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紡企能否抓住智慧紡織的風口?這場論壇引起每位企業家深思

4月19日, 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指導, 中國紡織工業企業管理協會(中國紡織企業家聯合會)、臺灣紡拓會、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科技發展部主辦, 福建省石獅市人民政府承辦的“第九屆中國紡織服裝企業家活動日暨紡織服裝產業智慧化發展論壇”在石獅舉辦。 論壇主題為“智慧紡織與合作共贏”, 與會嘉賓歡聚一堂暢談國際市場風雲變幻, 智慧化變革新趨勢, 產品設計智慧化、工序自動化、物聯網、資訊化及供應鏈優化管控策略, 國際服裝品牌採購趨勢及智能化優質服務方略, 國際紡織服裝業的可持續發展,

中國棉花供應鏈金融聯盟服務體系等備受業界關心的熱點問題, 共用智慧紡織實踐經驗與成果, 共商合作共贏模式, 共同為建設科技、綠色、時尚的紡織強國貢獻智慧與力量。

智慧紡織的載體是智慧產品, 作為論壇的強大支援, “2018中國智慧紡織新技術創新展示空間”展示活動於4月18日~20日在石獅舉辦。

這一系列活動是我國紡織服裝行業最重要的年度紡織服裝企業家思想碰撞和科技交流、科技成果轉化的盛會之一。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中國紡織工業企業管理協會會長夏令敏,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所長王微, 臺灣紡織拓展會副董事長翁茂鐘,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秘書長、中國紡織工業企業管理協會常務副會長楊峻,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秘書長、科技發展部主任彭燕麗, 石獅市政協副主席陳東華,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產業集群工作委員會秘書長、中國紡織工業企業管理協會駐會副會長邢冠蕾, 中國紡織工業企業管理協會副會長王進軍,

臺灣紡織拓展會秘書長黃偉基, 德國漢堡經濟促進局香港及南中國區首席代表陳婷以及來自全國重點產業集群、產業園區地區, 科研院所和重點企業負責人, 媒體代表等200余人出席了本次論壇。

近年來, 我國紡織企業普遍受勞動力價格不斷攀升、原料價格失控、市場需求低迷、國際國內競爭日趨激烈等不利因素的影響, 生產經營面臨著諸多不確定性。 不少先進企業認識到自動化、資訊化、智慧化是傳統產業發展的突破口, 迎難而上著力發掘內生動力, 通過智慧製造、節能減排等手段提高勞動生產率, 以智慧化對沖人工成本高企, 取得了明顯效果。

石獅市政協副主席陳東華在致辭時表示, 為應對經濟新常態、新挑戰, 石獅市提出了“創新轉型·實業強市”的發展戰略, 聚焦行業重大共性關鍵技術和應用基礎研究, 加快推進科技成果轉化應用, 推進科技體系協同創新, 推進技術裝備、自主創新、產品開發水準和能力全面提升。 同時, 也是為推動石獅紡織服裝產業升級與發展,

加快推進石獅紡織服裝產業集群向個性化、時尚化、高端化方向發展, 不斷推動石獅紡織服裝業的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

彭燕麗致辭時談到, 科技創新對於一個產業乃至一個國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十九大報告規劃了建設世界科技強國和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目標的藍圖, 紡織行業科技工作也更加明確了前進方向和戰略任務。行業將繼續致力於推動科技創新與行業轉型升級深度融合,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塑造更多依靠創新驅動的引領型發展;加快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形成大企業“龍頭”帶動、中小微企業“特尖專精”的局面;加快推進培養、使用、評價、流動、激勵保障等人才體制機制改革,激發人才創新創業活力,讓人才價值得到充分尊重和實現,打造一支技術過硬的紡織強國建設隊伍。

翁茂鐘在發言中簡單介紹了臺灣紡織業發展過程。他表示,臺灣紡織業者不斷提升行銷能力,深化與全球買主的合作關係,以及延伸海外供應鏈體系。今年,臺灣紡織業將持續朝高價值、差異化產品精進,發展環保性紡織原料供應鏈,發展具時尚感的機能性紡織品,強化設計與品牌實力,發展具潛力的智慧型紡織品,尋求新南向(泰國、越南、緬甸等)契機,發展紡織供應鏈智慧化。大陸和臺灣的紡織業是割捨不斷的命運共同體,產業互補性強、合作潛力巨大。面對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環境,面對兩岸關係新的形勢,由衷期望兩岸紡織業加強交流、深化合作,通過共同研發、共創品牌、共謀標準、共拓市場等方式,進一步提升兩岸產業合作層次及全球競爭力。

