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金證股份2017年年度董事會經營評述

4月20日消息, 金證股份(600446)2017年年度董事會經營評述內容如下:

一、經營情況討論與分析

報告期內, 公司主要工作如下:組織層面:"平臺化管理"模式持續推進。 根據戰略規劃, 公司持續推進"平臺化"業務模式, 報告期內公司與深圳市金銳聯投資企業(有限合夥)共同投資設立控股子公司深圳市睿服科技有限公司。

經營層面:證券IT業務:隨著公司在證券領域佈局的面向服務的證券業務綜合服務平臺FS1.0的落地, 公司開始探索創新技術在證券行業的全新應用, FS2.0也開始了部分的產品佈局。 2017年公司在積極回應交易所、登記公司等機構不斷完善標準化金融產品的同時,

也為券商在落實自身差異化業務的發展過程中提供核心IT支援。

公司在支援券商傳統標準化產品方面, 繼續完善相關基礎職能, 即在傳統多節點基礎上, 進行營業部跨節點的多節點改造, 完成券商關於深登二期優化、滬深債券信用申購、股票質押業務新規和臨時停市等工作, 並且針對最新的投資者適當性管理, 通過與全市場多家券商多次溝通研討的基礎上, 全面助力券商滿足監管對於適當性的需求。

公司在支援券商創新個性化產品方面, 公司全力打造的"基於登記和簿記的清算平臺"實現全業務、多批次清算, 應用Spark、Hadoop等創新技術大幅提升清算性能, 為券商日終清算的正確性和效率提供更堅實的保障。

此外, 公司全力推出自動化測試平臺, 為券商提供覆蓋所有系統的測試用例, 大幅解放生產力。 基於券商數以億計的存量檔案分散管理以及監管對於一戶一檔檔案管理的要求, 公司打造的檔案資訊管理系統, 實現對存量檔案和新增檔案的電子化以及無紙化管理等, 可為證券公司提供系統上的"一戶一檔"。 公司產品從原來基於交易結算開始拓展到運營運維和內部管理, 充分考慮券商的實際業務場景, 為券商提供根據針對性的解決方案。

公司在為券商提供產品服務的基礎上, 為助力證券公司多元化、差異化的業務發展, 進一步開放自主研發的中介軟體平臺, 券商可自主掌控系統並實現業務的快速回應。

資管IT業務:存量市場方面, 除傳統持續化升級、改造及功能擴展需求外, 適當性、反洗錢改造等行業監管新規的出臺亦帶來較普遍可觀的市場。

在增量市場方面, 公司基於近年來的產品創新, 在行業拓展和市場競爭方面均有可喜突破, 除傳統基金行業與券商資管行業外, 在信託行業核心業務系統、商業銀行私募服務系統等方面均獲得一定專案機會, 並在佔據較強優勢的資管互聯網金融業務市場領域與多家基金公司、互聯網公司展開合作。

綜合金融IT業務:報告期內, 公司加大監管與資料應用領域的市場銷售力度, 同時面向綜合金融全行業快速業務拓展, 在金融資產、產股權、公共資源、證券監管與資料包送方面斬獲一系列新單。

報告期內, 金融資產領域新增客戶4家;產股權領域新增客戶1家;公共資源領域新增客戶1家;監管與資料應用領域全新開發客戶5家, 目前與公司合作的證券公司客戶數達到60家, 市場佔有率持續提升, 2017年全面推廣資管報送、股票質押報送系統, 取得了明顯的市場效果。

科技金融IT業務:公司契合行業監管要求及行業發展需要, 逐步完善了公司產品體系, 並實現了金融機構互聯網化解決方案一站式服務, 為金融機構實現線上線下服務提供了便捷的服務通道, 提升了金融行業服務效率, 為金融機構打造品牌價值、增量擴展、產品展銷、線上服務提供了重要支撐。

截至2017年公司已為中國人保、長江證券、國元證券、東北證券、渤海證券、紅塔證券等近20家機構提供解決方案。

二、報告期內主要經營情況

公司2017年實現營業收入422,774.60萬元, 同比增長15.3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3,200.14萬元, 同比下降43.8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12,233.12萬元, 同比下降50.4%。

