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田明:長租公寓如何賺錢?(長租公寓系列訪談)

嘉賓:田明

職位:朗詩綠色集團董事長

公司:朗詩綠色集團

訪談:樓蘭 / 萬房地產研究院 研究員

編者按——

1.長租公寓的明天會血流成河;

2.必須在集中式的長租公寓領域取得足夠的市場份額, 有足夠的影響力, 才有可能去洗牌別人, 而不是被別人洗牌。

3.洗牌別人的關鍵, 是擁有好的投資模型和強運營能力。

估值剪刀差

Q:年初自如A輪融資後估值每間4萬元, 魔方2016年C輪融資後估值每間29.5萬元, 是自如的7倍多。 您怎麼看?

A:自如有規模優勢, 有網店管道的優勢, 有大資料的積累, 有點像科技公司了。 它的估值裡這些因素應該占的比例挺多。

單從公寓模式來看, 集中式公寓的效率更高, 估值比分散式高是比較合理的。

估值高低還跟是合規物業還是瑕疵物業有關。

很多創業公司早期做公寓時, 有相當多的房源是消防不合規的, 拿不到可以住人的批文的。 這也會影響資本市場的估值。

有些企業的房源相對來說比較合規, 朗詩100%的都是合規物業。

如何洗牌別人?

Q:大家都擠進來了, 什麼樣的長租類型能勝出?

A:長租行業有四撥人進入。 一撥是創業型, 魔方、YOU+等, 他們基本上是A輪、B輪、C輪, 所以它的估值水準都比較高。

遊戲規則是一棒一棒往下接力, 所以它一定要有估值。 假如資金整體收緊的話, PE市場、VC市場差了, 誰來接下一棒是個問題, 而且估值是越估越高。

第二種是酒店管理公司。

第三種是房地產的服務公司。

最後, 殺青的這撥人最多, 就是轉型要突圍的房地產商。 他們的特點是不問租金多少, 先拍下來再說, 幾十個億的地都敢拍, 買個公寓不算啥。

第一撥依賴於投資的市場, 地產商跟房地產服務商這兩撥實力相對強一點。

今天是政策的風口, 明天是血流成河, 要進入一個調整期, 而且肯定很慘烈, 後天可能轉型。 大家一下都進來了, 進來後發現後面可能沒有接力棒, 看上去不賺錢, 這時候肯定要洗牌。 洗完牌以後, 未來市場會逐步正常發展。

我認為, 必須在集中式的長租公寓領域取得足夠的市場份額, 以足夠的城市的覆蓋, 有足夠的影響力, 才能夠在洗牌的時候有可能成為一個洗別人,

而不是被別人並購的。 這是一個戰略佈局, 要看房企的戰略決心。

最後, 能夠成為贏家的活下來的人, 是戰略比較清晰的人, 是照著戰略去執行的人, 而不是走一步看一步的人。

它應該有一定的規模, 但規模不一定是最大的, 關鍵是品牌好、運營能力強, 行業並購時會獲得很多機會。 運營能力強的公寓品牌會獲得機會。

所以, 長租公寓未來肯是定賺錢的, 市場會越來越大。 但是中間先興起, 然後開始調整品牌, 最後共同發展, 這是長租公寓大致的狀態。

Q:什麼叫強運營能力?

A:首先, 品牌和用戶口碑要好, 這是運營能力的綜合體現。 當然, 品牌需要一定的規模和覆蓋率。

第二, 看具體指標。 比如, 進入的城市、地段、拿房條件,

從獲得物業到對外出租所用的時間和成本, 實現滿租用了多久。 每差一個月或者成本上每差一點, 整個運營效率會差很多。

網路平臺建的怎麼樣, 線上行銷服務平臺建設的情況, 產生的容量或衍生的價值, 有沒有加盟店等。 所有這些東西加起來最後反映在品牌上。

在產品品質有保證的前提下, 從拿房到出租的時間越短越好。 朗詩寓的滿租率是平均3個月95%, 市場平均是6個月達到91%。

投資模型:破解盈利難題

Q:運營能力強可以提升運營效率、降低成本, 如何拿到划算的房租是決定溢價的另一個關鍵。

A:朗詩寓的商業模式是二房東模式為主, 整租進來、散租出去, 靠租金差來盈利。

租金差現在賺錢很難, 因為大房東的租金價格在哄抬下越漲越高。

所以想拿到劃得來的房租, 將來通過小房東、小業主給的租金去覆蓋它, 回收期越來越長。

上點規模的、做事有點規範的企業, 都應該有一個投資模型, 就是說你決策這個價格, 我拿不拿。

核心指標是什麼?是每年的租金價格上漲多少, 這個數字是人給定的, 他反映了對市場的樂觀程度。

有人說北上深的房價那麼貴, 租金這麼便宜, 租金價格跟房價之間完全找不到關係, 將來房價跟租金價格總是要找到關係的。

有人會說不對, 房價那麼高, 是因為有資產價格泡沫的因素, 所以租金價格不會快速的向房價靠。

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地段, 供求關係不同, 客戶的租金能力也是不一樣的。 每個城市的租金價格的年上漲指數也是不一樣的。

我們的投資模型採取中性的預測,既不是最低,也不是最高,放在比較穩健,認為可以實現的角度來做的。

Q:朗詩海外市場的投資邏輯,對國內長租市場有怎樣的啟發?

