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兩家造車企業的電池系統

最近在搜集一些資訊, 把處在風口浪尖的兩家新造車企業的電池系統來談一談。 這次是查到了相關的資訊, 僅供探討, 並不貶謫之意, 望兩家企業的相關人員莫激動。

1)WM PK NIO 整車概述

這是典型的七座SUV和5座SUV之間的比拼, 整車層面項目立項定義的300KM, 到現在好像有些低

備註:WM的新聞稿是450公里的續航, 但是實際的數值做出來是330, 我這裡做個說明, 如果感興趣可以找工信部的公告系統去查。

1.1) 百公里耗電

這兩台車都設計在1倍的補貼, 不過李25%的線比較近了

以上這些供參考, 不便於多說, WM走的路線, 是經典的管理路線, 都是交給供應商;NIO走的路線是開發自己的動力總成, 在下面的電池系統上也是一樣的風格。

2)電池系統

兩家的電芯, 採用的是相似的化學體系, 配置上有一些差異

一個是用50Ah, 成組2P6S, 再兩個模組並聯, 再16串

一個是150Ah, 成組1P96S, 簡單一些

由於實際測試1C導致, 前者的可釋放容量要小一些,

這裡涉及到一種信仰問題, 電芯內實際膨脹怎麼解決

成組效率

這兩包都應該是水冷的, 成組效率大概在70%以下

這裡的下殼體的設計, 我們可以理解為第一代型材的設計, 強度比較大, 而後來的明顯在下殼體和水冷板的設計上要有優勢一些。

備註:目前WM沒說,可能根據這個重量,用了口琴管的設計

WM沒說,這電池系統大概率都是給CATL主導設計的(作者猜測,未必對)

如果2018年底,進一步提高能量密度的要求,標準模組的瓶頸就很明顯了

電池管理系統,WM是完全交給CATL開發的。NIO比較有追求,找了聯電做硬體設計,自己來做應用層軟體。

備註:目前WM沒說,可能根據這個重量,用了口琴管的設計

WM沒說,這電池系統大概率都是給CATL主導設計的(作者猜測,未必對)

如果2018年底,進一步提高能量密度的要求,標準模組的瓶頸就很明顯了

電池管理系統,WM是完全交給CATL開發的。NIO比較有追求,找了聯電做硬體設計,自己來做應用層軟體。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