三、公司關於公司未來發展的討論與分析

(一)行業格局和趨勢證券IT業務

證券行業面臨轉型和發展的壓力, 加強核心競爭力是關鍵。 在客戶服務方面, 證券公司通過專業的財富管理、聚焦多層次資本市場中機構投融資需求、重視與其他金融機構的合作, 通過高附加值的服務對接客戶需求;在資訊技術方面, 依託大資料、人工智慧、雲計算等科技手段, 為客戶提供"智慧"服務,塑造高效的經營和管理模式;在風險管理方面,充分利用科技手段進一步加強風險管理和內部控制是業務發展的堅強後盾;在金融科技建設層面,證券公司紛紛加大資訊技術的投入,擴充編制,提升自主研發能力。

公司將助力券商將金融科技與傳統金融綜合服務能力深度融合,可為證券公司提供標準化金融服務產品,如監管發佈的新規、新業務和技術改造等;同時,公司深耕證券行業20餘年,熟悉行業發展動態以及不同券商的業務訴求,能夠滿足各券商個性化的業務開展。因此,在高度個性化及專業化的產品服務上,公司除了堅持原有的"軟體+服務"的模式外,也將加大與證券公司合作開發,在滿足券商業務開展的基礎上,助力券商自主掌控資訊系統;此外,公司可為券商提供定制化的培訓服務,協助券商完成人員團隊的培訓和補充,確保券商可為其客戶提供專業化、定制化、組合型的金融服務能力。

資管IT業務:公司產品已覆蓋所有基金核心業務系統,相應業務亦已發展為基金行業最大的IT供應商之一,國內金融行業監管加強的現實情況對公司基金IT業務的發展既是挑戰也是機遇。

公司將依託當前的可觀市場覆蓋度,結合在產品、技術、服務與創新支援等方面的優勢,通過加強市場行銷力度和深度、提高企業管理水準等措施,保障和增強公司基金IT業務的市場競爭能力。

綜合金融IT業務:從國家政策、行業長期發展趨勢等宏觀層面來看,隨著金融監管的規範化,場外市場未來發展是大勢所趨。目前公司在區域股權領域保持著市場領先地位,金融資產銷售業績也在穩步增長,且監管報送產品一直以來作為公司優勢產品,為公司快速發展打下了一定的基礎。

科技金融IT業務:隨著人工智慧的高速發展,金融行業於人工智慧的結合已經成為新時期的行業趨勢,新時期,公司將結合自身的業務規模、經營區域、產品類別以及競爭對手等情況,在公司現有基礎之上,引入人工智慧技術,積極探索智慧金融產品,對人工智慧領域進行攻堅,最終形成多層次、多維度的智慧金融應用體系,以便在新一輪的行業競爭中取得領先優勢。

(二)公司發展戰略

公司持續推動"回歸金融IT"的發展戰略。繼續深耕"軟體技術服務"傳統業務;同時通過技術與業務創新,大力開展雲服務、互聯業務、流量收費等創新服務平臺;以及基於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主動參與雲計算、大資料、人工智慧、區塊鏈等新興技術領域的探索研究。

(三)經營計畫證券IT業務:

隨著公司在綜合運營、行銷服務、交易服務、內部管理上的重點投入,在市場上,公司相繼推出了公司綜合運營平臺、公司行銷一體化平臺、公司交易一體化平臺和公司結算一體化服務平臺,解決了券商在一體化運營管理、精准化行銷以及交易結算的快速回應的訴求。2018年公司將一如既往地完善基於交易所、登記公司標準化金融產品的同時,重點加大券商一體化運營、風險控制、交易結算、行銷服務環節的投入。在一體化運營方面,公司將繼續深耕券商實際需求及對公司櫃檯客戶的全面推廣,助力券商可為其客戶提供專業化、定制化、組合性的金融服務能力,不斷提升服務水準,打造一站式、綜合化的服務能力;在交易結算方面,公司將大力推廣的集前端、複雜交易中台服務和後臺通道一體化服務的交易結算平臺,同時,持續優化傳統的交易通道服務,為券商不同客戶不同類別的交易服務保駕護航;隨著監管政策的趨嚴以及券商對於事前事中等合規風控管理的要求,公司將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實現對全業務風險控制的管理;公司已經在精准化服務行銷方面取得長足進展,未來公司將繼續深耕使用者客戶管理、使用者行為及資料採擷等,滿足券商更好地完善用戶體系及精准化行銷服務。

