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寶色股份2017年年度董事會經營評述

4月19日消息, 寶色股份(300402)2017年年度董事會經營評述內容如下:

一、概述

2017年是石化行業經濟運行的轉折之年, 全行業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戰略部署, 繼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大力推進創新驅動和轉型升級。 受益於供給側改革的持續發力, 以及環保監管高壓帶來的行業集中度的提升, 2017年度化工行業整體延續了2016年下半年以來的復蘇勢頭, 整體處於持續復蘇之中, 行業整體景氣度大幅提升, 盈利情況整體持續向好, 尤其是下半年市場復蘇明顯, 一批新增重大固定資產投資專案陸續啟動實施。

報告期內,

公司在董事會的領導下, 經營管理層團結一致, 開拓進取, 緊緊圍繞2017年度制定的工作目標與計畫, 以產品結構調整推進企業升級, 以創新驅動引領持續發展, 努力搶抓宏觀經濟積極變化和化工行業復蘇的先機, 在鞏固和擴大傳統化工成熟、優勢產品市場份額的同時, 積極拓展和延伸戰略新興市場領域;加大技術研發的力度, 提高產品的附加值和高端化水準;大力推進兩化融合資訊化平臺建設, 加強改善生產管理, 深入推進降本增效等, 使公司主營業績由2016年大幅虧損實現大幅減虧, 年度經營業績實現扭虧為盈, 較好完成了經營計畫的各項工作。

報告期內, 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44,005.82萬元, 較上年同期25,250.84萬元增長74.27%;實現營業利潤-1,011.95萬元,

較上年同期-109,07.69萬元增長90.72%;實現利潤總額1,039.95萬元, 較上年同期-10,295.01萬元增長110.10%;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053.82萬元, 較上年同期-9,961.51萬元增長110.58%。 報告期內, 業績大幅改善的主要原因如下:

(1)公司加強了專案管理, 針對重點專案, 根據設備交貨期、製造難度等, 嚴格規劃專案實施方案, 充分做好前期準備工作, 周密計畫生產排程, 行銷、設計、工藝、物資採購、生產、品質等各部門高度協調, 保證了產品品質和交貨期。 通過優化組織機構, 科學合理配置資源, 生產效率大幅提升, 報告期內, 設備交付量大幅增加, 使營業收入較上年大幅增長, 主營業務毛利增加明顯。

(2)報告期內, 獲得並計入當年損益的各類政府補貼共計2,057.57萬元, 獲得政府拆遷補償款及出售老廠區房產轉讓收益共計3,272.83萬元。

(3)在董事會的高度關注下, 公司與江蘇雅鹿石化有限公司和雅鹿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關於加工承攬合同的重大仲裁案件得到妥善解決, 並獲得了合理的補償, 累計列入本年決算的淨收益1,714.08萬元。

報告期內主要業務回顧

1、強化行銷策略, 搶佔市場先機

2017年度, 面對化工行業整體復蘇、戰略新興行業大力培育的市場機遇, 公司積極強化行銷策略, 搶佔市場先機。 一是調整應對策略, 提高市場反應速度, 積極通過行業知名設計院、行業協會、媒體、網路等途徑掌握相關行業重大專案的建設動態和市場需求, 深度挖掘潛在客戶或專案;二是大力拓展軍工、核電、環保、新能源等戰略新興領域市場,

同時借助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 積極捕捉商機;三是強化業務人員綜合素質, 編制先進的技術方案和合理有競爭力的報價, 提高項目中標率;四是加強客戶關係維護, 提高客戶的拜訪率和拜訪頻次, 深入瞭解客戶對產品的需求, 提高訂單獲取的機率和長期合作的機會。

報告期內, 公司在內貿市場方面, 簽訂了一批重大合同, 如新疆中泰昆玉新材料有限公司120萬噸/年PTA專案合同訂單、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2,000萬噸/年超大型煉油一體化專案合同訂單, 在A公司220萬噸/年PTA項目、B公司6,000噸/年多晶矽項目、C公司1.3萬噸/年多晶矽項目、D公司45萬噸/年丙烷脫氫(PDH)制丙烯二期項目、E公司9萬噸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專案及F公司4萬噸/年農藥專案等多個優質項目中,

均獲取了較大合同訂單。

外貿市場方面, 與俄羅斯西布林公司、美國GT公司、瑞士博特公司、德國科思創、加拿大科瓦那、美國嘉科石油工程公司等國際知名工程公司在PTA、多晶矽、聚氨酯、氯堿、造紙、潤滑油等多個領域開展了有效合作。

另外, 在軍工市場方面, 合同額首次突破近億元, 參與了某單位主持的單兵裝備改換裝專案的聯合試製。 在新能源儲熱領域、第四代核反應爐—釷基熔鹽堆裝置的研製方面, 與中國科學院上海應用物理所建立了戰略合作關係, 為進入核電領域邁出了可喜的一步。

2、典型設備順利交付, 高端大型裝備製造能力進一步提升

報告期內, 針對多項首次製作的典型設備的製造難題, 技術系統與生產系統密切配合,在以往經驗的基礎上,通過不斷探索研發與反復實驗攻關,解決了多項技術難題,順利完成設備交付,標誌著公司大型裝備製造水準得到進一步提升,極大地提高了公司的行業地位和市場影響力。

東明華誼玉皇新材料有限公司5萬噸/年MMA(甲基丙烯酸甲酯)項目的兩台固定床列管式氧化反應器,均屬超大型特材非標裝備,在設備製作過程中,成功解決了管板窄間隙拼焊變形、大直徑管板數控鑽多頭同時鑽孔抖動、中間管板與下管板及隔熱屏管孔同心度控制以及中間管板脹接洩漏等難題,替代了德國同類進口設備。

嘉興石化有限公司200萬噸/年PTA項目的氧化反應器,其工藝在世界PTA行業處於領先地位。由於設備直徑大、壁厚相對較薄,在製作過程中,存在一系列製造難題,公司通過優化工藝、改進工裝等方式解決了筒體不圓度公差尺寸控制難、筒體轉動加工過程中局部易變形、焊縫易出現裂紋、進氣口端部定位圓與設備軸線同軸度控制難、非徑向鈦接管的異型翻邊成型難度大、內件組裝精度控制難等技術難題。

新疆大全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多晶矽項目N08810流化床設備,大部分接管孔為斜插結構,開孔厚度最大約110mm左右,遠遠超出公司原有等離子切割能力。公司通過引進大功率等離子切割機,並多次試驗,解決了超厚筒體開孔技術;針對N08810材質的焊接,通過試驗資料獲取與對比,調整焊接參數,優化焊接工藝,提高了坡口組對品質。

西門子電站專案凝汽器設備主體結構複雜,換熱管壁薄,設備品質要求高,公司吸取類似設備製造經驗,化解了大部分品質風險,完全保證了設備成型品質、換熱管脹接品質、換熱管管頭自動焊接品質,以及水室表面處理、襯膠、二次機加品質等。

3、創新驅動引領,不斷提升公司核心競爭力在當前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技術創新是企業形成核心競爭力和保持競爭優勢的重要因素,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必由之路。報告期內,公司按照"技術先行、支撐發展"的理念,不斷探索新工藝、新技術,始終堅持技術創新,提升公司的核心競爭力。