A:“房住不炒”意味著房價高速單邊上揚階段的結束。

從國際經驗來看,通過租賃解決居住問題要大於通過買房來解決問題,這個是倒過來的,租房的多、買房的少。

買房與租房的比例,是房地產景氣度的重要指標。如果大部分人預期未來房價會漲,買房人的比例就會上升,租房的比例會減少。如果大家覺得房價已經到頂,很貴,未來要跌,這時候房價又貴,所以大家選擇不買房,租房的比例就會上升。

我們在美國做投資,是看這個指標的。買地要看城市處於什麼階段。如果買房的人處於低點,租房的人處於高點,我們應該買地。開發以後,正好市場開始變化,大家願意買房,房地產向上走。如果大家認為房價已經處於高點,這時候再買地的話,開發出來正好往下去。

從這個角度看,我覺得中國的租房市場一定會大幅度的上升。這是個大趨勢。

我們做了好多長租公寓,3個月之內就達到95%以上的滿租率。我們內部的指標是四個半月,這已經很快了,行業裡面一般是6個月的指標。

所以,這個市場從長期看肯定是增長的。眼下是大政策風口,很多走投無路的企業都掉頭進入這個領域。前30強、前50強公司裡面,你不要問哪些人做了長租公寓,應該問哪些人沒做。倒過來問可能會省事一點。

基金+二房東模式

Q:您提到,長租公寓比拼的是商業模式和團隊的綜合素質,朗詩寓同樣是二房東模式,它的競爭力在哪裡?

A:朗詩寓的二房東模式是配合基金的。

如果存量資產價格很便宜,被低估了,把長租公寓的業務裝進去,會讓它的租金回報提高。這時就可以用基金買下來,委託給長租公寓來經營。

等於一個生意做成兩個生意了,輕的是運營長租公寓的生意,重的是基金。等回報穩定以後,將來再賣出去,用各種方式再退出。

我們在廣州做了一個,在上海做了兩個直接把樓宇買下來做長租公寓負責運營,基金部門負責資產的持有跟運作。

用自持土地做長租公寓?

Q:地產公司做長租公寓,主要靠地產輸血,比如用自持土地做長租公寓。您同意這個觀點嗎?

A:我們沒有把長租公寓看成是一個幫地產消化不良資產的部門。這還是地產商的邏輯。

我們做長租公寓就是長租公寓的邏輯。有些公司是地產拿了一些地,有些商業、配套不好賣,然後轉成長租公寓。用重資產的模式做長租公寓,目前的售價跟租金價格是轉不回關係的,我們一點都沒做。

長租公寓在我們內部是一個獨立核算的事業部。對長租公寓和養老,我們都採用創業模式。地產和服務兩塊業務,不能放在一個體系裡管理。

朗詩是一個成熟的公司,而朗詩寓是創業公司。創業公司跟成熟公司,服務型公司跟地產公司,這中間的商業邏輯、管理的方式,都不一樣。

要想實現比較好的目標,一定要打造一個新的公司。我們內部不允許地產原有的集團管理部門對它進行過多的干預,要求他們幫忙不添亂,歸我直管。

沒錢可以跟集團借錢發展。自己創業。我也不怎麼管,只是跟他們討論大的戰略方向,給他們授權,扶持他們能夠自己發展起來。

長租公寓團隊的衝勁比較大,有血性,因為我把他當成一個創業公司來對待,是從體系裡面拎出來獨立發展。

選人的時候,我選的人儘管在我公司裡面,但他們是做其他工作的,不是做開發的。我選了一批在房地產裡面,呆的不長的或者受它影響不多的人,加上外部引進的人做了新的業務。

對於長租公寓這個新興業務而言,他們看到了前面的生機和機會。我的授權也很充分,又是新組建的團隊,有狼性,目標非常明確。我很欣賞他們,狹路相逢勇者勝,明明知道明天會血流成河,但是要比一比誰厲害。

不會全死的,因為市場在那兒,肯定有人活下來,肯定是勇者勝。我們的任務是成為強者,而不要管明天怎麼血流成河。

但是對於傳統的地產,那種老的以住宅為主,拍地、蓋樓、預售這樣的模式,如果不轉型的話,不是血流成河的問題,是前面就沒路了。

我們的投資模型採取中性的預測,既不是最低,也不是最高,放在比較穩健,認為可以實現的角度來做的。

Q:朗詩海外市場的投資邏輯,對國內長租市場有怎樣的啟發?