資管IT業務:基於資產管理行業在監管加強,業務規則愈發向精細、嚴格的方向發展的趨勢,公司將加強行業市場與業務研究,加大創新技術與產品的資源投入,加快現有創新產品的產品轉化,鞏固和擴大在資管創新領域的市場空間。

同時隨著金融機構特別是銀行理財資管化要求的落實,公司將充分借助在基金、證券資管等方面的業務與產品優勢,重點加強對銀行資管領域的投入和突破。

綜合金融IT業務:公司從整體經營角度上將豐富產品線範疇,拓寬業務領域,加強盈利模式升級推廣。在監管與資料應用領域,積極開拓增量客戶,深挖存量需求,替換競爭對手系統,鞏固產品優勢地位。

緊密關注監管動態,加強與各監管機構的合作,深化監管機構服務。在綜合金融領域,積極推動系統版本升級換代,在維護現有股權、金融資產、商品現貨、環境能源客戶的基礎上,加快佈局金控集團、信貸、私募基金、公共資源等新行業領域,拓展盈利能力。

科技金融IT業務:公司在科技金融領域,將以現有與券商、保險、銀行、期貨、互聯網企業的合作為契機,加速科技金融相關產品的開發與上線,繼續優化現有產品,並著力往人工智慧應用領域發展,加速智慧金融服務實現,助力金融行業提升服務效率,滿足投資者日益增長的個性化需求;同時,公司將持續在綜合金融服務平臺專案(保互通)中投入精尖人力和資源,結合自身產品設計及實現能力、合作夥伴資源經驗,挖掘綜合金融服務平臺專案自有價值及衍生價值;公司將繼續投入及深化與上交所技術、深證通等金融行業內機構的相關合作,以行業的標準化服務為要點,為金融機構提供更安全、更可靠的IT支援。

(四)可能面對的風險產業變遷風險

IT行業是一個迅速變遷的行業,未來純粹的IT企業很有可能會逐漸衰落。IT行業會朝著"諮詢化、應用化、運營化"的方向升級,諮詢化是指從需求實現向需求引導升級,應用化是指從後臺系統向前端應用滲透,運營化是指從專案開發向運營服務延伸。公司在前瞻性研判的基礎上,沿著行業變遷的方向,積極引導IT產品和服務的升級。

人力成本上升風險軟體企業的人才競爭非常激烈,隨著規模及業務量的不斷擴大,公司將面臨著人力資源成本上升、技術人員和核心業務骨幹缺乏的風險。若公司的管理能力和人力資源不能適應新的環境變化,將會給公司帶來不利影響。公司將持續改進人力資源管理工作,在保證員工滿意度的前提下,控制人力成本上升風險。

行業技術升級風險對於金融IT企業來說,技術及產品開發是核心競爭要素。如果不能及時跟蹤技術的發展升級,或者不能及時將儲備技術開發成符合市場需求的新產品,公司可能會在新一輪競爭中喪失已有優勢。針對上述風險,公司將保持靈活的市場需求反應體系,繼續加大在基礎技術和產品開發上的投入,通過技術平臺的升級、技術規範的落實、技術考核的加強、以及技術梯隊的完善,把公司的技術與研發能力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下游行業週期風險公司主營業務為證券IT,下游證券行業具有明顯的週期性。資本市場低迷時期,證券客戶經營壓力增加,可能削減或延後其IT投入。上述情況可能對公司的業務發展、財務狀況造成不利影響。公司在立足證券IT的同時,通過對大金融IT行業領域的拓展和產品線的擴充,積極應對下游行業週期風險。

政策推進速度風險公司目前所處的證券、基金、銀行等金融行業的IT市場,其規模總體不斷擴大,但市場需求和容量的增長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政策導向的影響。例如,若金融創新政策未來推進速度放緩,將會給公司的研發、行銷各個環節帶來不利影響。上述情況給公司的業務發展帶來不確定性。公司積極研究行業發展趨勢和政策方向,盡可能降低政策風險。