在設計方面,應用有限元壓力容器分析計算軟體Ansys、NozzlePro,對設備開孔、接管處等關鍵部位進行強度應力分析與結構優化;創新性的將用於支撐設備的裙座設計到設備的整體結構中,既減少了工裝的浪費又提高了運輸的便捷;通過在設備關鍵部位設計肋板、加強筋等,在設備滿足使用和安全性能的前提下,降低板材厚度,減輕了設備重量降低了設備成本。

在焊接和工藝方面,通過多次工藝試驗、多次改進保護罩等,解決了純鋯材焊接氧化問題;通過大量現場跟蹤、測算以及改進,不斷摸索總結,成功突破了管口角焊縫焊接工藝難題,大幅提高了工作效率;在N10003哈氏合金的焊接問題上,通過控制組對間隙、控制焊接參數、層間道間打磨、清理、層間溫度控制等技術手段,解決了焊接過程中容易產生的層間未熔合、測壁未熔合等缺陷,以及焊接的熱傳導慢,導致變形及收縮量大的問題,填補了公司N10003哈氏合金的焊接空白。

在產品檢測上,收集研究相關檢驗實驗標準,積極探索先進、科學嚴謹的檢驗方法,確保檢驗標準的先進性;普及了全站儀的使用,添置了不同型號的電子測量量具,自動記錄資料,減少了工作量,提高了檢驗資料的準確性。

4、積極開展科技管理工作,加強資質維護和認證

報告期內,在科技管理工作方面,公司通過了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績效評估、省級高新技術產品認定一項、市級新興產業引導專項資金項目、省級企業院士工作站2016年度建設與運行報告;申報了省級科技成果轉化項目、省級工業企業技術改造綜合獎補資金專案;與南京理工大學、浙江大學、江蘇科技大學、江蘇省特檢院等高校及科研院所就智慧製造專案相關課題進行了合作交流,實施了智慧化車間項目的建設;企業科技研發專案立項21項(其中鈦合金結構體成型及熱處理工藝研發專案已作為2017年江蘇省企業重點技術創新專案進行備案);獲得專利授權7項,其中發明1項,實用新型6項,新申請專利8項;發表論文7篇。截至本報告期末,公司共擁有有效專利38項,其中發明專利16項。

報告期內,公司在資質維護方面,完成了A1、A2壓力容器製造、設計換證、ASME核電換證、ISO9001新版標準換證、壓力管道元件製造換證,以及GJB9001年度審核、PED年度審核;在資質認證方面,完成了軍品承研承制目錄的取證。上述資質的維護和認證為公司良好運營和未來發展提供了基礎保障。

5、積極推進資訊化建設,深入實施兩化融合

報告期內,公司將兩化融合工作擺在重要位置,相關部門大力配合,兩化深度融合工作取得了關鍵性進展。

在公司深度兩化融合專案中,通過與軟體發展商的研討,確定了"三級三價成本管理體系"、"編碼體系"、"訂單式專案計畫管理體系"、"標準件、通用件規範化體系"等多項體系方案,為有效精細化管理提供了依據;規劃了"自動排版、優化採購、集中套料、集中配送"的未來業務模式;完成了考核工時資料庫的基礎建立工作。ERP的財務和供應鏈基礎模組已正式上線,為設計、工藝提供協同工作平臺,PLM系統也正式上線,目前處於試用完善階段。

在數位化、智慧化車間焊接執行資訊系統項目中,完成了精品車間的物聯網系統的建設,實現了精品車間現場焊接設備、數控設備等設備的物聯,保證了設備的互聯互通;通過串口及網口DNC系統混合聯網,實現了對現場機床、機房DNC伺服器、辦公室DNC用戶端的統一聯網。

6、應收賬款回收成效顯著

由於行業特點,公司產品具有貨款結算週期長、部分產品存在安裝調試期、功能考核期,且受某些項目暫緩影響等原因,公司應收賬款餘額較大。2017年度,在公司的高度重視和精心組織下,相關部門密切配合,採取多種措施解決了部分大額長期應收賬款,在公司應收賬款總體未下降的情況下,賬期結構發生顯著變化。與2016年相比,三年以上帳期欠款比上年降低26.72%,大大降低了壞賬損失風險。

7、持續加強內部管理,向管理要效益

報告期內,公司將專案管理、績效考核與成本管控作為主抓工作,持續推進精細化管理,著力提升管理水準。

在專案管理方面,針對每個重點專案,由專案部組織行銷公司、物流中心、技術部、生產部、品質部等涉及產品製造的關鍵部門成立專項小組,緊緊圍繞客戶需求以及製造過程中的關鍵技術難題等,不定時召開專案分析會,通過密切協調配合,充分保證設備生產進度以及產品品質。在績效考核方面,重點圍繞成本、品質、進度、效率四個要素,實施全員績效考核,通過考核強化了責任意識。在成本管控方面,通過全面實行招議標會議、鎖定原材料價格、嚴格控制機物料領取等途徑,壓縮一切可能降低的費用,同時技術部門通過設計優化、工藝創新等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

8、募投項目竣工並實現投產

報告期內,公司募投項目"一期鈦、鎳、鋯等材料裝備製造生產廠區(超限裝備製造廠房)項目"包括廠房主體建設以及其他設施探傷房、退火爐及一噴一塗車間、空壓機房、配變電所等全部建設完成,所需的全套生產裝備如500t行車、180mm卷板機、16m數控雙柱立式車床、10.5m數控龍門移動鑽、智慧熱態試驗平臺等已全部安裝到位並完成調試,完全具備了投產使用條件。

公司募投項目的完成,使公司形成了完備的重型裝備生產能力,為公司大型、超大型裝備的製造提供了基礎條件,為公司2018年合同的順利完成提供了強大的硬體設施保障。

二、核心競爭力分析

1、市場優勢

公司憑藉多年的市場開拓、優異的產品品質及全方位的服務,鞏固維繫老客戶關係,同時不斷開闢新市場、挖掘新客戶,始終處於市場優勢地位。目前擁有覆蓋國內大部分PTA、PDH、醋酸、丙烯酸、造紙以及多晶矽等化工、能源市場的銷售管道,成功開拓了美國、加拿大、德國、澳大利亞、印尼等國際市場,與國內外知名工程公司西門子、拜耳、贏創化學、安德里茨、克瓦納、維美德、中石化、中國五環等建立了長期合作關係,與美國GT、中國昆侖工程公司、中國恩菲工程技術有限公司等知名公司及知名設計院等簽署了工藝、產品捆綁式合作協定。

此外軍品市場方面,經過公司近幾年的開拓,已與一批知名艦船裝備研究院所、艦船裝備企業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為公司軍工業務的快速拓展開闢了一條新的路徑。

2、技術優勢

經過20多年的發展和技術積澱,積累了大量特材非標裝備在機械加工、成型、焊接、無損檢測以及熱處理等方面的經驗資料,掌握了豐富的、獨有的大型、重型裝備關鍵製造技術。通過原始創新、集成創新以及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形成了PTA大型鈦鋼複合板氧化反應器的製造技術、硬質合金堆焊技術、液袋脹管技術、超級雙相鋼(ZERON100)的成型焊接檢測技術、鋯、鈦、鎳及合金設備的製造技術、煤化工厚板設備製造技術、鈦、鎳等焊接管道的研製、鈦表面焊縫的陽極氧化處理、鈦熔煉結晶器製造、氦質譜檢漏、大型複合材料設備熱態迴圈試驗、超聲波消應力技術等40多項國際先進、國內領先技術,公司生產的多項大型特材化工設備均為國內首制,實現了我國在特材裝備製造領域多項"零的突破",特別是一批超限設備的成功研製與交付,不斷刷新了我國乃至世界大型特材非標設備製造記錄。公司產品正逐漸跨入高端化、精品化、國際化。

