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漢服影響了日韓的民族服飾,如今中國這一傳統服飾很多人卻不知

4月18日是農曆三月初三。 俗話說:“二月二, 龍抬頭, 三月三, 生軒轅。 ”三月三是華夏人文初祖軒轅黃帝的生日, 後來就發展成了“上巳節”。

上巳節也是“中國華服日”, 大夥可以穿著傳統的民族服飾郊遊踏青。 在杭州西湖邊, 兩名姑娘身著漢服, 與身後的美景來張合影。

漢服全稱是“漢民族傳統服飾”, 是在漢族的主要居住區, 通過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獨特漢民族風貌性格。 不過, 因為歷史原因,

漢服從清朝開始逐漸從大眾的生活中消失。 如今, 年輕人穿上漢服在街頭行走, 常常會迎來怪異的眼神, 甚至有的人會覺得怎麼穿日本、韓國人的衣服?

漢服的主要特點是交領、右衽、束腰, 用繩帶系結, 也兼用帶鉤等, 給人灑脫飄逸的印象。 需要強調的是,

漢服是漢族人的服裝, 並非漢朝服裝, 唐裝宋服都是漢服, 如果現代服裝加上漢服元素, 也算漢服, 就是漢服改良。 此外, 傳統漢服是沒有扣子的, 有扣子的都是後期服裝的改良和演變。

為什麼中國人穿漢服會被誤以為是日本、韓國人?這是因為,

通過電視、動漫、旅遊等方式, 日本的和服、韓國的韓服都深入人心。 比如, 在日本街頭, 身著日本傳統和服的人群屢見不鮮。 追根溯源, 和服其實是源自古代中國。

和服最初被稱為“吳服”, 起源與三國時期, 由於當時的東吳與日本商貿往來頻繁, 將紡織品與制衣法傳入了日本。

尤其到了唐代, 日本大量派出遣唐使, 從制度、文字、服飾、生活習慣等方面, 大量學習大唐。 後來, 日本服飾經歷了將外來文化逐漸吸收並本土化的過程, 結合本民族的特殊, 逐漸形成了整體線條基本上由直線構成, 以端莊、寧靜為特色的和服樣式。

韓服,是朝鮮半島的朝鮮民族衣裝,成型自李氏朝鮮時代。韓服是中國漢服與朝鮮半島古代的新羅王國時期的朝鮮民族本土服裝的融合,經過不斷民族本土化發展而成的服飾。隨著漢服的弱化,近年來一些韓國人在國際上聲稱“漢服抄襲自韓服”。事實恰恰相反,李氏朝鮮成為明朝附屬國,進行了全方位的漢化,女子服裝則受到明代襖裙和唐代齊胸襦裙的影響。那時候,朝鮮半島著裝基本在照搬明朝服飾的基礎上融入自己的民族審美和特色。

如今,在日本也好,韓國也罷,人們生活工作中穿著現代服裝,但是在節假日、重大場合、郊遊踏青時,還是常常穿著傳統服裝。圖為在日本東京的地鐵上,身著和服的年輕女子。所謂“民族的就是世界的”,雖然國內漢服已經少有人穿著,但是作為在五千年歷史文化中發揮重要影響的服裝,我們還是要多瞭解這一傳統文化瑰寶。世界是豐富多彩的,如果偶爾擺脫現代生活的束縛,放鬆自我當一回“古人”,豈不快哉?(三日/路邊新鮮事)

韓服,是朝鮮半島的朝鮮民族衣裝,成型自李氏朝鮮時代。韓服是中國漢服與朝鮮半島古代的新羅王國時期的朝鮮民族本土服裝的融合,經過不斷民族本土化發展而成的服飾。隨著漢服的弱化,近年來一些韓國人在國際上聲稱“漢服抄襲自韓服”。事實恰恰相反,李氏朝鮮成為明朝附屬國,進行了全方位的漢化,女子服裝則受到明代襖裙和唐代齊胸襦裙的影響。那時候,朝鮮半島著裝基本在照搬明朝服飾的基礎上融入自己的民族審美和特色。

如今,在日本也好,韓國也罷,人們生活工作中穿著現代服裝,但是在節假日、重大場合、郊遊踏青時,還是常常穿著傳統服裝。圖為在日本東京的地鐵上,身著和服的年輕女子。所謂“民族的就是世界的”,雖然國內漢服已經少有人穿著,但是作為在五千年歷史文化中發揮重要影響的服裝,我們還是要多瞭解這一傳統文化瑰寶。世界是豐富多彩的,如果偶爾擺脫現代生活的束縛,放鬆自我當一回“古人”,豈不快哉?(三日/路邊新鮮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