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奇幻造富年代一去不返 銀保監會盯上銀行保險股權漏洞

中房報記者 許倩 北京報導

市場中人可能還會有僥倖者。

但不管僥倖到什麼程度, 可以明白無誤告訴你的是, 2008年9月, 雷曼兄弟倒下真正拉開了金融危機的大幕,

全球經濟進入拯救模式, 那是過眼雲煙了。

10年後, 今時今刻, 中國銀行保險行業正進入監管嚴字當頭時刻, “寬鬆軟”被視為監管層要革除的頭等弊病。

在決策者的視野中, 這一場持續升級的監管變革不僅關乎現實, 更決定著未來——當危機重來時, 我們擁有怎樣的答案。

帶著這樣的問題審視當下的金融變局, 我們就會理解, 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為什麼被當作第一要務。

被視為風險泡沫積聚重地——房地產行業, 則作為首要去杠杆對象, 違規加杠杆通道被一一封堵。

房企的兩大金主——銀行和保險, 正是被監察重點。

這是銀保監會合並後的第一把火。

4月16日至17日, 中國銀保監召集中小銀行及保險公司公司一起開了一個治理培訓座談會,

傳達的重要事情是, 明確下一步工作目標和治理重點, 箭頭直指一些中小銀行和保險機構存在的股權關係不透明不規範、股東行為不合規不審慎、董事會履職有效性不足、高管層職責定位存在偏差、監事會監督不到位等問題。

中國銀保監主席郭樹清在座談會上鮮明表達稱, 建立和完善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公司治理機制, 是現階段深化銀行業和保險業改革的重點任務, 是防範和化解各類金融風險、實現金融機構穩健發展的主要保障。

這期間正是寶能系實施減持萬科股票、退出萬科股權之爭之際。 更讓人們相信, 穿透性和拒絕父愛主義在金融業監管中, 硬朗強悍, 無可阻擋。

萬科獨立董事、中央財經大學財經研究所研究員劉姝威4月8日曾發文指責寶能“動用巨額保險資金和銀行資金損害實體經濟”, 並直指寶能“用空手套白狼得來的錢, 損害國家實體經濟, 建議國家監察委、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證監會依法嚴肅處理”。

劉姝威發文之事我們這裡不表。

但這10年來, 險資入股房企或雙方業務合作, 通過各種股權或債權投資, 為房企高杠杆擴張一路護航。

現在對於金融大鱷來說, 監管的父愛主義正在成為往事, 固有的賺錢模式已經崩塌, 誰膽大誰賺錢, 誰敢打擦邊球甚至挑戰監管誰就能迅速做大, 那個奇幻的造富年代一去不返。

郭樹清的第一把火

細心的人會發現, 在兩會期間銀監會、保監會宣佈合併後,

3月29日郭樹清主持召開了銀行保險改革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 郭樹清提到了今年銀行業、保險業重點加強的三大領域工作:

一是堅決打好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攻堅戰。 有序推進降低企業杠杆率、拆解影子銀行、嚴厲打擊非法金融活動、遏制房地產泡沫化傾向、配合整頓地方政府隱性債務等工作, 加強對各類風險的防範和化解。 二是更好地支援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 三是深化銀行保險體系改革開放。 引導銀行保險金融機構健全公司治理, 積極探索有中國特色的現代金融企業制度, 全力推動銀行保險業向高品質發展轉變。

調性就是強監管, 這被外界稱為“郭氏三把火”, 目標清晰。 現在, 第一把火已經點燃。

中小銀行及保險公司公司治理培訓座談會現場

4月16日至17日, 這次中小銀行及保險公司公司治理座談會上, 郭樹清稱, 黨中央高度重視金融機構的公司治理。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金融工作會議上特別強調, “對深化金融改革的一些重大問題, 要加強系統研究”,其中第一項就是“健全金融機構法人治理結構”。

會議認為,銀行保險機構要切實按照黨中央決策部署,持續健全法人治理結構,將其作為打好防控金融風險攻堅戰的重要抓手,加快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金融企業制度。

一是進一步深化銀行業和保險業党的領導和党的建設。

二是嚴格規範股權管理,堅持長期穩定、透明誠信和公平合理三條底線。

三是加強董事會建設,明確董事會職責定位,加強董事履職能力建設,建立健全各專門委員會。

四是明確監事會法定地位,優化結構,改進監督方式,做實監事會功能。

五是規範高管層履職,切實加強高管層履職約束,推進市場化選聘職業經理人制度建設。

六是完善發展戰略規劃,明確戰略定位,加強發展戰略管理,堅持改革創新,保持發展戰略的相對穩定性。

七是加快建立有利於可持續發展和戰略目標實施的業績考核機制。

八是完善風險管理機制,加強全面風險管理,堅持審慎的會計準則,強化風險合規意識。

九是大力發展普惠金融、綠色金融,加強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

十是持續加強公司治理監管。

房企通過險資加杠杆被限

中國房地產報記者閱讀了會議內容,發現對房企影響較大的應該是“嚴格規範股權管理”等內容。從過去幾年市場表現看,房企入股銀行保險,或者銀行保險入股房企,早已司空見慣。且監管近乎處於游離狀態。

中小銀行及保險公司代表在聆聽最新監管要求

“在市場上行期,房企越來越敢於加杠杆,這一現象背後是險資銀行等提供了更多資金支援,所以要規範銀行保險機構股權管理,不讓企業短期杠杆加的太大,這既是調控的需要,也是金融機構降風險的需要。”同策研究院總監張宏偉對中國房地產報記者表示。