公司擁有專業的研發機構和研發團隊,構建了豐富的產、學、研相結合的科研平臺,形成了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核心技術,為提高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和創新能力提供了充分保障。近幾年,公司每年申請專利多項,智慧財產權擁有量逐年增長,使公司科技創新能力不斷增強,目前公司共擁有專利38項,其中發明專利16項。

3、裝備優勢

公司擁有先進的特材裝備製造生產設備、專用分析和探傷設施,以及專業的檢測設備儀器和熱氣迴圈試驗系統等,特別是隨著募投項目"一期鈦、鎳、鋯等材料裝備製造生產廠區(超限裝備製造廠房)項目"的完成,形成了完備的重型裝備生產能力,在同行業中佔據絕對優勢。

目前,公司配備起重設備50多台,最大起吊能力達1,000噸,建有裝配大型塔器的高跨廠房。下料裝備和機加裝備多數已實現數控化、自動化,極大的提高了下料精度及下料速度,大大降低了材料消耗和後道工序的處理成本,如數控落地銑鏜床(TK6920A/160X50)應用了恒流靜壓導軌,雙齒輪齒條傳動等多項成熟技術,並配備西門子840DSL數控系統,一次裝卡可以完成五個面的加工,可以大大地提高生產效率,超限廠房內安裝了10.5米數控龍門移動鑽床、16米數控雙柱立式車床;成型設備方面,擁有W11S-185×3200水準下調式三輥卷板機,是國內加工能力較大的冷彎成形設備,同時,還配備了100、40、30、20、8、6、4(mm)等完整系列的卷製成形設備,可壓制各種厚壁錐體、短節、彎頭等;焊接設備方面,擁有各種自動或手工焊機及焊接輔機等近400台套,其中進口法國的SAF全自動等離子+TIG複合焊拼板焊機、昆山華恒的雙槍等離子縱縫自動焊機、焊研威達的帶極堆焊機、窄間隙焊機等設備,在特種材料裝備製造業中只有極少數廠家配置;熱處理設備方面,公司已配備了智慧熱態試驗平臺(RT23-7500-7),爐膛淨尺寸長65米、寬14.5米、高15.5米,還配有中壓、高壓空壓機,與大型組裝式熱處理爐配套,共同構成了行業中最大的熱氣迴圈試驗系統;實驗室配備徠卡全站儀、氫氧氮分析儀、伽馬射線探傷儀(200居裡)等各種檢測設備,具備全面的檢驗能力;表面處理方面,在超限廠房中配備了大型智慧塗裝系統。

4、品牌優勢

公司成立多年來,始終專心致力於化工、冶金、電力等行業所需的核心特材非標裝備的研發、設計與在化工、基礎化工等重大技術裝備製造領域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國產化設備零的突破,為國內外PTA、造紙等企業裝備配套與技術更新提供了優質的產品與服務,逐漸實現了產品的"特材化、大型化、精品化、國際化",在特材非標裝備製造行業樹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寶色"裝備獲得了用戶的高度認可,在國內具有極高的知名度,並開始逐步樹立了國際化的品牌形象。

"BAOSE"品牌是中國馳名商標,多項產品被評為省級高新技術產品、市級名牌產品。公司是南京市鍋爐壓力容器特種設備安全管理先進單位和中國石化企業資源供應網路成員企業,是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鈦鋯鉿分會推薦企業,具有南京質監局核發的《計量合格確認證書》和《採用國際標準產品標誌證書》,品質控制水準達到了國內領先水準,並與國際品質控制標準接軌,鈦、鎳、鋯及其複合材料壓力容器產品品質在同行業中處於領先水準。公司具有美國機械工程師協會頒發的ASME(U)證書和授權鋼印、美國鍋爐及壓力容器檢驗師協會註冊的NB證書,A1、A2級壓力容器設計許可證、A級壓力管道元件製造許可證,獲得了英國國家品質保證有限公司(NQA)根據標準ISO9001:2008的審核和註冊,獲得了英國國家品質保證有限公司(NQA)根據標準ISO14001:2004和OHSAS18001:2007的審核和註冊,鈦焊接管道通過了挪威石油標準化組織(NORSOK)認證以及歐盟PED認證。

5、區位優勢

公司區位資源優勢突出,地理位置優越。公司毗鄰長江,距離南京市濱江開發區重件碼頭約8公里(無障礙運輸),該碼頭承載能力達到1,000T,為公司重型成品設備運輸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良好的地域優勢,使得公司產品可有效輻射至華東片區、長江流域、沿海地區及國外眾多國家和地區。

三、公司未來發展的展望

(一)行業格局與發展趨勢

公司作為大型高端特材非標壓力容器行業的先行者,以化工、冶金、電力等國內外傳統行業所需裝備為產業支撐,以軍工、核電、環保等戰略新興行業所需的高技術高附加值裝備為未來主要發展方向。

從公司所處行業發展來看,壓力容器行業已處於成熟發展階段,生產技術較為成熟,生產規模和市場規模較大。持證製造廠家眾多,其中擁有三類壓力容器製造許可的生產廠家有數百家。在行業的中、低端產品市場競爭較為激烈,特別是沿海一帶企業,在行業形勢比較好時大規模的擴張發展,產能擴張的速度遠遠大於市場,但是隨著近幾年受國際經濟形勢和國家宏觀經濟政策調整的影響,下游的石油、化工等企業新增專案減少,市場需求萎縮,中、低端裝備製造市場競爭激烈,利潤空間也不斷被壓縮。在高端裝備製造領域,國內競爭格局相對穩定,公司與為數不多的幾家企業在不同的細分產品領域具有相對的競爭優勢。

對於未來發展,壓力容器作為現代化工工藝流程中的關鍵設備,特別是大型特材非標壓力容器廣泛應用於石油、化工等領域,國家鼓勵自主生產核心設備,會長期受惠於國家鼓勵裝備製造業的相關政策。在國內經濟進入中高速發展的新常態下,壓力容器行業的下游如煉油、化工、電力等行業正面臨著深度結構調整和整合,下游行業的轉型升級以及行業規劃和相關政策的陸續出臺,為壓力容器行業內優質企業帶來發展機遇。同時,隨著核電、天然氣、太陽能等替代能源的大力發展,以及環保、軍工等戰略新興行業的大力培育,也成為大型特材非標壓力容器行業發展的重要引擎。另外,"一帶一路"沿線的國家大部分是發展中國家和新興經濟體,據搜狐財經報導,基礎設施建設的市場需求約1.12萬億美元,占全球市場份額的比重為29%,隨著"一帶一路"建設推進,也為中國裝備製造業帶來廣闊的市場空間,特材非標壓力容器行業面臨巨大商機。

隨著國家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實施、中國製造2025的大力推進,大型特材非標壓力容器行業作為高端裝備製造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應以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推動產業生產、管理和行銷模式變革,推動大型特材非標壓力容器行業向高端邁進。根據未來市場需求,壓力容器行業的發展將呈現以下趨勢:

(1)向高效節能環保方向發展。在當前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大背景下,推廣節能減排已經逐漸成為全球經濟的共識,隨著石油化工、電力、能源、製藥等下游行業節能減排力度的不斷加強,高效環保壓力容器將逐漸替代高能耗高污染的壓力容器;

(2)模組化、集成化成為壓力容器行業的發展潮流。要求從開始的進料-反應-出料均能以較高的自動化程度完成預先設定好的反應步驟,對反應過程中的溫度、壓力、力學控制、反應物及產物濃度等重要參數進行嚴格的調控,尤其是在地理、工程施工條件複雜的環境中,亟需提高裝備的集成化程度、降低現場作業成本;

(3)趨向於業務一體化。即生產廠商即可以作為業務的總承包商負責整個項目,也可以作為分包商進行設備的生產,業務一體化不僅可以簡化下游客戶的採購流程和採購成本,而且可加強壓力容器設備生產商的相互合作,把設備生產者從競爭關係轉變為合作共贏關係,並通過分工生產,充分發揮各自比較優勢,提高生產效率。未來,業務一體化趨勢將越發明顯,壓力容器製造商將逐漸由單一產品製造商向設計、製造、服務一體化轉型。

大型特材非標壓力容器的行業的發展具有一定的週期性,與下游行業的發展和景氣狀況有較強的聯動性,受國民經濟和宏觀調控的影響較大。根據相關統計或預測,未來一段時期,公司主要下游行業市場需求如下:

(二)公司的發展戰略為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深化供給測結構性改革,加快產業升級和發展先進製造業,實現企業做優做強,公司將立足大型特材非標裝備製造產業,緊緊抓住國民經濟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戰略新興產業培育發展、"一帶一路"戰略、中國製造2025等新一輪歷史性機遇,通過技術創新、管理創新、裝備引進、人才戰略以及兩化深度融合等途徑,真正實現"產品品質高端化、裝備製造智慧化、企業管理資訊化",將公司打造成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大型特材非標裝備製造現代化企業;從"以製造為中心"向"製造加服務為中心"轉變,為公司發展培育新增長點、形成新動能,通過外延式資源整合方式推動公司由單一產品製造商向研發、設計、製造、安裝、服務等業務一體化方向轉變,最終將公司打造成在國際上具有一定影響力的集成套特材裝備製造、系統集成與服務一體的綜合性公司。

(三)公司2018年度經營計畫近兩年,面對壓力容器產品下游行業的深度結構調整與整合,公司作為以大型特材非標壓力容器為主業的企業,經歷了一段時間的低谷徘徊期。隨著國家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環保高壓下,化工行業市場競爭環境得以優化,同時行業規劃和相關政策陸續出臺,煉化、化纖、氯堿等化工企業正逐步走出寒冬出現整體復蘇;核電、多晶矽等新能源行業發展方向也進一步明確。裝備製造業經營狀況開始回暖,行業經濟效益呈現企穩回升態勢,一批重大固定資產投資專案陸續開工建設,在此背景下,2018年將迎來公司發展歷程中具有重要意義的關鍵之年,公司將緊緊抓住傳統化工市場復蘇契機,以及戰略新興行業崛起的良好機遇,在鞏固傳統行業市場份額的基礎上,努力佔據新興行業高端市場份額,完善產業佈局。通過強化內部控制、整合資源、推行精細化管理、深入開展兩化融合,全面提升管理水準;通過加強技術創新、工藝優化等,提高產品的附加值,鞏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為公司長效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2018年工作重點如下:

1、充分把握市場機遇,加快完善產業佈局

2018年,公司將充分把握市場機遇,加快完善產業佈局的步伐。一方面,公司將緊緊抓住PTA、煉化、農藥等傳統化工細分子行業新 一輪景氣週期啟動的機遇,在產業轉型升級的過程中,通過品牌效應和技術創新,獲取更多客戶的信任與合作;同時,隨著"一帶一路"國家戰略的快速推進,其沿線國家將成為化工行業對外投資的重要區域,公司將抓住這一發展機遇,加強與海外相關化工專案的合作,推動企業"走出去"的步伐。另一方面,《"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提出,到2020年,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達到15%,形成包括高端製造在內的5個產值規模10萬億元級的新支柱,公司將瞄準技術前沿,把握產業變革方向,圍繞核電、環保、新能源等重點領域,拓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市場;同時,在軍工行業,公司要繼續鞏固和拓展現有產品,並積極參與新產品、新項目的研製,進一步提升軍工產品的占比。

2、加強內部控制,提高風險管理水準

2018年,公司將著力強化內控管理工作,全面提升防範各類風險的能力。一是完善、細化內部控制管理制度,增強員工的風險意識,全面啟動風險管控工作,實行全覆蓋、全過程風險管理。二是強化內部風險控制監督管理,明確監督部門,加強對公司內控制度執行和實施情況的定期和不定期檢查,確保內控機制得到切實有效的落實,重點加強公司的合同風險、生產風險、品質風險以及財務風險的管理工作。三是建立風險評估和預警機制,通過檢查,發現、收集各部門經營活動中的風險點,提前預警並採用科學有效的方法對風險點進行分析、評估,及時制定相應的風險應對策略,提前消除風險隱患。

3、進一步加強各項管理工作,實現提質增效

2018年,公司訂單量充足,為保證產品的品質和交貨期,提升客戶的滿意度和公司的聲譽,公司將進一步加強各項管理工作,全面完成經營計畫。

一是強化生產組織、資源管理、協調指揮能力,尤其要加強重點合同訂單的前期策劃和程序控制,細化節點目標,建立產品進度預警機制,採取內合外聯方式解決資源不足問題,做到生產組織科學、協調指揮有效、資源配置合理。二是持續開展成本控制,降低生產成本,提升生產效能。通過設定目標控制成本,強化成本倒逼機制,將銷售、採購、設計、生產、管理等全過程進行分解,實行全員、全程序控制,降低產品成本。三是強化績效考核管理,充分利用資訊化平臺加快推進定額資料庫的建設工作,改進和完善績效考核辦法,激發員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提升工作效率。四是強化進度意識、品質意識,進一步完善專案管理機制,提高專案問題的反應速度和解決效率,積極宣導"一次做對""零缺陷"品質理念,加大品質問題追責力度,全面提升產品品質等級。

4、堅持技術創新,提升公司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創新是產業轉型升級的主要源泉和動力,以技術創新驅動企業轉型已成為搶佔未來競爭制高點的關

鍵。

2018年,公司將繼續堅持走科技興企之路,全面加強技術創新工作,通過技術創新實現企業綜合實力的優化升級,提高企業整體素質和市場競爭力。一是圍繞產品設計、成型、焊接、檢測等主要工序,通過採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裝備,加大自主研發力度,形成一批自有核心技術。二是搭建產學研用平臺,與高校、研究院等聯合建立研發、生產、使用的一體化平臺,通過合作加快技術開發的進程。

5、加強人才隊伍建設,為企業發展提供人才資源保障

2018年,公司將持續加強人才隊伍建設,為企業的穩定快速發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一是建立健全激勵機制,激發人才隊伍活力。進一步改革和完善現行薪酬體系,提高職工待遇,特別是優秀人才的待遇,增加員工的獲得感,充分調動和激發各類人才的積極性和創造力,增強員工與公司同進退的凝聚力。二是加強人才培養,完善內部晉升機制,為員工提供自我成長的機會和平臺,實現自我價值的提升。通過內部培養、外部委培、學歷進修等,提升中層幹部和核心管理人員的綜合管理素質;通過加強新技術、新工藝等知識技能培訓、參加各種技術交流等,掌握行業技術發展動態,不斷提高專業技術人員創新能力和技能水準,使其適應市場變化和公司發展需要。同時注重挖掘人才,對綜合素質好、業務能力強、有發展潛能的員工進行重點培養,為其提供良好的發展平臺。三是拓寬人才引進管道,重點引進一批具有管理經驗、專業對口的管理型和技術型人才,滿足企業不斷發展的需要,有效地改善企業人才隊伍結構,推動人才隊伍更加專業化、知識化。