應收賬款壞賬風險受行業支付習慣及定制化軟體專案賬期的影響,金融IT企業普遍存在應收賬款占比較高的情況。如果不能有效控制和收回應收款項,公司將存在形成呆壞賬的風險。本公司下游客戶多為大型金融機構、政府等,信用資質良好,應收賬款回款情況較為順暢。報告期內,公司未發生重大賬款未收回的情形,賬款情況總體與實際業務經營相匹配。未來,公司將進一步加強應收賬款管理,降低應收賬款回收風險。

四、報告期內核心競爭力分析

A、領先的產業地位經過20餘年的發展,公司已成為國內最大的金融證券軟體發展商和系統集成商之一,在所處行業的市場地位、核心技術、核心團隊、企業資質、業務協同等方面已取得一定的領先優勢,公司的軟體品牌也廣泛得到行業和社會的認可。

B、行業領先的技術與研發實力公司始終致力於推動金融證券領域的IT技術發展,多年的技術積累形成技術平臺,並保持著在這一領域的領先優勢。公司是首批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連續十幾年躋身中國軟體百強,具備國家電腦資訊系統集成一級等資質,並且通過CMMI5級認證。公司目前擁有研發人才超過2000人,並具備新一代研發平臺和新一代證券IT系統架構,為未來發展提供強大的技術保障與研發支援。

C、成熟的產品線佈局優勢經過多年的研發積累,公司已完成金融各細分行業領域的產品線儲備,能提供行業內最全面的IT服務。公司以證券IT為基礎,現已具備針對證券、基金、銀行、保險、信託、期貨、交易所等多類機構的完整產品線。

D、平臺化的管理模式

公司大力推動"平臺化"管理模式的落地,鼓勵管理人員在公司平臺創業,推動成熟業務及創新業務成立事業部和子公司,並將管理重心放在塑造平臺功能、捕捉市場機會、培育內部業務團隊、吸納外部企業和團隊等方面,以孵化新技術新產品,推動技術和產品向市場的轉化。平臺化的管理模式從組織機制上保障對優勢資源與人才的吸引力,使員工能夠分享企業成長的收益,充分激發其活力與創造力,提升公司的核心競爭能力。

為客戶提供"智慧"服務,塑造高效的經營和管理模式;在風險管理方面,充分利用科技手段進一步加強風險管理和內部控制是業務發展的堅強後盾;在金融科技建設層面,證券公司紛紛加大資訊技術的投入,擴充編制,提升自主研發能力。

公司將助力券商將金融科技與傳統金融綜合服務能力深度融合,可為證券公司提供標準化金融服務產品,如監管發佈的新規、新業務和技術改造等;同時,公司深耕證券行業20餘年,熟悉行業發展動態以及不同券商的業務訴求,能夠滿足各券商個性化的業務開展。因此,在高度個性化及專業化的產品服務上,公司除了堅持原有的"軟體+服務"的模式外,也將加大與證券公司合作開發,在滿足券商業務開展的基礎上,助力券商自主掌控資訊系統;此外,公司可為券商提供定制化的培訓服務,協助券商完成人員團隊的培訓和補充,確保券商可為其客戶提供專業化、定制化、組合型的金融服務能力。

資管IT業務:公司產品已覆蓋所有基金核心業務系統,相應業務亦已發展為基金行業最大的IT供應商之一,國內金融行業監管加強的現實情況對公司基金IT業務的發展既是挑戰也是機遇。

公司將依託當前的可觀市場覆蓋度,結合在產品、技術、服務與創新支援等方面的優勢,通過加強市場行銷力度和深度、提高企業管理水準等措施,保障和增強公司基金IT業務的市場競爭能力。

綜合金融IT業務:從國家政策、行業長期發展趨勢等宏觀層面來看,隨著金融監管的規範化,場外市場未來發展是大勢所趨。目前公司在區域股權領域保持著市場領先地位,金融資產銷售業績也在穩步增長,且監管報送產品一直以來作為公司優勢產品,為公司快速發展打下了一定的基礎。