張宏偉認為,今年來看,無論是通過股權還是債權管道,房企通過險資銀行資金加杠杆的行為都不會像之前那麼瘋狂。

而從險資舉牌房企來看,險資侵入一定程度上對房企的穩定起到了生死之關係。典型如寶能系入主萬科。2015年12月,寶能強勢買入萬科股票,而後開始了長達2年多的寶萬股權之爭。

對於兩任萬科獨立董事的“文功”,寶能方面都做了應有回應。

最新的動向是,4月17日,盤後資料顯示,萬科A出現一筆大宗交易,成交總計8972.45萬股,成交價格為今日收盤價29.92元/股,涉及金額達26.84億元。

深交所資料顯示,賣方營業部為西南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深圳濱河大道證券營業部。

按照萬科此前披露的公告,钜盛華旗下資管計畫安盛2號持股數量正好是8972.45萬股。若此次是钜盛華轉讓,按照其持倉成本16.08元/股估算,其浮盈在12.4億元左右。

萬科此前也發佈公告稱,钜盛華將以大宗交易或協定轉讓方式完成其通過九個資產管理計畫持有的萬科股份。市場方面認為疑似寶能方面在啟動出售股權行動。

回到昨天銀保監會這次會議,更是直接指出其中一點,就是我國銀行業和保險業公司治理還存在明顯不足,特別是中小銀行和保險機構的問題表現得更為突出。“主要體現在一些機構的股權關係不透明不規範、股東行為不合規不審慎、董事會履職有效性不足、高管層職責定位存在偏差、監事會監督不到位、戰略規劃和績效考核不科學、党的領導和党的建設迫切需要進一步加強等方面。”

中國房地產報記者相信,從銀保監會第一把火燒向銀行保險股權管理來看,合規主義已經回到舞臺中央。賺規矩錢,規矩賺錢,已經成為金融機構的主基調和基業常青的根本。

要加強系統研究”,其中第一項就是“健全金融機構法人治理結構”。

會議認為,銀行保險機構要切實按照黨中央決策部署,持續健全法人治理結構,將其作為打好防控金融風險攻堅戰的重要抓手,加快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金融企業制度。

一是進一步深化銀行業和保險業党的領導和党的建設。

二是嚴格規範股權管理,堅持長期穩定、透明誠信和公平合理三條底線。

三是加強董事會建設,明確董事會職責定位,加強董事履職能力建設,建立健全各專門委員會。

四是明確監事會法定地位,優化結構,改進監督方式,做實監事會功能。

五是規範高管層履職,切實加強高管層履職約束,推進市場化選聘職業經理人制度建設。

六是完善發展戰略規劃,明確戰略定位,加強發展戰略管理,堅持改革創新,保持發展戰略的相對穩定性。

七是加快建立有利於可持續發展和戰略目標實施的業績考核機制。

八是完善風險管理機制,加強全面風險管理,堅持審慎的會計準則,強化風險合規意識。

九是大力發展普惠金融、綠色金融,加強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

十是持續加強公司治理監管。

房企通過險資加杠杆被限

中國房地產報記者閱讀了會議內容,發現對房企影響較大的應該是“嚴格規範股權管理”等內容。從過去幾年市場表現看,房企入股銀行保險,或者銀行保險入股房企,早已司空見慣。且監管近乎處於游離狀態。

中小銀行及保險公司代表在聆聽最新監管要求

“在市場上行期,房企越來越敢於加杠杆,這一現象背後是險資銀行等提供了更多資金支援,所以要規範銀行保險機構股權管理,不讓企業短期杠杆加的太大,這既是調控的需要,也是金融機構降風險的需要。”同策研究院總監張宏偉對中國房地產報記者表示。

張宏偉認為,今年來看,無論是通過股權還是債權管道,房企通過險資銀行資金加杠杆的行為都不會像之前那麼瘋狂。

而從險資舉牌房企來看,險資侵入一定程度上對房企的穩定起到了生死之關係。典型如寶能系入主萬科。2015年12月,寶能強勢買入萬科股票,而後開始了長達2年多的寶萬股權之爭。

對於兩任萬科獨立董事的“文功”,寶能方面都做了應有回應。

最新的動向是,4月17日,盤後資料顯示,萬科A出現一筆大宗交易,成交總計8972.45萬股,成交價格為今日收盤價29.92元/股,涉及金額達26.84億元。

深交所資料顯示,賣方營業部為西南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深圳濱河大道證券營業部。

按照萬科此前披露的公告,钜盛華旗下資管計畫安盛2號持股數量正好是8972.45萬股。若此次是钜盛華轉讓,按照其持倉成本16.08元/股估算,其浮盈在12.4億元左右。

萬科此前也發佈公告稱,钜盛華將以大宗交易或協定轉讓方式完成其通過九個資產管理計畫持有的萬科股份。市場方面認為疑似寶能方面在啟動出售股權行動。

回到昨天銀保監會這次會議,更是直接指出其中一點,就是我國銀行業和保險業公司治理還存在明顯不足,特別是中小銀行和保險機構的問題表現得更為突出。“主要體現在一些機構的股權關係不透明不規範、股東行為不合規不審慎、董事會履職有效性不足、高管層職責定位存在偏差、監事會監督不到位、戰略規劃和績效考核不科學、党的領導和党的建設迫切需要進一步加強等方面。”

中國房地產報記者相信,從銀保監會第一把火燒向銀行保險股權管理來看,合規主義已經回到舞臺中央。賺規矩錢,規矩賺錢,已經成為金融機構的主基調和基業常青的根本。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