融合標的,推薦中航光電、中航高科(600862)、瑞特股份(300600)、菲利華(300395)、火炬電子、航新科技(300424);4、集團資產證券化思路和目標明確,體外資產質優量大,上市平臺地位確定的標的,推薦國睿科技、四創電子。

銀河證券則指出,軍工行情演繹至今,板塊表現分化明顯,主機廠商優於大部分配套商,傳統軍工企業(上漲20%)優於民參軍企業(上漲13%)。二季度,我們認為重點尋找成長的“性價比”,著重長期安全邊際,配置兼顧估值和高ROIC 的品種,推薦國睿科技、中航光電、航太電器(002025)、星網宇達、蘇試試驗(300416)、火炬電子等。此外,看好低估值彈性品種振華科技(000733)、海蘭信(300065)和全信股份。

個股點將台

中航機電(002013):

公司是中航工業集團下屬航空機電板塊的上市平臺,受益於國家對軍民用航空的持續投入,公司航空機電業務保持了穩定的內生增長,隨著我國軍用飛機的繼續列裝,公司業績能夠繼續保持穩定增長;此外,據機構分析,航空機電板塊的609所、610所都是第一批改制的科研院所,未來公司還將受益於科研院所改制的推進。

中國動力(600482)

公司是艦船動力龍頭企業。在燃氣動力、海上核動力及全電動力等業務市場獲得較大突破。機構分析認為,國內巨大的燃氣動力國產替代空間和核動力、全電動力市場需求空間,未來有望成為公司新的增長極。公司年初實施股權激勵,業績增長指標為2018至2020年複合增速約15%,此舉有利於保障管理層與股東利益的一致性,激發增長活力,助力公司可持續發展。

海蘭信(300065)

公司業務分為智慧航海、海洋資訊服務、海洋監測三大類。機構分析指出,公司是國內稀缺的海洋資訊化公司。目前公司正積極開拓小目標雷達業務,近海雷達監測網建設快速推進並持續貢獻利潤。在國家“海洋強國戰略”的背景下,海底監測領域投入也將大幅增長,公司面臨歷史性機遇。

中航光電(002179)

公司為國內軍用航空連接器主要供應商。機構分析認為,公司受益於國產大型客機+高端國產軍用飛機列裝進度加快,此外飛機集成安架業務增速有望進一步提升;民用方面,公司下游主要為電動車,將充分受益于國內電動車市場持續高增長;液冷+高速連接器等新業務將逐步實現產業化,將為公司帶來增量業績;實施股權激勵後,根據解鎖條件公司業績增長有明確目標,同時員工積極性顯著提升。

年初,國家發改委、國資委、科技部等七部門發佈《關於支援中央單位深入參與所在區域全面創新改革試驗的通知》,提出要大力推動軍民融合創新。同時中央企業要在承擔軍民深度融合改革試點任務的改革試驗區域選取試點單位,積極推進軍工企業股份制改造和混合所有制改革。

“軍民融合政策的落地將推動軍工集團混改領域專業化整合和規模化重組提速。”中航證券軍工行業分析師張玉玲認為,以資本為紐帶促進優勢產業集團與科研院所的重組整合,以增強武器裝備系統集成能力生成為目標的軍民資源專業化整合和規模化重組將成為軍工集團混改的重要內容。

去年以來,一系列促進軍民融合的重大舉措相繼出臺,軍民融合逐步進入深度融合。尤其是去年12月4日國務院辦公廳發佈《關於推動國防科技工業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的意見》,對推動國防科技工業軍民融合深度發展作出全面部署。該《意見》提出在確保安全保密的前提下,支持符合要求的各類投資主體參與軍工企業股份制改造。

國防科工局總工程師龍紅山此前表示,國防科工局將繼續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試點,要形成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在試點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混改範圍。國防科工局還將繼續鼓勵和支持符合條件的軍工企業上市,或者將一部分軍工資產引入上市公司。

國信證券認為,軍工領域是央企上市公司中數量最多、面積最廣的板塊,也是央企改革難度最大的領域。而且前兩批試點混改企業中,軍工領域企業較多,因此下一步軍工領域混改或將成為央企混改大主題下的重頭戲。

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相比于其他央企,軍工集團的混改更具執行力,目前已經形成了戰略領域上“由民用到軍用”、產業鏈上“由邊緣到核心”、組織層級上“由下至上”層層推進的三條主線。反映到軍工上市公司,管理體制將更為靈活,業績釋放動力及價值重估預期更為強烈。

