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包頭鎮祭孔

土默特文廟祭祀是土默特蒙古族的祭祀, 而包頭鎮祭孔是漢族的祭祀。

道光十九年(西元1839年), 包頭鎮興旺社居民集資3012 兩白銀,

建文昌廟。 因包頭沒有孔子廟, 所以在文昌廟內的文昌祠設位祭孔。

1939年始, 在東瓦窯溝的火神廟設位塑像祭孔, 祭孔規格如同士默特文廟。

民國以來, 祭孔者只是一般文人, 給孔子牌位焚香磕頭。 日偽統治時期, 瓦窯溝火神廟已成包頭市第三學, 但祭孔的儀式依然存在。

道光初年, 包頭始有四大私塾。 1929年, 包頭有私塾74所, 私塾先生74人; 1942年, 包頭有私塾14處, 學生499 人。

私塾房一般都供有孔子牌位, 並且在開學之日, 用紅紙書寫“大成至聖孔夫子之神位”粘貼在正室, 供上油糖制的點心, 先生率學生拈香焚表, 行一跪三叩首禮, 然後再向先生行叩首禮。

祭孔樂舞是孔廟祭祀大典的專有樂舞, 以樂、舞、歌配合與禮, 是孔廟祭祀奠禮的重要組成部分。

塞外包頭既無孔廟, 當然就沒有完整的祭祀奠禮, 但是祭孔之歌《讚美孔子歌》, 想必在當時也很流行吧。

文 《包頭城市繪》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