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肖磊:香港救市,內地降准,中美金融戰進入肉搏期

作者:肖磊看市

尤其是在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全面爆發之後, 對美元的質疑之聲更加強烈, 全球開始討論如何去美元化。

但美國作為百年金融帝國,

全球市場低估了其起死回生的能力。 在拯救美國金融市場的過程中, 有一個人功不可沒, 那就是2008年時任美國財政部長的亨利保爾森, 他在2010年的時候, 出版了回憶錄《峭壁邊緣》, 專門講述美國是如何度過2008年那場席捲全球的金融危機的, 以及自己是如何力挽狂瀾的。

從2009年至今, 美元從一個令全球唾棄的貶值貨幣, 忽然又轉變成了再次受到追捧的稀缺貨幣, 似乎重新回到了巔峰狀態。

2015年末, 美聯儲開始加息, 沒有人覺得美聯儲的加息會帶來什麼巨大的後果, 大部分分析認為, 這是美國經濟復蘇後的必然選擇。

直到特朗普上臺, 他不僅將美聯儲主席耶倫逼下了台, 還換上了專業經驗極其欠缺, 但在投資銀行界打拼多年的商人鮑威爾掛帥美聯儲。

特朗普的邏輯非常清晰, 把整個經濟金融領域的專家、政治家都趕出去, 換上商人, 來執掌經濟金融大權, 其目的只有一個, 就是要把政府, 變成一家公司來經營。

特朗普組閣的邏輯, 在其選擇的財政部長上面體現得更加淋漓盡致, 目前任職美國財政部長的史蒂文·姆努欽, 在高盛任職長達17年, 而後創辦了自己的對沖基金, 完全就是一個對沖基金經理。

目前美國經濟、金融、財政領域的團隊組合, 實際上對於中國等競爭對手來說, 實在太棘手了。 也正是因為如此, 貿易摩擦、匯率問題等等, 接踵而至, 因為特朗普這幫人跟你不玩純粹的政治了, 他們要想辦法“做你的生意”。

什麼叫“做你的生意”呢, 就是大的方向上肯定還要跟你合作, 但不會讓你再占更大的利益。 比如我可以跟你持續做貿易, 但要把你具備優勢的、市場佔有率太高的領域, 進行調查, 直到你失去優勢;另一招是, 雖然不把你定義為匯率操縱國, 但會用其他方式給你持續施壓。

其實更複雜的領域在金融貨幣市場。

本月13日, 美國財政部發佈了針對主要交易夥伴的《國際經濟和匯率政策報告》。 報告再次認定中國沒有操縱匯率, 但依然將包括中國在內的6個國家列入匯率政策監測名單。 美國利用半年一度的“匯率報告”, 持續給中國壓力。 實際上從2016年末至今,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已經升值了接近10%, 但這並沒有滿足美國的胃口。

雖然美國財政部沒有說中國操縱匯率, 但就在這個報告發佈三天后, 特朗普在社交媒體發佈推文說, 中國和俄羅斯趁著美聯儲加息之際在玩“貨幣貶值遊戲”, “不可接受”。

很多人可能認為特朗普就是大嘴巴, 想說啥就說啥, 實際上就在特朗普發佈推文之後, 緊跟著的是美國財政部長姆努欽的表態, 他在接受CNBC採訪時表示, 特朗普的推文不是美元走軟的信號, 而是對俄羅斯和中國的一次"警告", 即不要在未來讓貨幣貶值。

接下來的事情就比較直接, 美國對中國匯率施壓問題所導致的, 並不是市場會預期人民幣走強, 而是匯率問題本身成了市場的風險點。貿易摩擦之後,匯率戰引起的恐慌似乎已經開始。

其結果是,跟人民幣相關的貨幣遭到擠兌,香港市場港幣遭到大幅拋售,香港當局4月16日第五次出手買入35.87億港元後,香港金管局已投入132.51億港元“托市”。緊隨其後,4月17日早間,香港金管局再次買入57.7億港元維持匯率。這已是近日香港金管局第六次出手捍衛匯率,同時也是近幾日入市規模最大的一次。

同期,內地市場股市大跌,上證指數連跌一周,中國央行不得不出手救市,開始降低金融機構準備金率。

如果不認真思考,可能無法知道未來還會發生什麼,美國咄咄逼人的邏輯到底是什麼,難道真的是看不慣中國,亂打亂撞嗎?