6、深化開展資訊化和智慧化建設,加快企業轉型升級

當前,全球正掀起以資訊網路、智慧製造等為代表的新一輪技術創新浪潮,新一輪工業革命正在蓬勃興起。國內各大企業也紛紛行動起來,改造提升自身傳統的製造裝備,推動企業加快向資訊化、智慧化轉變。

2018年,公司將繼續深入開展資訊化智慧化建設。資訊化建設方面,依託浪潮ERP企業管理平臺,通過企業匯流排技術將PLM、MES、WCAPP、OA等應用系統做無縫集成,縱向上對產品生產過程做流程管控,橫向上對客戶關係、電子採購等做數位化業務拓展,從而實現經營管理、產品製作過程全方位的網路化系統管理;通過對企業生產經營管理全過程的控制及資料資訊共用,通過對資料資訊資源的統計、梳理、分析、提煉,獲取企業的戰略決策資訊。智慧化建設方面,重點打造車間物聯網,基於感測器、射頻識別、數碼技術、網路傳輸技術將人、機、料等製造資源進行有效連接,運用高級項目計畫、排版套料、物料需求等演算法對生產資料做分析和處理,應用有限元分析等軟體對產品設計與工藝做資料模擬,達到生產資源的合理配置和優化,提升企業綜合經營管理能力,有效控制生產成本、提高產品品質、提高生產效率。

7、充分利用資本市場,規劃市值管理

2018年,公司將充分利用好資本市場這一平臺,佈局產業整合規劃,探索性研究資本運作方式,多種管道尋求適合公司資本運營要求特點的專案,全面推進資本運行、市值管理工作。

8、規範資訊披露維護好投資者關係

公司將堅持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認真履行資訊披露義務,使投資者及時、準確地瞭解公司的經營狀況。同時,公司將不斷完善公司與投資者關係管理工作,促進公司與投資者之間長期、良好的關係,提升公司市場美譽度。

(四)重要風險提示

技術系統與生產系統密切配合,在以往經驗的基礎上,通過不斷探索研發與反復實驗攻關,解決了多項技術難題,順利完成設備交付,標誌著公司大型裝備製造水準得到進一步提升,極大地提高了公司的行業地位和市場影響力。

東明華誼玉皇新材料有限公司5萬噸/年MMA(甲基丙烯酸甲酯)項目的兩台固定床列管式氧化反應器,均屬超大型特材非標裝備,在設備製作過程中,成功解決了管板窄間隙拼焊變形、大直徑管板數控鑽多頭同時鑽孔抖動、中間管板與下管板及隔熱屏管孔同心度控制以及中間管板脹接洩漏等難題,替代了德國同類進口設備。

嘉興石化有限公司200萬噸/年PTA項目的氧化反應器,其工藝在世界PTA行業處於領先地位。由於設備直徑大、壁厚相對較薄,在製作過程中,存在一系列製造難題,公司通過優化工藝、改進工裝等方式解決了筒體不圓度公差尺寸控制難、筒體轉動加工過程中局部易變形、焊縫易出現裂紋、進氣口端部定位圓與設備軸線同軸度控制難、非徑向鈦接管的異型翻邊成型難度大、內件組裝精度控制難等技術難題。

新疆大全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多晶矽項目N08810流化床設備,大部分接管孔為斜插結構,開孔厚度最大約110mm左右,遠遠超出公司原有等離子切割能力。公司通過引進大功率等離子切割機,並多次試驗,解決了超厚筒體開孔技術;針對N08810材質的焊接,通過試驗資料獲取與對比,調整焊接參數,優化焊接工藝,提高了坡口組對品質。

西門子電站專案凝汽器設備主體結構複雜,換熱管壁薄,設備品質要求高,公司吸取類似設備製造經驗,化解了大部分品質風險,完全保證了設備成型品質、換熱管脹接品質、換熱管管頭自動焊接品質,以及水室表面處理、襯膠、二次機加品質等。

3、創新驅動引領,不斷提升公司核心競爭力在當前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技術創新是企業形成核心競爭力和保持競爭優勢的重要因素,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必由之路。報告期內,公司按照"技術先行、支撐發展"的理念,不斷探索新工藝、新技術,始終堅持技術創新,提升公司的核心競爭力。

在設計方面,應用有限元壓力容器分析計算軟體Ansys、NozzlePro,對設備開孔、接管處等關鍵部位進行強度應力分析與結構優化;創新性的將用於支撐設備的裙座設計到設備的整體結構中,既減少了工裝的浪費又提高了運輸的便捷;通過在設備關鍵部位設計肋板、加強筋等,在設備滿足使用和安全性能的前提下,降低板材厚度,減輕了設備重量降低了設備成本。

在焊接和工藝方面,通過多次工藝試驗、多次改進保護罩等,解決了純鋯材焊接氧化問題;通過大量現場跟蹤、測算以及改進,不斷摸索總結,成功突破了管口角焊縫焊接工藝難題,大幅提高了工作效率;在N10003哈氏合金的焊接問題上,通過控制組對間隙、控制焊接參數、層間道間打磨、清理、層間溫度控制等技術手段,解決了焊接過程中容易產生的層間未熔合、測壁未熔合等缺陷,以及焊接的熱傳導慢,導致變形及收縮量大的問題,填補了公司N10003哈氏合金的焊接空白。

在產品檢測上,收集研究相關檢驗實驗標準,積極探索先進、科學嚴謹的檢驗方法,確保檢驗標準的先進性;普及了全站儀的使用,添置了不同型號的電子測量量具,自動記錄資料,減少了工作量,提高了檢驗資料的準確性。

4、積極開展科技管理工作,加強資質維護和認證

報告期內,在科技管理工作方面,公司通過了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績效評估、省級高新技術產品認定一項、市級新興產業引導專項資金項目、省級企業院士工作站2016年度建設與運行報告;申報了省級科技成果轉化項目、省級工業企業技術改造綜合獎補資金專案;與南京理工大學、浙江大學、江蘇科技大學、江蘇省特檢院等高校及科研院所就智慧製造專案相關課題進行了合作交流,實施了智慧化車間項目的建設;企業科技研發專案立項21項(其中鈦合金結構體成型及熱處理工藝研發專案已作為2017年江蘇省企業重點技術創新專案進行備案);獲得專利授權7項,其中發明1項,實用新型6項,新申請專利8項;發表論文7篇。截至本報告期末,公司共擁有有效專利38項,其中發明專利16項。

報告期內,公司在資質維護方面,完成了A1、A2壓力容器製造、設計換證、ASME核電換證、ISO9001新版標準換證、壓力管道元件製造換證,以及GJB9001年度審核、PED年度審核;在資質認證方面,完成了軍品承研承制目錄的取證。上述資質的維護和認證為公司良好運營和未來發展提供了基礎保障。

