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科技節目需要科研精神

《機器人爭霸》劇照。 資料圖片

浙江衛視的《鐵甲雄心》、愛奇藝的《機器人爭霸》、優酷的《這!就是鐵甲》……最近, 從各大衛視及網路平臺都吹起了一股“機甲風”,

一度風靡海外的機器人格鬥比賽紛紛被引進到國內綜藝節目中。

從去年起, 科技類節目在激烈的競爭中越發“搶鏡”, 無論是數量還是類型上都有顯著增長。 放眼2018年, 目前已對外公佈的科技類綜藝節目就多達16檔, 在科學領域呈現上更加細分。 這些節目如何適應觀眾的審美, 能否讓科學知識深入人心?

“變形金剛”上綜藝

造價數萬、超過100公斤重的機器人在對戰場裡展開“廝殺”:它們轉動齒輪高速追逐, 或亮出鋒利的剃刀, 或向對手推起鐵鏟、落下重錘。 這不是《變形金剛》的電影場景, 這是“機器人格鬥賽”的現場, 最近頻頻亮相小螢幕。

先是浙江衛視的《鐵甲雄心》率先嘗試將機器人格鬥這項電子競技賽事與綜藝真人秀融合,

邀來來自世界各地的數十支戰隊同場競技。 造型炫酷、技能多變的機器人吸引了不少觀眾的眼球, 專業評委打分的淘汰賽制和更為節目增加了體育競技的刺激感。

與《鐵甲雄心》突出賽場上的專業性不同, 隨後出現的兩檔同類型的網路綜藝《機器人爭霸》與《這!就是鐵甲》摒棄了專業評判, 而是打出了“明星牌”, 讓明星充當明星經理人選擇選手組隊作戰。 其中, 《機器人爭霸》邀來李晨、楊穎、林更新、盛一倫;《這!就是鐵甲》則請來鄭爽、撒貝南、張一山、吳尊加盟, 通過劇情化的推動和明星在其中的成長, 讓機器人格鬥這種青年流行文化推向大眾視野。

《機器人爭霸》執行總導演李佳偉介紹, “機器人格鬥”項目在歐美盛行20多年,

其比賽模式和商業化模式都較為成熟, 但在中國才剛興起。 2000年左右, 國內曾引進《機器人大擂臺》, 但當時並未引起反響。 “當年人們的文化水準還沒有發展到讓這項運動風靡起來的階段, 而國家的科技發展到今天, 我們認為時機到了。 ”

為了避免這一“舶來”的節目形式水土不服, 各節目組無論在內容還是舞美設計都下了不少功夫。 如節目中有“草根”選手, 他們身上的智慧之光激勵著無數觀眾;比賽中, 中國戰隊的出色表現更充分展示了國家科技發展的成果, 燃起了觀眾們的愛國激情。

種類漸多細分市場

綜觀近年綜藝節目的發展態勢, 科技類節目正走到了一個“爆發期”。 2017年, 《最強大腦4》《加油!向未來2》這樣的老牌IP持續引發熱議,

此外還湧現出了《機智過人》《我是未來》等展現前沿科學技術成果的新節目。

在節目類型方面, 通過驚心動魄的實驗引出科學原理, 是不少科技類節目的標配;而“對抗”元素則是拉動收視的有效形式, 比如《最強大腦4》等節目選手之間、戰隊之間的對抗, 《我是未來》《機智過人》裡人機之間、機器之間的對抗等, 成為了成功的科技類節目慣常的模式。 此外, 一些新節目也逐漸融入如“遊戲”和“情景劇”等更多創新元素。

邁入2018年, 科技類綜藝節目在類型和呈現形式上又有了更大的突破:江蘇衛視的老牌IP《最強大腦5》一改往屆形式, 節目首期就邀請了100位“學霸”展開激烈的淘汰賽, 節目陣勢更大, 懸念感也有所增強;山東衛視《奇跡時刻》將“科學”和“魔術”這兩者看似相悖但又有緊密聯繫的內容放在一起,

