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武則天乾陵旁出現神秘怪圈,千年來當地百姓竟無一人知曉

2006年的一天, 陝西文物修復室的主任秦建明照常翻閱著有關乾陵的資料。 因為乾陵地宮從未被人打開, 所以裡面埋藏著多少文物, 有多少文化典籍一直吊著秦建明的心。 當他翻到一張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拍的乾陵航空圖時, 突然被一個怪異的圓圈吸引了。

為了驗證資料的準確性, 秦建明又找來了其他年代的航拍資料進行對比。 結果發現, 每個年代的照片上都有這些圓圈存在。 這些到底是怎麼形成的呢?這時有人提出:“會不會是光暈現象呢?”為了進一步的研究, 他們請電腦系的專家對照片進行了特殊的處理。 處理後的照片上顯示出這個圓環直徑在110米左右, 環寬度大約為3米。 這個圓環的位置在平坦的耕地上, 土壤與周圍的略有不同。

秦建明想:“既然圖片上有這個圓環的存在, 那現實中肯定會有相關的東西啊, 但為什麼從來沒有聽人提起過呢?”於是他找來自己的同事,

帶著專業的工具, 去乾陵考察去了。 等到了乾陵當地, 他們向當地居民打聽這個圓圈的下落, 沒想到居然沒有一個人聽過!這可就納悶了。

他們對照著地圖找了半天, 在平坦的土地上是一望無際。 根本看不見怪圈的影子。

後來根據地圖上的比例尺換算, 他們找到了圖片中圓圈的“圓心”。 這個“圓心”是唐朝一個大將的墳墓, 大將的名字叫李謹行。

李謹行是唐朝時靺鞨族的一名將領, 因為在從軍期間屢立戰功而被唐高宗封為燕國公。 他在生前為唐朝的邊防安全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因此死後被朝廷特許陪葬乾陵。 他也是陪葬乾陵的十七位宗親、功臣中唯一的蕃將。 當時為了體現對李謹行的重視, 唐朝廷特地按照靺鞨族的風俗安葬了他。

靺鞨族的人們認為, 人死後如果能與水相鄰將會有好運, 不論是對於逝者還是後人都很好。 因此當地的人將李謹行的墓地修在了一個四處環水的地方。 並在他墓葬的周圍修起了一個圍溝, 俗稱“圍墓溝”。 這個圍墓溝主要是用於排水的, 防止下雨時李謹行墓地水位過高將墓地給淹了。

而秦建明一直苦苦追尋的圓圈正是這個圍墓溝形成的。 因為時代的變遷, 它已經與地面其他土層差不多高, 農民只是在種地時才會覺得那塊土壤略矮一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