就在發出匯率警告之後,美國對中國一家企業發佈了出口禁令,中興通訊遭到美國封殺,華為等企業也遭到美國一些盟友的警示。導致中國諸多相關概念股大跌,市場開始討論“晶片”等國產化問題。

其實仔細去研究,你就會發現美國的打法非常的專業,而且充滿節奏感,並不是大家想像的,跟特朗普的個性一樣,無章可循。美國通過貿易保護,提高關稅等方式,打擊中國出口企業,然後通過匯率施壓和製造波動的方式,打擊中國金融機構,製造資本市場的不穩定,最後通過封殺中國高科技企業准入的方式,打擊中國的高新技術企業。

你會發現,美國這麼做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抑制中國的整體競爭力,把你引以為豪的,最有優勢的三個地方逐一進行遏制。當然,美國唯一不會遏制的,是中國的房地產市場,因為對美國構不成威脅,中國難以出口自己的房地產市場。

第二步是什麼呢?降低中國經濟對全球的影響力,尤其是美國目前最擔心的是,中國利用自己的經濟影響力,具體是資本影響力,對全球各國,包括美國自己,形成政治上的影響。那麼中國輸出影響力的最直接體現是什麼呢?當然是手握全球最多的美元外匯儲備,對各國的政界和商界都存在巨大的影響。

如果我沒有猜錯的話,美國的下一個目標,首先是讓你的順差減少,促使美元外匯儲備增速下降,其次是讓你的美元消耗增大,最終消耗掉中國的外匯儲備。通過什麼途徑實現呢?

前面講到的,關於貿易摩擦的問題,匯率的問題,實際上就是讓你的出口競爭力下降、投資積極性減緩、金融機構的壓力增大,創造外匯收入的能力降低。

如何讓中國更多的消耗掉美元外匯儲備呢?

促使中國的進口成本增加。比如中國目前最大的兩個進口市場,也就是對外依存度最高的兩個市場,一個是原油,一個是晶片。去年,原油和晶片的進口支出,分別是1300億美元、1600億美元,要知道中國全年的貿易順差也只有4500億美元,如果讓原油和晶片的成本翻倍,中國很快就變成貿易逆差國了。

最後,建議投資者反復看一下上面的分析,裡面的資訊含量,以及包括的,對投資有説明的資訊很多,展開來講的話,每一個點都是一篇分析。

文/肖磊

更多分析歡迎關注肖磊看市。

而是匯率問題本身成了市場的風險點。貿易摩擦之後,匯率戰引起的恐慌似乎已經開始。

其結果是,跟人民幣相關的貨幣遭到擠兌,香港市場港幣遭到大幅拋售,香港當局4月16日第五次出手買入35.87億港元後,香港金管局已投入132.51億港元“托市”。緊隨其後,4月17日早間,香港金管局再次買入57.7億港元維持匯率。這已是近日香港金管局第六次出手捍衛匯率,同時也是近幾日入市規模最大的一次。

同期,內地市場股市大跌,上證指數連跌一周,中國央行不得不出手救市,開始降低金融機構準備金率。

如果不認真思考,可能無法知道未來還會發生什麼,美國咄咄逼人的邏輯到底是什麼,難道真的是看不慣中國,亂打亂撞嗎?

就在發出匯率警告之後,美國對中國一家企業發佈了出口禁令,中興通訊遭到美國封殺,華為等企業也遭到美國一些盟友的警示。導致中國諸多相關概念股大跌,市場開始討論“晶片”等國產化問題。

其實仔細去研究,你就會發現美國的打法非常的專業,而且充滿節奏感,並不是大家想像的,跟特朗普的個性一樣,無章可循。美國通過貿易保護,提高關稅等方式,打擊中國出口企業,然後通過匯率施壓和製造波動的方式,打擊中國金融機構,製造資本市場的不穩定,最後通過封殺中國高科技企業准入的方式,打擊中國的高新技術企業。

你會發現,美國這麼做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抑制中國的整體競爭力,把你引以為豪的,最有優勢的三個地方逐一進行遏制。當然,美國唯一不會遏制的,是中國的房地產市場,因為對美國構不成威脅,中國難以出口自己的房地產市場。

第二步是什麼呢?降低中國經濟對全球的影響力,尤其是美國目前最擔心的是,中國利用自己的經濟影響力,具體是資本影響力,對全球各國,包括美國自己,形成政治上的影響。那麼中國輸出影響力的最直接體現是什麼呢?當然是手握全球最多的美元外匯儲備,對各國的政界和商界都存在巨大的影響。

如果我沒有猜錯的話,美國的下一個目標,首先是讓你的順差減少,促使美元外匯儲備增速下降,其次是讓你的美元消耗增大,最終消耗掉中國的外匯儲備。通過什麼途徑實現呢?

前面講到的,關於貿易摩擦的問題,匯率的問題,實際上就是讓你的出口競爭力下降、投資積極性減緩、金融機構的壓力增大,創造外匯收入的能力降低。

如何讓中國更多的消耗掉美元外匯儲備呢?

促使中國的進口成本增加。比如中國目前最大的兩個進口市場,也就是對外依存度最高的兩個市場,一個是原油,一個是晶片。去年,原油和晶片的進口支出,分別是1300億美元、1600億美元,要知道中國全年的貿易順差也只有4500億美元,如果讓原油和晶片的成本翻倍,中國很快就變成貿易逆差國了。

最後,建議投資者反復看一下上面的分析,裡面的資訊含量,以及包括的,對投資有説明的資訊很多,展開來講的話,每一個點都是一篇分析。

文/肖磊

更多分析歡迎關注肖磊看市。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