機構研究指出,目前中國軍工集團資產證券化率仍偏低,不足40%。截至去年底,以淨資產計算我國十二大軍工集團的資產證券化率僅中航工業集團超過60%,其餘集團的資產證券化率均在50%以下,航太科技和航太科工的資產化率只有23.5%和24.2%

三主線四邏輯展開佈局

“軍工中長期基本面向好,短期情緒催化帶來反彈,未來有望在軍工龍頭及白馬帶動下走出中長期行情。”申萬宏源分析指出,2018年以來,軍工股在在龍頭股白馬帶動下走出上漲行情。中長期來看,隨著國際形勢變化和國內政策趨穩,堅定強軍乃是強國理念的重要組成,伴隨著強軍政策的逐步推進,強軍新目標的確定性和迫切性加強,疊加以採購週期、型號釋放、 訂單確認及政策密集發佈等諸多利好因素催化, 軍工存在長期投資機會。

在標的的配置上。東吳證券建議,把握以下三條投資主線:第一條主線首推業績確定性高、估值低的主流軍工標的,推薦中航沈飛、內蒙一機(600967)、中航機電、中航光電;第二條主線建議關注未來有核心軍品資產注入預期的國睿科技(600562)、四創電子(600990)、成飛集成(002190)、北方股份(600262);第三條主線建議關注股價處於低位的優質民參軍標的景嘉微(300474)、全信股份(300447)、火炬電子(603678)、星網宇達(002829)、耐威科技(300456)。同時建議關注國家重點支持和投入的航空發動機產業鏈,建議關注航發動力(600893)、航發控制(000738)、航發科技(600391)。

國海證券建議按以下四邏輯展開佈局:1、當前階段重點發展以及裝備需求確定性高的海空軍裝備領域的總裝龍頭企業,推薦中直股份(600038)、中航飛機、中航沈飛、中國動力;2、裝備發展亟待突破、國家政策大力扶持的航空發動機、機載設備領域標的,推薦航發動力、中航機電、中航電子;3、具備一定行業壁壘,擁有核心技術優勢,產品市場空間廣闊的優質軍民融合標的,推薦中航光電、中航高科(600862)、瑞特股份(300600)、菲利華(300395)、火炬電子、航新科技(300424);4、集團資產證券化思路和目標明確,體外資產質優量大,上市平臺地位確定的標的,推薦國睿科技、四創電子。

銀河證券則指出,軍工行情演繹至今,板塊表現分化明顯,主機廠商優於大部分配套商,傳統軍工企業(上漲20%)優於民參軍企業(上漲13%)。二季度,我們認為重點尋找成長的“性價比”,著重長期安全邊際,配置兼顧估值和高ROIC 的品種,推薦國睿科技、中航光電、航太電器(002025)、星網宇達、蘇試試驗(300416)、火炬電子等。此外,看好低估值彈性品種振華科技(000733)、海蘭信(300065)和全信股份。

個股點將台

中航機電(002013):

公司是中航工業集團下屬航空機電板塊的上市平臺,受益於國家對軍民用航空的持續投入,公司航空機電業務保持了穩定的內生增長,隨著我國軍用飛機的繼續列裝,公司業績能夠繼續保持穩定增長;此外,據機構分析,航空機電板塊的609所、610所都是第一批改制的科研院所,未來公司還將受益於科研院所改制的推進。

中國動力(600482)

公司是艦船動力龍頭企業。在燃氣動力、海上核動力及全電動力等業務市場獲得較大突破。機構分析認為,國內巨大的燃氣動力國產替代空間和核動力、全電動力市場需求空間,未來有望成為公司新的增長極。公司年初實施股權激勵,業績增長指標為2018至2020年複合增速約15%,此舉有利於保障管理層與股東利益的一致性,激發增長活力,助力公司可持續發展。

海蘭信(300065)

公司業務分為智慧航海、海洋資訊服務、海洋監測三大類。機構分析指出,公司是國內稀缺的海洋資訊化公司。目前公司正積極開拓小目標雷達業務,近海雷達監測網建設快速推進並持續貢獻利潤。在國家“海洋強國戰略”的背景下,海底監測領域投入也將大幅增長,公司面臨歷史性機遇。

中航光電(002179)

公司為國內軍用航空連接器主要供應商。機構分析認為,公司受益於國產大型客機+高端國產軍用飛機列裝進度加快,此外飛機集成安架業務增速有望進一步提升;民用方面,公司下游主要為電動車,將充分受益于國內電動車市場持續高增長;液冷+高速連接器等新業務將逐步實現產業化,將為公司帶來增量業績;實施股權激勵後,根據解鎖條件公司業績增長有明確目標,同時員工積極性顯著提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