5、積極推進資訊化建設,深入實施兩化融合

報告期內,公司將兩化融合工作擺在重要位置,相關部門大力配合,兩化深度融合工作取得了關鍵性進展。

在公司深度兩化融合專案中,通過與軟體發展商的研討,確定了"三級三價成本管理體系"、"編碼體系"、"訂單式專案計畫管理體系"、"標準件、通用件規範化體系"等多項體系方案,為有效精細化管理提供了依據;規劃了"自動排版、優化採購、集中套料、集中配送"的未來業務模式;完成了考核工時資料庫的基礎建立工作。ERP的財務和供應鏈基礎模組已正式上線,為設計、工藝提供協同工作平臺,PLM系統也正式上線,目前處於試用完善階段。

在數位化、智慧化車間焊接執行資訊系統項目中,完成了精品車間的物聯網系統的建設,實現了精品車間現場焊接設備、數控設備等設備的物聯,保證了設備的互聯互通;通過串口及網口DNC系統混合聯網,實現了對現場機床、機房DNC伺服器、辦公室DNC用戶端的統一聯網。

6、應收賬款回收成效顯著

由於行業特點,公司產品具有貨款結算週期長、部分產品存在安裝調試期、功能考核期,且受某些項目暫緩影響等原因,公司應收賬款餘額較大。2017年度,在公司的高度重視和精心組織下,相關部門密切配合,採取多種措施解決了部分大額長期應收賬款,在公司應收賬款總體未下降的情況下,賬期結構發生顯著變化。與2016年相比,三年以上帳期欠款比上年降低26.72%,大大降低了壞賬損失風險。

7、持續加強內部管理,向管理要效益

報告期內,公司將專案管理、績效考核與成本管控作為主抓工作,持續推進精細化管理,著力提升管理水準。

在專案管理方面,針對每個重點專案,由專案部組織行銷公司、物流中心、技術部、生產部、品質部等涉及產品製造的關鍵部門成立專項小組,緊緊圍繞客戶需求以及製造過程中的關鍵技術難題等,不定時召開專案分析會,通過密切協調配合,充分保證設備生產進度以及產品品質。在績效考核方面,重點圍繞成本、品質、進度、效率四個要素,實施全員績效考核,通過考核強化了責任意識。在成本管控方面,通過全面實行招議標會議、鎖定原材料價格、嚴格控制機物料領取等途徑,壓縮一切可能降低的費用,同時技術部門通過設計優化、工藝創新等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

8、募投項目竣工並實現投產

報告期內,公司募投項目"一期鈦、鎳、鋯等材料裝備製造生產廠區(超限裝備製造廠房)項目"包括廠房主體建設以及其他設施探傷房、退火爐及一噴一塗車間、空壓機房、配變電所等全部建設完成,所需的全套生產裝備如500t行車、180mm卷板機、16m數控雙柱立式車床、10.5m數控龍門移動鑽、智慧熱態試驗平臺等已全部安裝到位並完成調試,完全具備了投產使用條件。

公司募投項目的完成,使公司形成了完備的重型裝備生產能力,為公司大型、超大型裝備的製造提供了基礎條件,為公司2018年合同的順利完成提供了強大的硬體設施保障。

二、核心競爭力分析

1、市場優勢

公司憑藉多年的市場開拓、優異的產品品質及全方位的服務,鞏固維繫老客戶關係,同時不斷開闢新市場、挖掘新客戶,始終處於市場優勢地位。目前擁有覆蓋國內大部分PTA、PDH、醋酸、丙烯酸、造紙以及多晶矽等化工、能源市場的銷售管道,成功開拓了美國、加拿大、德國、澳大利亞、印尼等國際市場,與國內外知名工程公司西門子、拜耳、贏創化學、安德里茨、克瓦納、維美德、中石化、中國五環等建立了長期合作關係,與美國GT、中國昆侖工程公司、中國恩菲工程技術有限公司等知名公司及知名設計院等簽署了工藝、產品捆綁式合作協定。

此外軍品市場方面,經過公司近幾年的開拓,已與一批知名艦船裝備研究院所、艦船裝備企業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為公司軍工業務的快速拓展開闢了一條新的路徑。

2、技術優勢

經過20多年的發展和技術積澱,積累了大量特材非標裝備在機械加工、成型、焊接、無損檢測以及熱處理等方面的經驗資料,掌握了豐富的、獨有的大型、重型裝備關鍵製造技術。通過原始創新、集成創新以及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形成了PTA大型鈦鋼複合板氧化反應器的製造技術、硬質合金堆焊技術、液袋脹管技術、超級雙相鋼(ZERON100)的成型焊接檢測技術、鋯、鈦、鎳及合金設備的製造技術、煤化工厚板設備製造技術、鈦、鎳等焊接管道的研製、鈦表面焊縫的陽極氧化處理、鈦熔煉結晶器製造、氦質譜檢漏、大型複合材料設備熱態迴圈試驗、超聲波消應力技術等40多項國際先進、國內領先技術,公司生產的多項大型特材化工設備均為國內首制,實現了我國在特材裝備製造領域多項"零的突破",特別是一批超限設備的成功研製與交付,不斷刷新了我國乃至世界大型特材非標設備製造記錄。公司產品正逐漸跨入高端化、精品化、國際化。

公司擁有專業的研發機構和研發團隊,構建了豐富的產、學、研相結合的科研平臺,形成了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核心技術,為提高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和創新能力提供了充分保障。近幾年,公司每年申請專利多項,智慧財產權擁有量逐年增長,使公司科技創新能力不斷增強,目前公司共擁有專利38項,其中發明專利16項。

3、裝備優勢

公司擁有先進的特材裝備製造生產設備、專用分析和探傷設施,以及專業的檢測設備儀器和熱氣迴圈試驗系統等,特別是隨著募投項目"一期鈦、鎳、鋯等材料裝備製造生產廠區(超限裝備製造廠房)項目"的完成,形成了完備的重型裝備生產能力,在同行業中佔據絕對優勢。

目前,公司配備起重設備50多台,最大起吊能力達1,000噸,建有裝配大型塔器的高跨廠房。下料裝備和機加裝備多數已實現數控化、自動化,極大的提高了下料精度及下料速度,大大降低了材料消耗和後道工序的處理成本,如數控落地銑鏜床(TK6920A/160X50)應用了恒流靜壓導軌,雙齒輪齒條傳動等多項成熟技術,並配備西門子840DSL數控系統,一次裝卡可以完成五個面的加工,可以大大地提高生產效率,超限廠房內安裝了10.5米數控龍門移動鑽床、16米數控雙柱立式車床;成型設備方面,擁有W11S-185×3200水準下調式三輥卷板機,是國內加工能力較大的冷彎成形設備,同時,還配備了100、40、30、20、8、6、4(mm)等完整系列的卷製成形設備,可壓制各種厚壁錐體、短節、彎頭等;焊接設備方面,擁有各種自動或手工焊機及焊接輔機等近400台套,其中進口法國的SAF全自動等離子+TIG複合焊拼板焊機、昆山華恒的雙槍等離子縱縫自動焊機、焊研威達的帶極堆焊機、窄間隙焊機等設備,在特種材料裝備製造業中只有極少數廠家配置;熱處理設備方面,公司已配備了智慧熱態試驗平臺(RT23-7500-7),爐膛淨尺寸長65米、寬14.5米、高15.5米,還配有中壓、高壓空壓機,與大型組裝式熱處理爐配套,共同構成了行業中最大的熱氣迴圈試驗系統;實驗室配備徠卡全站儀、氫氧氮分析儀、伽馬射線探傷儀(200居裡)等各種檢測設備,具備全面的檢驗能力;表面處理方面,在超限廠房中配備了大型智慧塗裝系統。