科技金融IT業務:隨著人工智慧的高速發展,金融行業於人工智慧的結合已經成為新時期的行業趨勢,新時期,公司將結合自身的業務規模、經營區域、產品類別以及競爭對手等情況,在公司現有基礎之上,引入人工智慧技術,積極探索智慧金融產品,對人工智慧領域進行攻堅,最終形成多層次、多維度的智慧金融應用體系,以便在新一輪的行業競爭中取得領先優勢。

(二)公司發展戰略

公司持續推動"回歸金融IT"的發展戰略。繼續深耕"軟體技術服務"傳統業務;同時通過技術與業務創新,大力開展雲服務、互聯業務、流量收費等創新服務平臺;以及基於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主動參與雲計算、大資料、人工智慧、區塊鏈等新興技術領域的探索研究。

(三)經營計畫證券IT業務:

隨著公司在綜合運營、行銷服務、交易服務、內部管理上的重點投入,在市場上,公司相繼推出了公司綜合運營平臺、公司行銷一體化平臺、公司交易一體化平臺和公司結算一體化服務平臺,解決了券商在一體化運營管理、精准化行銷以及交易結算的快速回應的訴求。2018年公司將一如既往地完善基於交易所、登記公司標準化金融產品的同時,重點加大券商一體化運營、風險控制、交易結算、行銷服務環節的投入。在一體化運營方面,公司將繼續深耕券商實際需求及對公司櫃檯客戶的全面推廣,助力券商可為其客戶提供專業化、定制化、組合性的金融服務能力,不斷提升服務水準,打造一站式、綜合化的服務能力;在交易結算方面,公司將大力推廣的集前端、複雜交易中台服務和後臺通道一體化服務的交易結算平臺,同時,持續優化傳統的交易通道服務,為券商不同客戶不同類別的交易服務保駕護航;隨著監管政策的趨嚴以及券商對於事前事中等合規風控管理的要求,公司將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實現對全業務風險控制的管理;公司已經在精准化服務行銷方面取得長足進展,未來公司將繼續深耕使用者客戶管理、使用者行為及資料採擷等,滿足券商更好地完善用戶體系及精准化行銷服務。

資管IT業務:基於資產管理行業在監管加強,業務規則愈發向精細、嚴格的方向發展的趨勢,公司將加強行業市場與業務研究,加大創新技術與產品的資源投入,加快現有創新產品的產品轉化,鞏固和擴大在資管創新領域的市場空間。

同時隨著金融機構特別是銀行理財資管化要求的落實,公司將充分借助在基金、證券資管等方面的業務與產品優勢,重點加強對銀行資管領域的投入和突破。

綜合金融IT業務:公司從整體經營角度上將豐富產品線範疇,拓寬業務領域,加強盈利模式升級推廣。在監管與資料應用領域,積極開拓增量客戶,深挖存量需求,替換競爭對手系統,鞏固產品優勢地位。

緊密關注監管動態,加強與各監管機構的合作,深化監管機構服務。在綜合金融領域,積極推動系統版本升級換代,在維護現有股權、金融資產、商品現貨、環境能源客戶的基礎上,加快佈局金控集團、信貸、私募基金、公共資源等新行業領域,拓展盈利能力。

科技金融IT業務:公司在科技金融領域,將以現有與券商、保險、銀行、期貨、互聯網企業的合作為契機,加速科技金融相關產品的開發與上線,繼續優化現有產品,並著力往人工智慧應用領域發展,加速智慧金融服務實現,助力金融行業提升服務效率,滿足投資者日益增長的個性化需求;同時,公司將持續在綜合金融服務平臺專案(保互通)中投入精尖人力和資源,結合自身產品設計及實現能力、合作夥伴資源經驗,挖掘綜合金融服務平臺專案自有價值及衍生價值;公司將繼續投入及深化與上交所技術、深證通等金融行業內機構的相關合作,以行業的標準化服務為要點,為金融機構提供更安全、更可靠的IT支援。