讓人耳目一新。

值得關注的是, 今年還有多檔科技類新節目接檔而來:東方衛視有《智造將來》和《科技大沖瘋》;湖南衛視《我要上太空》將聯手中國航空, 完成4.3萬米太空跳傘的壯舉;北京衛視《中國AI創業者大會》聚焦AI行業的創業者, 都展現出了科技類節目在內容方面的新開拓。 此外, 還有多檔聚焦機器人的新節目蓄勢待發:深圳衛視有《戰鬥吧, 老鐵》, 安徽衛視還有《戰鬥吧機器人》, 電視綜藝與網路綜藝的同題競爭, 同樣是一大看點。

■記者觀察

重視覺更要注重科普

前不久, 《歌手》第六季決賽夜收視創歷屆最低, 引起了一波對國內綜藝節目走向的熱議。 觀眾對這些老牌選秀類、音樂類節目出現審美疲勞, 給科技類節目的崛起帶來了機遇,而科學技術本身的飛速發展,更為電視節目上的“科技秀”成為了可能。

相比那些一味追求娛樂化的歌舞選秀,科技類節目無論從內容還是形式上都無疑更有內涵:一方面傳播科學知識,弘揚勤思好學、開拓創新的正能量;另一方面展現科技發展的新成果,展現文化自信。而國內科技類節目的興起,一定程度上體現出當代電視人的社會擔當。

不過從節目內容來看,目前國內科技類節目對“科技”二字的理解普遍停留在淺層,以為把機器人、無人機等科技元素一鍋亂燉,把舞美佈置得炫酷時尚就是“高大上”的科普。尤其是“科技風”掀起後,一擁而上的科技類綜藝到處能看到“抄來”的影子,同質化嚴重。而明星嘉賓的“搶戲”和話題的炒作,更讓一些科技綜藝淪為披著“科技”外衣的娛樂選秀。

這就不難理解,為何花如此多重金打造的科技節目始終未能贏得令人滿意的收視與口碑。殊不知對觀眾而言,當下許多所謂的“科技綜藝”只是換個形式看了一出熱鬧喧囂的視覺表演,卻未弄懂這科技“高”在哪。觀眾更希望從新穎有趣的節目中汲取知識、受到啟發,可以看熱鬧的同時還能看懂“門道”。

從這個角度來說,要打造好一檔科技節目,最關鍵的不是呈現的技術是否最新最酷,而是主創們是否深刻領悟並具備了科技節目所弘揚的精神品格——苦心鑽研、大膽創新。

南方日報記者 畢嘉琪

給科技類節目的崛起帶來了機遇,而科學技術本身的飛速發展,更為電視節目上的“科技秀”成為了可能。

相比那些一味追求娛樂化的歌舞選秀,科技類節目無論從內容還是形式上都無疑更有內涵:一方面傳播科學知識,弘揚勤思好學、開拓創新的正能量;另一方面展現科技發展的新成果,展現文化自信。而國內科技類節目的興起,一定程度上體現出當代電視人的社會擔當。

不過從節目內容來看,目前國內科技類節目對“科技”二字的理解普遍停留在淺層,以為把機器人、無人機等科技元素一鍋亂燉,把舞美佈置得炫酷時尚就是“高大上”的科普。尤其是“科技風”掀起後,一擁而上的科技類綜藝到處能看到“抄來”的影子,同質化嚴重。而明星嘉賓的“搶戲”和話題的炒作,更讓一些科技綜藝淪為披著“科技”外衣的娛樂選秀。

這就不難理解,為何花如此多重金打造的科技節目始終未能贏得令人滿意的收視與口碑。殊不知對觀眾而言,當下許多所謂的“科技綜藝”只是換個形式看了一出熱鬧喧囂的視覺表演,卻未弄懂這科技“高”在哪。觀眾更希望從新穎有趣的節目中汲取知識、受到啟發,可以看熱鬧的同時還能看懂“門道”。

從這個角度來說,要打造好一檔科技節目,最關鍵的不是呈現的技術是否最新最酷,而是主創們是否深刻領悟並具備了科技節目所弘揚的精神品格——苦心鑽研、大膽創新。

南方日報記者 畢嘉琪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