A:“房住不炒”意味著房價高速單邊上揚階段的結束。

從國際經驗來看,通過租賃解決居住問題要大於通過買房來解決問題,這個是倒過來的,租房的多、買房的少。

買房與租房的比例,是房地產景氣度的重要指標。如果大部分人預期未來房價會漲,買房人的比例就會上升,租房的比例會減少。如果大家覺得房價已經到頂,很貴,未來要跌,這時候房價又貴,所以大家選擇不買房,租房的比例就會上升。

我們在美國做投資,是看這個指標的。買地要看城市處於什麼階段。如果買房的人處於低點,租房的人處於高點,我們應該買地。開發以後,正好市場開始變化,大家願意買房,房地產向上走。如果大家認為房價已經處於高點,這時候再買地的話,開發出來正好往下去。

從這個角度看,我覺得中國的租房市場一定會大幅度的上升。這是個大趨勢。

我們做了好多長租公寓,3個月之內就達到95%以上的滿租率。我們內部的指標是四個半月,這已經很快了,行業裡面一般是6個月的指標。

所以,這個市場從長期看肯定是增長的。眼下是大政策風口,很多走投無路的企業都掉頭進入這個領域。前30強、前50強公司裡面,你不要問哪些人做了長租公寓,應該問哪些人沒做。倒過來問可能會省事一點。

基金+二房東模式

Q:您提到,長租公寓比拼的是商業模式和團隊的綜合素質,朗詩寓同樣是二房東模式,它的競爭力在哪裡?

A:朗詩寓的二房東模式是配合基金的。

如果存量資產價格很便宜,被低估了,把長租公寓的業務裝進去,會讓它的租金回報提高。這時就可以用基金買下來,委託給長租公寓來經營。

等於一個生意做成兩個生意了,輕的是運營長租公寓的生意,重的是基金。等回報穩定以後,將來再賣出去,用各種方式再退出。

我們在廣州做了一個,在上海做了兩個直接把樓宇買下來做長租公寓負責運營,基金部門負責資產的持有跟運作。

用自持土地做長租公寓?

Q:地產公司做長租公寓,主要靠地產輸血,比如用自持土地做長租公寓。您同意這個觀點嗎?

A:我們沒有把長租公寓看成是一個幫地產消化不良資產的部門。這還是地產商的邏輯。

我們做長租公寓就是長租公寓的邏輯。有些公司是地產拿了一些地,有些商業、配套不好賣,然後轉成長租公寓。用重資產的模式做長租公寓,目前的售價跟租金價格是轉不回關係的,我們一點都沒做。

長租公寓在我們內部是一個獨立核算的事業部。對長租公寓和養老,我們都採用創業模式。地產和服務兩塊業務,不能放在一個體系裡管理。

朗詩是一個成熟的公司,而朗詩寓是創業公司。創業公司跟成熟公司,服務型公司跟地產公司,這中間的商業邏輯、管理的方式,都不一樣。

要想實現比較好的目標,一定要打造一個新的公司。我們內部不允許地產原有的集團管理部門對它進行過多的干預,要求他們幫忙不添亂,歸我直管。

沒錢可以跟集團借錢發展。自己創業。我也不怎麼管,只是跟他們討論大的戰略方向,給他們授權,扶持他們能夠自己發展起來。

長租公寓團隊的衝勁比較大,有血性,因為我把他當成一個創業公司來對待,是從體系裡面拎出來獨立發展。

選人的時候,我選的人儘管在我公司裡面,但他們是做其他工作的,不是做開發的。我選了一批在房地產裡面,呆的不長的或者受它影響不多的人,加上外部引進的人做了新的業務。

對於長租公寓這個新興業務而言,他們看到了前面的生機和機會。我的授權也很充分,又是新組建的團隊,有狼性,目標非常明確。我很欣賞他們,狹路相逢勇者勝,明明知道明天會血流成河,但是要比一比誰厲害。

不會全死的,因為市場在那兒,肯定有人活下來,肯定是勇者勝。我們的任務是成為強者,而不要管明天怎麼血流成河。

但是對於傳統的地產,那種老的以住宅為主,拍地、蓋樓、預售這樣的模式,如果不轉型的話,不是血流成河的問題,是前面就沒路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