(四)可能面對的風險產業變遷風險

IT行業是一個迅速變遷的行業,未來純粹的IT企業很有可能會逐漸衰落。IT行業會朝著"諮詢化、應用化、運營化"的方向升級,諮詢化是指從需求實現向需求引導升級,應用化是指從後臺系統向前端應用滲透,運營化是指從專案開發向運營服務延伸。公司在前瞻性研判的基礎上,沿著行業變遷的方向,積極引導IT產品和服務的升級。

人力成本上升風險軟體企業的人才競爭非常激烈,隨著規模及業務量的不斷擴大,公司將面臨著人力資源成本上升、技術人員和核心業務骨幹缺乏的風險。若公司的管理能力和人力資源不能適應新的環境變化,將會給公司帶來不利影響。公司將持續改進人力資源管理工作,在保證員工滿意度的前提下,控制人力成本上升風險。

行業技術升級風險對於金融IT企業來說,技術及產品開發是核心競爭要素。如果不能及時跟蹤技術的發展升級,或者不能及時將儲備技術開發成符合市場需求的新產品,公司可能會在新一輪競爭中喪失已有優勢。針對上述風險,公司將保持靈活的市場需求反應體系,繼續加大在基礎技術和產品開發上的投入,通過技術平臺的升級、技術規範的落實、技術考核的加強、以及技術梯隊的完善,把公司的技術與研發能力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下游行業週期風險公司主營業務為證券IT,下游證券行業具有明顯的週期性。資本市場低迷時期,證券客戶經營壓力增加,可能削減或延後其IT投入。上述情況可能對公司的業務發展、財務狀況造成不利影響。公司在立足證券IT的同時,通過對大金融IT行業領域的拓展和產品線的擴充,積極應對下游行業週期風險。

政策推進速度風險公司目前所處的證券、基金、銀行等金融行業的IT市場,其規模總體不斷擴大,但市場需求和容量的增長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政策導向的影響。例如,若金融創新政策未來推進速度放緩,將會給公司的研發、行銷各個環節帶來不利影響。上述情況給公司的業務發展帶來不確定性。公司積極研究行業發展趨勢和政策方向,盡可能降低政策風險。

應收賬款壞賬風險受行業支付習慣及定制化軟體專案賬期的影響,金融IT企業普遍存在應收賬款占比較高的情況。如果不能有效控制和收回應收款項,公司將存在形成呆壞賬的風險。本公司下游客戶多為大型金融機構、政府等,信用資質良好,應收賬款回款情況較為順暢。報告期內,公司未發生重大賬款未收回的情形,賬款情況總體與實際業務經營相匹配。未來,公司將進一步加強應收賬款管理,降低應收賬款回收風險。

四、報告期內核心競爭力分析

A、領先的產業地位經過20餘年的發展,公司已成為國內最大的金融證券軟體發展商和系統集成商之一,在所處行業的市場地位、核心技術、核心團隊、企業資質、業務協同等方面已取得一定的領先優勢,公司的軟體品牌也廣泛得到行業和社會的認可。

B、行業領先的技術與研發實力公司始終致力於推動金融證券領域的IT技術發展,多年的技術積累形成技術平臺,並保持著在這一領域的領先優勢。公司是首批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連續十幾年躋身中國軟體百強,具備國家電腦資訊系統集成一級等資質,並且通過CMMI5級認證。公司目前擁有研發人才超過2000人,並具備新一代研發平臺和新一代證券IT系統架構,為未來發展提供強大的技術保障與研發支援。

C、成熟的產品線佈局優勢經過多年的研發積累,公司已完成金融各細分行業領域的產品線儲備,能提供行業內最全面的IT服務。公司以證券IT為基礎,現已具備針對證券、基金、銀行、保險、信託、期貨、交易所等多類機構的完整產品線。

D、平臺化的管理模式

公司大力推動"平臺化"管理模式的落地,鼓勵管理人員在公司平臺創業,推動成熟業務及創新業務成立事業部和子公司,並將管理重心放在塑造平臺功能、捕捉市場機會、培育內部業務團隊、吸納外部企業和團隊等方面,以孵化新技術新產品,推動技術和產品向市場的轉化。平臺化的管理模式從組織機制上保障對優勢資源與人才的吸引力,使員工能夠分享企業成長的收益,充分激發其活力與創造力,提升公司的核心競爭能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