夏令敏在題為《加快推進智慧化 實現行業高品質發展》的主題報告中圍繞我國紡織服裝產業智慧化發展現狀和路徑展開了分析。2017年,行業發展呈現穩中有進,穩中提質態勢,在科技創新、綠色發展、時尚轉型等方面取得了豐碩成果。在品種豐富度、品牌滿意度、品質認可度方面得到很大提升。

在詳細介紹2017年紡織行業發展情況,特別是改革開放四十年來的發展成果後,夏令敏以如意集團、魯泰集團、康平納集團、紅豆集團等業內智慧化發展比較突出的企業為案例進行深入剖析。他指出,目前智慧製造技術在紡紗、印染、服裝等領域得到創新應用,但相關技術仍有待深入研究和突破,紡織服裝行業在數位化、智慧化建設中面臨以下問題:一是越來越多的企業將面臨“設備易得,人才難求”的局面。二是先進企業和落後企業,大型企業和中小企業之間存在較大差距,制約行業兩化融合整體水準的提升。三是缺乏頂層設計,尚未建立起科學完善的智慧製造應用標準體系,應用標準缺失較多。四是企業需進一步增強以兩化深度融合支撐自身在產品、技術、管理和模式等方面創新的意識和動力。五是部分關鍵技術、關鍵裝備、應用系統等較國際先進水準仍有較大差距,提供智慧製造解決方案的供應商數量不夠,服務能力和水準有待進一步提高。

會上,夏令敏還提出了行業智慧化發展的目標和重點任務:一是加強行業智慧製造的頂層設計;二是加強技術創新,推進數位化生產 ;三是推進互聯網、大資料與紡織工業的深度融合;四是促進紡織中小企業的智慧化改造;五是建設以物聯網等新一代資訊技術支撐的紡織品質量追溯體系;六是加大兩化融合管理體系標準在行業的推廣應用力度;七是加大行業智慧製造人才培養力度。

王微在題為《新時代、新消費、新發展》的報告中談及,當消費對經濟增長進入新一輪上升週期時,新消費主要呈現的特徵與趨勢。此外,她還就零售創新與行業代表分享了行業創新的主要途徑。

下午的論壇由中國紡織工業企業管理協會秘書長謝方明主持。

臺灣南緯集團楊維漢分享了智慧穿戴應用經驗。山東魯泰紡織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建祥就魯泰紡織智慧化應用進行分享。德國漢堡經濟促進局中國部主任Aresa Brand(白瑞)介紹了德國紡織工業狀況和市場准入機遇。華佳紡織產品開發(上海)有限公司總監王旭分享了服裝智慧開發與快時尚面料策略。臺灣京澔公司負責人劉秋蘭對於智慧織物加熱科技加以介紹。德國瀚莎測試技術(上海)有限公司總經理胡驍分析了國際紡織品的可持續發展。中南智慧長泰機器人公司智慧裝備事業部部長朱栗波分享了智慧裝備助推紡織服裝業技術創新。中智科匯(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副總裁周敏傑介紹了中國棉花供應鏈金融智慧服務體系。

論壇上,石獅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長陳宏、泉州師範學院校長屈廣清分別代表石獅市人民政府 泉州師範學院簽訂共建“泉州師範學院(石獅)生態智慧織物千人產業工程技術研究院”專案合約。 石獅紡織服裝產業聯盟和法國設計師協會達成戰略合作夥伴關係。

紡織行業科技工作也更加明確了前進方向和戰略任務。行業將繼續致力於推動科技創新與行業轉型升級深度融合,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塑造更多依靠創新驅動的引領型發展;加快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形成大企業“龍頭”帶動、中小微企業“特尖專精”的局面;加快推進培養、使用、評價、流動、激勵保障等人才體制機制改革,激發人才創新創業活力,讓人才價值得到充分尊重和實現,打造一支技術過硬的紡織強國建設隊伍。