4、品牌優勢

公司成立多年來,始終專心致力於化工、冶金、電力等行業所需的核心特材非標裝備的研發、設計與在化工、基礎化工等重大技術裝備製造領域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國產化設備零的突破,為國內外PTA、造紙等企業裝備配套與技術更新提供了優質的產品與服務,逐漸實現了產品的"特材化、大型化、精品化、國際化",在特材非標裝備製造行業樹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寶色"裝備獲得了用戶的高度認可,在國內具有極高的知名度,並開始逐步樹立了國際化的品牌形象。

"BAOSE"品牌是中國馳名商標,多項產品被評為省級高新技術產品、市級名牌產品。公司是南京市鍋爐壓力容器特種設備安全管理先進單位和中國石化企業資源供應網路成員企業,是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鈦鋯鉿分會推薦企業,具有南京質監局核發的《計量合格確認證書》和《採用國際標準產品標誌證書》,品質控制水準達到了國內領先水準,並與國際品質控制標準接軌,鈦、鎳、鋯及其複合材料壓力容器產品品質在同行業中處於領先水準。公司具有美國機械工程師協會頒發的ASME(U)證書和授權鋼印、美國鍋爐及壓力容器檢驗師協會註冊的NB證書,A1、A2級壓力容器設計許可證、A級壓力管道元件製造許可證,獲得了英國國家品質保證有限公司(NQA)根據標準ISO9001:2008的審核和註冊,獲得了英國國家品質保證有限公司(NQA)根據標準ISO14001:2004和OHSAS18001:2007的審核和註冊,鈦焊接管道通過了挪威石油標準化組織(NORSOK)認證以及歐盟PED認證。

5、區位優勢

公司區位資源優勢突出,地理位置優越。公司毗鄰長江,距離南京市濱江開發區重件碼頭約8公里(無障礙運輸),該碼頭承載能力達到1,000T,為公司重型成品設備運輸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良好的地域優勢,使得公司產品可有效輻射至華東片區、長江流域、沿海地區及國外眾多國家和地區。

三、公司未來發展的展望

(一)行業格局與發展趨勢

公司作為大型高端特材非標壓力容器行業的先行者,以化工、冶金、電力等國內外傳統行業所需裝備為產業支撐,以軍工、核電、環保等戰略新興行業所需的高技術高附加值裝備為未來主要發展方向。

從公司所處行業發展來看,壓力容器行業已處於成熟發展階段,生產技術較為成熟,生產規模和市場規模較大。持證製造廠家眾多,其中擁有三類壓力容器製造許可的生產廠家有數百家。在行業的中、低端產品市場競爭較為激烈,特別是沿海一帶企業,在行業形勢比較好時大規模的擴張發展,產能擴張的速度遠遠大於市場,但是隨著近幾年受國際經濟形勢和國家宏觀經濟政策調整的影響,下游的石油、化工等企業新增專案減少,市場需求萎縮,中、低端裝備製造市場競爭激烈,利潤空間也不斷被壓縮。在高端裝備製造領域,國內競爭格局相對穩定,公司與為數不多的幾家企業在不同的細分產品領域具有相對的競爭優勢。

對於未來發展,壓力容器作為現代化工工藝流程中的關鍵設備,特別是大型特材非標壓力容器廣泛應用於石油、化工等領域,國家鼓勵自主生產核心設備,會長期受惠於國家鼓勵裝備製造業的相關政策。在國內經濟進入中高速發展的新常態下,壓力容器行業的下游如煉油、化工、電力等行業正面臨著深度結構調整和整合,下游行業的轉型升級以及行業規劃和相關政策的陸續出臺,為壓力容器行業內優質企業帶來發展機遇。同時,隨著核電、天然氣、太陽能等替代能源的大力發展,以及環保、軍工等戰略新興行業的大力培育,也成為大型特材非標壓力容器行業發展的重要引擎。另外,"一帶一路"沿線的國家大部分是發展中國家和新興經濟體,據搜狐財經報導,基礎設施建設的市場需求約1.12萬億美元,占全球市場份額的比重為29%,隨著"一帶一路"建設推進,也為中國裝備製造業帶來廣闊的市場空間,特材非標壓力容器行業面臨巨大商機。

隨著國家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實施、中國製造2025的大力推進,大型特材非標壓力容器行業作為高端裝備製造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應以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推動產業生產、管理和行銷模式變革,推動大型特材非標壓力容器行業向高端邁進。根據未來市場需求,壓力容器行業的發展將呈現以下趨勢:

(1)向高效節能環保方向發展。在當前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大背景下,推廣節能減排已經逐漸成為全球經濟的共識,隨著石油化工、電力、能源、製藥等下游行業節能減排力度的不斷加強,高效環保壓力容器將逐漸替代高能耗高污染的壓力容器;

(2)模組化、集成化成為壓力容器行業的發展潮流。要求從開始的進料-反應-出料均能以較高的自動化程度完成預先設定好的反應步驟,對反應過程中的溫度、壓力、力學控制、反應物及產物濃度等重要參數進行嚴格的調控,尤其是在地理、工程施工條件複雜的環境中,亟需提高裝備的集成化程度、降低現場作業成本;

(3)趨向於業務一體化。即生產廠商即可以作為業務的總承包商負責整個項目,也可以作為分包商進行設備的生產,業務一體化不僅可以簡化下游客戶的採購流程和採購成本,而且可加強壓力容器設備生產商的相互合作,把設備生產者從競爭關係轉變為合作共贏關係,並通過分工生產,充分發揮各自比較優勢,提高生產效率。未來,業務一體化趨勢將越發明顯,壓力容器製造商將逐漸由單一產品製造商向設計、製造、服務一體化轉型。

大型特材非標壓力容器的行業的發展具有一定的週期性,與下游行業的發展和景氣狀況有較強的聯動性,受國民經濟和宏觀調控的影響較大。根據相關統計或預測,未來一段時期,公司主要下游行業市場需求如下:

(二)公司的發展戰略為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深化供給測結構性改革,加快產業升級和發展先進製造業,實現企業做優做強,公司將立足大型特材非標裝備製造產業,緊緊抓住國民經濟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戰略新興產業培育發展、"一帶一路"戰略、中國製造2025等新一輪歷史性機遇,通過技術創新、管理創新、裝備引進、人才戰略以及兩化深度融合等途徑,真正實現"產品品質高端化、裝備製造智慧化、企業管理資訊化",將公司打造成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大型特材非標裝備製造現代化企業;從"以製造為中心"向"製造加服務為中心"轉變,為公司發展培育新增長點、形成新動能,通過外延式資源整合方式推動公司由單一產品製造商向研發、設計、製造、安裝、服務等業務一體化方向轉變,最終將公司打造成在國際上具有一定影響力的集成套特材裝備製造、系統集成與服務一體的綜合性公司。