翁茂鐘在發言中簡單介紹了臺灣紡織業發展過程。他表示,臺灣紡織業者不斷提升行銷能力,深化與全球買主的合作關係,以及延伸海外供應鏈體系。今年,臺灣紡織業將持續朝高價值、差異化產品精進,發展環保性紡織原料供應鏈,發展具時尚感的機能性紡織品,強化設計與品牌實力,發展具潛力的智慧型紡織品,尋求新南向(泰國、越南、緬甸等)契機,發展紡織供應鏈智慧化。大陸和臺灣的紡織業是割捨不斷的命運共同體,產業互補性強、合作潛力巨大。面對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環境,面對兩岸關係新的形勢,由衷期望兩岸紡織業加強交流、深化合作,通過共同研發、共創品牌、共謀標準、共拓市場等方式,進一步提升兩岸產業合作層次及全球競爭力。

夏令敏在題為《加快推進智慧化 實現行業高品質發展》的主題報告中圍繞我國紡織服裝產業智慧化發展現狀和路徑展開了分析。2017年,行業發展呈現穩中有進,穩中提質態勢,在科技創新、綠色發展、時尚轉型等方面取得了豐碩成果。在品種豐富度、品牌滿意度、品質認可度方面得到很大提升。

在詳細介紹2017年紡織行業發展情況,特別是改革開放四十年來的發展成果後,夏令敏以如意集團、魯泰集團、康平納集團、紅豆集團等業內智慧化發展比較突出的企業為案例進行深入剖析。他指出,目前智慧製造技術在紡紗、印染、服裝等領域得到創新應用,但相關技術仍有待深入研究和突破,紡織服裝行業在數位化、智慧化建設中面臨以下問題:一是越來越多的企業將面臨“設備易得,人才難求”的局面。二是先進企業和落後企業,大型企業和中小企業之間存在較大差距,制約行業兩化融合整體水準的提升。三是缺乏頂層設計,尚未建立起科學完善的智慧製造應用標準體系,應用標準缺失較多。四是企業需進一步增強以兩化深度融合支撐自身在產品、技術、管理和模式等方面創新的意識和動力。五是部分關鍵技術、關鍵裝備、應用系統等較國際先進水準仍有較大差距,提供智慧製造解決方案的供應商數量不夠,服務能力和水準有待進一步提高。

會上,夏令敏還提出了行業智慧化發展的目標和重點任務:一是加強行業智慧製造的頂層設計;二是加強技術創新,推進數位化生產 ;三是推進互聯網、大資料與紡織工業的深度融合;四是促進紡織中小企業的智慧化改造;五是建設以物聯網等新一代資訊技術支撐的紡織品質量追溯體系;六是加大兩化融合管理體系標準在行業的推廣應用力度;七是加大行業智慧製造人才培養力度。

王微在題為《新時代、新消費、新發展》的報告中談及,當消費對經濟增長進入新一輪上升週期時,新消費主要呈現的特徵與趨勢。此外,她還就零售創新與行業代表分享了行業創新的主要途徑。

下午的論壇由中國紡織工業企業管理協會秘書長謝方明主持。

臺灣南緯集團楊維漢分享了智慧穿戴應用經驗。山東魯泰紡織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建祥就魯泰紡織智慧化應用進行分享。德國漢堡經濟促進局中國部主任Aresa Brand(白瑞)介紹了德國紡織工業狀況和市場准入機遇。華佳紡織產品開發(上海)有限公司總監王旭分享了服裝智慧開發與快時尚面料策略。臺灣京澔公司負責人劉秋蘭對於智慧織物加熱科技加以介紹。德國瀚莎測試技術(上海)有限公司總經理胡驍分析了國際紡織品的可持續發展。中南智慧長泰機器人公司智慧裝備事業部部長朱栗波分享了智慧裝備助推紡織服裝業技術創新。中智科匯(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副總裁周敏傑介紹了中國棉花供應鏈金融智慧服務體系。

論壇上,石獅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長陳宏、泉州師範學院校長屈廣清分別代表石獅市人民政府 泉州師範學院簽訂共建“泉州師範學院(石獅)生態智慧織物千人產業工程技術研究院”專案合約。 石獅紡織服裝產業聯盟和法國設計師協會達成戰略合作夥伴關係。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