(三)公司2018年度經營計畫近兩年,面對壓力容器產品下游行業的深度結構調整與整合,公司作為以大型特材非標壓力容器為主業的企業,經歷了一段時間的低谷徘徊期。隨著國家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環保高壓下,化工行業市場競爭環境得以優化,同時行業規劃和相關政策陸續出臺,煉化、化纖、氯堿等化工企業正逐步走出寒冬出現整體復蘇;核電、多晶矽等新能源行業發展方向也進一步明確。裝備製造業經營狀況開始回暖,行業經濟效益呈現企穩回升態勢,一批重大固定資產投資專案陸續開工建設,在此背景下,2018年將迎來公司發展歷程中具有重要意義的關鍵之年,公司將緊緊抓住傳統化工市場復蘇契機,以及戰略新興行業崛起的良好機遇,在鞏固傳統行業市場份額的基礎上,努力佔據新興行業高端市場份額,完善產業佈局。通過強化內部控制、整合資源、推行精細化管理、深入開展兩化融合,全面提升管理水準;通過加強技術創新、工藝優化等,提高產品的附加值,鞏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為公司長效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2018年工作重點如下:

1、充分把握市場機遇,加快完善產業佈局

2018年,公司將充分把握市場機遇,加快完善產業佈局的步伐。一方面,公司將緊緊抓住PTA、煉化、農藥等傳統化工細分子行業新 一輪景氣週期啟動的機遇,在產業轉型升級的過程中,通過品牌效應和技術創新,獲取更多客戶的信任與合作;同時,隨著"一帶一路"國家戰略的快速推進,其沿線國家將成為化工行業對外投資的重要區域,公司將抓住這一發展機遇,加強與海外相關化工專案的合作,推動企業"走出去"的步伐。另一方面,《"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提出,到2020年,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達到15%,形成包括高端製造在內的5個產值規模10萬億元級的新支柱,公司將瞄準技術前沿,把握產業變革方向,圍繞核電、環保、新能源等重點領域,拓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市場;同時,在軍工行業,公司要繼續鞏固和拓展現有產品,並積極參與新產品、新項目的研製,進一步提升軍工產品的占比。

2、加強內部控制,提高風險管理水準

2018年,公司將著力強化內控管理工作,全面提升防範各類風險的能力。一是完善、細化內部控制管理制度,增強員工的風險意識,全面啟動風險管控工作,實行全覆蓋、全過程風險管理。二是強化內部風險控制監督管理,明確監督部門,加強對公司內控制度執行和實施情況的定期和不定期檢查,確保內控機制得到切實有效的落實,重點加強公司的合同風險、生產風險、品質風險以及財務風險的管理工作。三是建立風險評估和預警機制,通過檢查,發現、收集各部門經營活動中的風險點,提前預警並採用科學有效的方法對風險點進行分析、評估,及時制定相應的風險應對策略,提前消除風險隱患。

3、進一步加強各項管理工作,實現提質增效

2018年,公司訂單量充足,為保證產品的品質和交貨期,提升客戶的滿意度和公司的聲譽,公司將進一步加強各項管理工作,全面完成經營計畫。

一是強化生產組織、資源管理、協調指揮能力,尤其要加強重點合同訂單的前期策劃和程序控制,細化節點目標,建立產品進度預警機制,採取內合外聯方式解決資源不足問題,做到生產組織科學、協調指揮有效、資源配置合理。二是持續開展成本控制,降低生產成本,提升生產效能。通過設定目標控制成本,強化成本倒逼機制,將銷售、採購、設計、生產、管理等全過程進行分解,實行全員、全程序控制,降低產品成本。三是強化績效考核管理,充分利用資訊化平臺加快推進定額資料庫的建設工作,改進和完善績效考核辦法,激發員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提升工作效率。四是強化進度意識、品質意識,進一步完善專案管理機制,提高專案問題的反應速度和解決效率,積極宣導"一次做對""零缺陷"品質理念,加大品質問題追責力度,全面提升產品品質等級。

4、堅持技術創新,提升公司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創新是產業轉型升級的主要源泉和動力,以技術創新驅動企業轉型已成為搶佔未來競爭制高點的關

鍵。

2018年,公司將繼續堅持走科技興企之路,全面加強技術創新工作,通過技術創新實現企業綜合實力的優化升級,提高企業整體素質和市場競爭力。一是圍繞產品設計、成型、焊接、檢測等主要工序,通過採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裝備,加大自主研發力度,形成一批自有核心技術。二是搭建產學研用平臺,與高校、研究院等聯合建立研發、生產、使用的一體化平臺,通過合作加快技術開發的進程。

5、加強人才隊伍建設,為企業發展提供人才資源保障

2018年,公司將持續加強人才隊伍建設,為企業的穩定快速發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一是建立健全激勵機制,激發人才隊伍活力。進一步改革和完善現行薪酬體系,提高職工待遇,特別是優秀人才的待遇,增加員工的獲得感,充分調動和激發各類人才的積極性和創造力,增強員工與公司同進退的凝聚力。二是加強人才培養,完善內部晉升機制,為員工提供自我成長的機會和平臺,實現自我價值的提升。通過內部培養、外部委培、學歷進修等,提升中層幹部和核心管理人員的綜合管理素質;通過加強新技術、新工藝等知識技能培訓、參加各種技術交流等,掌握行業技術發展動態,不斷提高專業技術人員創新能力和技能水準,使其適應市場變化和公司發展需要。同時注重挖掘人才,對綜合素質好、業務能力強、有發展潛能的員工進行重點培養,為其提供良好的發展平臺。三是拓寬人才引進管道,重點引進一批具有管理經驗、專業對口的管理型和技術型人才,滿足企業不斷發展的需要,有效地改善企業人才隊伍結構,推動人才隊伍更加專業化、知識化。

6、深化開展資訊化和智慧化建設,加快企業轉型升級

當前,全球正掀起以資訊網路、智慧製造等為代表的新一輪技術創新浪潮,新一輪工業革命正在蓬勃興起。國內各大企業也紛紛行動起來,改造提升自身傳統的製造裝備,推動企業加快向資訊化、智慧化轉變。

2018年,公司將繼續深入開展資訊化智慧化建設。資訊化建設方面,依託浪潮ERP企業管理平臺,通過企業匯流排技術將PLM、MES、WCAPP、OA等應用系統做無縫集成,縱向上對產品生產過程做流程管控,橫向上對客戶關係、電子採購等做數位化業務拓展,從而實現經營管理、產品製作過程全方位的網路化系統管理;通過對企業生產經營管理全過程的控制及資料資訊共用,通過對資料資訊資源的統計、梳理、分析、提煉,獲取企業的戰略決策資訊。智慧化建設方面,重點打造車間物聯網,基於感測器、射頻識別、數碼技術、網路傳輸技術將人、機、料等製造資源進行有效連接,運用高級項目計畫、排版套料、物料需求等演算法對生產資料做分析和處理,應用有限元分析等軟體對產品設計與工藝做資料模擬,達到生產資源的合理配置和優化,提升企業綜合經營管理能力,有效控制生產成本、提高產品品質、提高生產效率。

7、充分利用資本市場,規劃市值管理

2018年,公司將充分利用好資本市場這一平臺,佈局產業整合規劃,探索性研究資本運作方式,多種管道尋求適合公司資本運營要求特點的專案,全面推進資本運行、市值管理工作。

8、規範資訊披露維護好投資者關係

公司將堅持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認真履行資訊披露義務,使投資者及時、準確地瞭解公司的經營狀況。同時,公司將不斷完善公司與投資者關係管理工作,促進公司與投資者之間長期、良好的關係,提升公司市場美譽度。

(四)重要風險提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